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调解与仲裁 导学案(含答案)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调解与仲裁 导学案(含答案)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9.1认识调解与仲裁 导学案
【课标要求】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解的含义及作用;了解调解的内涵、特点、类型,理解其地位和作用。识别不同调解方式。
2.了解人民调解的特点、原则,理解调解协议的效力,了解“枫桥经验”的基本做法与现实意义。
3.了解仲裁的特征、类型,作用,商事仲裁的适用范围和商事仲裁基本制度。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和解、调解、仲裁的特点及其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理解不同调解类型的主要差异;正确理解商事仲裁的基本制度。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商事仲裁的基本制度
【新知导学】(请自主阅读教材,完成知识梳理。)
以和为贵选调解
1.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P82)
①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______,通过______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②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或者______等方式解决纠纷。
③不过,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______选择。
2.调解(P83)
(1)含义:通过______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______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2)类型:①______调解。②诉讼外调解:______调解、______调解、______调解。
3.人民调解(P83)
(1)含义:人民调解是在____________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______”。
(2)要求: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______,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3)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__________组织。
(4)★效力:①经其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______履行。②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______内共同向______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____________。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1.仲裁(P84)
(1)地位: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_____途径。
(2)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商事仲裁(P84)
(1)含义:当_____当事人之间发生_____纠纷或者其他__________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2)★商事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
①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__________加以适用。(或裁或审)
②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前提。(协议仲裁)
③仲裁程序比较______,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__________。因此,仲裁更加便捷、_____。(不公开审理、一裁终局)
④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课堂学习】
学生活动:【说一说】生活中常你遇到过哪些纠纷?是怎么解决的? 【回顾旧知】消费者和劳动者的维权途径分别有哪些?
情境: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小冯欲根据租房合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贾修好水管、支付维修费用并赔偿因水管破裂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邻居王大妈觉得为这点小事就去诉讼耗时费力,便耐心开导说服二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由小贾在三天内请人修好水管并支付维修费用,小冯则不再主张赔偿财产损失。 学生活动:【思考·自由发言】事例中的哪种纠纷解决方式更好 为什么?
情境: 学生活动:【思考·自由发言】结合图片信息,谈一谈你对人民调解的认识。
学生活动:【想一想】张三驾车行驶时被交警拦下,交警说张三闯红灯了,并罚了张三200元,张三不服,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决心要讨回公道,他能否按照流程图申请行政调解?
学生活动:【思考】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调解的类型主持调解的主体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诉讼调解 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张三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同小区里装修公司承包人,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预付了8万元的装修款。之后,双方因材料的价格起了争议,但双方都口说无凭无法举证。后经居委会调解员王大妈的多次协调,双方依法自愿达成口头和解。事后,装修公司以口头调解协议无效为由拒绝履行义务。而王大妈得知情况后,认为自己已经尽力,未予理睬。由此可见( ) ①口头调解协议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②王大妈应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③双方选择解决纠纷的具体方式是调解 ④双方选择解决纠纷的具体方式是仲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情境: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 1.内涵:“枫桥经验”是指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2.由来:1963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派出工作队到当时的诸暨县枫桥区,在7个公社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参与试点的干部依靠群众,说理攻心,就地教育改造“四类分子”,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专门作出批示,向全国推广“枫桥经验”。从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最初“枫桥经验”指三方面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帮扶刑满释放人员”、“开创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 3.习近平批示: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考察时强调,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2023年9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2023年11月6日,习近平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情境:案例一:小何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 案例二: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案例三: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 学生活动:【思考·发言】 以上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为什么? 【思考·发言】 你知道向哪个机构提出仲裁吗?
情境:调解作为我国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具有非对抗性、经济性、及时性等优势,在维护我国社会基层长期稳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把调解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始终,做到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学生活动:如何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宣讲提纲。
情境:为缓解现代社会纠纷大量产生、法院“诉讼爆炸”的压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方式,构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ODR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学生活动:【任务】 说一说,你知道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平台纠纷处理流程吗?
情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学生活动:【任务】小组合作:请你为所在城市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首页设计一些主要栏目,并附上一份使用指南。要求:操作简便严谨,内容覆盖全面,具有地方特色,体现价值引领。
易混易错: 1.调解是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 ) 2.调解应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下进行,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 3.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签订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仍可以再提起仲裁或诉讼。( ) 4.人民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最有效的方式。( ) 5.人民法院不受理所有仲裁过的案件。( ) 6.人民调解产生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 )
【课堂总结】 1.请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本课知识体系 2.关于本课,你是否还有困惑?如果有,请写下来。
【夯实基础 提升素养】 一、单选题 1.(2024·浙江·模拟预测)纠纷解决,维权可行。当发生纠纷时,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①赵家两兄弟因继承父母遗产而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弟弟赵甲遂提出仲裁申请 ②因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小王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③小何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小何遂提出仲裁申请 ④甲公司与乙公司因购货合同发生纠纷后仲裁,甲公司对仲裁裁决不满,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3-24高二下·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司法部近日决定对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29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对999名人民调解员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不断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关于人民调解制度,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人民调解可以减轻人民负担,减少群众诉讼,进而减少司法成本 ③人民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要按照约定履行,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④人民调解在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周某在某服装店的线上店铺购买了一件羊毛大衣,商品购买界面显示,该大衣的面料材质为绵羊毛,成分含量95%以上。某检测机构受周某委托对该羊毛大衣进行质量检测,结果显示绵羊毛实际含量为64%。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服装店没有做到诚信经营,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②该服装店没有全面履行与周某之间的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③若周某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纠纷,则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④若周某决定通过仲裁解决纠纷,则要先与服装店签订仲裁协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判断题答案:1——5:× 6.√ 选择题答案:1.C 2.C 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