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材料分析(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材料分析(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
材料分析
一、选择题
1.(2022浙江柯桥月考)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转座子”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
C.“转座子”中含部分遗传信息
D.由“转座子”跳动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
2.(2022浙江普陀月考)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图中甲→丁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根据自然选择学说理论解释此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细菌的耐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而产生的
C.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起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D.细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着具有耐药性的个体
3.(2023浙江东阳期中)在自然界中,生物往往与环境相适应。嘉嘉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表信息,对甲、乙、丙、丁四种动物的特点进行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
种类 甲 乙 丙 丁
散热能力 较强 弱 强 较弱
A.甲和丁是哺乳动物
B.体重越大,散热能力越弱
C.乙动物最适合在沙漠生存
D.体温恒定的动物散热能力强
4.(2023浙江义乌期中)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改变了“人体干细胞都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的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的细胞,且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的这一认识。这一技术的应用将能避免异体器官移植中产生的排异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疾病找到了新的方法
B.这两位科学家的新发现,说明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C.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与编程前的成熟细胞具有相同的功能
D.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可以再分裂、生长、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
5.(2022浙江西湖期中改编)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使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进行治疗,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量为6毫升(见图)。则使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6毫升的糖浆 (  )
A.3毫升  B.6毫升  C.9毫升  D.12毫升
6.宿迁市骆马湖“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在一些生产管理思路上你认为不妥的是 (  )
A.将农家肥与化肥混合使用,以提高增产效果
B.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农药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提高农业、畜牧业的产量
D.园区内禁止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
二、非选择题
7.(2022浙江金华中考)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将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富裕。某地依托农田、鱼塘等自然资源打造集人工湿地、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一体化的田园综合体(如图1)。其中人工湿地具有收集、蓄存雨水,净化生活污水实现循环使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如图2)。
图1 人工湿地生态园全景
图2 人工湿地示意图
某校学生到该生态园进行课外学习,科学老师布置了探究作业,请一起完成下列作业:
(1)人工湿地内的芦苇、藻类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
(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有       (写出两种);
(3)为了增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4)图3是科研人员对人工湿地内某条食物链“Ⅰ→Ⅱ→Ⅲ”中的各级生物含有的能量进行检测的结果。结合图3信息完成案例分析:“荒岛求生”竞赛游戏中,假如某人所剩食物除了水,就只有一袋玉米以及两只鸡(鸡除了玉米外没有其他食物来源)。以下提供的两个方案中,哪个方案可以使他生存得更久   。
图3 食物链中各级生物能量图
A.先吃鸡,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鸡养到最后吃
8.(2022河南中考)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新冠病毒怎样侵入人体细胞呢 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可以和细胞膜表面一种叫ACE-2的物质相结合,然后促使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胞。与其他生物一样,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也会发生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S蛋白与ACE-2的结合能力。
资料二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是新冠肺炎确诊的首要标准。抗原检测简便、快捷,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
  抗原检测卡如图1所示。在检测卡特定的位置上,附着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将样本液滴入样本孔内,样本液会从样本孔流向检测线(T)和质控线(C)。如果样本液中含有与抗体相对应的抗原,就可以观察到T线和C线均显示出红色条带。
图1
图2
(1)根据资料一,戴口罩、勤洗手能够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播,这是因为经呼吸道飞沫和     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果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变异影响到     与ACE-2的结合能力,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能力会发生变化。
(2)甲、乙两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条带颜色实际为红色)。根据资料二,可以判断出    样本为阳性。这是因为   和   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二者的结合可引起检测卡出现特定的颜色变化。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新冠疫苗可以保护   ,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
9.(2022浙江义乌月考)据估计,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人体中“潜伏”有结核分枝杆菌,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会表现出肺结核症状。经检测表明:这些“潜伏”的细菌并没有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难道细菌对付抗生素还有其他策略 1944年,医生比格发现,现有的抗生素只能消灭正在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微生物学家路易斯进一步检测到:一旦环境残酷,如缺氧、营养缺乏、温度不利于生长等,每种细菌都能进入休眠状态。我们可用如图形象地解释细菌对付抗生素的两种策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免疫学上将肺结核患者称为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结核分枝杆菌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3)若想消灭这些“潜伏”的细菌,可先采取         手段去“唤醒”它。(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10.(2023浙江乐清月考)无籽西瓜是我们非常喜欢吃的水果。如图1中的普通西瓜体细胞内有2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一种植物碱)处理其幼苗,可以让普通西瓜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变为44条(作为母本),再与普通西瓜(22条染色体)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种子。这些种子种下去就会结出无籽西瓜。只有染色体组数为偶数的植物(如二倍、四倍等)才能产生种子,无籽西瓜是三倍体植物。由于染色体配对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三倍体的西瓜没有籽。
图1
图2
(1)上述西瓜的繁殖方式为   生殖。
(2)人们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储存在如图2中的  (填字母)里。
(3)天气干旱时,瓜农会给西瓜植株浇水,此时西瓜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4)农民要把西瓜的种子晒干,低温贮藏,其原理是       。
