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一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五一 ”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年级拟组织举办 “校园微农场 ”劳动实践活动阶段性成果展示会 . 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1 . 下面是小语准备的开场白 ,其中有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 ,请你帮他修改润色 . (6分)劳动 diàn 定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和精神上的累累 shuò 果 . 我们走过街道 ,可以看见鳞次栉比的楼宇 , 那里曾是建筑工人沥尽汗水工作过的地方 ; 我们走过田垄 ,可以看见丰饶的大地 , 那里曾是农民伯伯潜心贯注耕耘过的地方 … … 劳动创造的财 富日渐丰富 ,但其承载 的精神力量亘 古不变 . 很多时候 , 给我们最深感动的 , 正是那些最平凡的劳 动者 ,他们看似 ① (A.微不足道 B.微乎其微) ,却有着深挚 的情怀 , 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 希 望同学们通过这次劳动实践活动 , 能更加懂得劳动的意义 ,进而从中 ② (A.灌输 B.汲取) 成 长的力量 .(1) 下列给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lǒng zǎi gèng chì B.lǒng zài gèn zhìC.lóng zài gèn chì D.lóng zǎi gèng zhì(2) 根据语境 ,请帮小语写出文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 (2分)(3) 请给文段中 ①②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使句意完整 . (2分)2 . 会上同学们将分享劳动感受 ,下面是摘取的 一个文字记录片段 ,其中存在两处语病 ,请找出来并修改 . (4分)2024年 3月 22日星期五 … … ①我们个个都准备到这 一 方天地大显身手! ②第 一 项任务是翻土 :手握铁锹 ,使劲扎进地里 , 用力向上 一 翻 ;一锹又 一锹的泥土扬起 , 落下 . 接着 , 刨坑栽苗 . ③同学们翻完土后 ,再将韭菜苗 、西红 柿秧轻轻栽好 ,扶正 ,放入 . ④最后 ,平整土地 , 浇水 . … … ⑤微农场上 ,一 抬眼就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映入眼帘 : 同学 们 翻 土 ,栽 种 , 浇 水 … … 来 来 往 往 ,说说笑笑 ,好不热闹!3 . 通过实践活动 , 同学们体验了春耕 ,对其历史也产生了兴趣 .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我国春耕历 史的介绍资料 ,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有了皇帝的重视与鼓励 ,老百姓自然就把春耕当成了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 ②这一 天因此被称作 “龙抬头”,可以算得上是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 “劳动节”.③从西周时起 ,每年二 月二这一 天 , 国君都会亲自到田 间耕作 , 以身作则 ,表示重农 .④直到明清两代 ,每年的仲春时节 ,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亲耕籍田之礼 . 皇帝借这 一仪式表达劭农 劝稼之意 .⑤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 ,农耕既是统治者治国之本 , 又是老百姓立身之基 .A. ⑤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⑤① C. ⑤③②④① D. ③④⑤①②4 . 同学们实践时发现 ,按时令进行农业生产是 一 种非常重要的劳动智慧 . 下面农谚没有体现出这种 智慧的一项是( )(2分)A.立春不耙地 ,如同蒸笼走了气 . B.伏日深耕田 ,赛过水浇园 .C.秋分谷子割不得 ,寒露谷子养不得 . D.谷雨麦怀胎 ,立夏长胡须 .5 . 同学们设计邀请函来邀请老师参加活动 . 根据语境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请您务必准时参加 B.衷心期待您的到来C.真诚地邀请您参加 D.希望您能赏脸前来6 . 微农场里兴味长 , 同学们制作了 “耕读吟诵”卡片 . 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名句 . (6分)天地山川 ,花草树石 , 四时之景不同 . 春夜 ,一 曲悠扬的 折杨柳 随着春风吹动了游子的乡心 : “① , ②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 春之将逝 ,花木斗艳 ,尽 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 “草树知春不久归 , ③ .”(韩愈 晚春 ) 秋季 ,天高云淡 ,一 只白鹤直冲云霄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④ .”[刘禹锡 秋词 (其 一 )] 北方的寒气 传送着打更声 ,清冷的月光照着木兰的铁甲 :“⑤ , ⑥ .”( 木兰诗 ) 二、阅读与鉴赏(48分)(一)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题目 . (16分)风吹铁甲寒①夜越来越深 ,外面的风更猛了 . 紊乱的气流时不时横冲直撞 . 战车载员舱内 , 战士们怀抱着 枪 ,立起迷彩大衣的毛领子 ,一 个紧挨一 个挤坐在 一起 . 