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生物部分: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生物部分: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生物部分
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
真题练习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2022丽水,12,3分)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
B.乙图: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C.丙图: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D.丁图: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
2.(2022舟山,22,4分)野生鸟类的鸟蛋有白色、绿色、蓝色、黑色等多种颜色。为什么鸟蛋颜色如此丰富
(1)科学家发现,越往寒冷地区,鸟蛋颜色种类越少﹐颜色越深。这是因为深颜色的鸟蛋会吸收更多的   ,更好地起到保温作用。
(2)科学家推测,野生鸟类的鸟蛋颜色与花纹是逐渐演化形成的。现如今,树林里筑巢鸟类的鸟蛋颜色多呈绿色或蓝色,这与树林里的环境色调相接近,有利于鸟蛋    。
3.(2023嘉兴、舟山,17,4分)抬尾芥虫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一种神奇昆虫。在大雾的深夜,抬尾芥虫会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尾部,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它的身体上逐渐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最后将小水珠汇集后吞入体内。抬尾芥虫的这种行为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    。
4.(2020宁波,28,6分)鲸落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科学家研究深海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依据。2020年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深海处首次发现一个长约3米的鲸落(如图)。从鲸死亡,尸体开始下沉到鲸落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移动清道夫阶段:在鲸尸下沉至海底过程中,鲨鱼等生物以鲸尸中的上皮组织、   组织、部分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为食。
(2)机会主义者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以海底的鲸尸作为栖居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同时这些栖居者也在啃食残余鲸尸,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
(3)化能自养阶段: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利用硫化氢中的化学能进行生长繁殖,而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补充。
(4)礁岩阶段:当残余鲸骨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会化为礁岩,居于其上的所有生物和      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考点2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5.(2022杭州,4,3分)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
A.阳光→三叶草→土蜂
B.三叶草→牛
C.土蜂→田鼠→猫
D.土蜂→三叶草→牛
6.(2021衢州,32,6分)“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随着衢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候鸟南下衢州栖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连续3年造访龙游“天鹅湖”湿地。如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只画出部分生物)。
(1)这片湿地中的秋沙鸭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通过生态治理,该湿地的自动调节能力明显增强,分析其原因是  。
7.(2023金华,31,8分)2022年12月,“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该工程践行了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了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 研究小组调查了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生态系统,画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关系图及某些生物相对数量大致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1中A 是生态系统中的    ;
(3)图2表示的是图1中的A、蜘蛛、蟾蜍和蝗虫这四种生物之间的相对数量,那么图2中表示蝗虫的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
(4)如果此食物网中蝗虫的数量大量增加,蜘蛛、食虫鸟等一些生物的数量也将随之增加, 一段时间后所有生物的数量又会趋于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8.(2023宁波,27,6分)某生态农场采用厨余垃圾喂养黑水虻(一种腐生昆虫),黑水虻作为家禽的饲料,其粪便发酵后可给蔬菜施肥,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参与黑水虻粪便发酵的微生物属于    。
(2)黑水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
(3)该农场科研人员强调:农场持续良性运行的前提之一是喂养黑水虻的厨余垃圾中不能混有塑料制品、废旧电池、过期药品等废弃物。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居民在投放垃圾时要自觉做到:        。
9.(2023丽水,30,10分)2023年4月26日通过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青藏高原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其南部还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里有许多珍稀动植物资源,但是由于海拔高、寒冷、干旱,植物生长缓慢。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很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甚至无法恢复。
(1)珠穆朗玛峰的形成主要是板块    的结果(填“碰撞”或“张裂”);
(2)青藏高原上所有的藏羚羊是一个   (填字母);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与生产者植物相比,其细胞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    ;
(4)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    ;
(5)国家通过立法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利于         (写出一点即可)。
10.(2020金华,31,10分)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婺江水清岸绿,鱼虾回归,白鹭点点。生态治理的成效与河道增氧曝气机(如图)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增氧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属于    ;
(2)婺江岸边和水里生活着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
(3)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动物为食,小鱼以水生植物等生物为食。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
(4)通过河道曝气增氧,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能够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
