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探花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探花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探花卷
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木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请、在答题卷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卷g=10N/kg。
4.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紧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氚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氚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内,电子在原子核外,则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是B;
故选:B。
2. 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根据题意,由B图知道,湿衣服表面积最大,阳光照耀,温度最高,且有风吹拂,空气流动的速度最快,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1897年德国植物学家普费弗发现植物细胞中有一种结构,有些物质可通过它,另一些物质几平完全不能通过它,则该结构很可能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详解】A.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资料中有些物质可通过它,另一些物质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它,则该结构很可能是细胞膜,A正确。
B.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错误。
D.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D错误。
故选A。
4. 下列与试管相关的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与桌面呈45°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A操作规范,符合题意;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B操作不规范,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要领是“悬空,竖直”,胶头滴管不能进入试管,更不能碰触试管内壁。C操作不规范,不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略斜的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D操作不规范,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变形虫图像,则变形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详解】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变形虫图像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了。所以,题图中的图像旋转180度再看对应的是选项D,D正确。
故选D。
6.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列字词变换可以看做科学中的“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B.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C. 振+中华==中+振华 D. 振兴+中华==振华+中兴
【答案】D
【解析】
【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详解】A.该选项是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产物,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的类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是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两种产物,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的类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选项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一换一”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的类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类型,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7. 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它对地面的压强和动能将如何变化(  )
A. 压强减小,动能减小 B. 压强不变,动能不变
C. 压强减小,动能不变 D. 压强不变,动能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在洒水的过程中车的总质量减少,动能减小;质量减小,重力减小,洒水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减小,由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减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8. 如图所示为一杯食盐溶液,a,b、c为烧杯中的三个点,其中a,b为同一深度﹐则这三个点的液体密度大小情况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同一杯液体,密度相同,所以三个点的密度相同,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 如图所示为杭州市某校园内杆影(虚线表示)的日变化趋势图,其中代表早晨杆影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处于北半球,早上太阳出现在东南方向,斜射时影子更长,出现在西北方向,故④的位置符合,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关于排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发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B. 排球离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人的推力
C. 沿弧线自由飞行的排球到达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
D. 排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滚动时,它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运动员发球时,手对排球的力等于排球对手的力,故A错误;
B.排球离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沿弧线自由飞行的排球到达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空气的阻力,故C错误;
D.排球落地后,它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11. 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Na2SO4溶液,④NaOH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其被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 ②④①③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给定的四种物质中,由于Cu(NO3)2溶液是蓝色,其他三个都是无色溶液,因此可以最先鉴别出②Cu(NO3)2溶液,然后将Cu(NO3)2溶液滴加到另外三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硝酸铜和氯化镁、硫酸钠不反应,所以产生明显蓝色沉淀的原溶液为④NaOH溶液,之后将NaOH溶液滴加到剩余两种溶液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不反应,则产生白色的沉淀的原溶液为①MgCl2溶液,最后无明显现象的是 ③Na2SO4溶液. 所以鉴别的先后顺序为②④①③;
故选:A。
12. 近年来超导材料(一定温度下导体电阻为零)成为全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利用“伏安法”可以简单测量导体电阻是否为零。若导线电阻不可忽略,R为某超导材料,则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因导线电阻不可忽略,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AB两种测量方式会导致测出的电压值大于R两端的实际电压,且B中无保护电阻,会导致电流过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D.电压表直接测量R两端电压,C选项串联了一个定值电阻,可防止电流过大,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站在透明的游泳池前的人拍摄到如图甲所示的奇怪现象:人的身体和头竟然“分开”了。下列光路图中,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在水中身体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人的身体和头竟然“分开”。
AD.图中光的传播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D不符合题意;
B.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符合题意;
C.图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的,应该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在“扦插柳枝”的实践活动中,小明了解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共同作用对柳枝生根的促进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的作用”,为验证此观点,下列实验组合合理的是(  )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要验证: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共同作用对柳枝生根的促进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的作用。就要单独施用生长素溶液的植株、单独施用赤霉素溶液的植株、施用生长素、赤霉素混合溶液的植株,然后再用施用清水的植株作为对照实验。所以实验组合合理的是②③④⑤。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 下列实验方案中,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B 鉴别氯化钡、硫酸铜、碳酸钙、稀盐酸四种溶液 将组内物质相互混合,观察现象
C 除去氧化钙的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验证某可燃性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因为若溶液显酸性,也显无色,故选项错误;
B、蓝色溶液是硫酸铜,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钾溶液;与碳酸钾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钾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钾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因为原混合气体中若含有甲烷,不能检验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题,共38分)
16. 长跑是体育中考的一个重要项目。
(1)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人体消化吸收糖类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2)1000米跑测试在操场跑道中绕圈进行,若某学生在弯道中保持速度大小不变,则在弯道中运动状态________(选城“始终不变”或“发生改变”)。
(3)如表所示为某市体育中考1000米跑项目的评分标准(男),偎如某同学1000米跑测试的平均速度为5m/s,则根据表格中的标准,该生在该项目的得分为________分。
项目分值(分) 10 9 8 7 6
1000米跑用时 3min25s 3min35s 3min45s 3min55s 4min05s
【答案】 ①. 小肠 ②. 发生改变 ③. 10
【解析】
【详解】(1)[1]人体消化吸收糖类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2]学生在弯道中保持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在发生改变,所以在弯道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3] 1000米跑所需时间为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同学在该项目得分为10分。
17. “摩擦焊接”是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其原理为将两块金属压在一起,其中一块金属高速转动使两块金属的接触面高温熔化从而焊接在一起。则在“摩擦焊接”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
【详解】高速转动使两块金属的接触面高温熔化从而焊接在一起,则在“摩擦焊接”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8. 如图甲所示的过氧化氢喷雾机是一种新型消毒设备,相比普通喷壶能喷出更高密度的极细过氧化氢液滴,覆盖在物体表面从而达到消毒目的。图乙是消毒机喷嘴工作原理的简化示意图。
(1)喷洒过氧化氢对环境物体消毒杀菌。从预防传染病角度,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
(2)工作时,喷嘴中的叶片高速旋转后有喷雾喷出。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
(3)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常见方法。如图A是普通喷弼喷出的液滴分布模型图,请在图B中画出过氧化氢喷雾机喷洒的液滴分布图(“●”表示过筑化氢液滴)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切断传播途径 ②. 见解析 ③.