嘴里呼出的热气映着灯光腾起来 , 旋即在冰 冷坚硬的战车顶部消失 .② “居然真能哈气成冰!”一 名列兵试探着伸出手在车顶轻轻抠了几下 , 白色粉末状冰晶便掉下 来 . 他生在南方 , 长在南方 ,读书在南方 , 当兵也在南方 , 这是他人生第 一 次在冬天来到祖国的北方 , 第一 次踏上这片蒙古语中意为 “心脏”的塞外草原 . 尽管他们通常被人们誉为 “三 栖精兵 ”,但此番由 粤西千里北上 ,不管是这位列兵还是海军陆战队某旅 , 面临的挑战都异常严峻 .③双方交上手是在此前一 晚午夜时分 , 大风还没刮起来 . 天朗无月 , 星垂野阔 , 奔波转战 一 天的 战士们在战车旁就地支起帐篷 ,和衣钻进防寒睡袋 ,很快沉沉进入梦乡 . 营指挥所内灯还亮着 , 营长 和几位参谋正在完善第二天的兵力行动计划 . 连长察看完哨兵点位和各作战单元野营情况 ,深 一 脚 浅一脚地踩在枯草与沙土间杂的地面上 , 时不时抬起头望向漫天星斗 .④ “各连 … … ”电台突然发出动静 , 大家心里一 紧 :在全军素有 “草原狼”盛名的蓝军部队来了 . 果 不其然 ,一 小股侦察兵七拐八绕躲过重重警戒兵力 ,摸进红方 一 个营指挥所 . 红方反应也很快 , 立刻 包抄过来 ,结结实实还给蓝方一记重拳 .⑤后半夜的觉没人能睡踏实 , 大自然也开始排兵布阵 . 每 一 根草都被摁倒在地 , 沙土被卷到空 中 ,碎石被撵着乱跑 ,人被顶得寸步难行 . 寒风擂鼓般隆隆卷过运输车的帆布顶篷 , 然后透过车体上的缝隙钻进来 ,声音像吹哨一般尖厉 . 水洒在地上 ,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出冰凌 . ⑥风吹铁甲寒 . 气象数据显示 , 当天最大风力 8级 ,最低气温零下 20摄氏度 .⑦从黎明直至日暮 ,战士们马不停蹄地东奔西突 , 与蓝方针锋相对 、亮剑拆招 , 各型战车碾出车 辙 ,或窄或宽 、或直或弯 ,纵横交错 、暗藏兵锋 , 直到在数百平方公里草原排开凛凛军阵 、布下重重棋 局 . 脚冻麻了就跺跺 ,手冻木了就捂捂 ,脸冻红了就搓搓 ,每个人心里都绷着 一根弦 、燃着 一 团火 、努 着一股劲儿 ,誓与这塞北的寒 、草原的兵一 决高下 .⑧凌晨 3时许 ,战车集结列阵 ,发动机的强劲咆哮汇成冲锋号角 , 大地为之颤动 . “即将抵达前 沿 ,做好战斗准备!”战士们脱去大衣 , 露出战斗着装 , 相互检查装 具 . “抵 达 作 战 地 域 , 载 员 下 车 作 战!”列兵打开尾部舱门 ,一股寒风涌进来 . 奔跑 , 向着敌人的方向;跃进 ,迎着密集的枪炮 ; “嗒嗒 ”声 、 “嘭嘭”声 、“呼呼”声 、“咝咝”声此起彼伏 ,俨然天地间一 场宏大的交响 .⑨历时约两个小时 ,天近拂晓 ,演习告 一段落 . 战士们鱼贯返回战车 , 坐定后不约而同把两只手 叠拢上来 ,接住用嘴哈出的热气 , 口鼻 四 周的防寒面罩结着 一 层白色霜花 . “我们把蓝军打败了 .”他 们的声音在颤抖 , 牙齿不受控制地磕出声响 , 那是身体对低温做出的本能反应 .⑩那一 天 ,是在 11月 .11很多年前的一 个 11月 ,我们的前辈俯卧在零下 40摄氏度的阵地上 ,直至受冻牺牲仍保持战斗 队形和冲锋姿态 ,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冰雕连 .((选自 解放军报 ,作者梅常伟,有删改))12长津湖 ,朱日和 . 中国军人 ,热血如昨 .7 . 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概括战士们的演习经过和心理 . (4分)时间 演习经过 心理午夜时分 ① 心里 一 紧从黎明直至日暮 针锋相对 , 亮剑拆招 ②凌晨 3时许 ③ 无畏 、勇敢天近拂晓 打败蓝军 ,演习结束 ④8 . 阅读第 ⑤段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段是如何表现恶劣的环境特点的 . (4分)9 . 有同学说 ,这篇小说的最后两段与文章情节无关 ,可以删去 . 你认为呢 请从内容 、主题 、表达效果中任选两个角度说明原因 . (4分)10 . 班级要开展群文阅读 ,小语打算把本文和 老山界 归为同一类文章开展阅读 ,你赞同他的做法吗 请简要阐述理由 . (4分)第 1页(共 6页)第 2页(共 6页)第 3页(共 6页)(二) 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题目 . (11分)亚运的号角再次在华夏大地吹响 ,体育运动的火热氛围经久不散 . 西湖中学正在开展校级篮球 联赛 ,快来看看吧!【材料一】……………………………………………………………………………………………………………………………………………第…………………………………… 公众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不同年龄段偏好的运动类型 代际偏好的运动类型00后球类运动90后瑜伽80后游泳70后徒步/健走(选自《2019 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选自《2021 年国民运动健康洞察报告》)【材料二】露天球场、草根球队、狂热观众、猪牛羊奖品 … … 这两年 ,贵州黔东南台江县台盘村的乡村农民 篮球赛火爆出圈了 。这个赛事不仅引得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扶老携幼、登梯爬墙观看 ,更引得 50 多家媒 体平台分流直播 , 累计观看人次达 8亿 +。 网友们给了它一 个既亲切又响亮的名字—“村 BA”,并毫 不吝啬地表达着对这一发端于乡野的体育赛事的偏爱 。 — 摘自 2022 年 8月 29 日《黔东南微报》 “‘村 BA,球场外围可以有商业 ,但球场上拒绝商业化 ,保留‘村,味 ,这种竞赛没有过度的规则制 约 ,也没有过多输赢的包袱 ,人们只是在纯粹享受比赛带来的简单快乐 , 纯粹地玩篮球。”台盘村党支 部书记张寿双说 。去年以来 ,不断有品牌提出赞助 , 包括把广告标语打在球场内等形式 , 均被他们拒 绝 。 — 摘自 2023 年 3 月 28 日 “蓝鲸财经记者工 作平台 ” 近两年 ,火热的“村 BA”给村庄带来了新的活力 , 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风貌 。