11.(2023绍兴,27,6分)湿地具有污水处理的功能。某公园建园初期水质达不到标准,在园内引建了如图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芦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3)若氮、磷含量过高的污水流入该生态系统,会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沉水植物死亡,之后鱼等水生动物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12.(2022湖州,32,7分)一个密闭的生态瓶,内含浮游藻类、浮游动物、泥沙(有微生物)、水等,放置在有光照的环境中。
(1)生态瓶中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选填“种群”或“群落”)。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简要说明该生态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原因:     
(3)若缺乏光照,生态瓶中的生物最终都将死亡,这是因为生态瓶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___的。
13.(2022金华,31,8分)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将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富裕。某地依托农田、鱼塘等自然资源打造集人工湿地、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一体化的田园综合体(如图1)。其中人工湿地具有收集、蓄存雨水,净化生活污水实现循环使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如图2)。
某校学生到该生态园游学,科学老师布置了研学作业,请一起完成下列作业:
(1)人工湿地内的芦苇、藻类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
(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有      (写出两种);
(3)为了增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4)图3是科研人员对人工湿地内某条食物链“Ⅰ→Ⅱ→Ⅲ”中的各级生物含有的能量进行检测的结果。结合图3信息完成案例分析:“荒岛求生”竞赛游戏中,假如某人所剩食物除了水,就只有一袋玉米以及两只鸡(鸡除了玉米外没有其他食物来源)。以下提供的两个方案中,哪个方案可以使他生存更久       。
A.先吃鸡,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鸡养到最后吃
14.(2020嘉兴,32,8分)近年来,我省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突破口,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如图是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简图。
(1)在庭院生态系统中,方框内A代表的是   。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提高经济效益,是由于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发酵,能把一些废弃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加以利用。
(2)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做好垃圾分类。目前生活垃圾基本上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   垃圾可以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3)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以通过   条食物链流入鱼中。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15.(2022温州,26,9分)在“制作生态瓶”的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小组发现不同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他们想:当生态瓶中的水及水草数量一定时,动物的种类与数量怎样投放才能使生态瓶更稳定 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可供选择的器材:容积为3升的透明塑料瓶、凡士林、新鲜河水、蒸馏水、水草、大小相近的健壮小金鱼和小田鱼各若干等。
老师建议:①瓶中水为容积的2/3,每瓶中投放植物3株、鱼不超过3条;
②先探究鱼的数量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再探究不同种类鱼的配比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1)实验中选择的塑料瓶是透明的,其目的是            。
(2)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分)
1.(2021温州)小明发现学校农场里有青菜、菜青虫、食虫鸟、细菌等生物。其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
A.细菌     B.菜青虫    
C.食虫鸟    D.青菜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2.(2022宁波)(4分)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有藻类、芦苇、水草、鱼、虾、水鸟等生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它属于大型涉禽,嘴长而粗壮,腿、脚甚长,如图所示。
(1)该湿地公园里所有东方白鹳是一个      (填“种群”或“群落”)。
(2)东方白鹳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对湿地环境的      。
3.(2023杭州一模)(4分)如图甲所示为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乙所示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回答问题。
甲 乙
(1)该生态系统中,细菌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处于能量金字塔营养级③的生物是      。
(2)沼蟹会破坏大米草的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死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之一: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        (填写食物链)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下降。
4.(2021丽水)(8分)2021年5月1日,位于丽水的华东药用植物园正式开园,该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园内的美女樱、柳叶马鞭草、孔雀草等近2 000种植物多数可入药,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药学植物库。请回答:
(1)柳叶马鞭草常用分根法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叫       。
(2)孔雀草(如图)的花和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孔雀草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园内所有绿色植物属于      。
(4)华东药用植物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其能量最终来源于      。
5.(2023宁波一模)(6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极气温自记录以来首次突破20 ℃,出现粉红色的“西瓜雪”现象,引发关注。雪呈现粉红色,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温度升高,就会开始迅速生长。这种藻类本身无害,但其出现会导致积雪吸收更多热量,加速冰雪融化。
(1)极地雪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它在南极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
(2)极地雪藻的出现使冰雪加速融化,其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       。
