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和转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和转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二)
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和转化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邵阳中考)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
A.氯化铵  B.硫酸钾
C.磷矿粉  D.硝酸钾
2.(2022江苏常州中考)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pH
B.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硬水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D.用浓硫酸除去NH3中的水蒸气
3.(2023浙江东阳月考)检验一瓶无色溶液是稀盐酸的方法是 (  )
A.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
B.滴加氯化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
4.小科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
A.氯化钡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5.(2023浙江宁波镇海蛟川书院期中)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稀盐酸
6.(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在空气中灼烧
B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 取样,在空气中灼烧
C 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D 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氯化钠 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7.(2023浙江杭州拱墅期末)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Cu→Cu(NO3)2  B.Cu(OH)2→CuO
C.BaCl2→BaSO4  D.CaCO3→Ca(OH)2
8.(2022湖南邵阳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A.O2(N2):通过灼热的铜网
B.CO2(CO):通入氧气后点燃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二、非选择题
9.【新题型·框图推断】(2022四川自贡中考)今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领略了无穷
的冰雪魅力,如图“雪花”顶角上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D是金属单质,A、C是氧化物,A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B、E、F依次是酸、碱、盐,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E俗称熟石灰,F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转化)。请写出你的推断:
(1)A的化学式为    。
(2)D、F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B、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新特色·生物医疗·珍珠粉】(2023浙江金华南苑中学月考)珍珠粉含有碳酸钙和蛋白质等物质,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1)珍珠粉被食用后,其中的碳酸钙可能会在胃中与胃液发生反应,原因是胃液中有   (填酸的名称);珍珠粉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会被消化分解成     。
(2)市场上出现假珍珠粉在外观上与真珍珠粉差不多,肉眼往往无法辨别。为了辨别它们,小红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鉴定是否含碳酸钙
分别取真假珍珠粉适量于两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发现都变浑浊,说明真假珍珠粉都含有碳酸钙。
实验二:鉴定是否含蛋白质
提供的器材有:相同的燃烧匙2个、酒精灯1只、火柴。小红通过实验得出:假珍珠粉不含蛋白质。请试着写出小红的实验方案:               
                              。
11.(2022 河北中考)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的F俗称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D的一种用途是                        。
12.(2020浙江湖州中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克。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                      。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全解全析
1.C 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从外观看磷矿粉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2.B 不能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pH,这样做测出的结果不准确,应该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A不能达到目的;将肥皂水加入水样中,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蒸馏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硬水,B能达到目的;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C不能达到目的;浓硫酸能与NH3发生反应,D不能达到目的。
3.C 检验溶液显酸性,可用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可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一般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含有氯离子。故选C。
4.B 氯化钡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A不能鉴别。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B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均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C不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均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D不能鉴别。
5.B 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变化,则甲是氯化钡溶液,故选B。
6.C 氯化钙固体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题中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7.D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生成硝酸铜;氢氧化铜加热分解可生成氧化铜;氯化钡与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钡;碳酸钙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8.C 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过量的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Na2SO4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故选C。
9.(1)Fe3O4 (2)置换 (3)Ca(OH)2+H2SO4CaSO4+2H2O
解析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金属单质,A、C是氧化物,A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B、E、F依次是酸、碱、盐,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所以B是硫酸,E俗称熟石灰,所以E是氢氧化钙,F的溶液呈蓝色,硫酸会转化成F,所以F是硫酸铜,C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C是二氧化碳,D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D是铁,铁和A可以互相转化,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1) A的化学式为Fe3O4。(2)D、F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3)B、E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10.(1)盐酸 氨基酸 (2)澄清石灰水 取真假珍珠粉少许,分别置于燃烧匙中灼烧,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真珍珠粉,没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假珍珠粉
解析 (1)胃液中有盐酸;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会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11.(1)干冰 (2)CO2+2NaOHNa2CO3+H2O (3)复分解反应 (4)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解析 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因此C是水,由题图转化关系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可推知A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则反应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能与B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E,D可以是氢氧化钙,则反应②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E是碳酸钙,反应③为碳酸钙高温分解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④为G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G是氧化钙,F是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12.(1)2HCl+Na2CO3 2NaCl+CO2↑+H2O
(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9.3 g+100 g-107.1 g=2.2 g。设固体粉末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碳酸钠反应消耗HCl的质量为y,同时生成NaCl的质量为z。
2HCl+Na2CO3 2NaCl+CO2↑+H2O
73 106     117 44
y  x      z 2.2 g
= x=5.3 g
= y=3.65 g
= z=5.85 g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100 g×7.3%-3.65 g=3.65 g,设固体粉末中含氢氧化钠a g,与盐酸反应后生成NaCl b g。
HCl + NaOHNaCl+H2O
36.5  40   58.5
3.65 g a    b
= a=4 g
= b=5.85 g
因为固体总质量为9.3克,等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质量和,所以固体中无氯化钠;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9%。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9%。
解析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H2O+CO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