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试题卷(含答案 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试题卷(含答案 1-2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 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
试 题 卷 2024.4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考试范围:第一章 ~ 第二章
一、单选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是( )
A.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B.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和触觉都存在
2.下列文学语句描写动植物的情景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在天愿作比翼鸟 D.无心插柳柳成荫
3.若声音和光都从水中传入空气中,则( )
A.声速变大,光速变小 B.声速变小,光速变大
C.声速、光速都变大 D.声速、光速都变小
4.如图是小科同学在金华燕尾洲公园拍摄的照片,其中能用光的真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彩虹桥的“倒影” B. 水杉的“树影”
C. 郁金香呈“红”色 D. 婺江水面“波光粼粼”
5.如图是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据图可知( )
A.女孩性器官开始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晚一些
B.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开始形成并迅速发育
C.10 岁之前男、女性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
D.青春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6.如图所示,一只白鹭在水面上方飞行,小科在湖边看到水中也有一只
“白鹭”在飞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白鹭”是虚像
B.水中的“白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若白鹭靠近水面时,则水中的“白鹭”变小
D.水中的“白鹭”比空中的白鹭距离水面更近
7.下表选项中与图示表示的根据相符的是( )
甲 乙 丙
A 玉米种子 胚 子叶
B 外耳 中耳 内耳
C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D 雌蕊 子房 柱头
A.A B.B C.C D.D
8.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
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9.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绿色开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学习完“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内
容后,小明记了如图所示的笔记,图中②与③分别代表( )
A.受精卵、胚 B.胚乳、果皮 C.胚珠、果皮 D.子房、种子
10.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其丝绸,就是由经济型昆虫家蚕在发育过程中分泌的丝蛋白经人类加工
编制而成。如图表示家蚕生殖发育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苍蝇相同
B.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
C.飞动的蚕蛾①是成虫,能分泌丝蛋白
D.家蚕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顺序为②④③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如图是菜豆和玉米的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 G 结构贮藏有营养物质
B.菜豆、玉米主要食用的都是子叶
C.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C
D.使用碘液检测玉米种子结构,发现变蓝的位置是 E
12.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单细胞真菌,可以用于发面、酿酒等
B.①②④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③是主要靠出芽生殖,部分种类对人体是有益的
D.④主要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1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如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
B.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
D.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小宁用电蜡烛、凸透镜(焦距为 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图甲的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成像原理与教室里的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用不透光的黑布遮住图甲中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电蜡烛向左移动,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使像变清晰
D.将光具座上器材移至如图乙所示位置,人眼只有在 B 处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
二、填空题(共 7 题,共 20 分)
16.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金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
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回答下列
关于“水瓶琴”的问题:
(1)“水瓶琴”的“琴声”是因为瓶和水的 而产生:
(2)由于不同的瓶子中水量不同,敲击不同瓶子时,发出声音的 不同,共同构成了可
以演奏的“琴”。
17.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如图)。
(1)甲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受精过程是在母亲体内的 中完成的。
(2)丁图中胎儿通过 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把代谢废物排到母体。
(3)戊图中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声调变尖,乳房发育。我们把这些变化称为 性征。
18.如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在花的结构中 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
(2)雌蕊的[5] 进一步发育成果实,其中[6] 发育成种子。种子的胚是新植物
的幼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填写序号对应的结构)。
19.每年的 3 月 3 日是“全国爱耳日”,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的序号或名称:外耳道 ,E 。
(2)铃声进入人耳并形成听觉,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3)某人得了中耳炎使 D 受损时,造成的耳聋能否治愈? (填“能”或“不能”)。
20.如图是世界上首次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羊”的示意图,读图请回答:
(1)多莉羊在外形上与 (填“甲”或“乙”或“丙”,下同)绵羊的性状相似,为胚胎
发育初期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绵羊。
(2)多莉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1.如图甲所示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了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胶片到透镜的
距离 u 与焦距 f 之间的关系是 ,要使银幕上的像更大,在放映机远离银幕时,要将胶片到
镜头的距离调 (填“大”或“小”)一些。白色银幕是为了 (填“反射”或“吸收”)
所有颜色的光。
第 21 题图 第 22 题图
22.如图所示为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 S 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 50°角射向平
静的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点 P 处。回答下列问题:
(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2)当液面下降时,水平标尺上的点 P 将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题,共 31 分)
23.为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小曙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
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 越大(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乙所示,用小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叫作
“共振"。这一现象可以验证 可以传声(选填“音叉”“小槌”“乒乓球”或“空气”);
(3)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产生的声波也会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
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________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模型
24.如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温度 20℃
B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或纱布,温度 20℃
C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温度-10 ℃
D 20 培养皿中的种子被水淹没,温度 20 ℃
(1)用培养皿 A 与 B 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若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实验。
第一步:配制营养液;
第二步:取两个烧杯编号甲、乙之后,各垫上纱布,再各放入 20 粒饱满种子;
第三步: 定期往甲烧杯中滴加营养液, 往乙烧杯滴加 ,并将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
第四步:几天后观察萌发情况。
(4)如果还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应该让 100 粒种子处在与表中编号 培养皿相同的环境中。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科所在小组的同学们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
的蜡烛 A 和 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请回答: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如果有 5mm 和 2mm 厚的两块平板玻璃,应选择 mm 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比较合适。
(2)小科将蜡烛 A 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 A,他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 A 的像偏
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 1、2、3 三幅图中,图 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3)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科在白纸上标记出 a、b、c 三点,如图丙所示;他应分别测出 (填
“a、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
(4)如图所示,小科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平板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
