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极昼和极夜现象 B.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坐在转椅上的同学看到周围物体的旋转方向和转椅转动方向( )。A.相同 B.相反 C.无法判断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轴是倾斜的 C.地球的自转4.下列可以提高养殖场母鸡产蛋率的措施是( )。A.减少光照时间 B.延长光照时间 C.喂温水5.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 )现象会消失。A.四季交替 B.昼夜交替 C.月食6.当你坐在转椅上逆时针旋转椅子时,你发现周围物体是( )旋转。A.逆时针 B.顺时针 C.原地没动7.地球四季的形成与( )有关。A.地球自转和地轴倾斜角度B.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角度8.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说明鸟儿和虫都是( )。A.夜行性动物 B.昼行性动物 C.冬眠动物9.下列动物中,在晚上活动的是( )。A.蝙蝠 B.母鸡 C.蝴蝶10.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 )。A.太阳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着太阳转 C.地球是宇宙的中心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动向西 C.昼夜东西交替自转12.蝴蝶在白天活动,蛾子在夜晚活动,这是( )对动物的影响。A.季节 B.昼夜 C.气温二、填空题13.在我国的同一地点,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冬至时 (填“大”或“小”),因此地面上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 (填“多”或“少”)。14.有些动物白天 ,夜晚 ,有些动物白天 ,夜晚 。15.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 时针自转,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现象。16.有些动物白天活动,晚上休息,如 ,这是由生物体内 所控制。17.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 ,它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 。18.青蛙靠 与周围环境相似来保护自己。19.由于 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正午 各不相同。20.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 ,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 。三、判断题21.让母鸡多晒太阳可以增加产蛋量。( )22.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 )23.地球上被太阳照射的区域是白天,被月亮照射的区域是夜晚。( )24.地球绕着太阳顺时针转动,这就是地球的公转。( )25.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是由于太阳的运动变化形成的。( )26.美国生物学家林奈编排出了富有情趣的“花钟”。( )27.受昼夜的影响,自然界所有花的花瓣和叶子都是白天张开,夜晚收拢。( )28.要想使菊花提前开花,就必须控制日照时间。( )29.蜜蜂和猫头鹰一样是夜行性动物。( )30.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儿。( )四、连线题31.我会连线。老鼠 松鼠 昼行性动物 鸽子 猫头鹰羊 夜行性动物刺猬五、简答题32.说一说夜行动物有哪些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33.生物钟紊乱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影响?34.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哪些方面?35.太阳直射和斜射与地球上的温度变化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1.C【详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2.B【详解】两个物体互为参照物时,它们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坐在转椅上如果顺时针转动转椅,会看到周围的景物向逆时针方向运动。3.C【详解】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4.B【详解】昼夜影响动物的活动,动物根据光照持续时间长短来安排它们的觅食、繁殖等活动。有些动物白天觅食,这类动物被称为昼行性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狗等;有些动物喜夜间觅食,这类动物被称为夜行性动物,如老鼠,蝙蝠,猫头鹰等。鸡是昼行性动物,白天活动晚上休息;想要可以提高养殖场母鸡产蛋率,可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样鸡的活动时间会增长。5.A【详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地球公转时,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那么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四季交替就会消失。6.B【详解】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选择不同的物体做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或者静止的结果不同。当自己坐在转椅上逆时针旋转椅子时,是以自己为参照物,将看到周围的景物与自己运动的方向相反,即周围的景物按顺时针转动。7.C【详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时太阳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8.B【详解】像喜鹊、燕子、鸟儿和虫子等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我们称它们为昼行动物;像蝙蝠、猫头鹰等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我们称它们为夜行性动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说明鸟儿和虫都是昼行性动物。9.A【详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分类的重要标准。辨别动物的方法是掌握各自的特征。夜间动物是晚上出来活动,在白天隐居起来睡觉,如猫头鹰、蝙蝠、老鼠等。蝴蝶和母鸡主要在白天活动。故选A。10.B【详解】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地球绕着太阳转。11.A【详解】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了太阳东升西落,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的地点日出时间早,西边的地点晚见到日出。12.B【详解】昼夜影响动物的活动,动物根据光照持续时间长短来安排它们的觅食、繁殖等活动。有些动物白天觅食,这类动物被称为昼行性动物,比如蝴蝶在白天活动,蛾子在夜晚活动。13. 