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21课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面对国民党的屠杀,中共的选择是什么 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面对国民党的屠杀,中共的选择是什么 武装起义一、南昌起义叶挺贺龙朱德周恩来刘伯承“江西大旅社”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南昌起义 时间地点领导经过意义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等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有了军队南昌起义的概况南昌起义胜利后,党为什么会决定将起义部队撤出南昌,转向广东?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二、工农武装割据(一)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湖北汉口为了总结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927年8月7日,共产党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1)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2)确立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决定这一年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4)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著名论断。历史知识卡片左倾—思想倾向 (左派—政治团体、左翼—政治观点):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左”倾(极左):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右倾—思想倾向 (右派—政治团体、右翼—政治观点)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开始于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在“第三次攻打长沙”的口号下,一团从修水出发,取道长寿街,进攻平江;三团由铜鼓取道东门市,企图在浏阳与北上的二团会合,围攻长沙。起义发动后,收编的邱国轩部突然叛变。毫无防范的一团二营,在长寿街受到该部的袭击,全被打垮。三团在东门市受到优势敌人的伏击,伤亡较大。二团占领浏阳城后,也被敌人包围,在突围战斗中损失殆尽。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结 果:针对秋收起义的失败,毛泽东作出什么决定?改编部队点:最后落脚点:三湾井冈山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影响1)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2)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三)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上井冈山休整一下,但发现这儿是一个理想的割据之地① 群众好②资源好,供部队给养③离城市远,敌人力量弱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会师①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②油画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的部队和湘南暴动的农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定都瑞金,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江西瑞金毛泽东▲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毛泽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四)苏维埃政府的成立1928年12月在井冈山制订的《土地法》规定,这个土地法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主要以乡为分配单位。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 ——《赣西刘士奇报告》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30年6月汀州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寻乌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提出按劳动力分地(有利富农),抽多补少与抽肥补瘦,并将之写进《土地法》。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作用:(五)土地革命作用(意义):①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②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③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力量(如贫农、 雇农、中农、富农中小工商业者)。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背景(一)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撤回关内,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绝不能御外侮。——蒋介石Q:请依据上节课所学内容,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为何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三、红军长征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战略战术 反围剿结果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第五次毛泽东胜利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游击战、运动战)失败,战略转移分散兵力,冒险进攻,保守防御博古李德8万50万1933.9周恩来朱德李德博古2、长征原因问题:请依据材料指出,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答: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路线,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保守主义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直接原因)2、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路线原因(根本原因)3、长征过程:瑞金出发(1)时间:1934年10月(2)目的:进行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3)开始地点: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十送红军》4.红军长征的过程http://epaper.voc./sxdsb/images/2016-08/17/E10/res03_attpic_brief.jpg《血战湘江》3、长征过程:血战湘江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摘自陈靖血染十里溪,河底遍尸体。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黔山》4、长征过程:遵义会议(生死攸关)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内容: 时间: 地点:贵州遵义1935年1月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意义:一个核心,三个挽救,一个转折点,一个标志4、长征过程: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中央红分左右两路北进。25日,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强行渡河杀出一条生路,为红军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4、长征过程:会宁会师两次会师(1)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标志)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给我们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呢?红军长征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D.北上抗日B当堂训练2.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D.北上抗日3.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BA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5.“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DC6. 毛泽东于1936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7.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B.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力量受到牵制C.长征路上地势险要,便于红军作战D.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