系,最好选用 (填字母编号)。
A. B. C. D.
26.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小明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 1 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 f= cm;
(2)小明按图 2 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如图 3 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 A处时可在 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
的实像。若把蜡烛从 A处向左移动距离 s到 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
动,移动距离 s′ s。(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完整,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解答题(共 5 题,共 19 分)
27.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28.如图甲所示,在小宁与平面镜之间有一只杯子,为何杯子和杯子的像在小宁眼球视网膜上成的
像大小不同 根据“平面镜成像”、“视觉的形成”等有关知识,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上述现
象。图乙为杯子的像 CD 在视网膜上成像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丙中画出杯子 AB 在视网膜上成的像
A'B'。(要求: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 AB,再用图乙的方法画出 A'B')
29.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编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一种叫作蝙蝠
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孢
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
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之慢慢长大,从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
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
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如图所示为冬虫夏草形成的示意图,请根据上述关于冬虫夏草
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蛾)四个阶段,其发育过程与
蝗虫 (填“相同”或“不同”)。
(2)若该编蝠蛾是一种害虫,则其 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从细胞结构讲,麦角菌科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
(4)冬虫夏草实际上非虫非草,它和草的最大区别在于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0. 当我们对着山崖高声喊叫通常都可以听到回声,但在较小的空间内则不会出现回声,原来当反射回
来的声音与发出的声音之间有 0.1s 以上的时间间隔时,人耳才能将二者分辨开来,若时间间隔小于 0.1s,
则只会产生增强原声的效果。
(1)若某会议室前后相距 24m,小嘉在会议室最前端说话时,若此时室温为 15℃,坐在会议室最后端
的小兴听到声音所需的时间为 s,那么小嘉能听到自已的回声吗 (15℃声音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2)在大型剧院、电影院等场所,为了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需要削弱回声,以下哪些方法能达到
目的 (多选)
A、将墙壁做的凹凸不平
B、将部分墙壁做成蜂窝状
C、室内体院馆有玻璃则选择双层中空的隔音玻璃
D、墙壁采用柔软多孔材料
31.5 月 22 日下午,乐清市政府携手某网络平台,为乐清农产品、海产品等进行“直播带货”某桑葚果
农说:“线上销售不仅让全国各地的网友尝到了美味桑葚,也解决了疫情期桑葚的滞销难题”。有偏远
地区(快递到达时间长)的网友反映桑葚腐烂,出现酸臭的味道,而近地的网友却好评连连,没有反
映此问题。于是,果农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工作人员在寄回的桑葚中检验出大量的枯草芽孢杆菌,
并查阅到以下资料:
①桑葚富含有机物,是一种酸甜爽口、营养丰富的水果,并其有一定的药理价值。
②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枯草芽孢杆菌在温
暖且富含有机物的有氧环境下能够快速繁殖,一般每 2 小时就能够繁殖一代,是使得水果腐烂的最常
见细菌。
请你根据以上材科,向果农解释邮递到偏远地区的桑葚腐烂的原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4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
20.(1)
答题卡
(2)」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位:
注意事项
21.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须使用2铅笔填涂;
二维码粘贴处
22.(1)
(2)
3.非选择题需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4.答题不得超过答题边框区域;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实验探究题
5.保持答题卡卡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三、
正确填涂■缺考标记
23.(1)
一、单选题
(2)
1MB@回
6个团@回11A回@D
2AB网
7aB回@D12AB@D
(3)
3MB@回
8A B C]D]
13a回@回
4aB风网
9a回网回14风回网回
5a @回10a回@15a @D
二、填空题
24.(1)
16.
(2)
(3)
17.(1)
(2)
(3)
(4)
18.(1)
(2)
25.(1)
(2)
(3)
19.(1)
(2)
(4)
(3)

吾腰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1■
■1
26.(1)
29.(1)
(2)
(2)
(3)
(3)
(4)
(4)
四、解答题
30.(1)
27.
(2)
31.
28.