【解析】
【详解】(1)[1]喷洒过氧化氢对环境物体消毒杀菌,从预防传染病角度,这一措施属于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2)[2]叶片高速旋转,使混合室内空气流速地大,压强减小,液体和空气在混合室内混合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混合彻底并从喷出喷口。
(3)[3]过氧化氢喷雾机相比普通喷壶能喷出更高密度的极细过氧化氢液滴,在相同时间喷出的液滴就更多更细(①“●”液滴数量大于4;②“●”液滴的大小比原来的小,尽量均匀),如图:
19.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炼锡的情景。将数百斤锡砂(主要成分:SnO2)装入洪炉,用木炭堆架起来,鼓风熔炼,火力足够时,锡便可顺畅流出。最后用铁管槽道将锡引入铺有炭末与瓷灰的炉外低池即可。
(1)SnO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木炭在上述反应中可起到__________(选填“还原剂”或“氧化剂”)的作用。
【答案】 ①. +4价 ②. 2CO ③. 还原剂
【解析】
【详解】(1)S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求出锡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4价。
(2)化学方程式左边锡原子个数1个、氧原子个数2个、碳原子个数2个;化学方程式右边锡原子个数1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方程式右边还应有氧原子个数2个、碳原子个数2个,即化学方程式右边应填写2CO。故填:2CO。
(3)上述反应中C使SnO2还原为Sn,具有还原性,所以木炭在上述反应中可起到还原剂的作用。故填:还原剂。
20. 机器人餐厅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当接近目的地时﹐会早关闭发动机,此时机器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机器人具有_________。在笨重的机器人底部装几个小轮移动起来比较省力,这是通过_________来减小摩擦。已知该机器人质盘为85kg,则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待机静止时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
【答案】 ①. 惯性 ②. 变滑动为滚动 ③. 0
【解析】
【详解】[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关闭发动机,此时机器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机器人具有惯性。
[2]在笨重的机器人底部装几个小轮这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从而移动起来比较省力。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待机静止时,处于平衡态,相对地面没有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0N。
21.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
(1)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华鲟构成___________;
(2)近年来野生中华鲟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这一珍惜物种, 科研部门于今年3月在武汉放流5万尾中华鲟,放流前,鱼体要浸泡在食盐水中消毒,欲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该食盐水溶液,可向49千克水中加入氯化钠___________千克;
(3)中华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如图乙所示,为研究信号处理其洄游情 况,科研入员在鱼体内植入微型信号发射装置器,通过监测船上的听简接收信号发射器发出的稳定声波确定鱼的相对距离,若此时监测船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处理后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保持不变,则以岸上群山中华鲟为参照物,此时中华鲟可能的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选填“水平向左运动”、“静止”或“水平向右运动”)。
【答案】 ①. 种群 ②. 1 ③. 水平向左运动
【解析】
【详解】(1)[1]根据种群的定义可知,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华鲟构成种群。
(2)[2]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溶剂为49千克水,则溶液质量为
m溶液=49千克÷(1-2%)=50千克
因为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则所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m氯化钠=50千克-49千克=1千克
(3)[3]此时监测船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处理后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保持不变,说明监测船和中华鲟之间距离不变,则中华鲟也是水平向左运动。
22. 火锅是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美食,如图所示为“番茄鱼”火锅。
(1)酒精炉侧壁设计了很多小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番茄鱼”中充满着番茄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番茄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3)质量为m1的酒精(可表示为C2H6O)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2,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
【答案】 ①. 为燃烧提供所需的助燃剂(或氧气) ②. 液泡 ③.
