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四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四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五年级下册三四单元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nǐ dìng tè shū bēn fù juàn liàn
( ) ( ) ( ) ( ) ( )
nián líng bēng dài zhǎn xīn cí xiáng yóu zhōng
( ) ( ) ( ) ( ) ( )
二、选择题。 (填序号)
1.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尊重 踌躇(zhù) 矜持不苟(jīn) ②颤抖 重庆(qìng) 满衣裳(cháng)
③参谋 审视(shěng) 签字 ④诊所 威吓(hè) 麻醉济
2.下列带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情不自禁(忍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收复)
②若有所思(好像) 秋夜将晓(快要天亮)
③堪称军神(能忍受) 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
④不破楼兰终不还(击败) 三万里河东入海(形容很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
①妈妈缝衣服时不小心一针见血,手指受伤了
②听了张富清老人的感人事迹,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③望着波光粼粼的西湖,她若有所思。
④他自知理亏,面对他人的质问,坐在旁边一声不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通过抓住语言、动作等的描写,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怀和伟人的胸怀。
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陆游,抒发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欣喜若狂的心情。
④“读了《清贫》这篇课文,我们都被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所折服。”这句话没有语病。
5.下列诗句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背诵积累: (1) 青山处处埋忠骨, 。
(2) , 南望王师又一年。
(3)却看妻子愁何在, 。
(4) , 一片孤城万仞山。
2.《从军行》是 代 写的,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 。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 “ , 。”表达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汉字之忧】 《汉字听写大会》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局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的壮士们壮烈牺牲,也会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如下表)。
药品广告 咳不容缓
山地车广告 骑乐无穷
补品广告 鳖来无恙
1.用“ ”画出下列广告词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咳不容缓( ) 骑乐无穷 ( ) 鳖来无恙( )
2.阅读“汉字之忧” 教育局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 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3.细读“现实之痛”这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写出三点)
(1)
(2)
(3)
4.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可以为保护汉字做哪些努力 (2分)
(二) 影子里的父爱(20分)
①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着空调也(抵御 抵制)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一点清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来。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进来了。
②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 !你怎么了 !”
③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给他打了一针。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会儿就好了。”
④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 ”孩子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 果然) 没事儿。”孩子说:“天太热了,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后来他就晕倒了……”
⑤听着孩子的诉说,我的心被(震惊 震撼)了。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她告诉我,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⑥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字眼。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 如果)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用“ ”划出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大碍:
(2) 蓦地:
7.(1)第①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是 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
(2)第②和第④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分别是 、 描写,从中我读到了一位 的父亲。 (3分)
(3)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8.仔细读读第⑤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我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2分)
“我”的内心烦躁是因为 “蓦地清凉无比”是因为
9. 文章主要写小男孩中暑的父亲,为什么第⑤自然段中写到“我”的父亲为我送伞和仁丹的事 (2分)
10.“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习作(40分)
小学时光已匆匆过去五年,你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小小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了哪些进步?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不再懒惰”、“我不再伤心”、“我不再自卑”;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450字。
答案
一、
锻炼;拟定;特殊;奔赴;眷恋
年龄;绷带;崭新;慈祥;由衷
二、
②③①③④
三、
何须马革裹尸还;遗民泪尽胡尘里;漫卷诗书喜欲狂;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
(一)
咳——刻;骑——其;鳖——别
B
常常会“提笔忘字”;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一些商家,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

(二)
5.抵御;居然;震撼;尽管
6.大的影响或麻烦;突然
7.(1)环境;突出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农民父亲中暑作铺垫
(2)神态;语言;关爱孩子
(3)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点题(答到两点即可)
8.天气炎热;父爱使我感动,让我清凉无比
9.说明无论贫穷或富有,天下所有父亲都关爱自己的孩子,突出文章的中心
10.略
五、写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