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下科学3月月考卷(范围:第二章和第三章3.1-3.4)可能用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S-32 K-39 Cl-35.5Mn-55 Mg-24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B )A. B. C. D.2.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A )A.汤姆生 B.卢瑟福 C.玻尔 D.牛顿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D )A.氧气供人呼吸 B.天然气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C.电解水制取氢气 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4.关于“物质一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一所属反应基本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B.硫--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D.磷--产生白雾--化合反应5.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B )A.O B.Zn C.N2 D.CO6.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灯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D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 D.隔绝空气7.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D )A.铁单质的质量为56克 B.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克C.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D.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56倍8.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9.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时加进了少量高锰酸钾使反应大大加快,在该反应中催化剂是( C )A.高锰酸钾 B.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都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0. 据2012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液化石油气掺入二甲醚(C2H6O)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时会造成爆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C.二甲醚是一种化合物 D.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1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12. 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13.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B )A.微粒之间有间隔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14. 有一种新型“即热饭盒”,其饭盒底部分为两层,一层盛有水另一层盛放饼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反应:Mg + 2H2O 催化剂 Mg(OH)2 + X↑。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物质X属于( A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15. Fe2O3 + 3CO == 3CO2 + 2Fe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B )A.只有Fe B.只有Fe和C C.只有C和O D.Fe、C和O16.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想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用湿毛巾要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17.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18. 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B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9. 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B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核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2.56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分子系数)之比为2:1二、简答题:(21 - 23题每空1分,24题类型判断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40分)21.写出下列2表示的意义:(1) 2Fe 两个铁原子 ; (2) H2O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3) 2O3 两个臭氧分子 ; (4) SO42- 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22.下图表示海水盐分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Na ;(2) 海水盐分中氯元素是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3) 该图所表示的是 模型 。(填“符号”或“模型”)(4) 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质量分数为3.69%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MgCl2 。23.将相应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I.原子;Ⅱ.分子;Ⅲ.元素。(1) 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 II ;(2) 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III ;(3) 多吃海带可预防“大脖子病”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III 。24.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该反应的基本类型:(1) 照明弹中含有金属镁,当用照明弹照亮夜空时,镁发生的变化是:2Mg+O2 点燃 2MgO (化合反应)。(2) 一种无色液体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无色液体:2H2O2 MnO2 2H2O+O2↑ (分解反应)。25.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②纯净的海水;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氧;⑤高纯硅;⑥高锰酸钾;⑦水银;⑧二氧化碳;⑨氯酸钾;⑩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请判断上述物质(填序号)。(1) 混合物 ①② ; (2) 单质 ④⑤⑦ ;(3) 化合物 ③⑥⑧⑨⑩ ; (4) 氧化物 ③⑧⑩ 。26.大家在实验室里做过铁丝燃烧的实验吧,请你描述一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但是小华同学把铁丝绕成端旋状缠在火柴梗上点燃后,仲入他收集的氧气瓶中,却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 (至少答两点)(1) 铁丝表面可能有铁锈 ;(2) 氧气不纯 。27.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如右图所示,当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时,木条是燃烧得更旺还是熄灭? 熄灭 ,理由是 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不支持燃烧的氮气先汽化逸出而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 。28.A、B、C三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分别写出它们跟氢元素结合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 H2O/H2O2 ;B. NH3 ;C. H2S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30分)29.石膏与硫酸铜晶体一样,也是一种结晶水合物,受热会失去结晶水。小明同学和小王同学为了测定石膏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小明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干燥空试管的质量为m克B.把适量石膏放入试管,测出试管总质量为n克C.按装置对试管加热,直到不再有水产生为止D.冷却后称量,测得试管及剩余物总质量为a克小王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干燥空试管的质量为m克B.把适量石膏放入试管,测出试管总质量为n克C.按装置对试管加热,直到不再有水产生为止D.测得烧杯内水的质量有b克(1) 小明同学测得的石膏中结晶水质量分数为 (n-a)/(n-m) ;(2) 小王同学测得的石膏中结晶水质量分数为 b/(n-m) ;(3) 你认为哪位同学方案不够科学 小王 ,他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有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式散发到空气中了,使烧杯中的水偏少 。30.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在实验宝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Ca(OH)2 △ CaCl2 + 2H2O + 2NH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l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且在常温常压下,氨气易溶于水。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反应物的状态: 固态 ;反应条件:加热;所制取气体的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B ,收集装置选用 C 。(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④进行科学实验。31.面粉加工厂的车间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简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 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使面粉粉尘充满整个金属筒,以便粉尘与明火接触 。(2) 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燃炸的是 ①② (填序号)。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简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3) 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件发生,应采取的安金措施有 严禁明火 (写出一种即可)。32.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右图,关闭a、b,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至宝温,此时打开弹簧夹a、b。(1) 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 ;A.甲中进水 B.乙中进水C.甲、乙二者都进水 D.甲、乙二者都不进水(2) 此时的天平 B 。A.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左 C.偏向右 D.无法确定(3) 若将甲、乙两瓶直接用一导管连接(撤掉水槽,其他条件不变),当白磷和木炭燃烧,并使两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此时的天平 C 。A.仍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右 C.偏向左 D.无法确定四、分析计算题:(34题6分,33、35、36各8分,共计30分)33.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作“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故此类食品不易多吃、常吃。如在食物的煎炸过程中产生一种有害物质--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试回答:(1) 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2) 丙烯醛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 丙烯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 112g丙烯醛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解:(1)(2)(3)(4)34.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分析问答:(1) 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几片;(2) 当“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00g这种蔬菜含“Vc”15mg)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多少g?解:(1) 每片一天每次(2)35.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28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9.6克,试回答:(1) 生成多少克氧气 (2) 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解:(1)(2) 设KClO3质量为x,生成KCl质量为y245 149 96x y 9.6g解得:x=24.5g y=14.9g∴ 试管内KCl质量为14.9g试管内MnO2质量为28g-24.5g=3.5g36.