【解析】
【详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酒精炉侧壁设计了很多小孔的目的是为燃烧提供所需的助燃剂(或氧气);
(2)“番茄鱼”中充满着番茄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番茄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3)质量为m1的酒精(可表示为C2H6O),碳元素的质量为;质量为m2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x××100%=, x=。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题,共37分)
23.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老师提出不能用木条作燃料,因为它燃烧消耗氧气,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小明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用了图甲所示装置。他选用木条和红磷进行对比,分别点燃后迅速塞入集气瓶中使其充分燃烧,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打开止水夹,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后得到表1数据。
表1
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mL) 占集气瓶体积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木条 41 21 32 31.3 18.5%
红磷 43 42 40 41.7 24.7%
表2
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mL) 占集气瓶体积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木炭 6.8 7.1 7.2 7 4.1%
小明观察到每次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时的火焰大小不同,水进入的体积也不同。他猜想:木条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会“烧掉”瓶内其他气体,火焰越大,气体被“烧掉”越多。查阅资料后﹐他改用燃烧时几乎没有火焰的木炭作为燃料,得到表2数据。
(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支持小明猜想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指出木条燃烧后有水进入,是因为瓶中气体受热外逸。于是小明又做了相关实验,认对比甲、乙或乙、丙都能知道是否有“烧掉”其他气体。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判断其可行性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温度冷却至室温 ②. 术炭作为燃料进入的水远小于木条的 ③. 我认为甲、乙对比是不可行的,因为存在2个变量,甲存在气体外逸的可能,而乙不会外逸;同时无法控制乙组火焰和甲组相同(或者我认为乙、丙对比是可行的,因为装置在密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气体外逸的情况,若最终乙、丙装置进入的水量相同,则能否定小红猜想)
【解析】
【详解】(1)实验木条燃烧会放热,要等到集气瓶温度降低到室温减少误差,则“合适时间”指的是温度冷却至室温。
(2)分析表中数据,支持小明猜想的证据是术炭作为燃料进入的水远小于木条的。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方法,我认为甲、乙对比是不可行的,因为存在2个变量,甲存在气体外逸的可能,而乙不会外逸,同时无法控制乙组火焰和甲组相同;(或者我认为乙、丙对比是可行的,因为装置在密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气体外逸的情况,若最终乙、丙装置进入的水量相同,则能否定小红猜想。
24. 某项目化小组用和材料制作5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2,3,4,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细线粗细与体积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将这串小球放人未知液体中,根据小球不同的浮沉状态测出液体的密度。
材料种类 A B C
密度(g/cm3) 0.5 1.0 2.7
【原理】图中液体的密度与_________号小球密度相同。
【制作】请从表1中选择一种材料来制作密度均匀变化的5个小球,并说明具体制作方法:_____________。
【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请预测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4 ②. 见解析 ③. 相邻小球间的绳子被拉紧
【解析】
【详解】[1]根据浮沉条件知道,ρ物<ρ液,则上浮;ρ物=ρ液,则悬浮;ρ物>ρ液,则下沉。由图知道,4号小球悬浮在液体中,所以,图中液体的密度与4号小球密度相同。
[2]具体制作原则:①少材料选择;②控制体积相同;③质量梯度性改变。根据题意知道,选择C材料,将每个小球的体积均控制为lcm3,将中间挖空,使小球总质量分别为0.5g,l.0g,以此类推至2.7g。
[3]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时,由浮沉条件知道,两球的运动状态将不同,由于一个上浮,一个下沉,所以相邻小球间的绳子将被拉紧。
25.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一:取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直径相同),按图乙进行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
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向烧杯中逐渐加水,直到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
步骤三:如图丁所示,用滴管向塑料圆筒中加满水,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3。
(1)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用F1、F2、F3列式表示)。
(2)若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是__________的关系,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实验中小组发现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下列操作会引起该结果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就使用
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
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
D.步骤三未调节好铁夹的高度就读数
【答案】 ①. ②. (或) ③. CD
【解析】
【详解】(1)[1]如图丙所示,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2)[2]由题意可知如果测量结果满足
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3]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与步骤三未调节好铁夹的高度就读数会引起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故选CD。
26. 蟑螂是一种繁殖能力和生命力极强的卫生害虫,一旦出现,很难驱除干净。蟑螂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呢 学习小组的同学结合实际经验做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蟑螂喜欢潮湿的环境。(生活实例:卫生间的蜂螂数目比卧室多)
假设二:蟑螂喜欢温暖的环境。(生活实例:_________________ )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实验设计如表所示:
组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环境温度 5℃ 15℃ 25℃ 35℃ 45℃
其他条件 大小完全相同的容器:_____ ______;各容器内放入品种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20只蟑螂;相同种类和数量的食物。
活跃程度 不活动 活动很少 活跃 非常活跃 出现死亡
(1)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个支持假设二“ ”处的生活实例:______________。
(2)请将实验设计环节“ ”处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本次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夏天蟑螂比冬天多 ②. 相同的湿度 ③. 蟑螂喜欢温暖的环境。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蟑螂越活跃,但温度过高蟑螂会死亡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所以,对照试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详解】(1)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此实验假设二是蟑螂喜欢温暖的环境,如夏天温度较高,比冬天暖和,夏天蟑螂比冬天多。
(2)对照实验要求,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除温度不同外,容器的大小要相同、饲养的环境应相同、各容器放置的实验材料应相同等。“ ”处的内容是相同的湿度。
(3)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不高于3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蟑螂的活动程度就越高,但温度过高蟑螂会死亡。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蟑螂喜欢温暖的环境,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蟑螂越活跃,但温度过高蟑螂会死亡。