金华武义的“村 BA”还为山区少年建设了 “梦想球场”,选手们还通过篮球赛事传播宣传家乡 ,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 摘自 2023 年 4 月 1 日“金安体育 ”把篮球赛事向农村 、基层延伸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 、体育强国等理念深入 乡村 , 让乡镇篮球赛到 亚运场馆进行比赛 ,更加激发了各个队伍的斗志 , 同时也让城市的观众领略勇敢自信 、积极向上的乡 村篮球风采 。 — 浙江省青少年体育运动联合会会长鲍学军 【材料三】(……………………………………………………………………………………………………………………………………)第(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 (…)小语在篮球场投篮示意图 篮球知识小卡片 之 (之) …【三分线】呈半圆形 ,在线外投进的球得 3分 . … (…)(之之之……)【罚球线】罚球时的边界线 ,不能踩到或越过 . 之 (之) …(…)【起跳】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开始跳跃的动作 . 之 (之) …【三分球】分线外面 (在三分线),不 (以)可 (外)踩 (命)三 (中)分 线 (的 球.) , 落地时脚可在三 (起跳时脚要在三)(.之之…)分线以内 之【两分球】在三分线内(含踩线) 出手命中的球 ,均为两 之 …(之之……)分球 . 之(…)之【一分球】由于 犯 规 或 违 例 , 由 裁 判 判 定 的 罚 球 , 罚 进 …(.…)一球得 1分 之 (之)…第【材料四】2012年我参与报道伦敦奥运会 ,有记者问伦敦奥组委负责人 ,说 :你们理解的体育是怎样激励一代人的 伦敦奥组委负责人说了两句话 ,对我影响巨大 , 印象特别深刻 。他说 : “体育首先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 ,接下来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 — 某央视主持人 根据上述材料和任务要求 ,完成解答 .活动过程 具体任务 你的解答赛前组织 11 . 体育委员小文将在篮球联赛动员会上阐述联赛的意义 ,请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帮他提炼三个要点 . (3分)比赛过程 12 . 比赛时 ,小语对判定产生疑问 , 他 认 为 自 己 投 进 了 一 个 三 分球 ,而裁判却判定为两分 ,请你结合【材料三】,为小语解 惑 . (4分)赛后总结 13 . 学校举行以 “我为联赛献计策 ”为主题的建议征集活动 ,请 你针对以下同学的反 馈 , 向 学 校 提 两 条 改 进 建 议 , 并 结 合 以上材料 , 阐述理由 . (4分) 同学一 :我打输了 ,真丢人 ,这活动真没意思! 同学二 :联赛年年办 ,年年差不多 ,有啥好看的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题目 . (11分)【甲】孔子谓子路曰 : “汝何好 ”子路曰 : “好长剑 。”孔子 曰 : “非此之问也 。谓以汝之所能 ,加之以 学 , 岂可及哉!”子路曰 : “学亦益 乎 ”孔子 曰 : “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 , 士无教友则失听 。狂马不释 其 策 ① ,操弓不反于檠② 。木受绳则直 ,人受谏则圣 。君子不可以不学 。”子路曰 : “南山有竹 , 弗揉③ 自直 , 斩而射之 ,通 ④ 于犀革 , 又何学为乎 ”孔子 曰 : “括 ⑤ 而羽之 ,镞 ⑥ 而砥砺之 ,其入不益深乎 ”子路拜 曰 : “敬受教哉!”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 . 建本》, 有删改)【注释】①策 : 马 鞭 。 ②檠(qíng) : 矫 正 弓 弩 的 器 具 。 ③揉 : 使 木 弯 曲 或 伸 直 。 ④通 : 穿 透 。 ⑤括 : 箭 的 末 端 。 ⑥镞(zú) : 箭头 。【乙】子路性鄙 ,好勇力 , 志伉直① ,冠雄鸡 ,佩豭豚② , 陵暴③ 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子路 ,子路后儒服 委质 , 因门人请为弟子 。【注释】①伉(ɡānɡ) 直 : 刚直 。②豭(jiā) 豚 :豭 ,公猪 ; 豚 , 小猪 。 文中指以豭豚皮装饰的剑 。③陵暴 :欺侮 。 14 .【释词明义】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 ,解释加点的词 . (3分)文言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学亦益乎 课内迁移法 :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1)狂马不释其策 成语推断法 :手不释卷 (2)镞而砥砺之 语法推敲法 :砺之(动宾结构) (3)15 .【剖析变化】【甲】文段中 ,有关子路的表现变化过程的描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答非所问 ②心悦诚服 ③刨根问底 ④心存疑虑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④③①②16 .【分析人物】结合【甲】【乙】两文段 ,分析子路的人物形象 . (3分)17 .【得出结论】“循循善诱”是孔子教育艺术的精髓之 一 ,请结合两文段内容 ,简要分析孔子的教育智慧 . (3分)(四) 阅读下面古诗 ,完成题目 . (5分)鄱阳湖①Γ明] 吴国伦欲向匡庐② 卧白云 , 宫亭水色尽氤氲 。千山日射鱼龙窟③ , 万里霜寒雁鹜群 。浪拥帆樯天际下 ,星蟠吴楚镜中分 。东南岁暮仍鼙鼓④ ,莫遣孤舟逐客闻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被贬江西 时 游 庐 山 经 鄱 阳 湖 写 下 的 。 ②匡 庐 : 即 庐 山 。 ③鱼 龙 窟 : 指 鄱 阳 湖 。 ④鼙(pí) 鼓 : 战 鼓 。这句指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一 事 。18 . 小语同学想为本诗选配朗诵背景曲 ,下列音乐类型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静美舒缓 ,优美动听 B.委婉质朴 ,悠然恬静C.清新明快 ,节奏活泼 D.凄凉忧伤 ,激昂悲壮19 . 鄱阳湖万里霜寒 ,东南战鼓声声 ,诗人身处其间 ,是什么心境呢 请结合诗歌分析 . (3分)(五) 名著阅读 . (5分)20 . 下面是 骆驼祥子 一 书的封面文字 ,来自两家出版社 ,你更喜欢哪一版的 请说明理由 .三、写作(50分)21 . 近日 ,学校公众号 “慢时光”栏目发布了两条简讯 . 请你阅读简讯内容 ,从下面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 ,根据要求作文 , 向栏目投稿 .简讯一:3月下旬 ,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设置的“发呆区”冲上了热搜 。馆方表示 :“发呆的 本质就是‘思考人生,,设置‘发呆区,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之余放松、放空、激发灵感的地方。”简讯二:3月底 ,全国各地多所高校发布通知 , 给全体师生放 “春假 ”。“春假 ”给了大学生 一段 慢下来的时光 ,让他们在最美的季节走出校园 ,亲近自然 ,观察社会 ,感受生活 。(1) 请以 慢一点也很好 为题目 ,写一篇记叙文 .(2) 这两则简讯 ,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 , 自拟题目 , 自定文体 ,写一篇文章 .要求 : ①要有真情实感 ; ②自定立意 ,文体特征明显 ; ③不得抄袭 、套作 ; ④不少于 500字 ; ⑤文中不得出现含个人信息的人名 、校名 、地名等 .第 4页(共 6页)第 5页(共 6页)第 6页(共 6页)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一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五一 ”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年级拟组织举办 “校园微农场 ”劳动实践活动阶段性成果展示会 . 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1 . 下面是小语准备的开场白 ,其中有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 ,请你帮他修改润色 . (6分)劳动 diàn 奠 定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和精神上的累累 shuò 硕 果 . 我们走过街道 ,可以看见鳞次栉比的楼宇 , 那里曾是建筑工人沥尽汗水工作过的地方 ; 我们走过田垄 ,可以看见丰饶的大地 , 那里曾是农民伯伯潜心贯注耕耘过的地方 … … 劳动创造的财 富日渐丰富 ,但其承载 的精神力量亘 古不变 . 很多时候 , 给我们最深感动的 , 正是那些最平凡的劳 动者 ,他们看似 ① A (A.微不足道 B.微乎其微) ,却有着深挚 的情怀 , 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 希望 同学们通过这次劳动实践活动 , 能更加懂得劳动的意义 ,进而从中 ② B (A.灌输 B.汲取) 成长 的力量 .(1) 下列给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lǒng zǎi gèng chì B.lǒng zài gèn zhìC.lóng zài gèn chì D.lóng zǎi gèng zhì(2) 根据语境 ,请帮小语写出文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 (2分)(3) 请给文段中 ①②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使句意完整 . (2分)【解析】 “微不足道 ”意思是非常渺小 , 不值得 一 提 . “微乎其微 ”形容非常少或非常 小 . 由句意可 知 , ①空 选 A更 恰 当 . “灌 输 ”意 思 是 输送(思想 、知识等) . “汲取 ”意思是吸取 . ②处表达的是从中获得力量 ,故 ②空应选 B.2 . 会上同学们将分享劳动感受 ,下面是摘取的 一个文字记录片段 ,其中存在两处语病 ,请找出来并修 改 . (4分)2024年 3月 22日星期五 … … ①我们个个都准备到这 一 方天地大显身手! ②第 一 项任务是翻土 :手握铁锹 ,使劲扎进地里 , 用力向上 一 翻 ;一锹又 一锹的泥土扬起 , 落下 . 接着 , 刨坑栽苗 . ③同学们翻完土后 ,再将韭菜苗 、西红 柿秧轻轻栽好 ,扶正 ,放入 . ④最后 ,平整土地 , 浇水 . … … ⑤微农场上 ,一 抬眼就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映入眼帘 : 同学 们 翻 土 ,栽 种 , 浇 水 … … 来 来 往 往 ,说说笑笑 ,好不热闹!第 ③句不合逻辑 ,“栽好 , 扶正 ,放 入 ”应改为 “放 入 , 扶正 , 栽好 ”; 第 ⑤句句式杂糅 ,应删去 “映 入 眼帘 ”.3 . 通过实践活动 , 同学们体验了春耕 ,对其历史也产生了兴趣 .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我国春耕历 史的介绍资料 ,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①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有了皇帝的重视与鼓励 ,老百姓自然就把春耕当成了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 ②这一 天因此被称作 “龙抬头”,可以算得上是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 “劳动节”.