0

此区域禁止作答
D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
试 题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一章 ~ 第二章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是(  )
A.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B.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和触觉都存在
2.下列文学语句描写动植物的情景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在天愿作比翼鸟 D.无心插柳柳成荫
3.若声音和光都从水中传入空气中,则(  )
A.声速变大,光速变小 B.声速变小,光速变大
C.声速、光速都变大 D.声速、光速都变小
4.如图是小科同学在金华燕尾洲公园拍摄的照片,其中能用光的真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彩虹桥的“倒影” B. 水杉的“树影”
C. 郁金香呈“红”色 D. 婺江水面“波光粼粼”
5.如图是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据图可知(  )
A.女孩性器官开始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晚一些
B.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开始形成并迅速发育
C.10岁之前男、女性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
D.青春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6.如图所示,一只白鹭在水面上方飞行,小科在湖边看到水中也有一只
“白鹭”在飞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白鹭”是虚像
B.水中的“白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若白鹭靠近水面时,则水中的“白鹭”变小
D.水中的“白鹭”比空中的白鹭距离水面更近
7.下表选项中与图示表示的根据相符的是(  )
  甲 乙 丙
A 玉米种子 胚 子叶
B 外耳 中耳 内耳
C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D 雌蕊 子房 柱头
A.A B.B C.C D.D
8.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9.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绿色开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学习完“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内容后,小明记了如图所示的笔记,图中②与③分别代表(  )
A.受精卵、胚 B.胚乳、果皮 C.胚珠、果皮 D.子房、种子
10.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其丝绸,就是由经济型昆虫家蚕在发育过程中分泌的丝蛋白经人类加工编制而成。如图表示家蚕生殖发育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苍蝇相同
B.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
C.飞动的蚕蛾①是成虫,能分泌丝蛋白
D.家蚕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顺序为②④③①
11.如图是菜豆和玉米的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G结构贮藏有营养物质
B.菜豆、玉米主要食用的都是子叶
C.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C
D.使用碘液检测玉米种子结构,发现变蓝的位置是E
12.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单细胞真菌,可以用于发面、酿酒等
B.①②④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③是主要靠出芽生殖,部分种类对人体是有益的
D.④主要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1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如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
B.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
D.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15.小宁用电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图甲的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成像原理与教室里的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用不透光的黑布遮住图甲中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电蜡烛向左移动,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使像变清晰
D.将光具座上器材移至如图乙所示位置,人眼只有在B处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
二、填空题(共7题,共20分)
16.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金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回答下列关于“水瓶琴”的问题:
(1)“水瓶琴”的“琴声”是因为瓶和水的   而产生:
(2)由于不同的瓶子中水量不同,敲击不同瓶子时,发出声音的   不同,共同构成了可以演奏的“琴”。
17.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如图)。
(1)甲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受精过程是在母亲体内的   中完成的。
(2)丁图中胎儿通过   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把代谢废物排到母体。
(3)戊图中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声调变尖,乳房发育。我们把这些变化称为   性征。
18.如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花的结构中   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
(2)雌蕊的[5]   进一步发育成果实,其中[6]   发育成种子。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填写序号对应的结构)。
19.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的序号或名称:外耳道   ,E   。
(2)铃声进入人耳并形成听觉,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3)某人得了中耳炎使D受损时,造成的耳聋能否治愈?   (填“能”或“不能”)。
20.如图是世界上首次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羊”的示意图,读图请回答:
(1)多莉羊在外形上与   (填“甲”或“乙”或“丙”,下同)绵羊的性状相似,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绵羊。
(2)多莉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1.如图甲所示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了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胶片到透镜的距离u与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   ,要使银幕上的像更大,在放映机远离银幕时,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   (填“大”或“小”)一些。白色银幕是为了   (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如图所示为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点P处。回答下列问题:
(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2)当液面下降时,水平标尺上的点P将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1分)
23.为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小曙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   越大(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乙所示,用小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叫作“共振"。这一现象可以验证   可以传声(选填“音叉”“小槌”“乒乓球”或“空气”);
(3)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产生的声波也会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________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模型
24.如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温度 20℃
B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或纱布,温度 20℃
C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温度-10 ℃
D 20 培养皿中的种子被水淹没,温度 20 ℃
(1)用培养皿 A 与B 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若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实验。
第一步:配制营养液;
第二步:取两个烧杯编号甲、乙之后,各垫上纱布,再各放入 20 粒饱满种子;
第三步: 定期往甲烧杯中滴加营养液, 往乙烧杯滴加   ,并将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
第四步:几天后观察萌发情况。
(4)如果还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应该让 100 粒种子处在与表中编号   培养皿相同的环境中。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科所在小组的同学们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请回答:
(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平板玻璃,应选择   mm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比较合适。
(2)小科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他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图   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3)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科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丙所示;他应分别测出   (填“a、b”、“b、c”或“a、c”)两点到平板玻璃的距离进行比较。
(4)如图所示,小科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平板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最好选用 (填字母编号)。