27. 盐度计是常用于卤水﹑热食制作时快速测定食盐溶液质量分数的仪器,可防止盐分摄入过多引起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简易盐度计活动,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食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质量分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电阻越小。它们的关系如表所示:
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表
质量分数(%) 0.5 1.4 4.1 7.9 10.3 15.7 20.5 23.9 26.5
电阻(Ω) 193.6 105.4 44.8 25.0 19.4 13.0 10.0 8.6 8.0
【产品制作】如图所示为盐度计工作电路图,电极a,b分别固定在烧杯内壁两侧,R0是阻值为4Ω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烧杯内倒满卤水时,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1)小组同学测试产品时,将盐度计放入蒸馏水中,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请通过计算说明该电压表能否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产品检验】该小组讨论并制定了项目成果评价量分表,具体如下:
选项 A B C D E
分值(分) 0
10 5
(3)该简易盐度计需用于配置下列溶液: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5%~10%卤水、25%的咸菜液等。请判断选项B、E的分值范围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0V ②. 该电压表能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③. 10>B>E>5,因为要测出0.9%~25%之间的质量分数,所以盐度计需要能测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食盐溶液(体现量程比精确度重要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食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质量分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电阻越小,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则电压示数为0V;
(2)由题可知,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6.5%,
查表可知R溶=8Ω,R总=R溶+R0=8Ω+4Ω=12Ω,
=0.5A×4Ω=2V<3V
因此该电压表能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3)B-精确度低(最小刻度值大于1%),C-精确度高(最小刻度值小于或等于1%),D-精确度低(最小刻度值大于1%),E-精确度高(最小刻度值小于或等于1%);即C>B>E>D,根据表格,则有10>B>E>5,因为要测出0.9%~25%之间的质量分数,所以盐度计需要能测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食盐溶液(体现量程比精确度重要即可)。
28. 风能是一种低碳、清洁的能源。如图甲所示为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一款风力发电装置,为了测试发电功率,他们展开如下实验。
(1)【成果测试】风力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何比较相同风速下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请选择合适器材并绘制原理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________
器材:小灯泡、定值电阻、电能表、秒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电路图:        简述原理(公式):
(2)【成果优化】小组同学将灯泡连入风力发电机,发现风向和叶片夹角θ会影响发光亮度(如图乙所示)。该小组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优化。已知同一地区的风向会发生变化,为了更大程度利用风力发电,请在原装置上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
(3)【成果延伸】一般来说,扇叶转速越大,发电功率越大。在现实生活中,叶片长度是影响发电机发电功率的因素之一。相同风力下,只增加叶片长度,试推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见解析 ②. ①安装尾舵(可调节方向的装置即可);②调节扇叶叶与风向的夹角为70度 ③.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在发电风车两端连接灯泡和电流表,测出经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用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进行比较;各种测量方法如图
P=IU P=UI
测量U 观察小灯泡亮度
(2)①[2]安装尾舵(可调节方向的装置即可);②调节扇叶与风向的夹角为合适的角度
(3)[3]①叶片长度加大后,会增大与风的受力面积,转速变大;但同时质量增加,会使转速减小;受力面积的影响大于质量的影响,则转速变大,发电功率增加。
②叶片长度加大后,会增大与风的受力面积,转速变大;但同时质量增加、会使转速减小;受力面积的影响等于质量的影响,则转速变小,发电功率不变。
③叶片长度加大后,会增大与风受力面积,转速变大;但同时质量增加,会使转速减小。受力面积的影响小于质量的影响,则转速变小,发电功率减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40分)
29. 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血液循环系统模型”以模拟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和血液的循环流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血液循环系统”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心脏收缩和舒张,血液单向流动效果明显 能模拟心脏收缩、血液能流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心脏收缩,血液不能流动
小明同学利用橡皮管、注射器、红墨水、三通接头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红墨水主要用于模拟血液,血液之所以是红色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存在一种细胞: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该模型如何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______________。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优秀”,则该模型中的a结构的功能类似于心脏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红细胞 ②. 注射器向前推表示心脏收缩,注射器向后拉表示心脏舒张 ③. 房室瓣##瓣膜
【解析】
【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4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详解】(1)血液之所以是红色主要是因为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呈红色。
(2)注射器向前推,血液由注射器注射入血管,因此,表示心脏收缩;注射器向后拉时,血液由血管流回心脏,因此,表示心脏舒张。
(3)根据评价表,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结构完整,能模拟心脏收缩和舒张,血液单向流动效果明显,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优秀”,则该模型中的a结构能使血液单向流动,因此,它的功能类似于心脏中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30. 我国沙尘天气多发于春季,冬季相对较少。春季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常发生沙尘天气,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材料一:冬季风影响我国的时间:9月上旬至次年4月,夏季风影响我国的时间:春夏之交(4、5月)至9月。
材料二:我国的戈壁沙漠分布图(如图甲所示)。
材料三:我国北方某地的年气温降水量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材料四:春季沙漠地表升温较快并加热地表附近大气,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春季我国华北、华东地区的沙尘天气多发,而冬季较少发生。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北方分布戈璧沙漠;②冬季气温低,沙漠冰雪覆盖;③春季温度上升冰雪融化;④北方降水少;⑤对流天气;⑥冬季风风向为西北风。
【解析】
【详解】我国的北方分布较多的沙漠戈壁,冬季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沙漠中的沙尘被冰雪覆盖或处于冻结状态,沙尘不容易被风刮起,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北方春季降水稀少,沙漠土壤变得松动,同时地表附近空气被加热,地面大气温度升高,上层大气温度低,形成对流,大量尘土随气流上升,同时冬季风为西北风,于是将沙尘吹向华北和华东地区。
31. 如图甲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吊”示意图,其配重箱A重4000kg,起重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滑车B,图乙为滑车B及滑轮组中钢绳的穿绳示意图,滑车B内装的电机可卷动钢绳提升重物C。现用该装置吊起重的物体C,若不计起重臂、滑车、钢绳、动滑轮重及摩擦,g取10N/kg。请完成以下问题。
(1)滑车B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若配重箱A到支点O的距离为5m,则滑车B可向右移动的最远距离是多少_________?
