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永定区2023年秋季学期五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科学部分(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1. 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池塘里树的倒影 B. 水中的筷子断了 C. 树下的影子2. 如图,会发生的现象是( )。A. 日食 B. 月食 C. 上弦月3. 火山周围种植庄稼长得特别好,这因为火山喷发为土壤增加了( )。A. 腐殖质 B. 空气 C. 矿物质4. 课堂中,我们做“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主要采用( )的方法。A. 模拟实验和重复测试 B. 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C. 对比实验和实地调查5. 阳阳做了一个摆每分钟摆动48次,为了让他的摆每分钟摆动60次,他应该怎样调节( )。A 把摆绳加长 B. 把摆绳变短 C. 把摆锤变轻6. 从古至今,人们经历了很多计时工具的发展时期。下列关于计时工具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 机械摆钟→日晷→水钟 B. 水钟→机械摆钟→日晷 C. 日晷→水钟→机械摆钟7. 当我们的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会瞬间把手缩回,在这个过程中神经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A 感受刺激→传出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B. 感受刺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做出反应C. 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8. 下列行为中,属于保护大脑是( )。A. 熬夜学英语B. 长时间看书后适当放松休息C. 骑电动车、自行车不需要戴头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9. 皮影戏利用了光沿________传播的原理。科学家利用光的________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10.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 )和( ) 三类。11. 地球内部力量改变着地球的地形,下图是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侵蚀形成的。12. ________是第一位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科学家。“其他条件相同,摆动幅度分别为5°和30°的摆摆动快慢相同吗?”小明认真完成了这个实验,根据数据和现象分析,发现摆的快慢与摆动幅度没有关系。在这个实验活动中需要的科学素养是________。(填写“重视数据”或“持之以恒”)13. 小明在操场上看同学踢足球,突然足球快速朝小明飞来,小明快速伸出手接住足球。这个过程是由人体的___________来指挥完成的。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________。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计14分)14. 请在方框中填写地球内部构造的名称。15. 下图是小明所做的单摆实验。(1)实验中,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来计算出摆动周期,目的是为了________。(2)实验中,小明发现单摆的摆动周期与________有关,而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为了让单摆摆得更快,小明应该________。(3)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单摆——傅科摆,证实了________现象,为哥白尼的“________说”提供了证据。16. 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如左下图),在A坡种上草皮,B坡无草皮。用喷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A 较慢 较少 较少B 较快 较多 较多(1)分析实验,我发现:________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这说明________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植物的树冠或茎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大大减少了________流失。(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大量的泥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________遭到破坏。(3)请你提出两点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①________, ②________。永定区2023年秋季学期五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科学部分(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1. 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池塘里树的倒影 B. 水中的筷子断了 C. 树下的影子【答案】B【解析】【详解】A.池塘里树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筷子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树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引起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 如图,会发生的现象是( )。A. 日食 B. 月食 C. 上弦月【答案】B【解析】【详解】月食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中间,并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月球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月亮的天文现象。图中正是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中间,并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所以会发生的现象是月食,选B。3. 火山周围种植庄稼长得特别好,这因为火山喷发为土壤增加了( )。A. 腐殖质 B. 空气 C. 矿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火山灰是指由火山喷发出而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矿物质。火山爆发虽然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矿物质,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所以火山周围种植庄稼长得特别好,这是因为火山喷发为土壤增加了矿物质,选C。4. 课堂中,我们做“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主要采用( )的方法。A. 模拟实验和重复测试 B. 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C. 对比实验和实地调查【答案】B【解析】【详解】做“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第一步是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第二步,用喷壶分别向两个山丘模型上,以相同的速度浇等量的水,模拟降水;第三步,比较两个山丘模型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实验中用到了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选B。5. 阳阳做了一个摆每分钟摆动48次,为了让他的摆每分钟摆动60次,他应该怎样调节( )。A. 把摆绳加长 B. 把摆绳变短 C. 把摆锤变轻【答案】A【解析】【详解】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阳阳自制的摆每分钟摆动48次,为了调节到每分钟摆动60次,他应该加长摆长。故选A。6. 从古至今,人们经历了很多计时工具的发展时期。下列关于计时工具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 机械摆钟→日晷→水钟 B. 水钟→机械摆钟→日晷 C. 日晷→水钟→机械摆钟【答案】C【解析】【详解】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以上关于计时工具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日晷→水钟→机械摆钟。7. 当我们的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会瞬间把手缩回,在这个过程中神经传递的正确顺序是( )。