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二 水和水溶液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二 水和水溶液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
专题二 水和水溶液
真题练习
考点1 自然界中的水
1.(2019嘉兴,4,3分)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考点2 常见的溶液
2.(2023嘉兴、舟山,12,4分)为拓展能量来源,我国推广种植一种“生物柴油”树——麻疯树,其果实内含有果仁油。果仁油常用有机溶剂通过浸取法提取,主要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果仁粉碎物浸取液果仁油
A.粉碎果仁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
B.加热溶解时温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变大
C.过滤利用了果仁油与滤渣的溶解性不同
D.蒸发过程中果仁油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3.(2023杭州,13,3分)已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向盛有40克氯化钾的烧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搅拌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烧杯中氯化钾溶液的质量为140克
C.若加热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加热前大
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加水前大
4.(2023丽水,13,3分)20 ℃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如图甲;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乙→丙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5.(2023宁波,12,3分)NH4Cl、KNO3是两种盐。30 ℃时,NH4Cl的溶解度为41.4 g/100 g水,KNO3的溶解度为45.8 g/100 g水。取这两种盐各22 g,按图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盐A是NH4Cl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盐A溶解
C.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6.(2022湖州,14,3分)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20 ℃时,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
C.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
D.将80 ℃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8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克降温至20 ℃,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是2.4克和137.4克
7.(2023绍兴,21,6分)在配制硝酸钾(KNO3)营养液时,小敏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克 31.6 45.8 63.9 85.5
(1)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属于   (选填“钾”“氮”或“复合”)肥。
(2)上述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3)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③溶液中加水    克。
8.(2022金华,20,4分)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 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 g、25 g、5 g 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9.(2022台州,17,4分)无土栽培是用营养液代替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
(1)硝酸钾(KNO3)是营养液中的一种常见成分。硝酸钾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配制100克含硝酸钾质量分数为3%的营养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克。
10.(2021绍兴,21,6分)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用途也不同。请据表回答:
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 ℃)
物 质 NaOH Ca(OH)2 CaCO3 CaSO3
溶解度/克 109 0.165 0.001 4 0.004 3
表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20 ℃时的 溶解度/克 >10 1~10 0.01~1 <0.01
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1)实验中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    于水,吸收效果不好。
(2)实验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但是根据上表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
(3)20 ℃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11.(2021金华,22,4分)常温下,取100 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先按实验1将NaCl溶液分成两等份,再进行实验2操作,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问题:
(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集气瓶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
(2)完成实验2操作后,比较甲、乙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大小关系是甲   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2.(2020绍兴,22,6分)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温度/℃ t1 t2 t3
物质A/克 36.0 36.2 37.3
物质B/克 31.6 36.2 110.0
物质C/克 0.165 0.135 0.076
(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3 ℃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   (选填“甲”或“乙”)。
(3)t1 ℃时,将10克A固体放入4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021丽水)测定粗盐纯度,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2.(2022杭州)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3.(2021杭州)已知:(1)20 ℃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的物质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7.4 3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 ℃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 ℃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20 ℃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4.(2023杭州一模)20 ℃时,将45 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质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质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 g水,冷却到20 ℃,溶液达到饱和
二、非选择题(共3分)
5.(2023舟山一模)(3分)某学习小组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如下:
(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    的方法结晶的。
(2)制作棒棒糖时,小明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最初配制的蔗糖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2023杭州一模)下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在20 ℃时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B、E为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D>C>B=E>A
C.D溶液中最多还能溶解KNO3 25.5 g
D.D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2.38%
2.(2023杭州一模)20 ℃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其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甲和乙在溶解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则20 ℃时 (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小
B.乙的溶解度为20克
C.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
D.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二、非选择题(共9分)
3.(2021湖州)(4分)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2022绍兴)(5分)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   克。
(2)②中硝酸钾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计算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专题二 水和水溶液
真题练习
1.B 
2.D
3.C 
4.C 
5.D 
6.D 
7.答案 (1)复合 (2)② (3)60 
8.答案 (1)A中有剩余固体(或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等,合理即可) (2)A≥B>C(或C9.答案 (1)C(或“盐”) (2)3
10.答案 (1)微溶 (2)SO2+Ca(OH)2CaSO3↓+H2O (3)52.2%
11.答案 (1)A (2)小于 
12.答案 (1)t2 (2)甲 (3)20%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1.D 
2.D 
3.B 
4.C 
5.答案 (1)蒸发 (2)不饱和
提升练习
1.D 
2.C 
3.答案 变大 物理 
4.答案 (1)8.4 (2)不饱和
(3)KNO3%=×100%=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