(3)若电机在25s内将物体C竖直向上匀速吊起10m,则该电机克服物体C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若此时电机工作的实际功率为5000W,则该电机的机械效率为多少_________?
【答案】 ①. 改变力的方向 ②. 2.5m ③. ,64%
【解析】
【详解】解:(1)定滑轮不能省力,滑车B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配重箱的重力相当于动力,即配种箱的重力
重物的重力相当于阻力F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滑车B可向有移动的最远距离
=2.5m
(3)电机克服物体C重力做功的功率
该电机的机械效率为
答:(1)滑车B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若配重箱A到支点O的距离为5m,则滑车B可向右移动的最远距离是2.5m;
(3)该电机克服物体C重力做功的功率为,该电机的机械效率为64%。
32. 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共10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氯化铜在原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3.5%,求: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点的坐标(,)为多少_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答案】 ①. CuCl2、NaCl##NaCl、CuCl2 ②. (120,9.8) ③. 设:NaOH与CuCl2反应产生的NaCl的质量为m。
NaOH与HCl反应产生的NaCl的质量为n。
解得m=11.7g
与HCl反成的NaOH质量=40g×10%=4g。
解得n=5.85g。
NaCl的质量分数
答:NaCl的质量分数为8.3%。
【解析】
【详解】(1)A点为酸碱恰好中和时间点,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HCl被消耗完,故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CuCl2、NaCl;
(2)解:溶液中CuCl2的质量=13.5%×100g=13.5g
设:参加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Cu(OH)2质量为y。
x=8g y=9.8g
与CuCl2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80g;
=80g+40g=120g;C点坐标为(120,9.8)。
(3)见答案。
33. 如图甲所示的电火锅,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S1是旋钮开关,S2是温控开关(当锅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断开,当锅体温度低于一定值时自动闭合),R是指示灯的分压电阻,不起到加热作用。发热管如图丙所示,滑片转动时只能与滑动触头接触,0挡为断开状态,I、Ⅱ、Ⅲ、Ⅳ挡是不同功率的挡位,电热丝被均分为四段接入电路,其他元件的电阻均忽略不计。
(1)S1从0挡转到I挡开始工作,温控开关S2的状态是__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
(2)图丙中,滑片顺时针转动,发热管的加热功率增大,Ⅳ挡时功率最大。则接线柱a,b、c中连入电路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电火锅Ⅳ挡加热功率为1000W,若电火锅在Ⅲ挡工作5min,求发热管消耗的电能_________。
【答案】 ①. 闭合 ②. b、c ③.
【解析】
【详解】解:(1)根据题意知道,当锅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开关自动断开,当锅体温度低于一定值时温控开关自动闭合,所以,S1从0挡转到Ⅰ挡刚开始工作时,温度较低,温控开关S2的状态是闭合。
(2)图丙中,滑片顺时针转动,发热管的加热功率增大,Ⅳ挡时功率最大,发热管两端的电压不变(等于电源电压),由知道,在Ⅳ挡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则由图丙知道,应将b、c连入电路。
(3)已知电火锅Ⅳ挡加热功率为1000W,则Ⅳ挡加热时的电阻为
由题知每段电热丝的阻值相等,且由图丙知道,Ⅳ挡时只有一段电热丝接入电路,而Ⅲ挡时两段电热丝串联接入电路,则Ⅲ挡工作时的电阻为
所以电火锅在Ⅲ挡工作5分钟消耗的电能为
答:(1)S1从0挡转到I挡开始工作,温控开关S2的状态是闭合;
(2)图丙中,滑片顺时针转动,发热管的加热功率增大,Ⅳ挡时功率最大。则接线柱a,b、c中连入电路的应该是b、c;
(3)发热管消耗的电能1.5×105J。
34. 如图所示为一个简易泡沫灭火器,为增加泡沫量,其中添加少量不参与反应发泡剂。
(1)该简易灭火器中使用浓盐酸而不用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若要求该灭火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为10mL/s,并且持续出气50s,则需要的100g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密度取1.98g/L)
(3)倒转该装置会喷出大量泡沫,其原理是___________。
【答案】(1)浓度更高反应更快
(2)2.385%
解:需要二氧化碳气体质量=1.98g/L×0.01L/s×50s=0.99g;
设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
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85%;
答:需要的100g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85%;
(3)碳酸钠与盐酸混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使装置内的气压变大,喷出大量泡沫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简易灭火器中使用浓盐酸而不用稀盐酸的目的是浓度更高反应更快,故填:浓度更高反应更快;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倒转该装置会喷出大量泡沫,其原理是碳酸钠与盐酸混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使装置内的气压变大,喷出大量泡沫,故填:碳酸钠与盐酸混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使装置内的气压变大,喷出大量泡沫。
