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3课时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3课时 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 血液循环、血型与输血
基础过关全练
1.(2023浙江镇海期中)某人因负伤失血过多,医生给他输入了大量的B型血,据此推断此人的血型最可能是 (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2.【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2重庆中考)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提倡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B.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法
C.为抢救病人可大量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3.(2023浙江拱墅期中)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氧气明显减少
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新特色·生物医疗】(2022浙江温州模拟)2021年11月12日,由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在“海南健博会”上亮相了,其原理是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人体的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然后进入循环系统,激发免疫。在此过程中,疫苗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结构中的 (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5.【新方法·模型法】(2022浙江桐乡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确保了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以下血液循环模型正确的是 (  )
A  B
C  D
6.(2022浙江定海月考)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代表心脏四个腔,a、b代表相对应的生理活动,1~10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
(1)血液经过     (填字母)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若因头痛口服某镇痛药物,该药物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达病变部位,最少需   次经过心脏。
能力提升全练
7.(2022海南中考,5,★☆☆)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治疗时应输入 (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8.【新特色·生物医疗】(2022浙江上城月考,8,★☆☆)ECMO在治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简称,该设备是一种人工心肺机(如图所示),氧合器相当于人工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ECMO运作时血液应从人体的静脉引出
B.氧合器进端的血液为鲜红色,出端的为暗红色
C.血泵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相当于人工心脏
D.ECMO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以扩散的方式进行交换
9.(2022广西南宁中考,15,★☆☆)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a→b→c→d→左心房”。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a中的血液含氧丰富
B.从b到d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b代表肺静脉
D.c代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10.(2022浙江绍兴模拟,28节选,★★☆)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1)图中左心房与左心室间,右心房与右心室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       。
(2)若某人牙龈发炎,在手臂处静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部分
           。
素养探究全练
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病毒性感冒可能会诱发心肌炎,心肌炎会造成心肌细胞受损,进而影响心脏(如图1所示)的正常功能,严重时会危及人的生命。
    图1        图2
资料二:冠状动脉(如图2所示)是负责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如冠状动脉硬化的管径狭窄达到75%,则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    组织构成。
(2)外界感冒病毒通过    进入肺内     (填血管类型),然后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而后诱发心肌炎。
(3)根据资料二中信息(图2)和所学知识,推测冠状动脉是下列哪条血管的分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腔静脉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医生给该患者输入了大量的B型血,据此可推断他的血型最可能是B型。
2.C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
3.B 由图可知,①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A错误;若②为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变多,C错误;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错误。
4.A 该疫苗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再通过肺泡扩散到肺部毛细血管,然后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
5.A 血液流经小肠和肾脏时,流入的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流出的是含氧少的静脉血,A正确、B错误;心脏右侧是静脉血进入,静脉血流出,心脏左侧是动脉血进入,动脉血流出,C错误;血液流经肺后,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错误。
6.(1)b (2)2
解析 (1)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发生b肺部的气体交换,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2)口服药物到达头部的途径是: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可见药物经肠道吸收后需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头部。
能力提升全练
7.C 贫血是因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数目过少造成的,因而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治疗时应输入红细胞。
8.B 人体的静脉分布较浅,血液压力小,所以ECMO运作时血液应从人体的静脉引出,A正确;氧合器进端的血液为静脉血,含氧稀少、颜色暗红,进行气体交换后,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B错误;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泵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相当于人工心脏,C正确;ECMO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气体扩散作用进行交换,D正确。
9.B a是右心室,内流含氧少的静脉血,A错误;血液从b肺动脉到d肺静脉,在经过c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正确;b代表的是肺动脉,c代表的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D错误。
10.(1)防止血液倒流 (2)右心房
解析 (1)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房室瓣。(2)结合分析可知,当从手臂处静脉注射青霉素时,药物先随血液到达到上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素养探究全练
11.(1)肌肉 (2)呼吸道 毛细血管 左心房 (3)C
