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十 实验基本技能与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真题练习考点1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1.(2023丽水,7,3分)在做有关酸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 2.(2022丽水,6,3分)在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装入土样粉末 B.滴加蒸馏水C.振荡土壤液 D.测定酸碱性3.(2023绍兴,1,4分)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4.(2023宁波,4,4分)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 ( ) 5.(2021杭州,10,3分)以下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实验仪器名称的判断,错误的是( )A.a是试管夹 B.b是酒精灯C.c是集气瓶 D.d是烧杯6.(2022杭州,3,3分)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A.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稀释浓硫酸C.加入碳酸钠 D.倾倒稀硫酸7.(2023杭州,10,3分)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考点2 常见气体的制取、检验与净化8.(2022丽水,9,3分)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制取O2 B.可制取CO2C.可收集CO2 D.可收集O29.(2023嘉兴、舟山,25,4分)小舟要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实验室制取一瓶干燥的氢气。 【实验原理】Zn+H2SO4 ZnSO4+H2↑【发生装置】根据反应条件与反应物状态,小舟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 【收集装置】为了得到干燥的氢气,小舟设计了如图丙的装置,装置中液体a可以是 。 10.(2020湖州,24,7分)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它可溶于水,得到黄绿色的氯水。它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硫酸反应。(1)小明对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1: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假设2: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小明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由溶液变红可知氯水显 性,从而知道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假设2成立。 (2)小明对褪色现象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中有氯气分子,还有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盐酸和次氯酸(HClO)。他对氯水的漂白性提出了3种假设:A.盐酸有漂白性 B.氯气有漂白性 C.次氯酸有漂白性经过认真思考,小明否定了假设A,请写出依据: 。 实验室制备的氯气往往带有水蒸气和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必须要用纯净、干燥的氯气。图甲是小明为了干燥氯气所设计的装置图。请在图甲中将广口瓶中的导管画完整,并在图中的( )处写出试剂名称。最后,将经过除杂后得到的干燥氯气通入装有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如图乙),布条颜色不变。得出结论: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3)次氯酸除了有漂白性外还有不稳定性。小明设计了一套装置,收集到一试管次氯酸见光分解后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发现木条复燃,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 。 11.(2023金华,35,8分)某款市售制氧杯具有供氧快、便携带、易操作、成本低的特点。图1为制氧杯实物图,图2为制氧杯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制氧剂的相关信息。利用该制氧杯制氧,产生的氧气可以在剧烈运动后即时补氧,也可以供老人、孕妇等在家中和户外急救补氧。【制氧剂】相关信息制氧剂A的成分为:2Na2CO3·3H2O2制氧剂A放入水中后发生的反应:2Na2CO3·3H2O2 2Na2CO3+3H2O2制氧剂B的成分为:MnO2图3【使用步骤】Ⅰ.取下杯盖,在甲杯中加入A、B两种制氧剂,再加入清水至相应水位;Ⅱ.取下与杯盖相连的乙杯,在乙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将乙杯装回杯盖的中央正下方;Ⅲ.将带有乙杯的杯盖和甲杯旋紧,形成一个如图1所示的整体;Ⅳ.待出气孔②处有氧气逸出时,通过医用导气管供人呼吸补氧。回答下列问题:(1)在乙杯中加入清水的作用是 ; (2)在甲杯中加入清水至相应水位,清水除了溶解制氧剂A并使制氧反应发生以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 (3)请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信息,解释该制氧杯能快速产生氧气并能从出气孔②快速逸出的原因。模拟练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1.(2023宁波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量取8.5 mL的液体C.稀释浓硫酸 D.过滤浑浊食盐水2.(2021绍兴)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加固体药品C.滴加液体药品 D.检验气密性二、非选择题(共4分)3.(2023舟山一模)(4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1)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某同学认为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D装置比C装置更好,他的理由是 。 提升练习非选择题(共20分)1.(2022绍兴)(4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装置。A B C(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 (填字母)。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然后 。 (3)若用装置C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测得的体积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2023绍兴一模)(4分)实验室可以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D E(1)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发现E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 气体;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 3.(2023台州一模)(6分)实验室可以用多种药品制取氧气: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 (1)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最佳的反应药品是 (填序号)。 (2)若用药品②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2021金华)(6分)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产物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 (2)图甲实验方案中,C和D装置归属于题述思维模型中的 环节。 【改进创新】小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去掉B、C、D装置,替换F、G装置,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小金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气体产物,再点燃E处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也实现了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3)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产物,其目的是 。 (4)实验中,判断E中玻璃管内空气已排尽的实验现象是 。 专题十 实验基本技能与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真题练习1.B 2.A3.B 4.A 5.A 6.A 7.A8.C9.答案 【发生装置】乙 【收集装置】浓硫酸10.答案 (1)酸 (2)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褪色 (3)氧气11.答案 (1)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知道供氧的快慢,湿润氧气(2)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3)知识要点:①过氧化氢分解会产生氧气;②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③气体增多使甲杯内上方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模拟练习基础练习1.C 2.D 3.答案 (1)B (2)D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更纯 提升练习1.答案 (1)B (2)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若与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则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3)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2.答案 (1)HCl (2)AEBD 3.答案 (1)①(2)AC 2KClO3 2KCl+3O2↑4.答案 (1)H2O、CO2、CO (2)气体净化 (3)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检验CO2 (4)H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