35. 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较为繁琐,因此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提出制作一个简易电子秤。
【产品设计】
学习小组设计了电子秤的结构图,用电压表来显示物体质量的大小,如图甲所示,其中U0=6V,R0=15Ω,电压表选用0~3V,AB是一段阻值为15Ω,长度为15cm的均匀电阻丝。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托盘且与滑片Р相连,滑片P能随弹簧一起上下移动,弹簧伸长盘工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功能调试】
(1)调零:闭合开关S后,发现托盘不放物体电压表也有示数。为了调零,需要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
(2)标刻度:
①计算电压表示数为3V时对应的物体质量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根据刻度均匀性在表盘上标注其他刻度所对应的质量值_________。
【产品优化】
(3)如果需要测量更精确的数值,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该电子秤优化。请同学们参考下列的评价量表,提出电子秤精确度的改进措施_________。(提示:改进指施用文字或作图说明均可)
评价量表 1分(合格) 2分(良好) 3分(优秀)
能初步提出改进思路 能定性提高精确度 能定量将精确度提高2倍
【答案】 ①. 调节弹簧高度直至滑片P对准A端 ②. 30g ③. 见解析 ④.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由图甲可知,调节弹簧高度直至滑片P对准A端。
(2)[2]电路中电流为
R的阻值为
由图乙得,此时F=0.3N,则出
=0.03kg=30g
[3]表盘上其他刻度所对应的质量值如图:
(3)[4]
答题要点 一般 良好 优秀
提出初步改进思路 定量地提出改进措施,并说明理由 定性地提出改进措实点的改进施(必要时请说明使用的注意事项)
答案示例 更换弹簧 更换弹性系数更小(更容易被拉伸)的弹簧 更换弹性系数是原弹簧二分之一的弹簧(合理却可)
更换定值电阻R0 将对值电阻R0换为阻值更小的定值电阻 去掉定值电阻R0,该电子秤的量程变为原量程的二分之一,使用时应注意使滑片P不要超过RAB长度的一半
更换电源 将电源更换为电压更大的电源 将电源更换为12V的电源,使用时注意使滑片P不要超过RAB长度的一半
加装滑轮 在弹簧下端加装动滑轮,增大弹簧所受的拉力
在重物处加装杠杆 未说明OC=CD 说明OC=CD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探花卷
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木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请、在答题卷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卷g=10N/kg。
4.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紧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2. 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  )
A. B.
C. D.
3. 1897年德国植物学家普费弗发现植物细胞中有一种结构,有些物质可通过它,另一些物质几平完全不能通过它,则该结构很可能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4. 下列与试管相关的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A. B.
C. D.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变形虫图像,则变形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
A. B.
C. D.
6.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列字词变换可以看做科学中的“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B.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C. 振+中华==中+振华 D. 振兴+中华==振华+中兴
7. 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它对地面的压强和动能将如何变化(  )
A. 压强减小,动能减小 B. 压强不变,动能不变
C. 压强减小,动能不变 D. 压强不变,动能减小
8. 如图所示为一杯食盐溶液,a,b、c为烧杯中的三个点,其中a,b为同一深度﹐则这三个点的液体密度大小情况是(  )
A. B.
C. D.
9. 如图所示为杭州市某校园内杆影(虚线表示)的日变化趋势图,其中代表早晨杆影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关于排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发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B. 排球离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人的推力
C. 沿弧线自由飞行的排球到达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
D. 排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滚动时,它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 有四种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Na2SO4溶液,④NaOH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其被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 ②④①③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②①③④
12. 近年来超导材料(一定温度下导体电阻为零)成为全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利用“伏安法”可以简单测量导体电阻是否为零。若导线电阻不可忽略,R为某超导材料,则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3. 站在透明的游泳池前的人拍摄到如图甲所示的奇怪现象:人的身体和头竟然“分开”了。下列光路图中,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B.