③从西周时起 ,每年二 月二这一 天 , 国君都会亲自到田 间耕作 , 以身作则 ,表示重农 .④直到明清两代 ,每年的仲春时节 ,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亲耕籍田之礼 . 皇帝借这 一仪式表达劭农 劝稼之意 .⑤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 ,农耕既是统治者治国之本 , 又是老百姓立身之基 .A. ⑤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⑤① C. ⑤③②④① D. ③④⑤①②【解析】 ⑤句总说农耕的重要性 , 为总起句 ,应放首位 . 根据 ③句中的 “二 月 二这 一 天 ”和 ②句中的 “这 一 天因此被称作 ‘龙抬头 ’”, 可 以确定 ②句紧跟 ③句 ; ④句说的是明清两代的春耕 , 时间上晚于 ③② ,应排在 ②句之后 ; ①句总结 ,排在最后 . 故排序为 : ⑤③②④① .第 1页(共 6页)4 . 同学们实践时发现 ,按时令进行农业生产是 一 种非常重要的劳动智慧 . 下面农谚没有体现出这种 智慧的一项是( D )(2分) A.立春不耙地 ,如同蒸笼走了气 . B.伏日深耕田 ,赛过水浇园 . C.秋分谷子割不得 ,寒露谷子养不得 . D.谷雨麦怀胎 ,立夏长胡须 . 【解析】 A项农谚指导农人在立春时要耙地;B项农谚指导农人要在伏日深耕;C项农谚指 导 农 人在 秋 分 时 不 能 割 谷 子 , 寒 露 时 再 去 割谷子;D项农谚描述的是小麦的生长情况 , 没有对农人进行指导 , 不能体现按照时令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智慧 . 5 . 同学们设计邀请函来邀请老师参加活动 . 根据语境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请您务必准时参加 B.衷心期待您的到来 C.真诚地邀请您参加 D.希望您能赏脸前来 【解析】 A项语气生硬 , 不合适;C项和前文 “诚挚邀请您莅临现场 ”重复;D项 “赏脸 ”多用于口语 , 不合适 . 6 . 微农场里兴味长 , 同学们制作了 “耕读吟诵”卡片 . 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名句 . (6分) 天地山川 ,花草树石 , 四时之景不同 . 春夜 ,一 曲悠扬的 折杨柳 随着春风吹动了游子的乡心 : “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 , ② 何 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 春之将逝 ,花木斗艳 ,尽 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 “草树知春不久归 , ③ 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 晚春 ) 秋季 ,天高云淡 ,一 只白鹤直冲云霄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秋词 (其 一 )] 北方的寒气 传送着打更声 ,清冷的月光照着木兰的铁甲 :“⑤ 朔气传金柝 , ⑥ 寒光照铁衣 .”( 木兰诗 ) 二、阅读与鉴赏(48分) (一)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题目 . (16分) 风吹铁甲寒 ①夜越来越深 ,外面的风更猛了 . 紊乱的气流时不时横冲直撞 . 战车载员舱内 , 战士们怀抱着 枪 ,立起迷彩大衣的毛领子 ,一 个紧挨一 个挤坐在 一起 . 嘴里呼出的热气映着灯光腾起来 , 旋即在冰 冷坚硬的战车顶部消失 . ② “居然真能哈气成冰!”一 名列兵试探着伸出手在车顶轻轻抠了几下 , 白色粉末状冰晶便掉下 来 . 他生在南方 , 长在南方 ,读书在南方 , 当兵也在南方 , 这是他人生第 一 次在冬天来到祖国的北方 , 第一 次踏上这片蒙古语中意为 “心脏”的塞外草原 . 尽管他们通常被人们誉为 “三 栖精兵 ”,但此番由 粤西千里北上 ,不管是这位列兵还是海军陆战队某旅 , 面临的挑战都异常严峻 . ③双方交上手是在此前一 晚午夜时分 , 大风还没刮起来 . 天朗无月 , 星垂野阔 , 奔波转战 一 天的 战士们在战车旁就地支起帐篷 ,和衣钻进防寒睡袋 ,很快沉沉进入梦乡 . 营指挥所内灯还亮着 , 营长 和几位参谋正在完善第二天的兵力行动计划 . 连长察看完哨兵点位和各作战单元野营情况 ,深 一 脚 浅一脚地踩在枯草与沙土间杂的地面上 , 时不时抬起头望向漫天星斗 . ④ “各连 … … ”电台突然发出动静 , 大家心里一 紧 :在全军素有 “草原狼”盛名的蓝军部队来了 . 果 不其然 ,一 小股侦察兵七拐八绕躲过重重警戒兵力 ,摸进红方 一 个营指挥所 . 红方反应也很快 , 立刻 包抄过来 ,结结实实还给蓝方一记重拳 . ⑤后半夜的觉没人能睡踏实 , 大自然也开始排兵布阵 . 每 一 根草都被摁倒在地 , 沙土被卷到空 中 ,碎石被撵着乱跑 ,人被顶得寸步难行 . 寒风擂鼓般隆隆卷过运输车的帆布顶篷 , 然后透过车体上 的缝隙钻进来 ,声音像吹哨一般尖厉 . 水洒在地上 ,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出冰凌 . ⑥风吹铁甲寒 . 气象数据显示 , 当天最大风力 8级 ,最低气温零下 20摄氏度 . ⑦从黎明直至日暮 ,战士们马不停蹄地东奔西突 , 与蓝方针锋相对 、亮剑拆招 , 各型战车碾出车 辙 ,或窄或宽 、或直或弯 ,纵横交错 、暗藏兵锋 , 直到在数百平方公里草原排开凛凛军阵 、布下重重棋 局 . 脚冻麻了就跺跺 ,手冻木了就捂捂 ,脸冻红了就搓搓 ,每个人心里都绷着 一根弦 、燃着 一 团火 、努 着一股劲儿 ,誓与这塞北的寒 、草原的兵一 决高下 . ⑧凌晨 3时许 ,战车集结列阵 ,发动机的强劲咆哮汇成冲锋号角 , 大地为之颤动 . “即将抵达前 沿 ,做好战斗准备!”