11.阅读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许多国家大规模地开展了新能源的探索工作,其中氢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科学家们认为高效率制氢的方法有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阳光催化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生物制氢等。
资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认为,电动车一定会代替汽油车,有两个理由:一是能源问题,最多再过60年,石油资源将枯竭;二是污染问题,传统汽油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目前已经占到整个污染源的一半以上。电动汽车基本上不以汽油为直接燃料,能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低。
资料三:目前我国对购买电动汽车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但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的电力来源以火力发电为主,仍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使用电动汽车对改善大气环境并没有什么帮助。
(1)下列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填序号)。
①煤 ②汽油 ③天然气 ④太阳能 ⑤风能 ⑥潮汐能 ⑦地热能 ⑧电能
⑨氢能 ⑩酒精
(2)目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方法有       、       等。
(3)采用先进的方法获得氢能源,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填字母)。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B.改进以化石燃料制取氢气的方法
C.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D.使用炽热的铁和水蒸气反应制得
(4)你认为使用电动汽车是否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理由是                    
                              。
答案全解全析
1.D “转座子”是一种能跳动的基因,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A正确;“转座子”是基因,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与生物的性状有关,B正确;“转座子”是基因,其中含部分遗传信息,C正确;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转座子”是基因,也属于遗传物质,因此由“转座子”跳动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2.D 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A错误;细菌本身就存在耐药性,并不是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B错误;抗生素杀死了不耐药的细菌,对细菌的耐药性起了定向的选择作用,C错误;细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着具有耐药性的个体,D正确。
3.B 甲和丁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而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A错误;结合图表分析可知,体重关系:乙>丁>甲>丙,散热能力:丙>甲>丁>乙,所以针对甲、乙、丙、丁四种动物可以推理出体重越大,散热能力越弱,B正确;沙漠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具有较大的温差,适合在沙漠生存的动物需要有较强的散热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乙动物的体温不随着环境变化,属于恒温动物,且散热能力弱,不适合在沙漠生存,C错误;乙和丙的体温恒定,但乙的散热能力弱,丙的散热能力强,可见体温恒定与散热能力没有关系,D错误。
4.C 题述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疾病找到了新的方法,A正确;这两位科学家的新发现,说明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B正确;重新编程后的未成熟细胞具有再分裂、生长、分化的功能,与编程前的成熟细胞功能不同,C错误、D正确。
5.A 题中的糖浆和滴剂能够治疗同一种病,但是它们同等体积下所含的药物的量不同,糖浆中每5 mL含扑热息痛125 mg,而滴剂中每5 mL含扑热息痛250 mg,因此,可推断出2 mL糖浆与1 mL滴剂的药量相等。服用糖浆6 mL相当于使用滴剂3 mL,故选A。
6.B 农家肥所含营养成分复杂但含量少,化肥营养成分较单一但含量高,二者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增产效果,A做法妥当;大量使用农药可以减少病虫害,但大量农药残留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B做法错误;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也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进而提高农业、畜牧业产量,C做法妥当;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所以必须禁止,D做法妥当。
7.(1)生物群落(或群落) (2)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写出两种即可) (3)增加生物种类 (4)A
解析 (1)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种群的集合,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本题中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为了增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应增加生物种类。(4)鸡要生存也要吃玉米,与人形成竞争关系,不利于人。鸡吃了玉米,只有10%到20%的能量会传递给鸡,人再吃鸡,就只能得到鸡能量的10%到20%,从能量传递效率来看,不如直接吃玉米。故应该先吃鸡,后吃玉米,可以使他生存得更久。
8.(1)密切接触 S蛋白 (2)甲样本 抗体 抗原(后两空顺序可互换) (3)易感人群
解析 (1)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变异会影响到S蛋白与ACE-2的结合能力,进而影响到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能力。(2)图2中的甲样本T线和C线都呈红色,检验结果为阳性;乙样本只有C线呈红色,检验结果为阴性。判断的依据是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3)接种新冠疫苗可促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9.(1)B (2)B (3)提供充足营养(或合适温度、充足氧气等)
解析 (1)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据此可知,免疫学上将肺结核患者称为传染源。(2)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结核分枝杆菌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3)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芽孢,它是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当条件适宜时,又会萌发成一个新个体。若想消灭这些“潜伏”的细菌,可先采取提供充足营养(或合适温度、充足氧气等)手段去“唤醒”它。
10.(1)有性 (2)F (3)蒸腾作用 (4)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
解析 (1)题述西瓜的繁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了受精卵,然后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2)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人们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储存在图乙中的F液泡里。(3)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4)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才最微弱,种子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才最少。
11.(1)②⑧⑨⑩ (2)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 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合理即可) (3)C (4)有利于(或不利于) 电动汽车基本不以汽油为直接燃料,能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低(或因为目前电力来源以火力发电为主,仍会造成大气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 (1)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题干所示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汽油、电能、氢能、酒精。(2)目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方法有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阳光催化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生物制氢等。(3)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A不可行;以化石燃料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B不可行;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高效、清洁且先进,C可行;使用炽热的铁和水蒸气反应制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D不可行。(4)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