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九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九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
专题九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真题练习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1.(2023温州,7,4分)三碘化氮(NI3)轻轻一碰就产生紫色蒸气,常用于特效表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I3 N2↑+3I2↑。该反应属于 (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2023丽水,9,3分)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反应原理之一是2Li2O2+2CO2 2X+O2,X的化学式为 (  )
A.Li    B.Li2O    C.LiOH    D.Li2CO3
3.(2022丽水,2,4分)丽水市拥有众多地方特产,如龙泉青瓷、遂昌竹炭、青田石雕、景宁山哈酒等。下列地方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煅烧青瓷    B.烧制竹炭
C.打磨石雕    D.酿山哈酒
4.(2021绍兴,10,4分)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CO
②2Mg+TiCl4 2MgCl2+Ti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FeTiO3属于氧化物
B.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D.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96∶71
5.(2023金华,11,3分)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踏上“太空出差”之旅,叩问苍穹。如图为一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乙是氧化物
B.生成物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g
C.反应前后N、H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6.(2023台州,21,6分)某同学用图甲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将图甲中的两种溶液混合,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且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仅利用图甲的器材,可继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   。
A.冰融化成水
B.铜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混合
(3)该同学以电解水为例,用图乙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7.(2022杭州,23,4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硝石:“消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
(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   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2)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CaCO3 CaO+CO2↑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水调粘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22丽水,28,8分)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丽查阅到以下材料:
(1)玻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      。
(4)小丽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设计一个能说服小丽的简明实验思路:             。
9.(2021嘉兴、舟山,32,7分)小嘉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 NaCl+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为此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在广口瓶中加入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观察到瓶内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继续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瓶内连续产生气泡,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
(1)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
(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3)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10.(2023绍兴,31,10分)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敏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        。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2022湖州)我国是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湿法炼铜涉及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这一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2022杭州一模)高温下可利用焦炭和硫酸钠制备硫化钠,Na2SO4+4C Na2S+4X,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Na2S属于盐类物质
C.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不变
D.X的化学式为CO2
3.(2023舟山一模)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属于有机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该反应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非选择题(共6分)
4.(2021湖州)(3分)如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
(1)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是    (选填“流水”或“风力”)。
(2)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柱等景观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Ca(HCO3)2 CaCO3↓+CO2↑+H2O,其化学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5.(2023杭州一模)(3分)科学家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制取合成气,其原理过程如图所示。
(1)合成气是由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氧化碳所组成的混合物,这种常见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
(2)反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   。
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分)
1.(2023湖州一模)“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和X,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从宏观现象看: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有机物
B.从微观构成看: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是由许多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X的化学式是H2O
D.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数目都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2.(2021杭州)(4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  。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   。
3.(2022舟山)(6分)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实验步骤】
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         。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反思】
(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上述结论,并说明理由。    。
4.(2023杭州一模)(6分)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试计算:
(1)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求生成128克甲醇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5.(2022杭州)(6分)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为原料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若每天需要吸收0.64吨二氧化硫﹐则该发电厂每个月(按30天计)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多少吨 (杂质不参与反应)
专题九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真题练习
1.A 
2.D
3.C 
4.C 
5.D 
6.答案 (1)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2)B (3) 
7.答案 (1)盐 (2)分解 CaO+H2OCa(OH)2
8.答案 (1)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AC (3)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气压过大而冲出 (4)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9.答案 (1)变浑浊
(2)解:设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x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Na2CO3+HCl NaCl+NaHCO3
106    36.5
10克×10.6%    x×7.3%
= x=5克
答:加入稀盐酸5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3)两种方式都是碳酸钠中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
10.答案 (1)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2)HCl+NaOH NaCl+H2O
(3)NaCl、CuCl2
(4)d点的纵坐标为生成Cu(OH)2沉淀的质量,横坐标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最大沉淀量产生时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和。设d点坐标为(P,Q),ab段消耗盐酸溶液质量为x,生成氯化铜质量为y;bc段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cd段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n,生成沉淀质量为Q。
CuO+2HCl CuCl2+H2O
80      73       135
12克     x×7.3%     y
==
x=150克 y=20.25克
HCl  +  NaOH NaCl+H2O
36.5     40
50克×7.3%     m×16%
=
m=25克
CuCl2 + 2NaOH Cu(OH)2↓+2NaCl
135       80       98
20.25克     n×16%     Q
==
n=75克 Q=14.7克
P=m盐酸+m氢氧化钠=200克+25克+75克=300克
答:d的坐标为(300,14.7)。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1.C 
2.B 
3.A 
4.答案 (1)流水 (2)分解反应
5.答案 (1)H2 (2)1∶1 
提升练习
1.D 
2.答案 (1)H2 (2)1∶1 
3.答案 【实验步骤】天平是否平衡
【交流反思】(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4.答案 (1)3∶1∶4
(2)方法1:根据二氧化碳和甲醇中碳元素质量相等,得
mC=m甲醇×C%=128 g×=48 g,
则m二氧化碳===176 g
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 g。
方法2:
解:设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2+3H2 CH3OH+H2O
44    32
x    128 g
=
x=176 g
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 g。
5.答案 解:设每天需要消耗CaCO3的质量为x。
2CaCO3+2SO2+O22CaSO4+2CO2
200    128
x    0.64吨
=
x=1吨
则每个月需要石灰石的质量:m=×30≈33.3吨
答:该发电厂每个月需要含碳酸钙为90%的石灰石33.3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