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七下第1章和第2章综合练习(一)(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C.④是在子宫内进行的,发育所需的营养部分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D.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脐带和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2.2016年初,世界上首位利用“三合二”胚胎技术培育的婴儿诞生,被称为“三亲婴儿”,具体培直技术路线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跟受精卵一样都具有非常强的生长和分化能力B.“三亲婴儿”的繁殖类型属于有性生殖C.从细胞融合到婴儿诞生的整个发育过程所需营养物质都来自母体D.“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身捐献者卵母细胞的细胞核3.如图是乐乐站在岸边观察湖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C. D.4.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在较亮的环境下做,效果会更好B.如果玻璃板不与水平桌面垂直,将无法成像C.用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有利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5.如图可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下表各选项与图示关系相符的是( )1 2 3A 胚乳 胚 种子B 细菌 真核生物 微生物C 扦插 营养繁殖 无性繁殖D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植物A.A B.B C.C D.D6.类比是通过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但下列推理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是胎生的,蝙蝠是哺乳动物,蝙蝠也是胎生的B.固体有重力而对底面产生压强,液体有重力,液体对底面也有压强C.声音以声波传播需要依赖物质,光以光波传播,光的传播也需要物质了D.地球倾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产生四季,火星也倾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火星也有四季7.下列不属于男性第二性征的是( )A.长出胡须 B.喉结增大 C.饭量变大 D.声音改变8.图1为某带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为该微生物的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细胞属于原枝细胞B.图2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C.该微生物可能是青霉菌D.微生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属于植物细胞9.建兰大食堂葱油拌面窗口,烧面用的大豆油来自大豆,面条的原材料面粉来自小麦,小金同学比较大豆种子和小麦种子结构的异同,正确的是( )A.大豆和小麦都是双子叶植物 B.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胚乳构成C.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会减少 D.大豆种子最先萌发的部位是胚芽10.2022年3月,温州动物园饲养的濒危鸟类黄腹角雉(如图)产下3枚鸟蛋,其中一枚于4月自然孵化成功。黄腹角雉的生殖方式为( )A.有性生殖、卵生 B.无性生殖、卵生C.有性生殖、胎生 D.无性生殖、胎生11.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可以将掩膜上的图形曝光在硅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缩图透镜是凸透镜,硅片相当于光屏②掩膜在硅片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③若要硅片上的像更大更清晰,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④若此时掩膜向上移动1厘米,硅片向下移动1厘米,仍能呈清晰的像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图甲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能扩大视野是利用凸面镜的发散作用B.图乙所示的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C.图丙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D.图丁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13.我国嫦娥四号登陆月球后,所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长出了月球上“第一片嫩叶”。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 )A.充足的光照 B.适宜的温度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气1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如图四个实验,所用科学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扬声器旁的烛焰随音乐晃动 B.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C.真空不能传声 D.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5.亚洲第一座兆瓦级规模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位于北京,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即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都由自动装置控制,能绕O点转动,以便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高处的接收器上。现有一束太阳光最初沿图中的AO方向照射到定日镜M上,反射光沿OB方向射到接收器上,一段时间后,这束太阳光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后照射到定日镜M上的O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定日镜都是平行摆放的B.定日镜与地面的夹角会随太阳光的强弱变化而变化C.定日镜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0°,仍能将光反射到接收器上D.该装置聚焦太阳光使用的光学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二、填空题16.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细胞逐渐长大,生命发生着奇妙的变化,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我”的生命开始图中的[A] (填名称,下同)。受精卵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① 子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② 和③脐带从妈妈那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排入妈妈的血液中。17.如图所示,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 (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 (填“实像”或“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5m,那么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 m。18.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纸,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孔成像所呈现的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影子 D.烛焰的像(3)某一个晴天发生了日偏食,太阳透过这个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为 。A. B. C. D.19.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影与形无异”、“气由声也,气动则声发”、“朽麦化为蝴蝶”等观点,思考事物变化的规律。(1)图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的现象 说明物像等大,证实了“影与形无异”。(2)依据“气动则声发”,举一例气体振动发声的乐器: 。(3)“朽麦化为蝴蝶”的观点并不正确,蝴蝶的生命起点是 。20.小金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选择 (填“粗糙”或“光滑”)的;(2)如图甲所示,在A板上让光束从EO方向射入,发现在B板上沿OF方向出现反射光线。若将一束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射一定将沿OE方向射出,这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3)如图乙所示,当他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结果他 (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2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三、探究题22.