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化学部分专题十一 物质的转化和循环真题练习考点1 物质间的转化1.(2021嘉兴、舟山,13,3分)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乙可能是CuCl2溶液B.丙一定是NaOH溶液C.丁一定是稀H2SO4D.丙不可能是稀H2SO42.(2023丽水,22,6分)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X是氯化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 ,图中碱的化学式为 ; (2)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2023嘉兴、舟山,24,6分)如图是“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1)铁粉和硫黄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了 (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 (2)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H2S)气体产生,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反应。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CuSO4溶液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 剩余。 4.(2022衢州,34,7分)科学处理工业污水,呵护衢州绿水青山。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可用于制备氯化钙,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化灰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O+H2O Ca(O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工作时,“反应锅”内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3)现有100吨含盐酸质量分数为1.46%的废水,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多少吨 考点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5.(2022金华,33,8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Ⅰ.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 。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Ⅱ.碳吸收:①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最重要的途径;②利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2)用该技术进行“碳捕捉”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3)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①CaO+H2OCa(OH)2,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 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Ⅲ.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模拟练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1.(2021湖州)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则 ( )O2 CO2 CO FeA.X可以是木炭B.X与CO都具有氧化性C.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D.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2.(2023嘉兴一模)硝酸钾(KNO3)是一种重要的复合肥料。下列制备硝酸钾的方案不可行的是 ( )A.K2CO3 KNO3B.K2CO3 KNO3C.KOH KNO3D.KOH KNO3二、非选择题(共25分)3.(2023杭州一模)(4分)小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下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D、E、F均含有铜元素。请回答:(1)写出B和D反应得到C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2)列举3种能与E反应得到F的物质: 。 4.(2023杭州二模)(4分)“五水共治”大大美化了我们滨江的河道环境。某校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计划从含有Ag+、Ba2+和N三种离子的废水中回收银和碳酸钡固体,操作步骤(假设每步都恰好完全反应)和实验结果如下。已知滤液B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且滤液C结晶后可以作为钾肥。则所加入的乙是 ,丙是 。 5.(2023嘉兴二模)(6分)A、B、C为初中科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Ca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B是一种不溶性盐,C是一种酸。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一步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呈固态时俗称 。 (2)B是一种不溶性盐,请写出它的化学式: 。 (3)实验室常用B和C反应来制取A,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2021杭州)(6分)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B.植株矮小,叶色发黄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D.只开花不结果(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 N2↑+2H2O,该反应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7.(2023杭州一模)(5分)下图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使H2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4H2+CO2 CH4+2H2O。液态水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1)氧气生成系统中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 kg的氧气,请问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 (已知二氧化碳足量,请写出计算过程)提升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1.