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演化的自然第5节 遗传与进化第1课时 遗传和变异、遗传物质的传递基础过关全练1.【跨学科·语文】(2023北京海淀校级期中)下列描述体现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是 (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D.长江后浪推前浪2.(2021浙江镇海期中)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具有差异性的是 ( )A.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的肤色差异B.市场上销售的西瓜有的大,有的小C.西瓜和南瓜的叶子形状不同D.市场上的番茄大小、形状不同,小番茄有红色、黄色两个品种3.【新题型·科普阅读】(2022浙江湖州中考)1997年2月23日,英国《自然》杂志宣布世界上首例来源于哺乳动物体细胞的克隆羊“多莉”问世。其过程是:将苏格兰黑面母羊的去核卵细胞和芬兰白色母羊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形成重组细胞并促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把胚胎植入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羊的子宫中,由它孕育并产下克隆羊“多莉”。克隆羊“多莉”的性状很像芬兰白色母羊,这是因为芬兰白色母羊提供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 ( )A.基因 B.蛋白质C.氨基酸 D.脂肪4.(2022甘肃礼县月考改编)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控制性状的DNA片段B.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C.一个DNA分子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存在D.一个人有23条染色体5.(2022浙江杭州中考改编)如图所示,X最可能表示 ( )A.一个基因 B.一条染色体C.一个细胞核 D.一个DNA分子6.【教材变式·P33阅读改编】【新独家原创】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使许多破碎的家庭重新团圆。下面关于亲子鉴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的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B.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C.一般做十几至几十个 DNA 位点检测,就可以确定是否属于亲子关系D.DNA亲子鉴定的结果准确率是100%7.(2022福建中考)下列有关人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B.DNA经复制后传给子细胞C.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是DNAD.每对基因的遗传信息相同8.(2022浙江柯城月考改编)如图表示染色体组成图,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其中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由于除了同卵双胞胎外,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可用来做亲子鉴定。请回答问题:(1)从染色体中提取DNA的过程非常复杂,但我们可理解为,研究人员用“生物剪刀”从染色体中剪取DNA。以下选项中可以起到“生物剪刀”作用的是 。 A.葡萄糖 B.解剖针C.镊子 D.蛋白酶(2)生物的性状是由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的,即由 控制的。 能力提升全练9.(2022广东中考,19,★☆☆)猕猴桃有黄心、绿心和红心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差异源于生物的 ( )A.遗传 B.变异C.分化 D.分裂10.(2023浙江江北期中,2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圆粒B.羊的黑毛和羊的短腿C.家兔的白毛和小狗的黑毛D.鹅的白毛和鹅的黄毛11.(2022海南中考,33,★★☆)猫的耳朵有卷耳和非卷耳之分,卷耳猫和非卷耳猫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第一代)猫都是非卷耳,子一代猫杂交后产生的子二代(第二代)猫非卷耳和卷耳的比例为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卷耳是显性性状B.控制猫耳性状的基因位于DNA上C.子二代中非卷耳猫的基因组成都是相同的D.猫耳形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2.【新考法·概念图】(2022浙江衢州期末,6,★☆☆)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A.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B.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C.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素养探究全练1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动物或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如图表示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 。 (2)人的体细胞中含有 对染色体。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和Y,其中来自母方的一条性染色体是 。 (3)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它通过指导 的合成来表达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基因并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是遗传物质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若在发育初期分裂成两个胚胎,进而发育成两个个体,就会产生同卵双生的双胞胎,这样的双胞胎性别相同,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主要原因是 。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B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A不符合题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B符合题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是说不同的叶子之间存在差异,属于变异,C不符合题意;“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具有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2.C 西瓜和南瓜是两个物种,因此“西瓜和南瓜的叶子形状不同”不属于变异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具有差异性,故选C。3.A 克隆羊“多莉”的性状很像芬兰白色母羊,是因为芬兰白色母羊提供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4.D 一个人有23对染色体,D说法错误。5.A 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题图中的X最可能表示一个基因。6.D 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D叙述错误。7.B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错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叫做基因,C错误;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成对的基因的遗传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D错误。8.(1)D (2)基因解析 (1)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故选D。(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能力提升全练9.B 猕猴桃有黄心、绿心和红心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差异源于生物的变异。10.D 菜豆和豌豆不是同一种生物,因此A不属于相对性状;羊的黑毛和羊的短腿是两种性状,因此B不属于相对性状;家兔和小狗不是同一种生物,因此C不属于相对性状;鹅的白毛和鹅的黄毛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11.C 子一代猫都是非卷耳,而子二代猫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卷耳),新出现的卷耳为隐性性状,非卷耳为显性性状。如果用A表示非卷耳基因,a表示卷耳基因,子二代卷耳猫的基因组成为aa,子一代非卷耳猫的基因组成都为Aa,其遗传图解如下:由遗传图解可知,子二代中非卷耳猫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C说法错误。12.A 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通常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可以决定生物的性状,A符合题意。素养探究全练13.(1)DNA 蛋白质 (2)23 X (3)蛋白质环境 (4)他们的遗传物质一样解析 (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2)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3)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基因并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一样,因此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第1章 演化的自然第5节 遗传与进化第2课时 进化理论的发展、育种与优生基础过关全练1.【新特色·太空育种】(2022北京中考)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我国航天员将其种子带入太空,使种子在射线和微重力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异,选育新品种。该育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紫花苜蓿的 ( )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C.遗传物质 D.生活习性2.(2022云南中考)长颈鹿的祖先大小似羊,颈和前肢不太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长颈鹿则成为颈长的动物。