C. D.
14. 在“扦插柳枝”的实践活动中,小明了解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共同作用对柳枝生根的促进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的作用”,为验证此观点,下列实验组合合理的是(  )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15. 下列实验方案中,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B 鉴别氯化钡、硫酸铜、碳酸钙、稀盐酸四种溶液 将组内物质相互混合,观察现象
C 除去氧化钙的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验证某可燃性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题,共38分)
16. 长跑是体育中考的一个重要项目。
(1)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人体消化吸收糖类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2)1000米跑测试在操场跑道中绕圈进行,若某学生在弯道中保持速度大小不变,则在弯道中运动状态________(选城“始终不变”或“发生改变”)。
(3)如表所示为某市体育中考1000米跑项目的评分标准(男),偎如某同学1000米跑测试的平均速度为5m/s,则根据表格中的标准,该生在该项目的得分为________分。
项目分值(分) 10 9 8 7 6
1000米跑用时 3min25s 3min35s 3min45s 3min55s 4min05s
17. “摩擦焊接”是一种新型的焊接技术,其原理为将两块金属压在一起,其中一块金属高速转动使两块金属的接触面高温熔化从而焊接在一起。则在“摩擦焊接”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是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甲所示的过氧化氢喷雾机是一种新型消毒设备,相比普通喷壶能喷出更高密度的极细过氧化氢液滴,覆盖在物体表面从而达到消毒目的。图乙是消毒机喷嘴工作原理的简化示意图。
(1)喷洒过氧化氢对环境物体消毒杀菌从预防传染病角度,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
(2)工作时,喷嘴中的叶片高速旋转后有喷雾喷出。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
(3)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常见方法。如图A是普通喷弼喷出的液滴分布模型图,请在图B中画出过氧化氢喷雾机喷洒的液滴分布图(“●”表示过筑化氢液滴)________________。
19.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炼锡的情景。将数百斤锡砂(主要成分:SnO2)装入洪炉,用木炭堆架起来,鼓风熔炼,火力足够时,锡便可顺畅流出。最后用铁管槽道将锡引入铺有炭末与瓷灰的炉外低池即可。
(1)SnO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木炭在上述反应中可起到__________(选填“还原剂”或“氧化剂”)的作用。
20. 机器人餐厅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当接近目的地时﹐会早关闭发动机,此时机器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机器人具有_________。在笨重的机器人底部装几个小轮移动起来比较省力,这是通过_________来减小摩擦。已知该机器人质盘为85kg,则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待机静止时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
21.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
(1)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华鲟构成___________;
(2)近年来野生中华鲟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这一珍惜物种, 科研部门于今年3月在武汉放流5万尾中华鲟,放流前,鱼体要浸泡在食盐水中消毒,欲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该食盐水溶液,可向49千克水中加入氯化钠___________千克;
(3)中华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如图乙所示,为研究信号处理其洄游情 况,科研入员在鱼体内植入微型信号发射装置器,通过监测船上的听简接收信号发射器发出的稳定声波确定鱼的相对距离,若此时监测船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处理后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保持不变,则以岸上群山中华鲟为参照物,此时中华鲟可能的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选填“水平向左运动”、“静止”或“水平向右运动”)。
22. 火锅是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美食,如图所示为“番茄鱼”火锅。
(1)酒精炉侧壁设计了很多小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番茄鱼”中充满着番茄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番茄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3)质量为m1的酒精(可表示为C2H6O)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2,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题,共37分)
23.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老师提出不能用木条作燃料,因为它燃烧消耗氧气,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小明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用了图甲所示装置。他选用木条和红磷进行对比,分别点燃后迅速塞入集气瓶中使其充分燃烧,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打开止水夹,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后得到表1数据。
表1
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mL) 占集气瓶体积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木条 41 21 32 31.3 18.5%
红磷 43 42 40 41.7 24.7%
表2
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mL) 占集气瓶体积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木炭 6.8 7.1 7.2 7 4.1%
小明观察到每次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时的火焰大小不同,水进入的体积也不同。他猜想:木条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会“烧掉”瓶内其他气体,火焰越大,气体被“烧掉”越多。查阅资料后﹐他改用燃烧时几乎没有火焰的木炭作为燃料,得到表2数据。
(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支持小明猜想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指出木条燃烧后有水进入,因为瓶中气体受热外逸。于是小明又做了相关实验,认对比甲、乙或乙、丙都能知道是否有“烧掉”其他气体。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判断其可行性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4. 某项目化小组用和材料制作5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2,3,4,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细线粗细与体积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将这串小球放人未知液体中,根据小球不同的浮沉状态测出液体的密度。
材料种类 A B C
密度(g/cm3) 0.5 1.0 2.7
【原理】图中液体的密度与_________号小球密度相同。
【制作】请从表1中选择一种材料来制作密度均匀变化的5个小球,并说明具体制作方法:_____________。
【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请预测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25.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一:取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直径相同),按图乙进行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
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向烧杯中逐渐加水,直到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
步骤三:如图丁所示,用滴管向塑料圆筒中加满水,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3。
(1)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用F1、F2、F3列式表示)。
(2)若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是__________的关系,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实验中小组发现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下列操作会引起该结果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就使用
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
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
D.步骤三未调节好铁夹的高度就读数
26. 蟑螂是一种繁殖能力和生命力极强的卫生害虫,一旦出现,很难驱除干净。蟑螂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呢 学习小组的同学结合实际经验做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蟑螂喜欢潮湿的环境。(生活实例:卫生间的蜂螂数目比卧室多)
假设二:蟑螂喜欢温暖的环境。(生活实例:_________________ )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实验设计如表所示:
组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环境温度 5℃ 15℃ 25℃ 35℃ 45℃
其他条件 大小完全相同的容器:_____ ______;各容器内放入品种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20只蟑螂;相同种类和数量的食物。
活跃程度 不活动 活动很少 活跃 非常活跃 出现死亡
(1)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个支持假设二“ ”处的生活实例:______________。
(2)请将实验设计环节“ ”处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本次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7. 盐度计是常用于卤水﹑热食制作时快速测定食盐溶液质量分数的仪器,可防止盐分摄入过多引起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简易盐度计活动,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食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质量分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电阻越小。它们的关系如表所示:
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表
质量分数(%) 0.5 1.4 4.1 7.9 10.3 15.7 20.5 23.9 26.5
电阻(Ω) 193.6 105.4 44.8 25.0 19.4 13.0 10.0 8.6 8.0
【产品制作】如图所示为盐度计工作电路图,电极a,b分别固定在烧杯内壁两侧,R0是阻值为4Ω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烧杯内倒满卤水时,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1)小组同学测试产品时,将盐度计放入蒸馏水中,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请通过计算说明该电压表能否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产品检验】该小组讨论并制定了项目成果评价量分表,具体如下:
选项 A B C D E
分值(分) 0
10 5
(3)该简易盐度计需用于配置下列溶液: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5%~10%卤水、25%的咸菜液等。请判断选项B、E的分值范围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8. 风能是一种低碳、清洁的能源。如图甲所示为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一款风力发电装置,为了测试发电功率,他们展开如下实验。
(1)【成果测试】风力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何比较相同风速下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请选择合适器材并绘制原理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________
器材:小灯泡、定值电阻、电能表、秒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电路图:        简述原理(公式):
(2)【成果优化】小组同学将灯泡连入风力发电机,发现风向和叶片夹角θ会影响发光亮度(如图乙所示)。该小组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优化。已知同一地区的风向会发生变化,为了更大程度利用风力发电,请在原装置上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_;
(3)【成果延伸】一般来说,扇叶转速越大,发电功率越大。在现实生活中,叶片长度是影响发电机发电功率的因素之一。相同风力下,只增加叶片长度,试推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40分)
29. 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血液循环系统模型”以模拟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和血液的循环流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血液循环系统”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心脏收缩和舒张,血液单向流动效果明显 能模拟心脏收缩、血液能流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心脏收缩,血液不能流动
小明同学利用橡皮管、注射器、红墨水、三通接头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红墨水主要用于模拟血液,血液之所以红色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存在一种细胞: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该模型如何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______________。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优秀”,则该模型中的a结构的功能类似于心脏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
30. 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发于春季,冬季相对较少。春季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常发生沙尘天气,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材料一:冬季风影响我国的时间:9月上旬至次年4月,夏季风影响我国的时间:春夏之交(4、5月)至9月。
材料二:我国的戈壁沙漠分布图(如图甲所示)。
材料三:我国北方某地的年气温降水量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材料四:春季沙漠地表升温较快并加热地表附近大气,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春季我国华北、华东地区的沙尘天气多发,而冬季较少发生。________________。
31. 如图甲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吊”示意图,其配重箱A重4000kg,起重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滑车B,图乙为滑车B及滑轮组中钢绳的穿绳示意图,滑车B内装的电机可卷动钢绳提升重物C。现用该装置吊起重的物体C,若不计起重臂、滑车、钢绳、动滑轮重及摩擦,g取10N/kg。请完成以下问题。
(1)滑车B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若配重箱A到支点O的距离为5m,则滑车B可向右移动的最远距离是多少_________?
(3)若电机在25s内将物体C竖直向上匀速吊起10m,则该电机克服物体C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若此时电机工作的实际功率为5000W,则该电机的机械效率为多少_________?
32. 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共10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氯化铜在原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3.5%,求: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点的坐标(,)为多少_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33. 如图甲所示的电火锅,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S1是旋钮开关,S2是温控开关(当锅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断开,当锅体温度低于一定值时自动闭合),R是指示灯的分压电阻,不起到加热作用。发热管如图丙所示,滑片转动时只能与滑动触头接触,0挡为断开状态,I、Ⅱ、Ⅲ、Ⅳ挡是不同功率的挡位,电热丝被均分为四段接入电路,其他元件的电阻均忽略不计。
(1)S1从0挡转到I挡开始工作,温控开关S2的状态是__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
(2)图丙中,滑片顺时针转动,发热管的加热功率增大,Ⅳ挡时功率最大。则接线柱a,b、c中连入电路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电火锅Ⅳ挡加热功率为1000W,若电火锅在Ⅲ挡工作5min,求发热管消耗的电能_________。
34. 如图所示为一个简易泡沫灭火器,为增加泡沫量,其中添加少量不参与反应的发泡剂。
(1)该简易灭火器中使用浓盐酸而不用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若要求该灭火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为10mL/s,并且持续出气50s,则需要的100g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密度取1.98g/L)
(3)倒转该装置会喷出大量泡沫,其原理是___________。
35. 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较为繁琐,因此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提出制作一个简易电子秤。
【产品设计】
学习小组设计了电子秤的结构图,用电压表来显示物体质量的大小,如图甲所示,其中U0=6V,R0=15Ω,电压表选用0~3V,AB是一段阻值为15Ω,长度为15cm的均匀电阻丝。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托盘且与滑片Р相连,滑片P能随弹簧一起上下移动,弹簧伸长盘工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功能调试】
(1)调零:闭合开关S后,发现托盘不放物体电压表也有示数。为了调零,需要进行操作为___________。
(2)标刻度:
①计算电压表示数为3V时对应的物体质量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根据刻度均匀性在表盘上标注其他刻度所对应的质量值_________。
【产品优化】
(3)如果需要测量更精确的数值,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该电子秤优化。请同学们参考下列的评价量表,提出电子秤精确度的改进措施_________。(提示:改进指施用文字或作图说明均可)
评价量表 1分(合格) 2分(良好) 3分(优秀)
能初步提出改进思路 能定性提高精确度 能定量将精确度提高2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