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导学案及答案【课标要求】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引发的人口、物种、商品全球性流动,理解这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预习重点】①两点认识:一方面,新航路把整个世界初步连接为一个整体,各区域文明初步摆脱分散孤立的发展局面,原有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化;另一方面,这种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一开始是建立在西方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势基础上的,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全新的资本主义时代到来。②突出中国地位:新航路开辟后围绕中国形成白银流动网络,从全球视角把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明朝时白银已经作为货币流通。白银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自主学习】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1)美洲:原住印第安人、欧洲白人、 ,以及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2)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有族群混合现象。2.人口迁徙促进了动植物的大交流(1)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2)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3.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1)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2) 造成原住民死亡和原有社会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在与 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2.大西洋贸易(1)欧洲人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2)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形成了罪恶的“ ”。3.太平洋贸易(1)葡萄牙①中转站: 。②把中国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③参与中日间的 贸易。(2)西班牙:运载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 运回菲律宾 。(3)对中国的影响①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②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三、早期殖民扩张1.概况(1)16世纪,葡萄牙将 变成殖民地,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澳门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2)16世纪,西班牙殖民侵略巴西之外的 地区,亚洲的 沦为其殖民地。(3)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多个殖民地。2.影响(1)对美洲、非洲和亚洲①殖民扩张中断了 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②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2)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①引发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 出现;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 ,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②引发价格革命: 、物价上涨、投机活跃;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③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人类社会: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课堂作业】1、有学者指出,16世纪中期,贸易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由于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铸币时减少货币金银含量、增加面值便成为应急之策、人们不仅把贬值的货币当作足值的货币来使用,汇票、信贷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流行。该学者意在强调( )A.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B.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条件渐趋成熟C.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D.商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参考答案】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1)美洲:原住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2)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有族群混合现象。2.人口迁徙促进了动植物的大交流(1)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2)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3.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1)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2)传染病造成原住民死亡和原有社会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2.大西洋贸易(1)欧洲人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2)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3.太平洋贸易(1)葡萄牙①中转站:澳门。②把中国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③参与中日间的丝银贸易。(2)西班牙:运载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 运回菲律宾马尼拉。(3)对中国的影响①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②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三、早期殖民扩张1.概况(1)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澳门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2)16世纪,西班牙殖民侵略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地区,亚洲的菲律宾沦为其殖民地。(3)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多个殖民地。2.影响(1)对美洲、非洲和亚洲①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②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2)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①引发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 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②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③欧洲从殖民掠夺、经商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人类社会: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1、有学者指出,16世纪中期,贸易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由于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铸币时减少货币金银含量、增加面值便成为应急之策、人们不仅把贬值的货币当作足值的货币来使用,汇票、信贷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流行。该学者意在强调( )A.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B.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条件渐趋成熟C.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D.商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解析:C 由于贸易的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进而使欧洲铸币的变化及汇票、信贷等使用范围日益流行,这表明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C项正确;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与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发展的史实不符,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的事件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B项;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2、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2、解析:B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普鲁士、波兰也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故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