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理部分专题一 运动和力真题练习考点1 机械运动1.(2023宁波,10,4分)如图是模拟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拍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孙悟空”模型和“蓝天白云”背景板组成。为了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背景板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孙悟空;第二种方式是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动可以实现的是 ( )A. B. C. D.2.(2022杭州,11,3分)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过了一会儿,小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开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A.小杭 B.和谐号列车C.复兴号列车 D.站台柱子3.(2022湖州,1,3分)科学量是科学中量度物体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下列科学量中,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是 ( )A.长度 B.功率 C.速度 D.时间考点2 力的认识4.(2023金华,7,3分)如图为我国首列永磁磁浮列车“兴国号”运行的照片。“兴国号”列车利用永磁体和永磁轨道之间的排斥力,能“悬挂”在空中行驶,大大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转弯时,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永磁轨道是静止的C.“兴国号”与传统火车相比,减少了行驶时与轨道间的摩擦力D.列车刹车后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5.(2022杭州,15,3分)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甲和乙,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且保持静止。对图中甲、乙两块条形磁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水平向左,乙一定水平向右B.甲水平向右,乙无法确定C.甲水平向左,乙无法确定D.甲、乙均无法确定6.(2022温州,8,4分)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右脚后蹬时,图中箭头表示右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7.(2023杭州,26,6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方便测量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木块B相连,另一端与上端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连,且细绳的ab段保持竖直,cd段保持水平。(木板A足够长,不计细绳重力和滑轮摩擦)(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木板A向右运动,待木块B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 N,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接着将拉力F增大一倍,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撤去水平拉力F后,当木板A和木块B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 N,此时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 (选填“向右”或“向左”)。 8.(2023金华,22,4分)小金用20 N的水平推力把图甲中纸箱匀速推往桌面中央,桌子始终保持静止;小金再用120 N的水平推力将桌子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纸箱在桌面上没有发生滑动,如图乙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方向是 ; (2)图乙中纸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牛。 9.(2023嘉兴、舟山,20,4分)小舟和小嘉在绿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别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为参照物,小嘉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舟的前脚跟刚着地时(如图),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选填“向前”或“向后”)。 10.(2023绍兴,22,6分)学习了弹簧秤的使用后,小敏完成了下列实验(弹簧秤重力不计):(1)小敏将弹簧秤挂钩连在墙上,在拉环处施加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弹簧秤水平静止(图甲),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牛。 (2)小敏取下弹簧秤,连接在两个相同木块之间(图乙),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选填“>”“=”或“<”)图甲中的读数,木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11.(2023温州,25,9分)小明发现建筑物中的柱子有大有小且形状各异,承重大小也不相同。他猜想:柱子的承重效率与横截面的形状、周长等因素有关。查阅资料获知,柱子的承重效率可以用承重比(柱子能承受的最大质量与柱子质量的比值)表示,承重比越大,承重效率越高。为研究柱子承重效率与横截面的形状、周长的关系,他开展如下探究:①用纸板制成高度相同的各种实验所需的空心模型(如图)。②测出模型的横截面周长、质量。③测量模型的最大承重质量。多次重复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组别 横截面形状 周长/厘米 承重比1 △ 18 3 5092 △ 24 3 3073 △ 30 3 1164 □ 30 3 3195 30 3 5146 30 3 766(1)研究模型承重效率与横截面形状关系时,除横截面周长、高度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的因素有 。(写出一个) (2)根据1、2、3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小明推测柱子高度﹑横截面周长一定时,圆柱承重效率最大。写出其推测过程: 。 12.(2023丽水,28,8分)科学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评价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待改进调零方式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 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精确度 达到0.1牛 达到0.2牛 大于0.2牛【项目制作】(1)选择材料时,弹簧比橡皮筋更合适。理由是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 关系,便于标注均匀刻度; (2)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牛”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牛,小组同学用制好的弹簧测力计称量身边小物件的重力; 【项目评价】(3)自制测力计“调零方式”指标为良好。用该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应先将测力计水平放置,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指针调整到 刻度位置,方可进行测量; (4)实测时,挂上0.1牛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取图乙中 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填“a”或“c”)。 