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铭记历史,珍视当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国旗下的讲话:铭记历史,珍视当下

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铭记历史,珍视当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珍视当下》。
“梨花风起正清明”,在这“雨纷纷、欲断魂”的时节,人们或是祭祖扫墓、追忆亲人,或是前往烈士纪念碑瞻仰、献花,缅怀先贤英烈。
就在昨天,我们高一的一百多名同学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肃穆凝重的气氛触动着我,看着静静躺在水晶棺中的主席遗体,我的思绪不由飘回到了那个峥嵘的岁月,仿佛看到伟大领袖伏案疾书的身影,每一笔都承载着他对民族未来的深切期望。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好像能透过历史的沧桑。
在历史的天空中,先贤英烈灿若群星,是他们挺立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有约2000多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祖国建设的热土、保家卫国的一线冲锋陷阵、抛洒热血。透过长征将士,人们惊叹于“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走近抗战军民,人们感佩于“一寸山河一寸血”;品读革命故事,人们更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十年间我们迎回了938位志愿军英烈在祖国大地安息。伴随着军号吹奏的《思念曲》,人们回忆起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功臣,回忆起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的艰苦卓绝,回忆起“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民族血性。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每一位先贤英烈,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虽然物质生命无法永存,但精神生命却可以永恒。生命之火如何延续 什么样的人生能够留芳千古?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史留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
草薰风暖春正浓,黄花祭英雄。缅怀终究是为了面向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我们青年一代去实现。追思过往,更应珍视当下,善待亲人,及早行孝;追思过往,更要审视自我,传承责任、铭记历史,在祭奠中重温生命的意义,汲取前行的力量,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清明!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