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紫藤萝瀑布》【学习内容】教材:《紫藤萝瀑布》丛书:《好一朵木槿花》【学习目标】1.赏析描写紫藤萝的句子,感受紫藤萝之美。2.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作者寄托在景物之中的“志”。【课型及课时】教读引领课2课时【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预习通关参考“课前预习任务单”,巩固基础知识。二、导入新课自然界的花总会触发人们的联想,牵动人们的情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让人想到高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让人想到坚贞。花草正茂,何不亲手制作一枚以“草木言志”为主题的书签呢?当代女作家宗璞也对自然景物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她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中感受紫藤萝所展现的独特美丽吧。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标出几处自己喜欢的句子,同时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教师问:文章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和最后一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能否互换?为什么?四、分析语段,赏花悟情(一)欣赏紫藤萝瀑布1.提起瀑布,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它?紫藤萝是一种植物,作者是怎么把它同瀑布联系在一起的呢?快速阅读课文,把文中对像瀑布一样的紫藤萝集中、直接的描写标示出来。2.同桌交流,朗读打动自己的描写段落。3.选择一个角度,用以下句式,为自己感受到的紫藤萝瀑布点赞。参考句式:我想为紫藤萝瀑布的___________点赞,因为它___________。我想为紫藤萝瀑布的光影点赞,因为它璀璨夺目。(二)欣赏作者的生花妙笔1.文中哪些语句能表现出藤萝之“盛”?从写作手法或修辞角度赏析这些语句。(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紫藤萝的生机蓬勃、气势盛大,从整体上描摹出紫藤萝的壮观。(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此句化静为动,相对静止的紫藤萝,因蓬勃旺盛,因悬垂倒挂,因光泽闪耀,似真的瀑布在流泻,让人感受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动感。(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写得充满活力。在作者的笔下,紫藤萝不再是静态的花朵,而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他们充满童趣和旺盛的生命力,令人喜爱。2.从紫藤萝花身上,作者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五、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中《紫藤萝瀑布》课后的思考探究一。2.阅读丛书中的《好一朵木槿花》,完成文章后的思考与探究。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借助作者的生花妙笔领略了如瀑布般繁盛与璀璨的紫藤萝。一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作者想传递给我们的启示。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生命领悟?今天,我们就借助资料,结合文章进行深入分析。二、知人论世,深入探究1.助读资料:材料一:宗璞的小弟冯钟越毕业于清华大学,是著名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冯钟越不幸罹患恶性肿瘤,于1982年10月28日去世。本文写于1982年5月,时值宗璞小弟病重期间。材料二: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后来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宗璞《花朝节的纪念》材料三: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宗璞《哭小弟》教师明确:宗璞自己的身体千疮百孔,可祸不单行,她钟爱的弟弟也积劳成疾,不幸患癌。(1)花和人都遇到了什么不幸?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揣摩。①花的不幸原文语句: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②人的不幸原文语句: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2)过去的紫藤萝和“我”一样也遭遇了不幸,花朵稀落、伶仃,小心试探,还惨遭破坏;但如今眼前的紫藤萝繁盛、美丽,重新焕发了生机。从紫藤萝身上,以“我懂得了”为开头,自由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小结:这句话不是只献给一个人,它是献给生命的咏唱;是献给你我,献给家人,献给普天下所有人的心灵烛火。因为生命是一条河,它永远奔腾不息!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因为“我”从紫藤萝身上得到了启迪,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精神受到了鼓舞。三、拓展阅读,学习手法1.默读丛书中的《好一朵木槿花》,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1)读题目思考:《好一朵木槿花》“好”在哪里?提示:找出描写木槿生长环境及木槿花的句子。(2)通过木槿花,作者悟到了什么?人生就应该这样,有直面恶劣环境的勇气,顽强不屈,拥抱希望,坚定信念,从而创造生命的奇迹。(3)分析《好一朵木槿花》与《紫藤萝瀑布》两文的写法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景物描写,景物和人都有相似点,景物中都寄寓了作者的情感。(教师可引领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托物言志写法的总结。)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作者的志向和意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关键是物与志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2.宗璞不仅自己忍受了苦难,而且以博大的胸襟在苦难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无比丰赡的人格,她用她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介绍宗璞的作品、成就,教师补充。1986年被列入国际名人录和国际作家名人录。《弦上的梦》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01年《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宗璞的脚步与生命的永恒相遇,更与宗璞真实的高贵人格不期而遇。如果能够拥有如宗璞那样丰富的心灵,就能在时光的阡陌上,邂逅一朵含露的花、一片水灵的叶、一株青嫩的草,才会发觉每一朵花都会说话,每一片叶都有情感,每一株草都有故事,才能让所有的不期而遇变成最美的遇见。五、布置作业1.请以《紫藤萝瀑布》和《好一朵木槿花》的材料为素材,制作一枚以“草木言志”为主题的书签,其中的配图需要准确展现所绘事物的美好,写出所选事物展现的“志”。2.阅读丛书中“感悟生命”单元的文章。【板书设计】(共30张PPT)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读引领课《紫藤萝瀑布》【学习内容】教材:《紫藤萝瀑布》丛书:《好一朵木槿花》【学习目标】1.赏析描写紫藤萝的句子,感受紫藤萝之美。2.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作者寄托在景物之中的“志”。