战士们脱去大衣 , 露出战斗着装 , 相互检查装 具 . “抵 达 作 战 地 域 , 载 员 下 车 作 战!”列兵打开尾部舱门 ,一股寒风涌进来 . 奔跑 , 向着敌人的方向;跃进 ,迎着密集的枪炮 ; “嗒嗒 ”声 、 “嘭嘭”声 、“呼呼”声 、“咝咝”声此起彼伏 ,俨然天地间一 场宏大的交响 . ⑨历时约两个小时 ,天近拂晓 ,演习告 一段落 . 战士们鱼贯返回战车 , 坐定后不约而同把两只手 叠拢上来 ,接住用嘴哈出的热气 , 口鼻 四 周的防寒面罩结着 一 层白色霜花 . “我们把蓝军打败了 .”他 们的声音在颤抖 , 牙齿不受控制地磕出声响 , 那是身体对低温做出的本能反应 . ⑩那一 天 ,是在 11月 . 11很多年前的一 个 11月 ,我们的前辈俯卧在零下 40摄氏度的阵地上 ,直至受冻牺牲仍保持战斗 队形和冲锋姿态 ,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冰雕连 . ((选自 解放军报 ,作者梅常伟,有删改))12长津湖 ,朱日和 . 中国军人 ,热血如昨 . 7 . 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概括战士们的演习经过和心理 . (4分) 时间演习经过心理午夜时分① 和衣休息 , 蓝军突袭 心里 一 紧从黎明直至日暮针锋相对 , 亮剑拆招② 紧张 、期待 凌晨 3时许③ 集结列阵 ,下车作战 无畏 、勇敢天近拂晓打败蓝军 ,演习结束④ 激动 、兴奋8 . 阅读第 ⑤段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段是如何表现恶劣的环境特点的 . (4分)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大自然 、草 、碎石拟人化 , 生动地写出了后半夜自然条件的恶化 ,体现出作战环境的恶劣 ; ②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 ,把寒风的声音比作擂鼓之 声 , 生动地写出塞外草原寒风呼啸的景象 , 突出环境的恶劣 ; ③采用准确的动词 ,“摁倒”“撵着乱跑 ” “卷过”“钻 ”几个动词 , 准确生动地描写出塞外草原后半夜狂风呼啸的恶劣环境 ; ④运用细节描写 , “每 一 根草都被摁倒在地 ”“沙土被 卷到空中”“碎石被撵着乱跑 ”等细节 , 细腻地刻画了塞外草原后半夜的场景 , 表现出环境的恶劣 . (写出两点即可) 9 . 有同学说 ,这篇小说的最后两段与文章情节无关 ,可以删去 . 你认为呢 请从内容 、主题 、表达效果 中任选两个角度说明原因 . (4分) 不可以删去 . 内容上 , 以冰雕连的英雄事迹表明本次演习的战士和冰雕连的英雄们 一 样 ,都克服了恶劣的作战环境 ,都具有英勇不屈 的品质 ; 主题上 , 赞美了本次演习的战士和冰雕连的英雄们身上无畏果敢 、英勇不屈的品质 , 表达对军 人 群体的敬仰 , 使主题更突出 、 更深刻 ; 表达效果上 , 对冰雕连英勇事迹的概括以及结尾 “中国军 人 , 热血如昨 ”是对主旨的进 一 步升华 ,使读者读来心潮澎湃 , 对军 人 这 一 身份心驰神往 . (写出两点即可) 10 . 班级要开展群文阅读 ,小语打算把本文和 老山界 归为同一类文章开展阅读 ,你赞同他的做法吗 请简要阐述理由 . (4分) 【示例】赞同 . ①写作内容上 , 本文写了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参加军事演 习 的 过 程 , 老 山界 写 了 红 军 战士 克 服 种 种 恶 劣 条 件 翻 越 老山界的事 ,题材相似 ; ②写作对象上 , 两文都写了战士 ,都突出 战士 们 身上 不 怕 困 难 、勇 于 挑 战 、英 勇 不 屈 的 品 质 ; ③写 作 手 法 上 , 两文都采用环境描写 ,烘托出环境的恶劣 , 表现出任务之困难 ,衬托出战士们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 ④写作主题上 , 两文都赞颂了战士 们不怕困难 、勇于挑战 、英勇不屈的品质 . (答出两点理由即可)第 2页(共 6页) 第 3页(共 6页)(二) 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题目 。 (11分)亚运的号角再次在华夏大地吹响 ,体育运动的火热氛围经久不散 。西湖中学正在开展校级篮球 联赛 ,快来看看吧!【材料一】……………………………………………………………………………………………………………………………………………第…………………………………… 公众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不同年龄段偏好的运动类型 代际偏好的运动类型00后球类运动90后瑜伽80后游泳70后徒步/健走(选自《2019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选自《2021 年国民运动健康洞察报告》)【材料二】露天球场、草根球队、狂热观众、猪牛羊奖品 … … 这两年 ,贵州黔东南台江县台盘村的乡村农民 篮球赛火爆出圈了 。这个赛事不仅引得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扶老携幼、登梯爬墙观看 ,更引得 50多家媒 体平台分流直播 , 累计观看人次达 8亿 十 。 网友们给了它一 个既亲切又响亮的名字—“村 BA”,并毫 不吝啬地表达着对这一发端于乡野的体育赛事的偏爱 。 — 摘自 2022 年 8月 29日《黔东南微报》 “‘村 BA,球场外围可以有商业 ,但球场上拒绝商业化 ,保留‘村,味 ,这种竞赛没有过度的规则制 约 ,也没有过多输赢的包袱 ,人们只是在纯粹享受比赛带来的简单快乐 , 纯粹地玩篮球。”台盘村党支 部书记张寿双说 。去年以来 ,不断有品牌提出赞助 , 包括把广告标语打在球场内等形式 , 均被他们拒 绝 。 — 摘自 2023 年 3 月 28 日 “蓝鲸财经记者工 作平台 ” 近两年 ,火热的“村 BA”给村庄带来了新的活力 , 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风貌 。