13.(2023宁波,29,4分)在“观察物体间力的作用”活动中,小宁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量程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B放在水平位置,抽动刻度板调整指针零位;把它们的挂钩勾在一起,用手分别拉住测力计的圆环,水平向外拉。当测力计A示数分别为1.0 N、2.0 N、3.0 N时,读取测力计B的示数。实验数据如表:序号 测力计A示数/N 测力计B示数/N1 1.0 1.02 2.0 2.03 3.0 3.0小宁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 。 老师告诉小宁,从本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具有普适性。【实验2】将两个测力计A、B竖直悬挂、调零,如图乙所示;把它们的挂钩勾在一起后悬挂起来,竖直向下拉测力计B的圆环,如图丙所示。小宁发现:当测力计A的示数为2.0 N时,测力计B的示数为1.8 N。此时,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为什么 14.(2023宁波,26,6分)汽车在坡陡路险的山区公路上坡时,因车轮打滑(车轮原地转动,不能为车辆前进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引起的事故偶有发生。小宁学习了“摩擦力”后,对汽车上坡时车轮打滑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利用一辆车轮可拆装的四轮电动小车进行了探究。【实验方案】拆下小车的4个车轮,按要求装上实验用车轮(除了有无花纹外,其他均相同),置于斜坡,如图所示。启动小车,记录爬坡情况。【实验现象】序号 车轮的花纹情况 爬坡情况1 四个车轮均没有花纹 前轮打滑,无法上坡2 仅两个后轮有花纹 前轮打滑,无法上坡3 仅两个前轮有花纹 能正常上坡4 仅左前轮、左后轮有花纹 向右偏转5 仅左前轮、右后轮有花纹 向右偏转6 仅右前轮、右后轮有花纹 向左偏转【实验分析】(1)第1、2次实验现象说明:该小车的前轮是为小车运动提供驱动力的(这样的车轮称为驱动轮)。由第1、3次实验现象可知:驱动轮的轮胎表面粗糙些更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提升该小车的爬坡能力。结合学过的知识,本实验能初步说明车轮打滑的原因。 (2)由第3~6次实验可知:前轮驱动的小车若前轮粗糙程度差异过大,易造成小车偏转。如果继续实验,当该小车仅右前轮、左后轮有花纹,可推测小车爬坡情况为 。 考点3 运动和力15.(2023温州,13,4分)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击出的羽毛球在相同间间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从①→②过程中,羽毛球 ( )A.重力变小,速度变大 B.重力变小,速度变小C.重力不变,速度变大 D.重力不变,速度变小16.(2022丽水,11,3分)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比赛场景。冰壶投出后,同队队员在冰壶的前方擦刷冰面,形成水膜,使冰壶沿预设轨迹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擦刷冰面是为了增大摩擦B.冰面上的水膜是液化形成的C.冰壶离手后仍能前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冰壶最终停止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7.(2022湖州,13,3分)甲物体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6牛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右做速度为5米/秒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甲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6牛C.当F的大小为6牛时,做功的功率为30瓦D.当F的大小为10牛时,甲物体将做速度大于5米/秒的匀速直线运动18.(2023丽水,14,3分)2023年5月20日,丽水“山水诗路桨板赛”开赛。比赛时人在板上用力划桨,板船快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行进中的板船是运动的B.桨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桨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划桨时板船会前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停止划桨后板船仍能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19.(2022金华,11,3分)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数小时飞行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C.“天舟四号”完成对接后,仍具有惯性D.“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不变20.(2023台州,18,4分)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轻巧、易裁剪,可用于科学实验。(1)把浸在肥皂液里的吸管框架取出,框架上有一层肥皂膜,在膜上放一细线圈(如图甲)。刺破线圈内的肥皂膜,线圈变成了圆形(如图乙)。这个现象说明 。 A.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B.分子体积会变小C.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2)剪掉塑料瓶底部,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如图丙。固定塑料瓶,用力拍击橡皮膜,能使烛焰熄灭。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离开瓶子后仍能继续前进,说明瓶内的空气具有 。 模拟练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2023温州模拟)如图是小平周末同家人出门在路上行驶时的两个画面,判断小平(甲车中)正在运动不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B.路旁的广告牌C.驾驶车辆的爸爸 D.旁边经过的乙车辆2.(2023温州一模)如图,甲、乙、丙三人同时沿各自跑道从起跑线起跑,若同时到达a线处,则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 ( )A.甲最快 B.乙最快C.丙最快 D.一样快3.(2021嘉兴、舟山)用如图装置研究二力平衡时,在轻质塑料片两端的细绳上挂等重的钩码,手放开塑料片后,可观察到塑料片将 ( )A.向左下运动 B.向右上运动C.仍静止不动 D.转过一定角度4.(202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用力F把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木块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只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C.该木块受到两对平衡力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2022绍兴)如图,小敏用条形磁铁使铁钉竖直静止在空中,细线紧绷且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上端被磁化成N极B.铁钉受到的磁力与自身重力大小相等C.桌面对石头的支持力和石头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202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木箱,受到两个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F1的方向向左,F2的方向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F1一定等于F2B.