解析 (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2)感冒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后,从肺泡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经肺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3)冠状动脉从主动脉根部分出,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为心肌细胞提供营养与氧气。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2课时 心脏和血管
基础过关全练
1.【新方法·再现课堂】(2023浙江金华南苑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2北京中考)毛细血管是连通小动脉与小静脉的血管。与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管内血流速度快
D.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教材变式·P151图改编】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心肌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肺动脉
C.心房和心室间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右心房、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
4.(2022海南中考)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
A.甲图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B.乙图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C.丙图中,心房心室均收缩,血液充满四个心腔
D.心脏正常工作过程中,心脏内的瓣膜总是交替开闭的
5.(2023浙江金华南苑中学月考)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用湿纱布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前要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填“载玻片”或“盖玻片”)盖在尾鳍上,并用显微镜观察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在观察过程中,应不断用滴管往纱布上滴       。
6.【新独家原创】如图是三种血管的模式图,观察甲、乙、丙三种血管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        ,判断依据是          。
(2)人体输液时,一般刺入血管丙,其原因是                 
                           (写出两点即可)。
(3)三种血管中,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该血管适应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写出两点即可)。
能力提升全练
7.(2022云南中考,17,★☆☆)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时,观察到某个结构中有许多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个结构是 (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鳞片
8.(2022浙江余杭二模,19,★☆☆)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某伤员上臂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速度快。你认为该伤员伤到的血管及正确的止血方法是 (  )
A.动脉 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B.静脉 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C.动脉 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D.静脉 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9.【跨学科·数学】(2022浙江舟山中考,8,★☆☆)在人的一生中,心脏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动而不疲劳 以下模型代表心脏一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舒缩时间的关系(每小格代表0.1秒)。从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同时休息的时间是 (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素养探究全练
10.【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浙江温州二模)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图甲表示心脏局部结构与主动脉弹性作用示意图,图乙表示各类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除图甲所示的两个腔外,还包括         。
(2)由图甲可知,左心室收缩时,①    (填结构名称)关闭,②动脉瓣打开。
(3)由图甲可知,左心室舒张时,②动脉瓣关闭,但血液还在连续流动,是因为血管A中暂时储存着部分血液,此时血管A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由血管A的功能可推断它的结构及所含成分,图乙中表示血管A的是    (填序号)。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④是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D符合题意。
2.C 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3.B 左心室和主动脉相连,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主动脉,进入体循环,B叙述错误。
4.C 根据图示中血流的方向可知,丙图中,血流进入心脏四个腔内,心房心室均应舒张。
5. 载玻片 清水
解析 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要用浸湿的纱布,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并经常在纱布上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6.(1)乙 该血管管壁最厚,管腔小 (2)管壁薄、管腔大、血流速度慢 (3)甲 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极慢;管腔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解析 (1)三种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动脉,乙是管壁最厚、管腔较小的血管,是动脉。(2)由于静脉管腔较大、管壁薄、血流速度慢,人体输液时,一般刺入静脉,丙是静脉。(3)三种血管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适应物质交换的特点有: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极慢;管腔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等。
能力提升全练
7.A 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单行通过。
8.C 根据血流的速度和血液的颜色可以判断,该伤员上臂受伤的血管是动脉,动脉内血流的方向是从心脏流向四肢,所以应在近心端压迫止血。
9.B 从题图可知,心房与心室同时休息,也就是心房心室同时舒张的时刻,在图中占有4个小格,即0.4秒。
素养探究全练
10.(1)右心房、右心室 (2)房室瓣 (3)③
解析 (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除图甲中所示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外,还包括右心房和右心室。(2)由图甲可知,左心室收缩时,①房室瓣关闭,②动脉瓣打开。(3)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是动脉,血管A连接心脏,因此血管A是主动脉;据图乙可知,③管壁最厚,弹性纤维的相对值较高,因此,③是主动脉。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1课时 血液
基础过关全练
1.(2023江苏宜兴桃溪中学期中)生物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新鲜鸡血分别加入A、B、C、D四支试管中,A、C试管中放有抗凝剂,B、D试管中没有放,如图是静置2 h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2023浙江温州期末)下列表示血液、血细胞、红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  )
  
A B
  
C D
3.(2022北京中考)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功能是 (  )
A.吞噬病菌  
B.运输氧气
C.促进止血  
D.运输代谢废物
4.《等着我》栏目使许多破碎的家庭变得完整起来。某人通过该栏目找到了走失20多年的儿子,为确保真实性,栏目组为这两个人做了DNA亲子鉴定。若此次鉴定仅以血细胞为材料,最好选用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以上三种血细胞均可
