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百日冲刺每日一题一文:风骨【主题】风骨【真题复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风骨”,是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风骨”最初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来形容人物,大约始于汉末。此后,“风骨”二字含义不断深化,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人们认为,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达出壮志未酬的幽怨;魏晋时期的名士,个个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就如专家刘强教授的观点:“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致使生灵涂炭。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魏晋名士的风骨会深深影响当代青年的成长。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这道作文的关键词是“风骨”。材料先概括“风骨”的概念,可以指人,也可以指文艺作品。和风骨相似或相关的词:气度、气节、骨气、风范、脊梁、节操。材料接着重点解说了“风骨”在魏晋时的具体表现:文学作品的风骨(反映现实,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文人名士的风骨(才高八斗,性格独特,有人格魅力)。再引用专家的观点,进一步阐释魏晋风骨的内涵。最后指出魏晋风骨影响当代青年成长,要求立足青年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行文时,应紧扣“风骨”来写,可以讨论为文风骨,要张扬个性,反映时代风貌,激浊扬清等,也可以写做人风骨,有顽强的风度、气质,还可以将两者综合来写,能涉及为文、做人两个方面最好。对“风骨”内涵的把握,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材料,也可以适当延伸,合理转换,比如把“风骨”解释为其他传统美德或当今核心价值观涉及的内容:道义、正直、顽强、独立、爱国、诚信、公正等。【参考立意】①当代青年应有风骨、宽宏气度和高远境界;②锻造坚实的风骨,树立最美人生坐标;③做人要大气,作文要有风骨;④用奋斗和爱国热忱,锻造忠诚为国的风骨;⑤才学可逊色,风骨不可输;⑥挺立青年风骨,坚实中华脊梁。【优秀题目】铮铮风骨不可磨风骨嶙峋人独立有一种风骨叫担当人之风骨当时时淬炼文章展霓虹,风骨昭日月文贵有风骨,人应有气节时移世易,风骨犹存锻造风骨,砥砺前行淬炼风骨,勇立潮头树风骨,担道义,书华章平凡者亦有风骨【范文示例】树我辈风骨,助时代向前何谓风骨?“风骨”是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它并不是一个干瘪空洞的褒奖词,而是一种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高贵品质。随着历史洪流的滚滚向前,风骨有了更丰富的内涵。纵观历史长河,俯察名人志士,风骨有如王羲之,笔走龙蛇而就《兰亭集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风骨有如陶渊明,赤贫如洗却辞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风骨有如嵇康,寻知己未果,宁将《广陵散》带入墓中,也不愿任其濯淖于世……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发扬着他们的个性,用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让“风骨”日趋饱满。我们惊叹于“王体”之美,慨然于渊明之“洒脱”,而这,又何尝不是我等后辈对其风骨的爱好与追求?历史上的魏晋礼崩乐坏,战火纷飞,诚然是一个乱世,但文化上,有如建安七子,超然物外,饮酒赋诗,将人民的文化、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引领、一种发展呢?而当今社会,有风骨之人也引领着时代。亦如张桂梅女士以坚忍的个性,燃烧自己的生命,为大山里的女孩们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灯,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花来。魏晋时代,名士性格独特,率性洒脱,他们或因对美的追求而不懈前行,或因对时代的不满而明哲保身,或因对气节的珍重而隐于世外。而身处这个繁华而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又应该如何树立风骨呢?林语堂曾说:“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我们真正缺乏的是敢做自己的胆量。世界以其广袤承载多元,人类以其个性成就多元。我们生而不同,自当坚守个性,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既失了真正的方向,又弯曲了我们的脊梁。殷浩有言:“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风骨从来不是一场空谈,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相关。扬自我之个性,以坚韧之心求之,树我辈之风骨,助时代蓬勃向前。【评点】文章以风骨的定义开篇,从历史名士到文学风格,从诗文引用到事例引用,充分细致地分析了“风骨”的内涵。接着,由古及今,分析风骨产生的年代和思想价值,将文章内容推进了一层。然后联系现实,结合青少年的身份,呼吁大家在当代树立我们自己的风骨。最后结尾收束全文。文章层层递进,引经据典,既有典雅诗意,又有时代气息,不失为一篇议论文佳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