乐乐同学看到外公用绿豆自制豆芽时,总要先将绿豆浸泡半天,而且发现某些种皮破损的绿豆种子也能萌发,并且萌发更快(如图所示)。结合课本知识,他做了如下实验:将绿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设置如下四组实验,记录发芽情况,数天后数据如下:实验 场所 棉花状态 温度(℃) 数天后的发芽情况甲 黑暗 干燥 23 没有发芽乙 黑暗 潮湿 23 全部发芽丙 光照 干燥 23 没有发芽丁 光照 潮湿 23 全部发芽(1)每组均选用30粒绿豆种子进行实验,其目的是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绿豆种子发芽时需要的条件是 。(3)同学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种皮破损的绿豆萌发更快,从种子的萌发条件看,其原因可能是种皮破损更有利于 。23.小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把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小陈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蜡烛在图乙所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像不再呈在光屏中央,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是 。①光屏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4)在图乙中,小陈借来火火老师的眼镜,并将其放在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四、解答题24.西红柿是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栽培的技术和方法多种多样。科学合理的选择西红柿种子,可提高西红柿的质量和产量,改善西红柿品质。为此,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许多西红柿新品种。图1为西红柿的生活史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种子萌发成[B]幼苗的过程中,种子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2)[F]果实里有很多[A]种子,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 。(3)番茄酱主要是西红柿果肉做成的,西红柿果肉是图2中 发育成的。25.超级细菌是指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这种多重耐药性的特点是由它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1)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则由图可知,这种超级细菌属于 。(2)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菌的结构示意图中的 。(填字母)26.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______。(2)乙图中d的发育时期叫作 ______。27.如图所示为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眼球同时看一个圆球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圆球在正常眼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 像。(2)由图可知, (填序号)是远视眼,需要配戴 透镜来矫正视力。答案1.解:A、①表示受精过程,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A错误。B、受精卵形成后在输卵管中开始进行分裂的,发育形成胚泡后,埋入子宫内膜在子宫中开始发育。受精卵经过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多个细胞,逐渐发展为胚胎,B错误。C、胎儿在子宫发育所需的营养并非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而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C错误。D、胎儿通过脐带与胎盘与母体相连,通过胎盘与母体血液相互交换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然后由母体排出体外,D正确。故选:D。2.解:A、精子和卵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A错误。B、“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父亲的精子,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C、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言内继续发育,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C错误。D、“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父亲的精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D错误。故选:B。3.解:ACD、图中光线来自水中,且光是直线传播或发生光的折射,故ACD错误;B、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确。故选:B。4.解:A、实验中成像物体是点燃的蜡烛,环境选择较暗的环境,成像效果更好,故A错误;B、实验时玻璃板和纸面是垂直的,否则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实验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故选:C。5.解:A、一般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胚乳,与图示不相符。B、细菌是原核生物,属于微生物,与图示不相符。C、扦插属于人工营养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繁殖,与图示相符。D、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与图示不相符。故选:C。6.解: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是胎生的,蝙蝠是哺乳动物,蝙蝠也是胎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固体有重力而对底面产生压强,液体有重力,液体对底面也有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光的传播不需要物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地球倾斜着绕日公转产生四季,火星倾斜着绕日公转,火星也有四季。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而饭量变大不属于男性第二性征,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8.解:A、图1所示的细胞是酵母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A错误。B、图2所示的生殖方式是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C、该微生物是单细胞真菌,可能是酵母菌。C错误。D、微生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没有叶绿体,并不能说明它属于植物细胞。D错误。故选:B。9.解:A、大豆子叶2片,属于双子叶植物;小麦子叶1片,属于单子叶植物。A错误。B、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B错误。C、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消耗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所以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会减少。C正确。D、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D错误。故选:C。10.解:鸟类的卵细胞在体内受精后即开始发育。受精卵约经24小时的不断分裂而形成一个多细胞的胚胎。受精后的蛋,生殖细胞在输卵管过程中,经过分裂,形成中央透明、周围暗的盘状形原肠胚,叫胚盘。可见鸟类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卵生。故选:A。11.解:光刻机在工作时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缩图透镜是凸透镜,硅片相当于光屏,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正确,②错误;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并增大像距,即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故③正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若此时掩膜向上移动1厘米,硅片应向上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呈清晰的像,故④错误。故选:D。12.解:A、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能扩大视野是利用凸面镜的发散作用,故A正确;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B正确;C、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而不是光从水下射出水面,故C错误;D、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发生折射造成的,故D正确。