大 多【详解】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春分和秋分,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适中,影长也适中;夏至,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地面上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多;冬至,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最小。14. 活动 休息 休息 活动【详解】有些动物在晚上活动而在白天休息,如猫头鹰、田鼠、蟑螂、蝙蝠等。有些动物则在白天活动而在晚上休息,如鸡、鸭、猪、蜜蜂等。动物的昼夜节律是由它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15. 逆 昼夜交替【详解】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即一天;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16. 公鸡 生物钟【详解】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所以有些动物白天活动,晚上休息,如公鸡、猫、狗等。17. 地轴 北极星【详解】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作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18.外表颜色【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保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不同环境的青蛙外表颜色都是不一样的,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使自己不受天敌的侵扰。19. 地轴 太阳高度角【详解】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大,反之就小,因而形成了四季。20. 白天 夜晚【详解】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21.√【详解】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22.√【详解】植物学家林奈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它们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以控制花的开放,人们把林奈这个发现称为“花钟”。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例如,牵牛花、猫儿菊早上开花,芍药花上午开花,万寿菊下午开花,昙花是晚上开花,题目说法正确。23.√【详解】由于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的交替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一般情况下,地球上被太阳照射的区域是白天,被月亮照射的区域是夜晚。24.×【详解】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即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大约是365天。25.×【详解】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造成的,而不是太阳真实的运动状态。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26.√【详解】林奈是著名的植物学家,瑞典人。他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它们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以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液汁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的生物化学活性。花序按序开放也许是为了吸引不同时间活动的传粉者,如白天开花的植物吸引蜜蜂、蝴蝶和小鸟;夜间开花的植物吸引飞蛾和蝙蝠。人们把林奈这个发现称为“花钟“。27.×【详解】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植物产生影响,所以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白天开花,有的夜间开花。白天,郁金香随着太阳东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昙花、夜来香等。28.√【详解】菊花为短日照植物,一般日照时间,每日不宜超过10小时才能开花。要想使菊花提前开花,就必须控制日照时间。题目说法正确。29.×【详解】昼夜影响动物的活动,动物根据光照持续时间长短来安排它们的觅食、繁殖等活动。有些动物白天觅食,这类动物被称为昼行性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狗、蜜蜂等;有些动物喜夜间觅食,这类动物被称为夜行性动物,如老鼠、蝙蝠、猫头鹰等。故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蜜蜂是昼行性动物。题干说法错误。30.√【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转,还在围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24小时。31. 【详解】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昼行性动物有;松鼠、鸽子、羊;夜行性动物有;老鼠、猫头鹰、刺猬。32.黄鼠狼嗅觉灵敏,蚊子眼睛热感应,猫头鹰视觉灵敏等【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夜行动物中,黄鼠狼嗅觉灵敏,蚊子眼睛热感应,猫头鹰视觉灵敏等都是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33.生物钟紊乱,松果体素极度减少和丧失正常节律,将牵动体内许多生理功能的紊乱,出现睡眠障碍、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损害健康甚至发生疾病。【详解】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生物钟对人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松果体素极度减少和丧失正常节律,将牵动体内许多生理功能的紊乱,出现睡眠障碍、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损害健康甚至发生疾病。34.答:(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详解】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做到: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观察完小动物把它放回原来生活的地方。这是观察小动物的要求和注意事项。35.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昼夜温度的变化与太阳照射地球的高度、角度、时长有关。【详解】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和斜射某一地区,造成了气温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昼夜温度的变化与太阳照射地球的高度、角度、时长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