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十一 物质的转化和循环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十一 物质的转化和循环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
专题十一 物质的转化和循环
真题练习
考点1 物质间的转化
1.(2021嘉兴、舟山,13,3分)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丙一定是NaOH溶液
C.丁一定是稀H2SO4
D.丙不可能是稀H2SO4
2.(2023丽水,22,6分)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是氯化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    ,图中碱的化学式为    ;
(2)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2023嘉兴、舟山,24,6分)如图是“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
(1)铁粉和硫黄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了    (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
(2)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H2S)气体产生,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反应。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CuSO4溶液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   剩余。
4.(2022衢州,34,7分)科学处理工业污水,呵护衢州绿水青山。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可用于制备氯化钙,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化灰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O+H2O Ca(O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工作时,“反应锅”内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3)现有100吨含盐酸质量分数为1.46%的废水,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多少吨
考点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5.(2022金华,33,8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Ⅰ.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   。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
Ⅱ.碳吸收:①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最重要的途径;②利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2)用该技术进行“碳捕捉”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3)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①CaO+H2OCa(OH)2,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 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Ⅲ.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2021湖州)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则  (  )
O2 CO2 CO Fe
A.X可以是木炭
B.X与CO都具有氧化性
C.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2.(2023嘉兴一模)硝酸钾(KNO3)是一种重要的复合肥料。下列制备硝酸钾的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K2CO3 KNO3
B.K2CO3 KNO3
C.KOH KNO3
D.KOH KNO3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3.(2023杭州一模)(4分)小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下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D、E、F均含有铜元素。请回答:
(1)写出B和D反应得到C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2)列举3种能与E反应得到F的物质:        。
4.(2023杭州二模)(4分)“五水共治”大大美化了我们滨江的河道环境。某校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计划从含有Ag+、Ba2+和N三种离子的废水中回收银和碳酸钡固体,操作步骤(假设每步都恰好完全反应)和实验结果如下。
已知滤液B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且滤液C结晶后可以作为钾肥。则所加入的乙是   ,丙是    。
5.(2023嘉兴二模)(6分)A、B、C为初中科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Ca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B是一种不溶性盐,C是一种酸。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一步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呈固态时俗称   。
(2)B是一种不溶性盐,请写出它的化学式:     。
(3)实验室常用B和C反应来制取A,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2021杭州)(6分)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
NH4NO2 N2↑+2H2O,该反应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7.(2023杭州一模)(5分)下图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使H2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4H2+CO2 CH4+2H2O。液态水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氧气生成系统中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 kg的氧气,请问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 (已知二氧化碳足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2023舟山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
A.Cu CuO CuSO4溶液
B.Fe2O3 Fe FeCl2溶液
C.Fe FeCl3 AgCl
D.KOH K2CO3 KCl溶液