下列叙述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颈长者繁殖能力比颈短者强B.长颈鹿产生的变异都能适应环境C.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树叶,颈就越来越长D.经过环境的选择,颈长者更容易存活下来3.(2022河南太康期中)下列各项实例中,不属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是( )A.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B.把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较大C.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选择培育成的太空椒D.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的高产抗倒伏的小麦4.据悉,中国是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尤其是江西省东乡县的野生稻最为有名。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野生稻经受了各种灾害和不良环境的考验,形成了稳定的遗传特性。其最大优点也是最突出的一个性状,就是抗寒。科学家们用耐冷的东乡野生稻跟栽培稻进行杂交,其后代既有耐冷的也有不耐冷的,请回答:(1)野生稻这种耐冷性状是由 控制的,这种性状是可以通过杂交来进行转移的。 (2)东乡野生稻形成了稳定的遗传特性是长期 的结果。 能力提升全练5.(2022四川遂宁中考,8,★☆☆)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一种耐盐碱水稻,该技术可使大片盐碱地变为粮仓。海水稻的选育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 D.适应环境的结果6.(2022北京中考,22,★☆☆)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生活的地雀种类存在差异。地雀喙型的进化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种地雀具有共同的祖先B.地雀祖先存在喙型不同的变异C.喙型的进化与食物种类无关D.喙型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2022河北石家庄中考,26,★☆☆)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一对正常夫妇的儿子患白化病B.游客在海边几天后皮肤被晒成古铜色C.单眼皮经过手术后变成双眼皮D.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的玉米籽粒饱满8.(2022山东德州中考,17改编,★☆☆)科研人员在神舟十三号上搭载了12 000多颗植物的种子,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变异,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关于太空诱变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环境中产生的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B.太空环境中产生的变异多数是有利变异C.种子在太空环境中比在正常环境中发生变异的概率高D.诱变后即可获得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9.【新题型·科普阅读】(2021浙江海曙模拟,30,★☆☆)海芋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其叶片被昆虫啃咬时,茎中的毒素会输送到创口处以毒杀昆虫。有一种小叶甲(如图甲)会采取“画圆充饥”的方法来取食海芋叶。它能够以自身作为圆规分三次画圆(如图乙)。第一次在叶片表面划出一条很浅的印痕,这不会引起海芋叶片的“警觉”;第二次将叶表皮上的角质层割裂;第三次划得更深一些以阻止毒素输送。小叶甲与海芋彼此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进化。甲乙(1)根据文中信息判断,对小叶甲“画圆充饥”的过程及结果的理解合理的是 。 A.第二次画圆破坏了叶肉细胞B.海芋的“警觉”是对昆虫啃咬叶的条件反射C.第三次画圆切断了输导组织D.海芋与小叶甲共同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小叶甲的后代中会出现“画圆充饥”本领更强的个体,海芋的后代中也会出现防御能力更强的个体,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 。 素养探究全练10.【学科素养·科学思维】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另一种低产抗倒伏的小麦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图中四种类型,人工选择高产抗倒伏类型小麦进行繁殖培育,多代后就获得了可稳定遗传的高产抗倒伏类型的新品种,如图所示。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的甜椒种子飞上太空,待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质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材料三: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某纱厂厂长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却与本地棉相差无几。(1)材料一中,涉及小麦的 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新品种,这种现象称为 。 (2)材料二中,通过卫星搭载普通的甜椒种子,能够培育出太空椒,使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 发生了改变。 (3)材料三中,将新疆棉引种到该地未达到某纱厂厂长期待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C 紫花苜蓿种子被带入太空,在射线和微重力等因素作用下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从而选育新品种。2.D 由于环境变化,低矮树木减少,颈和四肢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更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和四肢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就会出现生存危机,最终经过环境的选择,颈长者更容易存活下来。3.B 贫瘠土壤中花生结的果实较小,肥沃土壤中花生结的果实较大且较为饱满,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因此不属于新品种,B符合题意。4.(1)基因 (2)自然选择解析 (1)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野生稻这种耐冷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种性状是可以通过杂交来进行转移的。(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东乡野生稻形成了稳定的遗传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能力提升全练5.A 海水稻是通过人工培育形成的,因此海水稻的选育是人工选择的结果。6.C 喙型适应取食某种食物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的个体被淘汰,食物种类对喙型进行了选择,C叙述错误。7.A 一对正常夫妇的儿子患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决定的,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C、D都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符合题意。8.C 太空环境可以诱使植物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产生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太空环境中产生的变异多数为不利变异,B错误;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使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变异,所以,种子在太空环境中比在正常环境中发生变异的概率高,C正确;诱变后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需经过筛选后育种,因此不能马上获得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D错误。9.(1)CD (2)变异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第二次画圆只将叶表皮上的角质层割裂,未破坏叶肉细胞,A错误;海芋属于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会产生条件反射,海芋的“警觉”是对昆虫啃咬叶的这一刺激作出的反应,B错误;第三次画圆,能够阻止毒素运输,说明小叶甲把圆圈上的叶脉切断了,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C正确;小叶甲和海芋的这种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2)自然选择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自然选择的动力是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小叶甲的后代中会出现“画圆充饥”本领更强的个体,海芋的后代中也会出现防御能力更强的个体,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素养探究全练10.(1)两 变异 (2)遗传物质 (3)生物的性状也受环境影响解析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材料一中,涉及了小麦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高产与低产、抗倒伏与不抗倒伏。杂交后代中出现了高产抗倒伏、低产不抗倒伏两种新性状,这种现象称为变异。(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材料二中培育出的太空椒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的遗传物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且是经过人工选育形成的新品种。(3)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材料三中,将新疆棉引种到本地未达到某纱厂厂长期待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的性状也受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1 遗传和变异、遗传物质的传递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1.5.2进化理论的发展、育种与优生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