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六 常见的有机物 能源利用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六 常见的有机物 能源利用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
专题六 常见的有机物 能源利用
真题练习
考点1 常见的有机物
1.(2022台州,28,6分)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C10H12O2)等有机物,可用于提炼精油。
(1)丁香油酚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用如图所示的①②③表示丁香油酚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请判断①代表  元素。
(3)丁香油酚容易挥发,用于提炼精油的玫瑰花需要在气温较低的日出之前采摘完成,其可能原因是          。
2.(2022宁波,28,6分)某维生素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如图甲所示。
(1)维生素C由     种元素组成。
(2)按照如图乙的物质分类方法,该泡腾片属于      。
(3)该泡腾片放入水中,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其原因是柠檬酸是一种酸,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
3.(2020杭州,23,4分)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
(1)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则B中所含元素是    。
4.(2023绍兴,28,6分)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葡萄糖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5.(2023杭州,36,4分)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提出用二氧化碳合成一种可降解的塑料(C4H6O3)n(相对分子质量为102n),一定条件下,反应可表示为nCO2+nC3H6O (C4H6O3)n。若制取204吨该塑料,理论上可以少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 (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2 材料、矿物能源的利用
6.(2023丽水,1,4分)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减塑捡塑”,倡导减少使用、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空矿泉水瓶属于 (  )
         
7.(2020绍兴,29,6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用于表彰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这种质量轻、可充电、功能强大的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产品。
(1)锂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    能。
(2)碳酸二甲酯(C3H6O3)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一种成分,下列关于碳酸二甲酯说法正确的有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相对分子质量是90克
D.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3)如图为某款锂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结合图像分析手机夏天比冬天耐用的原因是                       。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2021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2023嘉兴一模)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铝合金熔点比铝低,故所有合金熔点都降低
B.CO2、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与碱溶液反应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O2、CO2等许多气体,故浓硫酸可作NH3的干燥剂
D.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故CCl4是有机物
二、非选择题(共9分)
3.(2023舟山一模)(5分)为保障广大市民骑电瓶车出行安全,今年国家大力推行新国标电瓶车,下图为电瓶车的结构图,下表为各结构的主要成分或材料。
结构 主要成分或材料
车把 金属合金
车胎 合成橡胶
外壳 塑料
电池 Li、MnO2、电解质溶液
(1)电瓶车的车把、车胎、外壳、电池中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结构是      。
(2)铜丝能作为连接电瓶车中灯泡和电池的导线,这是因为金属铜具有良好的   性。
(3)锂电池是目前比较前沿的电池技术,在电池放电时Li和MnO2进行反应生成LiMnO2。请写出锂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2022丽水)(4分)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   ;
(2)3.2克有机物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克; 
(3)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   (填字母)。
A.缓解粮食危机    B.缓解温室效应
C.节省耕地资源
提升练习
非选择题(共15分)
1.(2023金华一模)(3分)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点火燃烧后产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一种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完成下列问题:
(1)点火燃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作为推进剂之一的四氧化二氮,所属的物质种类是     (填“混合物”“氧化物”或“有机物”)。
2.(2021宁波)(4分)“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酯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    种元素组成。
(2)7.3 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3)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
3.(2023杭州一模)(3分)2022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一是要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增汇技术,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术。
资料一:浙江大学研发“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
资料二:2020年1月,李灿院士负责的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试车成功。
(1)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实现固碳。
(2)“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简单流程如下图。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据图分析,甲醇合成时,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是     ;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二氧化碳,则3.2吨甲醇(CH3OH)与   吨二氧化碳含碳量相等。
4.(2023杭州一模)(5分)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为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组成的装置。
A B C
D E
已知:D装置用来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把上面所列的装置正确连接成实验装置后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E装置中CuO的作用是         。
(2)若准确称取0.9克样品(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克,B管质量增加0.54克,则有机物的化学式(最简式)为   。
专题六 常见的有机物 能源利用
真题练习
1.答案 (1)24 (2)C(或碳) (3)气温低,分子运动慢,油质不易挥发 
2.答案 (1)3 (2)混合物 (3)二氧化碳(或CO2)
3.答案 (1)化学 (2)氢、氧元素(或H、O) 
4.答案 (1)有机物 (2)3∶4
(3)×C1%=m聚乳酸×C2%
×=2.4千克×
=4.4千克 
5.答案 解:设理论上可以少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CO2+nC3H6O (C4H6O3)n
44n  102n
x   204吨
=
x=88吨
答:理论上可以少排放88吨二氧化碳。 
6.A 
7.答案 (1)化学 (2)AD (3)温度越低,锂电池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越短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1.A 
2.D 
3.答案 (1)车胎、外壳
(2)导电
(3)Li+MnO2 LiMnO2 
4.答案 (1)3∶1 (2)1.2 (3)ABC 
提升练习
1.答案 (1)C2H8N2+2N2O4 2CO2+4H2O+3N2
(2)氧化物 
2.答案 (1)3 (2)6.0 (3)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 
3.答案 (1)光合 (2)CO2、H2 4.4 
4.答案 (1)使有机物中碳元素更充分地转化为CO2
(2)C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