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完全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 反应后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 12g 157.6g(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2) 求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1)(2) 设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100 44x 4.4g解得:x=10g(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下科学3月月考卷(范围:第二章和第三章3.1-3.4)可能用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S-32 K-39 Cl-35.5Mn-55 Mg-24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2.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 B.卢瑟福 C.玻尔 D.牛顿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 B.天然气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燃料C.电解水制取氢气 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4.关于“物质一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一所属反应基本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B.硫--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D.磷--产生白雾--化合反应5.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6.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灯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 D.隔绝空气7.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A.铁单质的质量为56克 B.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克C.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D.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56倍8.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9.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时加进了少量高锰酸钾使反应大大加快,在该反应中催化剂是( )A.高锰酸钾 B.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都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0. 据2012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液化石油气掺入二甲醚(C2H6O)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时会造成爆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C.二甲醚是一种化合物 D.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1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12. 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13.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微粒之间有间隔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14. 有一种新型“即热饭盒”,其饭盒底部分为两层,一层盛有水另一层盛放饼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反应:Mg + 2H2O 催化剂 Mg(OH)2 + X↑。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物质X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15. Fe2O3 + 3CO == 3CO2 + 2Fe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A.只有Fe B.只有Fe和C C.只有C和O D.Fe、C和O16.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想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要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17.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18. 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9. 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核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2.56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分子系数)之比为2:1二、简答题:(21 - 23题每空1分,24题类型判断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40分)21.写出下列2表示的意义:(1) 2Fe ; (2) H2O ;(3) 2O3 ; (4) SO42- 。22.下图表示海水盐分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2) 海水盐分中氯元素是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3) 该图所表示的是 。(填“符号”或“模型”)(4) 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质量分数为3.69%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3.将相应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I.原子;Ⅱ.分子;Ⅲ.元素。(1) 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 ;(2) 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3) 多吃海带可预防“大脖子病”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24.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该反应的基本类型:(1) 照明弹中含有金属镁,当用照明弹照亮夜空时,镁发生的变化是:( )。(2) 一种无色液体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无色液体:( )。25.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②纯净的海水;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氧;⑤高纯硅;⑥高锰酸钾;⑦水银;⑧二氧化碳;⑨氯酸钾;⑩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请判断上述物质(填序号)。(1) 混合物 ; (2) 单质 ;(3) 化合物 ; (4) 氧化物 。26.大家在实验室里做过铁丝燃烧的实验吧,请你描述一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但是小华同学把铁丝绕成端旋状缠在火柴梗上点燃后,伸入他收集的氧气瓶中,却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 (至少答两点)(1) ;(2) 。27.保温瓶中装有液态空气,如右图所示,当打开瓶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时,木条是燃烧得更旺还是熄灭? ,理由是。28.A、B、C三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分别写出它们跟氢元素结合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 ;B. ;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30分)29.石膏与硫酸铜晶体一样,也是一种结晶水合物,受热会失去结晶水。小明同学和小王同学为了测定石膏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小明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干燥空试管的质量为m克B.把适量石膏放入试管,测出试管总质量为n克C.按装置对试管加热,直到不再有水产生为止D.冷却后称量,测得试管及剩余物总质量为a克小王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干燥空试管的质量为m克B.把适量石膏放入试管,测出试管总质量为n克C.按装置对试管加热,直到不再有水产生为止D.测得烧杯内水的质量有b克(1) 小明同学测得的石膏中结晶水质量分数为 ;(2) 小王同学测得的石膏中结晶水质量分数为 ;(3) 你认为哪位同学方案不够科学 ,他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30.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在实验宝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Ca(OH)2 △ CaCl2 + 2H2O + 2NH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l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且在常温常压下,氨气易溶于水。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加热;所制取气体的物理性质: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④进行科学实验。31.面粉加工厂的车间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简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 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2) 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燃炸的是 (填序号)。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简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3) 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件发生,应采取的安金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32.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右图,关闭a、b,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至宝温,此时打开弹簧夹a、b。(1) 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甲中进水 B.乙中进水C.甲、乙二者都进水 D.甲、乙二者都不进水(2) 此时的天平 。A.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左 C.偏向右 D.无法确定(3) 若将甲、乙两瓶直接用一导管连接(撤掉水槽,其他条件不变),当白磷和木炭燃烧,并使两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此时的天平 。A.仍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右 C.偏向左 D.无法确定四、分析计算题:(34题6分,33、35、36各8分,共计30分)33.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作“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故此类食品不易多吃、常吃。如在食物的煎炸过程中产生一种有害物质--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试回答:(1) 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2) 丙烯醛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 丙烯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 112g丙烯醛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34.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分析问答:(1) 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几片;(2) 当“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00g这种蔬菜含“Vc”15mg)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多少g?35.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28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9.6克,试回答:(1) 生成多少克氧气 (2) 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36.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完全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 反应后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 12g 157.6g(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 求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科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下科学3月月考卷2(第二章和第三章3.1-3.4)(学生版).docx 浙教版科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下科学3月月考卷2(第二章和第三章3.1-3.4)(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