A. B. C. D.
26.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小明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 1 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   cm;
(2)小明按图2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   的实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移动距离s′   s。(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完整,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四、解答题(共5题,共19分)
27.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28.如图甲所示,在小宁与平面镜之间有一只杯子,为何杯子和杯子的像在小宁眼球视网膜上成的像大小不同 根据“平面镜成像”、“视觉的形成”等有关知识,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上述现象。图乙为杯子的像CD在视网膜上成像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丙中画出杯子AB在视网膜上成的像A'B'。(要求: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AB,再用图乙的方法画出A'B')
29.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编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一种叫作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之慢慢长大,从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如图所示为冬虫夏草形成的示意图,请根据上述关于冬虫夏草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蛾)四个阶段,其发育过程与蝗虫   (填“相同”或“不同”)。
(2)若该编蝠蛾是一种害虫,则其   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从细胞结构讲,麦角菌科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
(4)冬虫夏草实际上非虫非草,它和草的最大区别在于   。
30. 当我们对着山崖高声喊叫通常都可以听到回声,但在较小的空间内则不会出现回声,原来当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发出的声音之间有0.1s以上的时间间隔时,人耳才能将二者分辨开来,若时间间隔小于0.1s,则只会产生增强原声的效果。
(1)若某会议室前后相距24m,小嘉在会议室最前端说话时,若此时室温为15℃,坐在会议室最后端的小兴听到声音所需的时间为 s,那么小嘉能听到自已的回声吗 (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在大型剧院、电影院等场所,为了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需要削弱回声,以下哪些方法能达到目的 (多选)
A、将墙壁做的凹凸不平
B、将部分墙壁做成蜂窝状
C、室内体院馆有玻璃则选择双层中空的隔音玻璃
D、墙壁采用柔软多孔材料
31.5月22日下午,乐清市政府携手某网络平台,为乐清农产品、海产品等进行“直播带货”某桑葚果农说:“线上销售不仅让全国各地的网友尝到了美味桑葚,也解决了疫情期桑葚的滞销难题”。有偏远地区(快递到达时间长)的网友反映桑葚腐烂,出现酸臭的味道,而近地的网友却好评连连,没有反映此问题。于是,果农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工作人员在寄回的桑葚中检验出大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并查阅到以下资料:
①桑葚富含有机物,是一种酸甜爽口、营养丰富的水果,并其有一定的药理价值。
②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枯草芽孢杆菌在温暖且富含有机物的有氧环境下能够快速繁殖,一般每2小时就能够繁殖一代,是使得水果腐烂的最常见细菌。
请你根据以上材科,向果农解释邮递到偏远地区的桑葚腐烂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4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C A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振动(1分);音调(1分)
17. (1)输卵管(1分)
(2)胎盘和脐带(或胎盘)(1分)
(3)第二(1分)
18.(1)雌蕊和雄蕊(1分)
(2)子房(1分);胚珠(1分)
19.(1)B(1分);耳蜗(1分)
(2)听觉中枢(1分)
(3)能(1分)
20.(1)甲(1分);乙(1分)
(2)无性生殖(1分)
21. f<2f(1分); 小(1分); 反射(1分)
22.(1)80°(1分)
(2)右(1分)
三、实验探究题(23题5分、24题8分、25题8分、26题10分,共31分)
23.(1)振动(1分);响度(1分)
(2)空气(1分)
(3)B(2分)
24.【答案】(1)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2分)
(2)A、C(2分)
(3)等量清水(2分)
(4)A(2分)
25.【答案】(1)2(2分)
(2)2(2分)
(3)a、c(2分)
(4)A(2分)
26.【答案】(1)5(2分)
(2)蜡烛离透镜中心的距离在一倍焦距或一倍焦距以内(2分)
(3)倒立、放大的(2分);大于(2分)
(4)D(2分)
四、解答题(27题2分、28题3分、29题5分、30题4分,31题5分,总共19分)
27.【答案】解:如图所示:
28.【答案】
(标准:3分,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AB1分,再用图乙的方法画出A'B' 1分,标出字母,有作图痕迹1分)
29.【答案】(1)蛹(1分);不同(1分)
(2)幼虫(1分)
(3)麦角菌科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1分)
(4)冬虫夏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草能(1分)
30、(1)0.07s(1分);可以听到(1分);
(2)ABD(2分)
31.【答案】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从果园摘下的桑葚难免会带有少量的枯草芽孢杆菌(1分)。5、6月份气候温暖,适合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1分)。桑葚富含有机物,为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1分)。偏远地区邮递时间长枯草芽孢杆菌经过了长时间的繁殖,数量变得庞大(1分),使得水果腐烂变得酸臭 (总共5分,言之有理即可)
科学·试题卷·答案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