A. 感受刺激→传出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B. 感受刺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做出反应C 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按顺序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神经传递的正确顺序是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选C。8. 下列行为中,属于保护大脑的是( )。A. 熬夜学英语B. 长时间看书后适当放松休息C. 骑电动车、自行车不需要戴头盔【答案】B【解析】【详解】A.熬夜学英语,熬夜大脑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对大脑有损害,不符合题意;B.长时间看书后适当放松休息,看书时精神高度集中,放松可以使大脑得到充足休息,保护大脑,符合题意;C.骑电动车、自行车不需要戴头盔,如果出现交通事故,头盔可以保护大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9. 皮影戏利用了光沿________传播的原理。科学家利用光的________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答案】 ①. 直线 ②. 反射【解析】【详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游戏、皮影戏等。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10.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 )和( ) 三类。【答案】 ①. 沉积岩 ②. 变质岩【解析】【详解】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分类。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由泥、砂、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变化了的岩石是变质岩。11. 地球内部力量改变着地球的地形,下图是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侵蚀形成的。【答案】 ①. 火山喷发 ②. 降雨【解析】【详解】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黄土高原是由于植被被破坏,土质疏松,降雨冲击使大量黄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所以地球内部力量改变着地球的地形,图片是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火山喷发。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降雨的侵蚀形成的。12. ________是第一位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科学家。“其他条件相同,摆动幅度分别为5°和30°的摆摆动快慢相同吗?”小明认真完成了这个实验,根据数据和现象分析,发现摆的快慢与摆动幅度没有关系。在这个实验活动中需要的科学素养是________。(填写“重视数据”或“持之以恒”)【答案】 ①. 伽利略 ②. 重视数据【解析】【详解】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反之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科学探究过程中理论需要数据的支持,题干中也提到“小明根据数据和现象分析,发现摆的快慢与摆动幅度没有关系。”所以伽利略是第一位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科学家,在这个实验活动中需要的科学素养是重视数据。13. 小明在操场上看同学踢足球,突然足球快速朝小明飞来,小明快速伸出手接住足球。这个过程是由人体的___________来指挥完成的。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________。【答案】 ①. 大脑 ②. 心跳【解析】【详解】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各个部分。心脏是身体血液循环的动力中心,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心脏舒张血液回流入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心跳。所以小明在操场上看同学踢足球,突然足球快速朝小明飞来,小明快速伸出手接住足球。这个过程是由人体的大脑来指挥完成的。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计14分)14. 请在方框中填写地球内部构造的名称。【答案】【解析】【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地球最外表是地壳,里面是地幔,最中心的部分是地核。15. 下图是小明所做的单摆实验。(1)实验中,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来计算出摆动周期,目的是为了________。(2)实验中,小明发现单摆的摆动周期与________有关,而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为了让单摆摆得更快,小明应该________。(3)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单摆——傅科摆,证实了________现象,为哥白尼的“________说”提供了证据。【答案】 ① 减小实验误差 ②. 摆线长短有关 ③. 让摆线变短 ④. 地球自转 ⑤. 日心【解析】【15题详解】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造成的影响,增加实验的准确性,常采用测量多组数据取平均值的方法,所以实验中,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来计算出摆动周期,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16题详解】摆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实验中,小明发现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摆线长短有关,而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为了让单摆摆得更快,小明应该让摆线变短。【17题详解】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单摆——傅科摆,在摆锤的下方留一个尖端,摆的下方是个沙盘,让摆锤的尖端在摆动过程中在沙盘上留下痕迹,发现痕迹的方向是发生变化的,说明地球表面与摆发生了相对运动,证实了地球自转现象,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证据。16. 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如左下图),在A坡种上草皮,B坡无草皮。用喷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A 较慢 较少 较少B 较快 较多 较多(1)分析实验,我发现:________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这说明________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植物的树冠或茎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大大减少了________流失。(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大量的泥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________遭到破坏。(3)请你提出两点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①________, ②________。【答案】 ①. A ②. 植物 ③. 土壤 ④. 植被 ⑤. 退耕还林 ⑥. 植树造林【解析】【16题详解】从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A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A坡与B坡相比多了植物,这说明植物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土壤变得更紧实,不容易被冲走,植物的树冠或茎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大大减少了土壤流失。【17题详解】黄河与长江都发源于三江源,但黄河的水比长江水浑浊,因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土质疏松,所以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大量的泥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18题详解】本实验证明了植物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有重要作用,所以从保护植被等方面回答即可,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