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美丽的家乡郑州,夜晚星光闪烁。灯火辉煌。在下列选项中,( )就属于光源,扮靓了城市的夜空。
A.皎洁明亮的月亮 B.缠绕着二七纪念塔的彩灯 C.倒映着灯光的贾鲁河
2.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由( )作用引起的。
A.太阳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3.马铃薯叶片中的小小“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把吸收来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养分,同时释放出( )。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4.下列发电方式,不属于新能源发电的是( )。
A.光伏发电 B.手摇发电 C.潮汐发电
5.绿色叶片中有很多小小的“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加工厂”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植物所需要的养分供植物生长,同时释放出( )。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6.下列仿生学发明与其原型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迷彩服—蝴蝶 B.声呐—海豚 C.降落伞—苍耳子
7.下面是琪琪、乐乐、涵涵三个小朋友设计的午餐食谱,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琪琪:大虾、牛肉、鸡蛋、米饭
B.乐乐:芹菜排骨、馒头、豆腐
C.涵涵:米饭、白菜、芹菜、小米粥
8.利用水族箱和激光笔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的作用是( )。
A.便于观察 B.更加美观 C.增加光的能量
9.小明起初测得阳光下某一杆子的影长为3米,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得这个杆子的影长为2米。那么这段时间是(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10.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亮竖放在地上的圆木柱,地上出现的影子( )。
A.影长相同 B.影长不同 C.形状相同
11.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虹有( )种颜色。
A.12 B.9 C.7
1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具有( )。
A.化学能 B.水能 C.动能
二、填空题
13.霸王龙是古代爬行动物,牙齿尖利,能直立行走,属于 食性动物。
14.运动的小车具有 (填“太阳能”“动能”或“磁能”)。
15.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引起了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也引起了气温的变化。同一地区上午,阳光照射角度逐渐变大,影长逐渐变 ,气温逐渐 。
16.一般来说,光源可以分为 光源和 光源两大类。
17.由于地球公转面产生的现象是 (选填“四季变化”或“潮起潮落”)。
18.电动机通电后转动,能够把 转化为 。
19.蒲公英的种子像蓬松的小伞 了下降速度,所以能实现 。
2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即 、 和 ,以及非生物部分,如阳光、 、 等。
三、判断题
21.一日三餐要均衡,饥一顿饱一顿可不行。( )
22.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成像屏上的像是倒立的。( )
23.要想发电,必须使发电机转动起来。( )
24.同一天中,在东北的哈尔滨比在新疆的喀什先看到日出。( )
25.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生活中很多难题,所以光的反射对人们来说都是有益的。 ( )
26.如果没有能量,世界就不会运转,生命也不复存在。( )
27.生物的物种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
28.洗衣机、吸尘器和电冰箱等电器都用到了电动机。( )
29.电风扇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是:电能→动能→风能。( )
30.电磁铁通电后能产生磁性,它的两个磁极不能被改变。( )
四、连线题
31.连线题。
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电风扇
把电能转化为声能 手电筒
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收音机
把电能转化为动能 电磁铁
把电能转化为磁能 电水壶
五、简答题
32.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原因是什么?