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大于F2C.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等于F2D.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一定小于F27.(2023舟山一模)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丙A.t=1.5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 NB.2~4 s内,物体所受推力大于摩擦力C.4~6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8 mD.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 N二、非选择题(共9分)8.(2022嘉兴、舟山)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在训练与比赛中都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1)如图是运动员在风洞中训练的场景,让不同速度的风吹向静止的运动员。若以风为参照物,则运动员是 的,从而达到与户外训练相似的效果。 (2)滑雪时,运动员穿着长长的滑雪板,其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 。运动员用力向后蹬雪地使自己向前运动,此时滑雪板对地面的力F1和雪地对滑雪板的力F2的大小关系是F1 F2。 9.(2023湖州模拟)如图所示,重均为20 N的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3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为 ,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 。 10.(2023杭州模拟)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管道连接紧密,空气全部抽出,列车运行过程中将无空气阻力、无摩擦。(1)这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管道中运行时,不再需要任何的牵引力。列车利用自身的 在真空管道中继续运行。 (2)这种列车的速度能达到6 400千米/时,这意味着环游地球一圈(40 000千米)只需要 小时。提升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2023金华模拟)科学课上老师欲用圆形磁块将一长方形硬卡纸固定在黑板上。下列固定方式中,松手后硬卡纸最容易发生转动的是 ( )A BC D2.(2023杭州模拟)木板乙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小木块甲以v0的速度从木板乙的左侧被水平弹射向木板右端,如图所示。小木块甲先相对木板乙滑动,后相对静止;当木板乙碰到水平面上的障碍物丙时立刻静止。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碰到丙后,甲因为受到惯性作用会继续向右运动B.甲、乙相对静止前,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甲、乙相对静止时,乙不受摩擦力D.乙静止后,甲、乙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3.(2023杭州二模)学校组织春游,小金和同学在旅游大巴车厢内一起讨论一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快,转弯时人歪倒越厉害,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放在车厢地面上的矿泉水瓶突然往前滚动,说明汽车正在加速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小金向后排的同学扔零食需要花费比静止时更大的力D.停靠在路边的旅游大巴车上的小金认为大巴车仍在运动,他可能以周围行驶的车辆作为参照物4.(2023绍兴模拟)如图甲所示,重为5 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 NB.在0~2 s内拉力F等于7 NC.在0~6 s内拉力F等于5 ND.在2~6 s内拉力F等于7 N5.(2023宁波模拟)小雪和她所在的科学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摩擦力的过程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夹住。设正方体木块A重6 N,用F=10 N的水平推力通过P、Q两木板把A物块夹住,木板与A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压力的0.4倍,如图为它的正视图。现要将A物块匀速拉出,则拉力大小 ( )A.一定是2牛 B.一定是14牛C.可能是10牛 D.可能是16牛6.(2021金华)立定跳远是我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动作分解如图所示。下列对运动员在立定跳远过程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起跳时,没有受到地面对他的作用力B.起跳后,能继续往前是由于他具有惯性C.腾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刚好减为零D.落地后站稳,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7.(2023温州模拟)如图所示,物块放在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物块将可能 (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立即向左倒下 D.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二、非选择题(共6分)8.(2023金华模拟)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秒,则两次超声波与汽车相遇经过的时间间隔是 秒,被测汽车速度是 米/秒(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9.(2023杭州模拟)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 N;他在 (选填“t1”“t2”或“t3”)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10.(2023丽水模拟)如图甲所示,两个重20 N的相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 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块B受到摩擦力大小是 N;若将B与A并列,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 F1(选填“>”“=”或“<”)。 甲 乙第一部分 物理、地理部分专题一 运动和力真题练习1.D 2.C3.C 4.C 5.D 6.C 7.答案 (1)3 不变 (2)向右 8.答案 (1)水平向右 (2)0 9.答案 运动 向后10.答案 (1)10 (2)< 511.答案 (1)纸板种类(2)材料、高度、横截面形状等相同时,周长越长,柱子的承重效率越小(3)柱子横截面周长一定时,随棱数增加,柱子的承重效率增大,横截面为圆形的柱子,其棱数可视为无数条,因此其承重效率最大 12.答案 (1)正比 (2)0.2 (3)0 (4)a 13.答案 【实验1】相等 【实验2】2.0 N 原因:测力计A的示数为2.0 N,说明测力计B对A的拉力大小为2.0 N,由于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测力计A对B的拉力大小为2.0 N。 14.答案 (1)有利于 (2)向左偏转 15.C 16.D17.D 18.A 19.C 20.答案 (1)C (2)惯性模拟练习基础练习1.C 2.C 3.C 4.C 5.D6.D7.A8.答案 (1)运动 (2)压强 等于(或=)9.答案 3 N 水平向左 0 N 40 N10.答案 (1)惯性 (2)6.25提升练习1.B 2.C 3.D 4.D 5.C6.B7.B8.答案 0.95 17.99.答案 500 t310.答案 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