金华武义的“村 BA”还为山区少年建设了 “梦想球场”,选手们还通过篮球赛事传播宣传家乡 ,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 摘自 2023 年 4 月 1 日“金安体育 ”把篮球赛事向农村 、基层延伸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 、体育强国等理念深入 乡村 , 让乡镇篮球赛到 亚运场馆进行比赛 ,更加激发了各个队伍的斗志 , 同时也让城市的观众领略勇敢自信 、积极向上的乡 村篮球风采 。 — 浙江省青少年体育运动联合会会长鲍学军 【材料三】……………………………………………………………………………………………………………………………………第……………………………………………………… 小语在篮球场投篮示意图 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之 篮球知识小卡片 之 (之) 之 【三分线】呈半圆形 ,在线外投进的球得 3分 。 之 (之) 之 【罚球线】罚球时的边界线 ,不能踩到或越过 。 之 (之) 【起跳】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开始跳跃的动作 。 之 (之) 之 【三分球】在 三 分 线 以 外 命 中 的 球 。起 跳 时 脚 要 在 三 之 (之) 之 分线外面 ,不 可 踩 三 分 线 , 落 地 时 脚 可 在 三之 (之) 之 分线以内 。 之 (之) 之 (之)【两分球】在三分线内(含踩线) 出手命中的球 ,均为两 之 分球 。 之 (之) 之 【一分球】由于 犯 规 或 违 例 , 由 裁 判 判 定 的 罚 球 , 罚 进 之 (之) 之 一球得 1分 。 之 (之)【材料四】2012年我参与报道伦敦奥运会 ,有记者问伦敦奥组委负责人 ,说 :你们理解的体育是怎样激励一代人的 伦敦奥组委负责人说了两句话 ,对我影响巨大 , 印象特别深刻 。他说 : “体育首先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 ,接下来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 — 某央视主持人 根据上述材料和任务要求 ,完成解答 。活动过程 具体任务 你的解答赛前组织 11 . 体育委员小文将在篮球联赛动员会上阐述联赛的意义 ,请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帮他提炼三个要点 。 (3分) ①强身健体 ,有利于身 心健康 。②享受比 赛的快乐 。③带来活力 , 改善精神面貌 。比赛过程 12 . 比赛时 ,小语对判定产生疑问 , 他 认 为 自 己 投 进 了 一 个 三 分球 ,而裁判却判定为两分 ,请你结合【材料三】,为小语解 惑 。 (4分) 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出 , 小语起跳投篮时 ,脚 踩在三分线上 ,根据知识卡片关于 “三分球 ” “两分球”的讲解 ,投篮起跳时脚踩三分线 ,进 球只能算两分球 ,所以裁判的判定是正确的 。 (需结合示意图和知识卡片分析)赛后总结 13 . 学校举行以 “我为联赛献计策 ”为主题的建议征集活动 ,请 你针对以下同学的反 馈 , 向 学 校 提 两 条 改 进 建 议 , 并 结 合 以上材料 , 阐述理由 。 (4分) 同学一 :我打输了 ,真丢人 ,这活动真没意思! 同学二 :联赛年年办 ,年年差不多 ,有啥好看的 【示例】①将 奖 项 评 选 多 元 化 , 如 评 选 最 佳风采奖 、坚 持 拼 搏 奖 等 。 注 重 对 球 员 的 鼓励 , 引 导 学 生 不 过 分 在 意 比 赛 输 赢 。 ②召开主题班会 、讲 座 等 , 邀 请 运 动 员 分 享 经验 , 引导学生正确 看 待 输 赢 , 教 会 学 生 体 面且有尊严地输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题目 。 (11分)【甲】孔子谓子路曰 : “汝何好 ”子路曰 : “好长剑 。”孔子 曰 : “非此之问也 。谓以汝之所能 ,加之以 学 , 岂可及哉!”子路曰 : “学亦益 乎 ”孔子 曰 : “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 , 士无教友则失听 。狂马不释 其 策 ① ,操弓不反于檠② 。木受绳则直 ,人受谏则圣 。君子不可以不学 。”子路曰 : “南山有竹 , 弗揉③ 自直 , 斩而射之 ,通 ④ 于犀革 , 又何学为乎 ”孔子 曰 : “括 ⑤ 而羽之 ,镞 ⑥ 而砥砺 之 ,其入不益深乎 ”子路拜 曰 : “敬受教哉!”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 . 建本》, 有删改)【注释】①策 : 马 鞭 。 ②檠(qíng) : 矫 正 弓 弩 的 器 具 。 ③揉 : 使 木 弯 曲 或 伸 直 。 ④通 : 穿 透 。 ⑤括 : 箭 的 末 端 。 ⑥镞 (zú) : 箭头 。【乙】子路性鄙 ,好勇力 , 志伉直① ,冠雄鸡 ,佩豭豚② , 陵暴③ 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子路 ,子路后儒服 委质 , 因门人请为弟子 。【注释】①伉(ɡānɡ) 直 : 刚直 。②豭(jiā) 豚 :豭 ,公猪 ; 豚 , 小猪 。 文中指以豭豚皮装饰的剑 。③陵暴 :欺侮 。 14 .【释词明义】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 ,解释加点的词 。 (3分)文言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学亦益乎 课内迁移法 : 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1) 有益处狂马不释其策 成语推断法 :手不释卷 (2) 放下镞而砥砺之 语法推敲法 :砺之(动宾结构) (3) 磨15 .