第1课时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我只是伫立( )níng wàng(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pù bù( )不止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2)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yī bàng( )一株枯槐( )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3)我曾yí hàn( )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zhù lì凝望瀑布依傍kū huái遗憾【预习闯关】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 (沉浸 沉淀 积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即使 但是 因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 (瘦骨嶙峋 盘虬卧龙 龙飞凤舞)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沉淀但是盘虬卧龙自然界的花总会触发人们的联想,牵动人们的情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让人想到高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让人想到坚贞。花草正茂,何不亲手制作一枚以“草木言志”为主题的书签呢?当代女作家宗璞也对自然景物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她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中感受紫藤萝所展现的独特美丽吧。活动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标出几处自己喜欢的句子,同时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思考:文章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和最后一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能否互换?为什么?活动二:分析语段,赏花悟情(一)欣赏紫藤萝瀑布1.提起瀑布,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它?紫藤萝是一种植物,作者是怎么把它同瀑布联系在一起的呢?快速阅读课文,把文中对像瀑布一样的紫藤萝集中、直接的描写标示出来。2.同桌交流,朗读打动自己的描写段落。3.选择一个角度,用以下句式,为自己感受到的紫藤萝瀑布点赞。我想为紫藤萝瀑布的_______点赞,因为它____________。参考示例:我想为紫藤萝瀑布的光影点赞,因为它璀璨夺目。(二)欣赏作者的生花妙笔1.文章哪些语句能表现出藤萝之“盛”?从写作手法或修辞角度赏析这些语句。参考示例: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紫藤萝的生机蓬勃,气势盛大,从整体上描摹出紫藤萝的壮观。】(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此句化静为动,相对静止的紫藤萝,因蓬勃旺盛,因悬垂倒挂,因光泽闪耀,似真的瀑布在流泻,让人感受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动感。】(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写活了。在作者的笔下,紫藤萝不再是静态的花朵,而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他们充满童趣和旺盛的生命力,令人喜爱。】2.从紫藤萝花身上,作者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呢?参考示例: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第2课时上节课,我们借助作者的生花妙笔领略了如瀑布般繁盛与璀璨的紫藤萝。一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作者想传递给我们的启示。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生命领悟?今天,我们就借助资料,结合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本文写于1982 年5 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内心伤痛,无以纾解,偶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受到启发,于是写成此文。活动一:知人论世,深入探究【助读资料】材料一:宗璞的小弟冯钟越毕业于清华大学,著名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冯钟越不幸罹患恶性肿瘤,于1982年10月28日去世。本文写于1982年5月,时值宗璞小弟病重期间。 材料二: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后来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宗璞《花朝节的纪念》材料三: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宗璞《哭小弟》 1.花和人各自遇到了什么不幸?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揣摩。参考示例:【花的不幸】忽然记起十多年前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人的不幸】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2.过去的紫藤萝和“我”一样也遭遇了不幸,花朵稀落、伶仃,小心试探,还惨遭破坏;但如今眼前的紫藤萝繁盛、美丽,重新焕发了生机。以 “从紫藤萝身上,我懂得了……”为开头,自由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参考示例:因为“我”从紫藤萝身上得到了启迪,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精神受到了鼓舞。活动二:拓展阅读,学习手法默读《好一朵木槿花》,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思考:1.木槿花“好”在哪里?通过木槿花,作者悟到了什么?参考示例: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勇敢面对一切苦难;使惶恐中的作者拥有幻想、去掉悲伤、留住梦想。人生就应该这样,有直面恶劣环境的勇气,顽强不屈,拥抱希望,坚定信念,从而创造生命的奇迹。参考示例:都有景物描写,景物和人都有相似点,景物中都寄寓了作者的情感。2.《好一朵木槿花》与《紫藤萝瀑布》两文的写法有什么共同之处?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物与志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宗璞,1928 年生,女,原名冯钟璞。1986年入国际名人录。《弦上的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01年《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宗璞不仅自己忍受了苦难,而且以博大的胸襟在苦难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无比丰赡的人格,她用她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1986年被列入国际名人录和国际作家名人录。《弦上的梦》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01年《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跟随宗璞的脚步与生命的永恒相遇,更与宗璞真实的高贵人格不期而遇。如果能够拥有如宗璞那样丰富的心灵,就能在时光的阡陌上,邂逅一朵含露的花、一片水灵的叶、一株青嫩的草,才会发觉每一朵花都会说话,每一片叶都有情感,每一株草都有故事,才能让所有的不期而遇变成最美的遇见。【课后作业】1.请以《紫藤萝瀑布》和《好一朵木槿花》的材料为素材,制作一枚以“草木言志”为主题的书签,其中的配图需要准确展现所绘事物的美好,写出所选事物展现的“志”。2.阅读丛书中“感悟生命”单元的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紫藤萝瀑布》教案.docx 《紫藤萝瀑布》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