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七 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真题练习考点1 分子、原子、离子1.(2021台州,6,4分)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则下列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SO2)分子的是 ( ) 2.(2023杭州,1,3分)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动态“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实现了在室温下对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离。一个重水分子(2H2O)中含有的质子个数为 ( )A.3 B.10 C.12 D.203.(2021杭州,2,3分)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H)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H2分子。一个H2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4.(2023温州,3,4分)古人通过往铜中加入锡(Sn)熔合制成青铜器。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9,质子数为50。则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69 B.119 C.69 D.505.(2023杭州,2,3分)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氧属于混合物B.CH3(CH2)10CH3属于无机物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D.CH3(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6.(2023嘉兴、舟山,8,3分)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微观模型如图。由该模型可知 ( )A.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C.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生成的水分子和氧分子数目比为1∶27.(2023台州,23,4分)“小数据”引发“大发现”。1892年,瑞利经多次实验测得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密度为1.257 2克/升,与相同条件下纯净氮气的密度比较,发现均偏大0.5%,继续研究发现了氩气。(1)元素周期表中氩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氩原子的质子数为 。 (2)瑞利认为偏大0.5%的细微差别不是误差。下列事实能支持瑞利这一观点的是 。 A.所有的科学实验中都是存在误差的B.当时的实验技术,能使误差小于0.5%C.当时其他科学家重复该实验,也得到相近的结果8.(2021杭州,24,4分)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的“”“”“”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9.(2022湖州,33,6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例如:(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 。 (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 。 (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 。 考点2 元素10.(2021湖州,11,3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AB2型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中A原子和B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型如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11.(2023丽水,19,4分)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可燃空气其实是 ; (2)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 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填字母)。 12.(2023嘉兴、舟山,21,4分)科学观念的建立需要经历曲折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曾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1)1781年,卡文迪许用纯氧与氢气反应,生成水。推测水应该由 种元素组成,从“合成”的角度,证明了“水不是单一元素”。 (2)1800年,卡莱尔和尼科尔森通过电解的方式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分解”的角度,证明了“水不是单一元素”。 13.(2022绍兴,21,6分)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数字编号①~③各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问题。(1)①表示的元素是 。 (2)1个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有 个。 (3)元素硅比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选填“高”或“低”)。 模拟练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2021温州)2021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质子数是92。则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92 B.122 C.214 D.3062.(2023杭州一模)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授时精度达到百亿分之三秒。铷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铷原子核外有37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gD.元素符号为Rb3.(2023杭州一模)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N5·3H2O是一种氧化物B.1个共含有35个质子C.1个带5个单位的负电荷D.1个中共含有35个电子二、非选择题(共11分)4.(2023温州一模)(6分)因金属镓具有独特的性质,而被人们称为“神奇金属”。(1)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甲(2)金属镓在室温下是固态,放在手上很快变为液态。此时金属镓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3)当液态镓接触铝制易拉罐时,镓原子会进入铝原子的空隙,从而使易拉罐破裂,其微观过程如图乙,此过程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乙5.(2021金华)(5分)某品牌钙片的部分信息:①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②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克。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用该品牌钙片做了如下实验:把100克稀盐酸分成五等份,分次将稀盐酸添加到放有10片钙片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得到的实验数据见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20 20 20 20 20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8.0 6.0 4.0 2.2 2.2回答下列问题:(1)钙片用于补“钙”。钙片中所含的“钙”是指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2)10片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总质量为 克; (3)计算该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提升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分)1.(2023杭州一模)房屋装修中的甲醛污染引发了民众的关注。目前科学家发现,甲醛(CH2O)在纳米TiO2的作用下,可发生下列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甲物质的微观模型是C.纳米TiO2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产物一和产物二质量之比为44∶18二、非选择题(共7分)2.(2022宁波)(3分)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金属锆具有抗腐蚀性强、熔点高、硬度大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原子能等领域。(1)金属锆熔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如图所示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40”是锆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序号,也是锆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由此可知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在850 ℃条件下,镁(Mg)与四氯化锆(ZrCl4)发生置换反应获得金属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23宁波一模)(4分)山梨酸钾(化学式为C5H7COOK)是国际粮农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在海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 (2)该分子中碳、氢、氧、钾原子个数比是 。 (3)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4)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专题七 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真题练习1.C 2.B3.C 4.D 5.C 6.A 7.答案 (1)18 (2)BC8.答案 (1)Zn+H2SO4 ZnSO4+H2↑ (2)S9.答案 (1)水分子间存在引力 (2)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存在一种力,克服同种电荷间的排斥力10.C11.答案 (1)氢气(H2) (2)C12.答案 (1)两 (2)2H2O 2H2↑+O2↑ 13.答案 (1)H (2)13 (3)低模拟练习基础练习1.A 2.C 3.B 4.答案 (1)31 (2)熔化 (3)物理5.答案 (1)A (2)7.8(3)解:设20克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CaCO3+2HCl CaCl2+H2O+CO2↑100 732克 x= x=1.46克HCl%=×100%=7.3%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提升练习1.A 2.答案 (1)物理 (2)40 (3)2Mg+ZrCl4Zr+2MgCl2 3.答案 (1)4(2)6∶7∶2∶1(3)12×6+1×7+39×1+16×2=150(4)×100%=4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