【剖析变化】【甲】文段中 ,有关子路的表现变化过程的描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①答非所问 ②心悦诚服 ③刨根问底 ④心存疑虑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④③①②【解析】 最初孔子发问时 , 子路答非所问 ,在孔子反问之后 , 子路 疑 惑 : “学 习 也 有 好 处 吗 ”孔 子 举 例 回 答 之 后 , 子 路 也 举 例 反 问 ,追 问到底 。孔子进 一 步叙述 ,彻底解答了子路的疑惑 ,使子路心悦诚服 。故选 B。16 .【分析人物】结合【甲】【乙】两文段 ,分析子路的人物形象 。 (3分)子路性格粗鄙 ,好勇斗强 , 为人刚直 ; 曾经欺侮孔子 ,但能虚心接 受 他 人 建 议 ,在 孔 子 的 教 育 下 ,知 错 就 改 , 主 动 拜 孔 子 为 师 ; 善 于 发 问 , 刨根究底 。17 .【得出结论】“循循善诱”是孔子教育艺术的精髓之 一 ,请结合两文段内容 ,简要分析孔子的教育智 慧 。 (3分)孔子教育学生时诱之以礼 , 有耐 心 ,善用反问 ,语气肯定而具有启发性 ;语言形象生动 ,善于运用比喻 、类比等说理方式 ,让人信服 。【甲文参考译文】孔子问子路说 :“你爱好什么 ”子路说 :“爱好长剑 。”孔子说 :“这个不是我要问的 。 我说的是凭着你的才能 , 再加强学习 , 岂是别人 能赶上的 ”子路问 :“学习也有好处吗 ”孔子说 :“国君没有直言进谏的臣子 ,政治上就会有缺失 ; 读书人没有能获得教益的朋友 , 就听不到善意的批评 。 (驾驭) 狂奔的马不能放开马鞭 ,使用弓弩不能不用檠来矫正 。 木料经墨线就能取直 , 人接受谏言就能圣明 。 君子不能够不学习 。”子路说 :“南山有竹子 , 不用揉制自然端直 ,砍伐下来做成箭射出去 ,能穿透犀牛皮 , 又为什么要 学 习 呢 ”孔 子 说 : “在 箭 的 尾 部 装上 羽 毛 , 将 箭 头 磨 得 锋 利 , 那 它 射 入 得 不 更 深 吗 ”子路拜答说 :“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乙文参考译文】子路性情粗野质朴 ,喜欢逞勇斗力 , 志气刚强 , 性格直爽 , 头戴雄鸡式的帽子 ,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 , 曾经欺凌过孔子 。孔子设 施礼教 ,逐渐诱导子路 , 后来 , 子路改穿儒服 , 带着拜师的礼物 ,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 ,请求做孔子的学生 。(四) 阅读下面古诗 ,完成题目 。 (5分)鄱阳湖①Γ明] 吴国伦欲向匡庐② 卧白云 , 宫亭水色尽氤氲 。千山日射鱼龙窟③ , 万里霜寒雁鹜群 。浪拥帆樯天际下 ,星蟠吴楚镜中分 。东南岁暮仍鼙鼓④ ,莫遣孤舟逐客闻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被贬江西 时 游 庐 山 经 鄱 阳 湖 写 下 的 。 ②匡 庐 : 即 庐 山 。 ③鱼 龙 窟 : 指 鄱 阳 湖 。 ④鼙(pí) 鼓 : 战 鼓 。这句指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一 事 。18 . 小语同学想为本诗选配朗诵背景曲 ,下列音乐类型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A.静美舒缓 ,优美动听 B.委婉质朴 ,悠然恬静C.清新明快 ,节奏活泼 D.凄凉忧伤 ,激昂悲壮【解析】 D项 , 本诗是诗人被贬时所写 , 最后两句 “东南岁暮仍鼙鼓 , 莫遣孤舟逐客闻 ”点出诗人虽遭贬谪仍心忧国事 。据此可知 ,整 首诗应选用凄冷忧伤 、激昂悲壮的背景曲 。19.鄱阳湖万里霜寒 ,东南战鼓声声 ,诗人身处其间 ,是什么心境呢 请结合诗歌分析 。 (3分)【示例】诗 人 遭受贬谪 ,孤舟漂泊 ,在流连秋天的湖光之余 ,联想到东 南 沿 海 一 带 连 年 战 乱 , 表 达 了 诗人 对 国 家 命 运 的 深 情 关切 和 忧 虑 , 强烈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五) 名著阅读 。 (5分)20.下面是《骆驼祥子》一 书的封面文字 ,来自两家出版社 ,你更喜欢哪一版的 请说明理由 。【示例】更喜欢 A。 理由 : 封面 上 的 “说 不 尽 城 市 贫 民 的 心酸 悲剧 道不完独 在 异 乡 的 艰 辛 情 愫 ”高 度 概 括 了 以 祥 子 为 代表的城市贫民的悲惨生活 ; “一 部 优 秀 的 现 实 主 义 小 说一 出永不落幕的人生大戏 ”概 括 了 作 品 的 写 作 风 格 , 也 揭 示 了小说的主旨 。 封面文字运 用 对 偶 的 修 辞 手 法 , 语 言 隽 永 , 引人思考 。(另 一 种答案见参考答案页)三、写作(50分)21 . 近日 ,学校公众号 “慢时光”栏目发布了两条简讯 。请你阅读简讯内容 ,从下面两个任务中任选其 一 ,根据要求作文 , 向栏目投稿 。简讯一:3月下旬 ,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设置的“发呆区”冲上了热搜 。馆方表示 :“发呆的 本质就是‘思考人生,,设置‘发呆区,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之余放松、放空、激发灵感的地方。”简讯二:3月底 ,全国各地多所高校发布通知 , 给全体师生放 “春假 ”。“春假 ”给了大学生 一段 慢下来的时光 ,让他们在最美的季节走出校园 ,亲近自然 ,观察社会 ,感受生活 。(1) 请以《慢一点也很好》为题目 ,写一篇记叙文 。(2) 这两则简讯 ,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 , 自拟题目 , 自定文体 ,写一篇文章 。要求 : ①要有真情实感 ; ②自定立意 ,文体特征明显 ; ③不得抄袭 、套作 ; ④不少于 500字 ; ⑤文 中不得出现含个人信息的人名 、校名 、地名等 。第 4页(共 6页)第 5页(共 6页)第 6页(共 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docx 2023-2024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