5.下表是小欢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的部分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红细胞 3.5~5 ×1012/L 3.8
白细胞 4~10 ×109/L 12.9
血小板 100~300 ×109/L 220.0
A.白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且白细胞没有细胞核
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且血小板是最大的血细胞
C.制作验血的血涂片时要将血滴拉成薄膜,盖上盖玻片,并防止形成气泡
D.由该检验单可以判断小欢同学可能患有炎症,判断依据是白细胞含量过高
6.小亮学习了血液的有关知识,知道了血液在人体内的重要性。血液中存在三种血细胞,这三种血细胞各自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一种像工蚁一样,不辞劳苦的为人体组织细胞不断运输所需物质;一种像维修工一样,不断维修破损的血管;还有一种被称为“人体卫士”,保护着我们身体的健康。
(1)按照文中叙述内容的顺序,三种血细胞分别是    、    、    。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数量最多的是    。
(2)第一种细胞之所以能像工蚁一样为组织细胞运输所需物质,是因为这种细胞内含有     ,这种物质具有的特性是                  
                             
                              。
能力提升全练
7.(2023浙江鹿城期末,1,★☆☆)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你推测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干细胞
8.(2022陕西华州期末,1,★☆☆)阿司匹林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临床上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它能抑制   的释放和聚集,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9.(2022山东青岛中考,3,★☆☆)昆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适合体能训练。中国女足定期到昆明参加集训,训练后队员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10.如图是李刚同学进行血液实验时出现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试管A和试管B内加入的均是新鲜血液,而实验结果不同,其原因是A试管内         ,而B试管内                   
                              。
(2)图中①的名称是   ,其功能是                   
                             
                              。
(3)图中的③中含有一种与其功能相关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特点是                             
                              。
(4)最小的血细胞存在于图A中的  中。
素养探究全练
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江苏赣榆月考)如图所示,甲是血液分层图,乙为显微镜下看到的血涂片图像,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甲图,血液加入抗凝血剂分层后,上层B是   ,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内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观察乙图,人体受伤流血时,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物质的血细胞是[ ]    。
(3)人在嗓子发炎时,图乙中血细胞②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它在人体的作用是      。
(4)小红是一个爱美的女孩,最近正在减肥的她,经常感觉头晕,血液检测诊断为贫血,那可能是因为她的血液中      偏少,所以她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A错误、C正确;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B、D错误。
2.A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A选项表示正确。
3.C 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C选项符合题意。
4.B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所以要想利用血细胞做DNA亲子鉴定,应该选择白细胞,故选B。
5.D 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且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A错误;白细胞是最大的血细胞,B错误;制作验血的血涂片时要将血滴拉成薄膜,然后让其自然晾干,没有必要盖上盖玻片,C错误;该同学的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白细胞偏多表明他可能患有炎症,D正确。
6.(1)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2)血红蛋白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解析 (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可以在血管破损处聚集,加速血液凝固,以防血液继续流出;白细胞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因此按照文中叙述内容的顺序,三种血细胞分别是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白细胞,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2)红细胞里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可以运输氧。
能力提升全练
7.B 白细胞的功能是抵抗病菌的侵入,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
8.C 血小板具有加速血液凝固的功能,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该药物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
9.C 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一般较高,从而增强血液对氧的运输,使机体能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因此,中国女足定期到昆明参加集训,训练后队员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红细胞。
10.(1)加入了抗凝血剂 没有加抗凝血剂
(2)血浆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4)②
解析 (1)(2)抗凝血剂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特性。A试管中加入了抗凝血剂,所以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上层是①血浆,下层是③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②白细胞和血小板。而B试管中没有加抗凝血剂,出现了血液凝固现象。①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等。(3)红细胞里有一种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从而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4)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位于图A中的②中。
素养探究全练
11.(1)血浆 (2)③ 血小板 (3)吞噬病菌 (4)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解析 (1)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内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③血小板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3)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所以人体嗓子发炎时,图乙中②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4)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小红贫血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补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