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四)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四)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四)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一、选择题
1.【新特色·航空航天】(2022新疆中考)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生活和工作6个月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英雄航天员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航天员的食谱中营养物质丰富、搭配合理
B.航天员的食谱中用量最多的食物是脂类
C.航天员所需的能量是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的
D.航天员的食物原料需要严格挑选和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2.(2023浙江永嘉崇德实验学校月考)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的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各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丙代表蛋白质
B.乙在D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C.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C
D.参与消化甲的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
3.(2022新疆中考)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管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动脉
B.静脉注射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D.某AB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输入AB型血最为安全
4.(2022河南中考)三位体重接近、年龄接近的男性,其部分体检数据如表所示。甲的所有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乙和丙的数据偏离正常范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血液中血红 蛋白含量(克/ 100毫升血液) 动脉血中氧含 量(毫升/100 毫升血液) 静脉血中氧含 量(毫升/100 毫升血液)
甲 15 19 15
乙 8 9.5 6.5
丙 16 20 13
A.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动脉血中氧含量较高,因此血液呈鲜红色
C.乙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较低,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
D.丙对氧的利用率高,可能居住在氧含量高的地区
5.(2022浙江上城月考)图甲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图乙是进入和离开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①表示消化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内进行
B.②表示氧气,B系统内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作用完成的
C.通过C系统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了动脉血
D.根据图乙可以推测“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应为泌尿系统中的肾脏
6.(2023浙江鹿城期末)与人体代谢有关的各个系统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图中①、②、③、④可分别表示 (  )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C.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二、非选择题
7.(2022浙江椒江期末)血液流经遍布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时,会发生物质交换。
    甲         乙

(1)血液流经图甲所示的毛细血管时,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由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血液流经图乙所示的毛细血管时,变成营养物质丰富,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经过     (填序号)被重吸收送回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
(3)表格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四种液体成分,其中表示图丙中的M成分的是   。(选填表格中的字母)
液体 成分 红细胞 大分子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A √ √ √ √ √ √
B √ √ √ √ √
C √ √ √ √
D √ √ √
(注:“√”表示存在,“ ”表示不存在或微量)
8.(2023浙江鹿城期末)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甲。患者将显微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蠕动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


(1)肠道显微胶囊经过结构④而不会被消化,说明胶囊最外层不含有     。
(2)肠道显微胶囊随着胃肠肌肉的蠕动到达结构⑥,可以拍摄到很多褶皱,这大大增加了结构⑥的表面积,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     。
答案全解全析
1.B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食谱中用量最多的应该是糖类。
2.C 由图可知,A为口腔,B为食道,C为胃,D为小肠,乙为淀粉,甲为脂肪,丙为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D小肠。
3.A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毛细血管,A叙述错误。
4.D 丙的血红蛋白含量相对较多,对氧的利用率较高,可能居住在氧含量较低的高原地区,D叙述错误。
5.D 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错误;②表示氧气,B系统内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B错误;当C系统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完成气体交换之后,血液由含氧量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的静脉血,C错误;图乙中血液经过D系统中某器官后,尿素含量明显降低,可推测出该器官应为肾脏,D正确。
6.D ①的箭头指向体内,人体通过①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①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进入②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运到人体的其他部位,供细胞利用;③的箭头指向体外,表示人体内的代谢废物由②循环系统运到③泌尿系统后排出;④是双向箭头,表示人体通过④呼吸系统进行吸气和呼气,获得的氧气由②循环系统运到其他部位,供细胞利用,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
7.(1)血红蛋白 静脉血 (2)④ (3)D
解析 (1)血液流经图甲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会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当血液流经图乙小肠处的毛细血管时,小肠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血液此时变成营养物质丰富、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④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3)表格中,A既有红细胞又有大分子蛋白质,可判断为血液;B有大分子蛋白质,但无红细胞,可判断为血浆;C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但有葡萄糖,可判断为原尿;D既不含红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又不含葡萄糖,可判断为尿液。图丙中,M是尿液,因此其液体成分可用表格中的D表示。
8.(1)蛋白质(蛋白质和淀粉) (2)吸收
解析 (1)④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肠道显微胶囊经过结构④而不会被消化,说明胶囊最外层不含有蛋白质。(2)结构⑥是小肠,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