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理部分专题七 声和光真题练习考点1 声音及其特性1.(2023黑龙江鹤岗,2,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B.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D.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2023江苏无锡,1,2分)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速度3.(2023湖南株洲,6,2分)如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考点2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4.(2023绍兴,5,4分)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的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D.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5.(2023金华,2,3分)某些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下列各图中光学现象的原理与玻璃幕墙发生镜面反射的原理相同的是 ( ) 6.(2023宁波,6,4分)节日期间,宁波三江口上演了主题灯光秀。光与“影”交相辉映,营造出幸福祥和的节日气氛,如图所示。大楼的彩灯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因为光射到江面发生了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7.(2023温州,12,4分)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8.(2022丽水,5,4分)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9.(2022嘉兴、舟山,7,3分)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B.反射角等于30°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10.(2021金华,5,3分)“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11.(2020温州,11,4分)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12.(2023嘉兴、舟山,18,4分)射击项目是我国体育的金牌大户,如图是我国射击选手备战杭州亚运会的训练场景。瞄准时,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的原理,当观察到瞄准点、准星尖和缺口成一条直线时,扣动扳机。子弹射出时手会受到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 13.(2021嘉兴、舟山,24,9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次数 物距/cm 像距/cm1 5.0 5.02 8.0 8.03 12.0 12.0(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 。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 并说出你的理由。 考点3 光的折射14.(2023嘉兴、舟山,4,3分)将平行光射向某一个光学元件,光路如图所示。该元件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C.凹透镜 D.反光镜15.(2023绍兴,12,4分)小敏透过水杯看见《科学作业本》上的“科”字呈如图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选项中与其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 16.(2022绍兴,10,4分)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17.(2021宁波,10,4分)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 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18.(2023杭州,15,3分)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关于“看不见”和“又看见了”两种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没有反射光②“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没有到达眼睛③“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反射到达眼睛④“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折射到达眼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2023宁波,19,4分)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小宁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如图所示,烛焰在凸透镜左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1)这个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答案是: 。 (2)小宁用眼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此像,是因为光从 (填“烛焰”或“此像”)发出,通过凸透镜后进入人眼。 20.(2023绍兴,18,6分)如图是小敏制作的简易显微镜,凸透镜B相当于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用该装置观察时,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的过程是在 (选填“对光”或“调焦”)。请对该装置提出一条合理的改进建议: 。 21.(2021湖州,20,4分)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 (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 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 模拟练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022金华)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 ( )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B.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2.(2023宁波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后句是光的折射现象D.“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水能够传声3.(2023宁波模拟)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4.(2023温州二模)下列现象中,与光的直线传播有直接关系的是( )A.计时员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B.雨后,我们看到天空中有时会出现彩虹C.水中桥的倒影D.晴朗的天气,会在树荫下看到一些小亮斑5.(2023嘉兴模拟)编钟是兴盛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6.(2023杭州模拟)环保的佳佳利用废弃的薯片筒制作了一个小孔成像演示仪,但后来她发现把孔变大,镶嵌进一个凸透镜后,调整距离,从筒内观察到了蜡烛缩小的像,与此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探照灯 D.放大镜7.(2023杭州一模)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 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 mB.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C.“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8.(2023宁波模拟)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入射点位置不变,激光笔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B.入射点位置不变,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C.入射角不变,平面镜向左平移一段距离D.入射角不变,激光笔向下平移一段距离9.(2023金华模拟)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二、非选择题(共13分)10.(2022湖州)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 小越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 (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 (选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 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的原因。 (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 。 11.(2023杭州模拟)图1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图2为简化装置图。阅读使用说明书回答问题。使用说明书 (1)简化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棒槌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秒(s)图1(1)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2)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即s1=s2,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s。 (3)若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远离甲时,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因此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2.(2023宁波模拟)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 13.(2023温州一模)学校运动会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因为不能近距离观看,同学们携带了望远镜、调焦照相机,还有家长使用了无人机拍摄。(1)无人机拍摄时视野中出现了无人机的影子,这是由光的 形成的。 (2)学生使用调焦照相机往往采用改变像距的对焦方式。即向外或向内移动镜头(凸透镜)来增大或减小像距,使像成在底片处。若要给更远的运动员拍摄照片,相机镜头应该 移动。(填“向外”或“向内”) (3)100 m赛跑时,小温前30 m做加速直线运动,后70 m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 m/s,成绩是15 s,无缘决赛,那么他在前30 m的平均速度是 。 提升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2宁波)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为了分辨这两个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的一面是平滑面C.压力相同时,与同一水平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较大的一面是磨砂面D.透过毛玻璃片看不清远处物体,朝向眼睛的一面是平滑面2.(2023温州模拟)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 3.(2023杭州模拟)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音叉,从而使音叉振动发声B.图乙: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听声并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C.图丙: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用相同力拨动时所听到的音调越低D.图丁:逐渐抽出装置内的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真空状态下的铃铛不能发声4.(2023绍兴模拟)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 5.(2023宁波模拟)如图乙所示,MN为一平面镜,a、b、c表示一个不透明正三棱柱(图甲)的三个侧面,图乙中a面与平面镜垂直,P是观察者眼睛所在位置(位于三棱柱的正下后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棱柱通过镜面成一个实像B.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和b面的全部C.若观察者面镜,则三棱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D.观察者通过平面镜不能看到c面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6.(2023温州模拟)如图是二维码扫描收银盒,它是一种影像式移动支付装置,将二维码放置在扫码区则可输入信息确认支付。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收银盒成像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 7.(2023温州模拟)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像。若不改变蜡烛的位置,要重新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则烧瓶的移动情况是 ( )A.适当向右移动B.适当向左移动C.向左或向右移均可D.保持原来位置不变8.(2023宁波一模)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明把夜光显示的手表置于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当手表与光屏分别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此时手表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的像为图中的 ( ) 二、非选择题(共11分)9.(2023宁波模拟)如图,小科和小敏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 可以传声。 (3)如图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的铃声会越来越 ,进一步推理得出: 。 10.(2023金华模拟)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1.(2023嘉兴一模)如图所示,AB为发光体,O为凸透镜的光心,MN为由A点发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光线,MN平行于主光轴。(1)请在图中标出凸透镜左侧的焦点F,并画出AB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像A'B'。(2)相对于AB,像A'B'的性质是 。 12.(2023宁波模拟)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移开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竖直放置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会向 运动。(填选项前的字母) 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专题七 声和光真题练习1.A 2.B3.C 4.D 5.B6.A7.C 8.C9.B10.D 11.C12.答案 直线传播 相互的13.答案 (1)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 (2)像距等于物距 (3)能,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14.B15.D16.D17.A18.D19.答案 (1)虚像 (2)烛焰20.答案 物镜 调焦 加装反光镜等(合理即可)21.答案 后 凸模拟练习基础练习1.C 2.D 3.C 4.D 5.C6.A7.D8.B9.A10.答案 (1)底面BC (2)会聚 (3)光的色散或凹透镜对光的作用11.答案 (1)340 m/s (2)0 (3)不变 (4)B12.答案 (1)凹 靠近 (2)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或变厚(合理即可)13.答案 (1)直线传播 (2)向内 (3)6 m/s提升练习1.D 2.D 3.C 4.D 5.D6.C7.A8.D9.答案 (1)振动 (2)空气 (3)小 真空不能传声10.答案 50° 左11.答案 (1)见解析 (2)倒立、放大的实像12.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 (2)虚 (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