故选:C。13.解: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所以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光照。A正确。故选:A。14.解:A、扬声器旁的烛焰随音乐晃动;采用的是“转化法”,不符合题意。B、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采用的是“转化法”,不符合题意。C、真空不能传声;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符合题意。D、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15.解:A、太阳光在定日镜发生光的镜面反射,由图知,反射光线不平行,所以这些定日镜的镜面不是平行的,故A错误;B、太阳光照射到定日镜上,反射光射到接收器上,与太阳光的强弱无关,故B错误;C、太阳光在纸面内沿着逆时针方向转过20°后照射到定日镜M上的O点,其反射光仍沿OB方向射向接收器,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增加20°,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各增加10°,法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0°,又因为法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定日镜M将以O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0°,故C正确;D、定日镜是平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而凸透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两者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C。16.解: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A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并通过②胎盘和③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排出废物。故答案为:受精卵;子宫;胎盘。17.解:山峰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山的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时,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可知,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故答案为:镜面;虚像;80。18.解:(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2)小孔成像成的是光源的倒立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烛焰的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3)小孔成像现象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和形状无关,它取决于物体的形状,所以发生了日偏食,太阳透过这个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为日偏食的形状,故A正确。故答案为:(1)倒立;(2)D;(3)A。19.解:(1)玻璃板后面没有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证实了“影与形无异”;(2)气体振动发声的乐器有笛子、唢呐等;(3)“朽麦化为蝴蝶”的观点并不正确,蝴蝶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故答案为:(1)玻璃板后面没有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笛子(合理即可);(3)受精卵。20.解:(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2)将光线沿着F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即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只不过方向相反),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则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后,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故答案为:(1)粗糙的;(2)光路的可逆性;(3)不能。21.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8.0cm。实验前应先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3)当从水凸透镜内抽出一部分水后。使透镜凸起程度变小,会聚能力较弱,将像成在光屏的后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光屏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光屏前移,所以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凸透镜。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远视眼镜。故答案为:(1)8.0;同一高度;(2)照相机;能;(3)远视。22.解:(1)每组选用30粒种子进行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1)由表中数据可知,甲装置和乙装置相比只有水分不同,乙萌发;丁装置和丙装置相比只有水分不同,丁萌发,因此根据甲、乙或丙、丁对照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适量的水分。(3)从种子萌发条件看,种皮破损的绿豆萌发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水分。故答案为:(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2)适量的水分。(3)吸收水分。23.解:(1)当发光的小灯泡放40cm刻度线的位置时,物距为10.0cm,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看到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根据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2)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为15.0cm,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如图乙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移动到光屏的上方,要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可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故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①③;(4)将小明的眼镜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老师的视力缺陷是是近视。故答案为:(1)10.0;(2)放大;(3)①③;(4)凹;近视。24.解:(1)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2)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图中F果实里有很多A种子,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胚珠。(3)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西红柿果肉属于果皮,是图2中子房壁发育而成。故答案为:(1)胚根。(2)胚珠。(3)子房壁。25.解:(1)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外形呈球状的细菌为球菌,外形为杆状的细菌为杆菌,外形为螺旋状的细菌为螺旋菌。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应该属于杆菌。(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菌结构的A中。故答案为:(1)杆菌;(2)A。26.(1)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所以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乙图中d的发育时期叫作蛹。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发育(2)蛹27.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由图可知,图中①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表示的是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图中②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③光线在视网上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上,因此表示的是正常眼。故答案为:(1)实(2)②;凸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