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综合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综合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
B.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射光
C.反射光线不是直线
2.我们到电影院观影时会发现,里面的白色幕布比我们的黑板还要粗糙,其目的是为了增加( ),才能满足所有观众的观影需求。
A.光的镜面反射 B.光的漫反射 C.影子的清晰度
3.下列物体中,全都是人造光源的是(  )。
A.太阳、萤火虫、激光、闪电
B.燃烧的火把、发光的电灯、打开的手电筒
C.燃烧的蜡烛、玻璃
4.光照射不透明的物体会形成影子,这是由于(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5.有关光的反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的光也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B.“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利用白色光反光能力强
6.下列( )是自然光源。
A.电灯 B.太阳 C.月亮
7.电影院里的幕布一般比较粗糙,其目的是为了增加( )。
A.光的镜面反射 B.光的漫反射 C.影子的清晰度
8.在太阳光下,镜子会反射刺眼的光,而塑胶跑道没有反射很亮的光。这是因为( )。
A.塑胶跑道表面粗糙,发生的是漫反射 B.塑胶跑道表面粗糙,不会反射光
C.塑胶跑道能吸收太阳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吸收的色光决定的
B.白色的物体可以反射所有的色光
C.黑色的物体可以反射所有的色光
10.美丽的家乡郑州,夜晚星光闪烁。灯火辉煌。在下列选项中,( )就属于光源,扮靓了城市的夜空。
A.皎洁明亮的月亮
B.缠绕着二七纪念塔的彩灯
C.倒映着灯光的贾鲁河
11.我们在进行光穿过烟雾的探索实验中,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不能穿过充满烟雾的水槽
B.光能穿过充满烟雾的水槽
C.使用激光笔照射时,用它去照射眼睛是万万不行的
12.下列可以感觉光的器官是( )。
A.眼睛 B.鼻子 C.嘴巴
二、填空题
13.雨过天晴,天空中很多小水珠把太阳光 成多种颜色的光,形成了 ,这和三棱镜的 实验相似。
14.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 ,从而改变光的 。
15.一束白光投射到红色纸屏上,我们看到的是 。
16. 是感觉光的器官。潜望镜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使用潜望镜时物体反射的光经过 次反射后才进入人的视野。
17.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 ,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8.自己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作 ,如 。
19.站在十字路口,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地面上的斑马线,说明斑马线的表面 (填“十分光滑”或“比较粗糙”),光照在斑马线上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0.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光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 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 反射。
三、判断题
21.我们在灯光下能够看清楚书上的文字,是因为书反射灯光进入人眼。( )
22.光线照在平面镜上不会发生漫反射现象。( )
23.小孔成像的原理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没有直接关系。( )
24.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通过实验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25.小孔成像实验中,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的、放大的图像。( )
26.激光笔会对人的眼睛和皮肤产生危害。( )
27.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漫反射。( )
28.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物体,其大小、形状与实物是一致的。( )
29.打印纸反射光的现象属于镜面反射。( )
30.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生活中很多难题,所以光的反射对人们来说都是有益的。 ( )
四、连线题
31.请把左侧的现象与右侧运用到的原理连起来。
皮影戏
雨后彩虹 光沿直线传播
潜望镜 光的色散
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现象
水中倒影
五、简答题
32.什么是光源?
33.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看见物体的?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34.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形成影子的三要素是什么?
35.你知道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有强弱之分,故A正确;
B、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物体表面越光滑,光的反射效果越好,故B错误;
C、反射光也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故C错误。
2.B
【详解】光的发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会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反射光线方向一致;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我们到电影院观影时会发现,里面的白色幕布比我们的黑板还要粗糙,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光的漫反射,才能满足所有观众的观影需求。
3.B
【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燃烧的火把、发光的电灯、打开的手电筒都是人造光源,玻璃不是光源,B符合题意。
4.A
【详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就会在物体后方形成影子。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5.B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反射的光也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利用白色光反光能力强,AC正确;B错误,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6.B
【详解】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界存在的自身能发光的叫自然光源,人为因素使其能发光的物体叫人造光源。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是人造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反射的太阳的光。下列选项中都属于自然光源的是B。
7.B
【详解】漫反射是指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粗糙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电影院里的幕布一般比较粗糙,其目的是增加光的漫反射。
8.A
【详解】光射到光滑的表面上会发生镜面反射;当光射到粗糙的表面上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太阳光下,镜子会反射刺眼的光,而塑胶跑道没有反射很亮的光。这是因为塑胶跑道表面粗糙,发生的是慢反射。
9.B
【详解】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而不是由吸收的色光决定的,故A错误;
B、白色反光能力较强,能够反射红橙黄绿蓝靛紫所有的色光,故B正确;
C、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最差,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故C错误。
10.B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缠绕着二七纪念塔的彩灯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皎洁明亮的月亮自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倒映着灯光的贾鲁河自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光,不属于光源。
11.A
【详解】烟雾的本质是很小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是不透明的物质,虽然会阻碍光的传播,但由于数量很多很密集,而且颗粒很小很小,也有一部分会被照亮。所以借助烟雾,能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我们在进行光穿过烟雾的探索实验中,光能穿过充满烟雾的水槽 ,使用激光笔时,不能照射人的眼睛、皮肤等,以免造成伤害。故A说法错误。
12.A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眼睛可以感觉光。
13. 分解 彩虹 色散
【详解】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起到的作用是:把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形成彩虹。小水滴就相当于一个三棱镜,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折射,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带,也即彩虹。这是三棱镜的色散现象。
14. 直线 反射 传播方向
【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5.红色
【详解】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把白光射到红色的纸屏上,由于红纸只能反射红光,所以红纸把红光反射回来,把其他的色光都吸收了,故只能看到红色。
16. 眼睛 光的反射 两
【详解】眼睛是人感觉光的器官,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水艇里借助潜望镜看见水面上的情况,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7. 直线 反射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8. 光源 太阳
【详解】自己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闪电等都属于光源。
19. 比较粗糙 漫反射
【详解】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会沿着同-个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镜面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如: 电影院的幕布。
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地面上的斑马线,说明斑马线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表面是粗糙的。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地面上的斑马线,说明斑马线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20. 镜面 漫
【详解】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束平行光线射向平面镜,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镜面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
21.√
【详解】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线进入了眼睛并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睛,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折射和反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
22.√
【详解】漫反射是指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粗糙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线照到粗糙的表面时会发生漫反射现象。
23.×
【详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它形成一个倒立的,左右相反的像。题干错误。
24.√
【详解】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的做法是,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倒像,小孔成像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题目说法正确。      
25.×
【详解】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因为在同一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像与光源形状相同,因此形成一个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6.√
【详解】由于激光笔发出的光很强烈,不能直接用眼睛看,或者用激光笔照射我们的皮肤,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
27.√
【详解】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镜面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在光源的照射下发生了漫反射,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28.√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从平整的镜子里看到物像与实际物体相比,大小、形状与实物相同,但是左右是相反的,而且是虚像。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29.×
【详解】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平行射出,只有一个方向上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打印纸反射光的现象属于漫反射,利于人们读书看字,不属于镜面反射。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30.×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生活中很多难题,但是光的反射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白亮污染等。
31.
【详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皮影戏、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潜望镜、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作用的结果,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作用的结果。
32.光源指的是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
【详解】光源指的是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自然光源例如:萤火虫、太阳,极光。人造光源例如:手电筒、蜡烛、灯泡,电灯,激光等。
33.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详解】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34.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5.彩虹是因为阳光照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下雨后,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也以不同的角度反射。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