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北极熊喜欢的生活环境是( )。
A.寒冷的北极 B.温暖的环境 C.热带雨林
2.参加科技作品大比拼时,对他人提出的改进意见要( )。
A.自信,坚持自己的看法 B.随从,完全按意见改进
C.实用,只根据需要改进
3.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的方便时,也被“白色污染”困扰,这是因为塑料制品( )。
A.重量轻、价格贵 B.材质薄、容易破 C.不腐烂、难降解
4.下列关于铁和铁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铁是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的 B.铁有光泽而铁锈没有光泽
C.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5.丹顶鹤不适宜栖息在( )环境中。
A.沼泽 B.海滩 C.草原
6.以下没有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 )。
A.晒衣服 B.燃油汽车 C.太阳能充电器
7.物体燃烧、铁生锈都离不开空气中的(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环境能够满足动物的生存需求时,就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B.在做“寻找自己的家园”游戏时,戴企鹅头饰的同学应该去寻找森林作为自己的家
C.我们小学生可以自己组织进行野外考察,在野外注意安全即可
9.“白糖糊了”会产生新的物质,下列变化产生新物质的是( )。
A.瓷碗打碎 B.木柴燃烧 C.冰融化成水
10.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主要目的不包括( )。
A.保护濒危动物 B.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开发生物资源
11.空气中的______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可以制造肥料,用作灯泡填充气。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12.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约资源的是( )。
A.把闲置的书籍拿到跳蚤市场上与他人进行交换
B.推广新能源汽车
C.不关水龙头,用流水洗涤衣服
二、填空题
13.我们可以通过 、 或者 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
14. 、 、调查报告等是科学家展示科学成果的主要方式。
15.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 ,只有与自然 ,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
16.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并对动物的 产生影响。
17.大熊猫爱吃 ,需要湿润的气候和安静的环境,所以喜欢栖息在茂密的 里。
18.科学家展示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有 、研究报告、 等。
19.铁是一种有光泽的 色金属, (填“能”或“不能”)导电。
20.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向空气中排放对环境有害、有毒的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 、 、 、 等。
三、判断题
21.生物质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能源。( )
22.不同植物对阳光、水、空气等条件的需要程度相同,这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
23.当环境能够满足动物的生存需求时,就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
24.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方式,促进碳中和( )
2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加剧大气温室效应。( )
26.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阳,针叶植物喜阴。( )
27.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行为会有所变化。( )
28.所有的可再生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29.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附近海域。( )
30.很多不含碳的物质也能被氧化,氧化后的产物中没有二氧化碳。( )
四、连线题
31.请将下列动物与栖息地连接起来。
小丑鱼 茂密的森林
狮子 辽阔的草原
企鹅 浩瀚的海洋
东北虎 寒冷的冰川
五、简答题
32.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33.为什么动物会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
34.请结合实际,到社区或学校宣传环保知识,提出至少5条环保倡议。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有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工业革命以前记载的桦尺蛾多为灰色的,它们栖息在灰色的树干上、地衣上,不易被鸟类发现啄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煤烟污染物熏黑了树干,灰色桦尺蛾的数量大幅下降,而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则不断上升。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灰色桦尺蛾的数量大幅下降,黑色桦尺蛾的数量不断上升?
参考答案:
1.A
【详解】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北极熊喜欢的生活环境是寒冷的北极,其厚厚的毛皮和脂肪都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北极寒冷的环境。
2.C
【详解】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参加科技作品大比拼时,对他人提出的改进意见要实用,只根据需要改进。C做法正确;AB做法错误,不能自信,坚持自己的看法,随从,完全按意见改进。
3.C
【详解】塑料优点:轻、有韧性、不易碎、防腐烂、绝缘。塑料缺点:易变性、不耐高温、易造成环境污染。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的方便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因为塑料制品极难降解,数月乃至上百年不腐烂,大量使用造成白色污染,影响环境。
4.C
【详解】铁生锈的原因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会,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一种叫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是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的;铁有光泽而铁锈没有光泽A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铁锈是铁在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产生的新物质。
5.C
【详解】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是沼泽,海滩,丹顶鹤的足细长,趾间分离,无蹼,适于生活在浅水和沼泽环境中,丹顶鹤主要以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为食,其喙细长,有利于捕食。丹顶鹤不适宜栖息在草原环境中。
6.B
【详解】太阳能利用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太阳能热水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太阳房,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食品加工(晒干)、发电、加热(热水器)、养殖、种植等等。晒衣服、太阳能充电器,直接利用了太阳能;燃油汽车没有直接利用太阳能。
7.B
【详解】氧气是大气的重要组成成分,占整个大气层体积的21%。氧气是一种氧化剂,活性强,动物呼吸、物体燃烧、铁生锈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
8.A
【详解】A、当一个环境满足动物的生存需求时,它可以成为动物的栖息地。栖息地是指一种自然环境,提供给一种或多种生物物种生存和繁殖的场所,选项观点正确;
B、在做“寻找自己的家园”游戏时,戴企鹅头饰的同学应该去寻找南极作为自己的家,选项观点错误;
C、我们小学生不可以自己组织进行野外考察,要有老师或者家长的陪同下才能组织进行野外考察,C错误。
9.B
【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木柴燃烧会发光、发热、冒烟,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瓷碗打碎、冰融化成水,物质的形状、大小、状态等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