(2023舟山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Cu CuO CuSO4溶液B.Fe2O3 Fe FeCl2溶液C.Fe FeCl3 AgClD.KOH K2CO3 KCl溶液2.(2023金华一模)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查阅资料:物质A由硫元素与氢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的化学式为H2S,其水溶液中含有H+B.物质B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C.物质C可形成酸雨D.实验室常用物质E的稀溶液作干燥剂二、非选择题(共25分)3.(2023杭州一模)(4分)现有Ca(OH)2、Cu、CaO、CO、CaCl2、CuO、CO2、CaCO3八种物质,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4种物质不重复),“→”表示一步即能发生物质转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若A组的甲为CO2,写出将丁加入到稀盐酸中产生的实验现象: 。 (2)若B组的丁为CaCl2,写出丙加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2023宁波一模)(4分)古代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为原料来制取硝酸钾。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性质与纯碱水溶液相似。制作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写出硝土成分中能与草木灰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若测得滤液a的pH 7(填“<”“>”或“=”),则表明草木灰已过量。 5.(2023杭州一模)(4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前景广阔。 潮汐发电:人们在靠近海的河口或海湾深处建拦海大坝,在大坝中间装上水轮发电机,涨潮时,海水通过大坝流进河口,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如图甲所示;退潮时,海水又流回海洋,从相反方向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甲 海水淡化:人们利用人造纤维制成“人工膜”进行海水淡化。将预处理的海水加压后,水分子可通过“人工膜”,而海水中的其他微粒无法通过,从而得到淡水和浓盐水。浓盐水中含大量MgCl2,可用于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图乙所示。乙(1)制备金属镁的步骤①使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 (2)浓盐水经过步骤①和②后又获得了MgCl2,设计这两个步骤的目的是 。 6.(2023杭州一模)(8分)某矿石由MgO、 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查阅资料】部分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对应的溶液pH如表所示。沉淀物 Fe(OH)3 Cu(OH)2 Mg(OH)2开始沉淀时 溶液的pH 1.9 4.2 9.1完全沉淀时 溶液的pH 3.2 6.7 11.1(1)形成溶液A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后控制pH为7~9是为了除去H+和 (填写离子符号)。 (3)溶液B与适量熟石灰反应制得氢氧化镁,过滤时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 (填序号)进行判断。 ①氯化钠 ②碳酸钠③碳酸钡 ④稀盐酸(4)若不考虑制备过程中原材料的损失,要制得氢氧化镁5.8 g,则原矿石中氧化镁至少有 g。 7.(2022嘉兴、舟山)(5分)2022年我国有6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1)由图可知,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条,其中尿液净化时必须除去尿液中的 等代谢废物。 (2)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2H2O+CH4。据测算,正常情况下一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为1.1 千克,若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气反应,则可生成水多少千克 专题十一 物质的循环和转化真题练习1.C 2.答案 (1)盐 NaOH (2)ABCD3.答案 (1)SO2 (2)-2 (3)铁 4.答案 (1)化合反应(2)使石灰浆和盐酸充分反应,或加快石灰浆和盐酸的反应(3)解:设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的质量为xCa(OH)2+2HCl CaCl2+2H2O 73 111 100 t×1.46% x=x==2.22 t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2.22吨。 5.答案 (1)A (2)NaOH、CaO(3)解: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Na2CO3+Ca(OH)2CaCO3↓+2NaOH106 100100千克×10.6% x=x=10千克答: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为10千克。 模拟练习基础练习1.A 2.D 3.答案 (1)H2SO4+Cu(OH)2 CuSO4+2H2O(2)C、H2、CO4.答案 氢氧化钡 碳酸钾5.答案 (1)干冰 (2)CaCO3(3)CaCO3+2HCl CaCl2+H2O+CO2↑6.答案 (1)B (2)沸点 (3)分解 (4)-3(5)认同,因为人工固氮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氮元素超标,被雨淋溶后,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或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7.答案 (1)1∶2(2)解:设氧气生成系统中需要水的质量为a,生成氢气的质量为b。2H2O 2H2↑+O2↑ 36 4 32 a b 0.8 kg==a=0.9 kgb=0.1 kg设萨巴蒂尔系统生成水的质量为c。4H2+CO2 CH4+2H2O 8 36 0.1 kg c=c=0.45 kg补充水的质量=(0.9 kg-0.45 kg)×30=13.5 kg答: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系统补充13.5 kg的水。提升练习1.A 2.D 3.答案 (1)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3Ca(OH)2+2FeCl3 2Fe(OH)3↓+3CaCl24.答案 (1)Mg(NO3)2+K2CO3 MgCO3↓+2KNO3[或Ca(NO3)2+K2CO3 CaCO3↓+2KNO3] (2)>5.答案 (1)澄清石灰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钙较少,没有石灰乳反应得到的氢氧化镁多(2)提纯氯化镁(或去除杂质)6.答案 (1)MgO+2HCl MgCl2+H2O(或CuO+2HCl CuCl2+H2O或Fe2O3+6HCl 2FeCl3+3H2O) (2)Fe3+、Cu2+ (3)② (4)47.答案 (1)3 尿素、尿酸(2)解:设可生成水的质量为x。4H2+CO22H2O+CH4 44 36 1.1千克 x= x=0.9千克答:可生成水0.9千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