33.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看见物体的?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34.农田生物群里有下列动植物:鹰、蛇、蝗虫、田鼠、小麦。列出五个它们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35.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公共话题,每个国家都提倡节约能源。结合我们所学知识,请提出一些节约能源的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B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缠绕着二七纪念塔的彩灯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皎洁明亮的月亮自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倒映着灯光的贾鲁河自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光,不属于光源。
2.C
【详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3.A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马铃薯叶片中的小小“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把吸收来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养分,同时释放出氧气。
4.B
【详解】新能源指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光伏发电利用了太阳能进行发电;手摇发电是利用人力进行发电,利用了化学能;潮汐发电是利用了潮汐能进行发电,太阳能、潮汐能属于新能源,所以光伏发电、潮汐发电属于新能源发电;手摇发电不属于新能源发电。
5.B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根据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认识,绿色叶片中有很多小小的“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加工厂”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植物所需要的养分供植物生长,同时释放出氧气。
6.C
【详解】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根据蝴蝶发明了迷彩服;根据海豚发明了声呐;根据蒲公英发明了降落伞,根据苍耳子发明了尼龙搭扣,C符合题意。
7.B
【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要均衡搭配,膳食营养。分析选项可知,芹菜、排骨、馒头、豆腐最合理,富含维生素、糖类、蛋白质等,B是正确的选项;A缺少蔬菜,C缺少蛋白质等。
8.A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激光的亮度强,方向性极好,只沿着一个方向传播。用激光笔照射浑浊的水,浑浊的水中有很多微小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是不透明的物质,会对激光进行反射、散射,被激光照亮,因此可以看到水中有一条笔直的光传播路径。所以利用水族箱和激光笔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的作用是便于观察。
9.A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早上和傍晚影子最长,中午最短,开始时测得杆影长3米,一段时间后再测影长2米,发现影子变短,推测这段时间在上午。
10.B
【详解】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影子与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影子长短、形状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亮竖放在地上的圆木柱,地上出现的影子长短不同,影子形状差异较小。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11.C
【详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七种彩色光,这些颜色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C符合题意。
12.A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3.肉
【详解】肉食动物是只以动物为食的动物如狐、狼等;植食动物是只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如羊、大熊猫等;杂食动物是即吃动物又吃植物的动物,如人类、狗等。动物可分为肉食动物、植食动物和杂食动物;霸王龙是古代爬行动物,牙齿尖利,能直立行走,属于肉食性动物。
14.动能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具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运动的小车具有动能。
15. 短 升高
【详解】一天中太阳的运动影响物体的影长,也影响气温变化。太阳高度高,阳光照射角度越大,影子则短,气温则高;太阳高度低,阳光照射角度越小,影子则长。
16. 自然 人造
【详解】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蜡烛、电灯等属于人造光源。
17.四季变化
【详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18. 电能 动能
【详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表现形式。除了电能和磁能,还有声能、光能、热能、动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动机通电后转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动能。
19. 减慢 安全着陆
【详解】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蒲公英模型实验的原理是:蒲公英的种子像撑开的小伞,减缓了降落的速度,所以能实现安全着陆。
20.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空气 水
【详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水、空气、土壤、温度、阳光等无机环境。
21.√
【详解】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一天三餐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营养上注意荤素搭配,不偏食,均衡膳食,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题干说法正确。
22.√
【详解】小孔成像实验中,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小孔成像实验中,蜡烛烛焰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光屏上成倒立、左右相反的实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3.√
【详解】能量总是能够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需要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转化,像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化装置。要想发电,必须使发电机转动起来。
24.√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哈尔滨在喀什的东边,所以同一天中,在东北的哈尔滨比在新疆的喀什先看到日出。
25.×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生活中很多难题,但是光的反射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白亮污染等。
26.√
【详解】我们生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一切物质活动的源泉,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能量,世界就不会运转。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7.√
【详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如果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状态叫作生态平衡。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28.√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家用电器中运用电动机的有: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抽油烟机、吸尘器、电动牙刷等。
29.√
【详解】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光、电、风、热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之间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电风扇是把电能转化风扇的动能,再转化为风能。
30.×
【详解】电磁铁的特点之一就是磁力大小和南北极可以控制,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就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1.
【详解】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风扇可以把电能转换为动能、手电筒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收音机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声能;电磁铁可以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电水壶可以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3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详解】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本身不发光,导致昼夜的产生,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33.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详解】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34.小麦→田鼠→蛇→鹰;小麦→蝗虫→田鼠→蛇→鹰;小麦→田鼠→鹰;小麦→蝗虫→田鼠→鹰;小麦→蝗虫……
【详解】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给出的生物中,小麦是生产者,鹰、蛇、蝗虫、田鼠都是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吃的一方。故存在的食物链有:小麦→蝗虫→田鼠→蛇→鹰;小麦→田鼠→蛇→鹰;小麦→蝗虫→蛇→鹰;小麦→田鼠→鹰;小麦→蛇→鹰。
35. 使用声控灯,使用节能炊具,骑自行车上学。 节约用纸就是节约能源,保护森林,保护自然。
【详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增强危机意识、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从多方面努力学习,加强对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方面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危机,了解节能环保对国家及个人的真正意义,真正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生活中的很多措施都可以节约能源,(1)使用声控灯,使用节能炊具,骑自行车上学。(2)节约用纸就是节约能源,保护森林,保护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