10.C
【详解】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主要目的保护濒危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开发生物资源。
11.C
【详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不同气体具有各自的特征。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所占比例最高,它是惰性气体,可以用来给食物保鲜等,用于医疗手术,用于生产氮肥,用于储存食品,用作灯泡填充气。
12.C
【详解】节约能源,不仅是对地球资源的爱护,而且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A、把闲置的书籍拿到跳蚤市场上与他人进行交换,是节约资源的行为,选项观点正确;
B、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利于节约资源,选项观点正确;
C、不关水龙头,用流水洗涤衣服,是浪费水的表现,不利于节约资源,选项观点错误。
13. 实际调查 采访 查资料
【详解】调查研究作为一种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调查研究是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决策的基础、科学发展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
14. 科学论文 研究报告
【详解】交流的常用形式常包括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两种。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描述、讨论、辩论,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图表、海报、图画。科学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都是科学成果的交流方式。
15. 责任 和谐相处
【详解】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
16.体形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愈小。所以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并对动物的体形产生影响。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可能对动物的体形产生影响,某些动物变得更大,如近年来夏天的蚊子越来越大。
17. 箭竹 竹林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大熊猫爱吃箭竹,喜欢温润的气候和安静的环境,由此推断大熊猫喜欢栖息在茂密的竹林里。
18. 科学论文 调查报告
【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环节,但这些环节不是一个简单的固定流程,而是一个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和研究需要随时调节、重新组合的过程。调查研究法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调查活动时所采取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1) 选择调查内容→(2)明确调查目的→(3)制订调查计划→(4)展开调查,搜集数据→(5)分析和整理数据→(6)得出结论,写出调查研究报告→(7)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科学家展示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有科学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
19. 银白 能
【详解】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铁是一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能导电,具有富有延展性、易导热等性质。
20. 交通工具 制造工厂 建筑设施 生活垃圾
【详解】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人呼出二氧化碳有害物质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向空气中排放对环境有害、有毒的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制造工厂、建筑施工、生活垃圾等。
21.√
【详解】生物质能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及其废弃物提供的能量,通常包括木材、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动物粪便等。19世纪后半期之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以薪柴为主。生物质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能源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不同植物对阳光、水、空气等条件的需要程度不同,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需求,这样的生活环境就是生物的栖息地。题干表述正确。
24.√
【详解】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方式,促进碳中和。
25.√
【详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大陆和两极的冰会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题目观点正确。
26.√
【详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植物之所以有的喜阳,有的喜阴,主要在于阳光的直射、斜照和生长环境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阳,针状叶植物喜阴。
27.√
【详解】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所以当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以此适应环境。
28.×
【详解】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所以题目中,所有的可再生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9.√
【详解】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30.√
【详解】氧化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有些不含碳的物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等,也可以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中不含有二氧化碳。
31.
【详解】栖息地是生物出现在环境中的空间范围与环境条件的总和。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它们的栖息地也是不同的,根据对生物的了解,小丑鱼的栖息地是浩瀚的海洋;仙人掌的栖息地是烈日炎炎的沙漠;企鹅的栖息地是寒冷的冰川;东北虎的栖息地是茂密的森林。
32.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
【详解】地球上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且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家园,离开了地球,我们无处可去,我们要保护好它。所以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 和谐相处,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
33.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34.可结合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节约集约、新能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垃圾污水处理等等。
【详解】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所以我们要绿化,增加植被;禁烟,减少空气污染;脱硫,减少酸雨;节能减排,防止臭氧层空洞;污水治理,提高饮用水品质等。
35.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煤烟污染物熏黑了树干,灰色桦尺蛾栖息在树干上时,容易被鸟类发现啄食,黑色桦尺蛾更容易隐藏自己,生存的概率更高。因此,黑色桦尺蛾的数量会不断上升。
【详解】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物进化是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煤烟熏黑了树干,灰色的桦尺蛾栖息在树干上时,容易被鸟类发现啄食,黑色桦尺蛾更容易隐藏,生存的概率更高。因此,黑色的桦尺蛾的数量会不断上升。这说明生物进化与环境因素有关。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