2.(2023金华一模)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查阅资料:物质A由硫元素与氢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A的化学式为H2S,其水溶液中含有H+
B.物质B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
C.物质C可形成酸雨
D.实验室常用物质E的稀溶液作干燥剂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3.(2023杭州一模)(4分)现有Ca(OH)2、Cu、CaO、CO、CaCl2、CuO、CO2、CaCO3八种物质,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4种物质不重复),“→”表示一步即能发生物质转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若A组的甲为CO2,写出将丁加入到稀盐酸中产生的实验现象:       。
(2)若B组的丁为CaCl2,写出丙加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2023宁波一模)(4分)古代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为原料来制取硝酸钾。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性质与纯碱水溶液相似。制作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写出硝土成分中能与草木灰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若测得滤液a的pH  7(填“<”“>”或“=”),则表明草木灰已过量。
5.(2023杭州一模)(4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前景广阔。
  潮汐发电:人们在靠近海的河口或海湾深处建拦海大坝,在大坝中间装上水轮发电机,涨潮时,海水通过大坝流进河口,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如图甲所示;退潮时,海水又流回海洋,从相反方向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海水淡化:人们利用人造纤维制成“人工膜”进行海水淡化。将预处理的海水加压后,水分子可通过“人工膜”,而海水中的其他微粒无法通过,从而得到淡水和浓盐水。浓盐水中含大量MgCl2,可用于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图乙所示。

(1)制备金属镁的步骤①使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
(2)浓盐水经过步骤①和②后又获得了MgCl2,设计这两个步骤的目的是     。
6.(2023杭州一模)(8分)某矿石由MgO、 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部分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对应的溶液pH如表所示。
沉淀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时 溶液的pH 1.9 4.2 9.1
完全沉淀时 溶液的pH 3.2 6.7 11.1
(1)形成溶液A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后控制pH为7~9是为了除去H+和    (填写离子符号)。
(3)溶液B与适量熟石灰反应制得氢氧化镁,过滤时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  (填序号)进行判断。
①氯化钠    ②碳酸钠
③碳酸钡    ④稀盐酸
(4)若不考虑制备过程中原材料的损失,要制得氢氧化镁5.8 g,则原矿石中氧化镁至少有   g。
7.(2022嘉兴、舟山)(5分)2022年我国有6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1)由图可知,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条,其中尿液净化时必须除去尿液中的      等代谢废物。
(2)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2H2O+CH4。据测算,正常情况下一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为1.1 千克,若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气反应,则可生成水多少千克
专题十一 物质的循环和转化
真题练习
1.C 
2.答案 (1)盐 NaOH (2)ABCD
3.答案 (1)SO2 (2)-2 (3)铁 
4.答案 (1)化合反应
(2)使石灰浆和盐酸充分反应,或加快石灰浆和盐酸的反应
(3)解:设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OH)2+2HCl     CaCl2+2H2O
    73      111
    100 t×1.46%  x
=
x==2.22 t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2.22吨。 
5.答案 (1)A (2)NaOH、CaO
(3)解: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100千克×10.6%    x
=
x=10千克
答: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为10千克。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1.A 
2.D 
3.答案 (1)H2SO4+Cu(OH)2 CuSO4+2H2O
(2)C、H2、CO
4.答案 氢氧化钡 碳酸钾
5.答案 (1)干冰 (2)CaCO3
(3)CaCO3+2HCl CaCl2+H2O+CO2↑
6.答案 (1)B (2)沸点 (3)分解 (4)-3
(5)认同,因为人工固氮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氮元素超标,被雨淋溶后,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或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7.答案 (1)1∶2
(2)解:设氧气生成系统中需要水的质量为a,生成氢气的质量为b。
2H2O 2H2↑+O2↑
    36    4    32
    a    b    0.8 kg
==
a=0.9 kg
b=0.1 kg
设萨巴蒂尔系统生成水的质量为c。
4H2+CO2 CH4+2H2O
    8    36
    0.1 kg   c
=
c=0.45 kg
补充水的质量=(0.9 kg-0.45 kg)×30=13.5 kg
答: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系统补充13.5 kg的水。
提升练习
1.A 
2.D 
3.答案 (1)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3Ca(OH)2+2FeCl3 2Fe(OH)3↓+3CaCl2
4.答案 (1)Mg(NO3)2+K2CO3 MgCO3↓+2KNO3[或Ca(NO3)2+K2CO3 CaCO3↓+2KNO3] (2)>
5.答案 (1)澄清石灰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钙较少,没有石灰乳反应得到的氢氧化镁多
(2)提纯氯化镁(或去除杂质)
6.答案 (1)MgO+2HCl MgCl2+H2O(或CuO+2HCl CuCl2+H2O或Fe2O3+6HCl 2FeCl3+3H2O) (2)Fe3+、Cu2+ (3)②  (4)4
7.答案 (1)3 尿素、尿酸
(2)解:设可生成水的质量为x。
4H2+CO22H2O+CH4
    44    36
    1.1千克    x
= x=0.9千克
答:可生成水0.9千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