(3)南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原因是   。
6.(2023杭州一模)(4分)如图是一个乡村庭院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2)鸡、蔬菜中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物质,其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        。
(3)甲烷杆菌属于    (填生态系统的一种成分),它能将粪和残余的茎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等物质。
(4)此乡村庭院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更    (选填“强”或“弱”)。
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分)
1.(2023杭州一模)2021年,科学家提出移民火星计划,人们想到一个叠加的方法,就是改造火星的同时,建造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以下是实施研究的生物圈Ⅱ号的4种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有机物含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C.甲和丁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2.(2023湖州一模)(6分)今年寒假,吴兴区九年级的同学们都开展了“制作生态瓶”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及其中小鱼的存活情况,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生态瓶 A B C
生态瓶的 组成及摆 放位置 1升的容器中放入等量的水、砂石
1株黑藻、1条健康的孔雀鱼。摆放于储物柜中 1株黑藻、1条健康的斗鱼。摆放在窗台上 1株黑藻、1条健康的孔雀鱼。摆放在窗台上
小鱼存 活时间 2天 10天 45天
(1)根据表格分析,该同学想要探究哪些因素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
(2)老师建议生态瓶中的动物要选择个头较小、食量小、生长慢的水生动物。除了动物的选择之外,你觉得使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时间更长还有哪些措施  
   (写出两点)。
(3)生态瓶C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是由于   。
3.(2022台州)(6分)珊瑚礁中生活着大量的虫黄藻和其他生物,它们和环境组成了珊瑚礁生态系统。
(1)虫黄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虫黄藻属于      。
(2)近年来由于海水温度上升,大量的虫黄藻因不适应而死亡,使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3)部分虫黄藻进化出对水温升高的适应,使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达到新的平衡。从进化论角度看,虫黄藻进化出对水温升高的适应是      的结果。
4.(2021绍兴)(8分)一种难降解药物Y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2)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药物Y会在   体内浓度最高。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5.(2022丽水)(8分)百山祖国家公园是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众多,也是新物种发现频发地。近年来,发现的新物种有百山祖角蟾、凤阳巨基叶蜂、白斑尾柳莺等。
(1)百山祖角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或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
(2)白斑尾柳莺(如图)的生殖方式是      ;
(3)公园里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
(4)白斑尾柳莺以凤阳巨基叶蜂幼虫等为食,凤阳巨基叶蜂幼虫又以植物的嫩叶等为食,据此写出该食物链:  。
6.(2023宁波一模)(6分)“稻田养鱼”是一种较好的农业生态模式,实验小组分别在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稻的螟虫株危害率、水稻的枯纹病株发病率进行了测定并统计,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分析以上实验信息并回答:
(1)请写出一条食物链,解释养鱼稻田的螟虫株危害率降低的原因   。
(2)请说说养鱼稻田比未养鱼稻田水中溶解氧含量增加后有何好处    。
(3)关于养鱼稻田生态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稻田中所有的水稻、螟虫和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养鱼稻田的营养结构比未养鱼稻田复杂,因此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C.水稻枯纹病的病原体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该病毒更适应于养鱼稻田的生态环境
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
真题练习
1.A 
2.答案 (1)热量 (2)躲避天敌
3.答案 液化(凝结) 适应 
4.答案 (1)肌肉 (2)影响环境 (4)非生物 
5.B 
6.答案 (1)消费者 (2)水草→虾→鱼→秋沙鸭 
(3)生态系统成分变复杂(或生物种类增多) 
7.答案 (1)4 (2)生产者 (3)丙 (4)自动调节能力或稳定性 
8.答案 (1)分解者 (2)太阳能 (3)垃圾分类投放 
9.答案 (1)碰撞 (2)A (3)细胞核 (4)弱 (5)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0.答案 (1)分解者 (2)群落(或生物群落) (3)水生植物→小鱼→白鹭 (4)自动调节
11.答案 (1)生产者 (2)浮游植物→鱼→白鹭(合理即可) (3)自动调节 
12.答案 (1)群落 (2)浮游藻类光合作用为浮游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为微生物提供氧气,浮游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浮游藻类利用,浮游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粪便被微生物利用。 (3)单向 
13.答案 (1)生物群落(或群落) (2)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3)增加生物种类(合理即可) (4)A 
14.答案 (1)人 (2)厨余 (3)4 分解者  
15.答案 (1)有利于光合作用,便于观测
(2)满分示例:
①取3个塑料瓶,各装入2升新鲜河水和3株大小相近的健壮水草,分别标上A、B、C;
②在A瓶内放入1条小金鱼,B瓶内放入2条小金鱼,C瓶内放入3条小金鱼;
③将3个瓶子用盖子和凡士林密封,并同时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且避免阳光直射;每天早晚各观察一次,记录并比较各组鱼存活的天数;
④比较三组实验结果,若B组金鱼生存时间最长,则再取2个塑料瓶,各装入2升新鲜河水和3株大小相近的健壮水草,分别标上D、E;
⑤在D瓶内放入2条小田鱼,E瓶内放入小金鱼和小田鱼各1条,重复步骤③;
⑥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模拟练习
基础练习
1.A 
2.答案 (1)种群 (2)适应 
3.答案 (1)分解者 藻类、大米草 (2)减少 藻类→线虫→沼蟹 
4.答案 (1)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 (2)被子植物 (3)生产者 (4)太阳(或太阳能) 
5.答案 (1)生产者 (2)吸收热量越多 (3)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
6.答案 (1)蔬菜→鸡→人或(部分)蔬菜→人 (2)糖类、蛋白质、脂肪 (3)分解者 (4)弱
提升练习
1.C 
2.答案 (1)生物的种类、光照 (2)增加物种的种类,增加植物数量,增大容器体积 (3)生物种类较少,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自动调节能力比较差 
3.答案 (1)生产者 (2)自动调节 (3)自然选择 
4.答案 (1)水生植物→虾→鱼→食鱼鸟(合理即可) (2)食鱼鸟 (3)分解者
5.答案 (1)两栖类 (2)有性生殖 (3)生物群落(或群落) (4)植物→凤阳巨基叶蜂→白斑尾柳莺
6.答案 (1)水稻→螟虫→鱼,鱼吃螟虫 (2)利于鱼本身的生长,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 (3)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