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身体的防卫 同步练习(2课时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身体的防卫 同步练习(2课时 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3章 人的健康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2课时 人体免疫功能
基础过关全练
1.(2022陕西宝塔期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重要功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自身的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
B.免疫监视功能出现异常时,易形成肿瘤
C.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
D.过敏反应是由人体免疫功能弱引起的
2.(2022浙江西湖月考)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型禽流感病毒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治疗并观察,这种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
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
D.通过接种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
3.(2022广西南宁中考改编)患过痢疾的人,以后还会再患痢疾;得过麻疹的人,一般一生都不会再患麻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
A.人体对痢疾杆菌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B.人体对麻疹病毒产生了非特异性免疫
C.麻疹患者体内终生具有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集体的能力
D.麻疹患者体内终生具有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的能力
4.(2022山西阳高月考)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实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基本就不会感染艾滋病。下列四种途径中一般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2023甘肃城关期末)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
分组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 绵羊 注射脱 毒病菌 没有 患炭疽 注射强 毒病菌 没有 患炭疽
乙组 绵羊 不注射 脱毒病菌 没有 患炭疽 注射 强毒病菌 患炭疽
(1)从免疫的角度考虑,甲组绵羊注射的脱毒病菌属于   。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该实验的变量为                              。
(3)如表实验中出现的免疫属于    免疫。
(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和家畜,每个国家都会对进口物品进行安全检疫,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能力提升全练
6.(2022北京中考,23,★☆☆)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可通过注射水痘疫苗进行预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水痘的病原体
B.水痘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
C.水痘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7.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采取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的方式进行救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8.(2022四川南充中考,9,★☆☆)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仍在全球蔓延。为构筑群体免疫屏障,一方面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层次的免费新冠疫苗接种,另一方面坚持实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有效的预防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接种新冠疫苗后所获得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属于计划免疫
C.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一系列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由于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新冠疫苗就必须不断更新,才更有预防效果
9.【新中考·国防教育】(2022浙江杭州启正中学月考,22,★★☆)目前针对“新冠”的防疫形势良好,得益于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密切配合,但外来输入病例的存在让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如何尽快地普及疫苗的接种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4 000多种变异株,例如德尔塔、奥密克戎毒株等,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接种的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      ,可刺激人体内的    细胞产生抗体。
(3)刚接种完新冠疫苗的人,回家后注射部位要保持清洁,24小时内不能洗澡。这是因为注射的针孔部位的皮肤有损伤,人体的第   道防线遭到了破坏。
素养探究全练
10.【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福建中考)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百白破”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简称,致病细菌分别是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互不影响,可混合成三联疫苗。婴儿可在3、4、5月龄时每月注射1针三联疫苗,1岁半至2岁时注射第4针。
(1)“百白破”传染病的三种致病细菌通过     的方式进行生殖。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的     ;定期为婴儿注射疫苗属于         。
(3)从免疫角度分析,“百白破”三联疫苗相当于    ;给婴儿注射该三联疫苗,可刺激其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       ,有效预防“百白破”。
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东黄岛期末)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但是多数情况下,大家却可以健康地生活,这是因为人体能够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进行防御和保护。如图一是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示意图,图二是人体免疫中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图三是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图一
图二
图三
(1)当新型冠状病毒侵袭人体时,起抵御作用的第二道防线是图一中的   (填图中字母)。
(2)请根据图二分析接种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相当于图二中的   ,图二中甲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产生了一种能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与抗原结合后,可在乙   细胞的作用下,将抗原清除,或使该抗原失去致病性。(3)结合图三分析,人在疫苗接种初期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仍然可能患上新冠肺炎,原因是             。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由图三可知:机体第2次接受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在数量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                  。
(4)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最好“药物”,适当调节自身状态才能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御病毒。以下生活习惯中有助于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是(多选)    。
A.合理膳食
B.坚持体育锻炼
C.熬夜玩游戏
D.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5)我们身边除了新冠肺炎这种传染病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传染病,如乙肝、甲肝、腮腺炎等,某同学和甲肝患者生活在一起,可他并没有感染甲肝,请你分析其原因:                  
                             
                             
                              。
(答对一点即可)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过敏原作出超出正常范围的免疫应答,所以过敏反应是由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D错误。
2.D 对H7N9型禽流感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治疗并观察,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A错误;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B错误;注射乙肝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只能预防乙肝,不能预防H7N9型禽流感,C错误;通过接种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3.D 痢疾杆菌大多只停留在消化道,不会刺激人体产生大量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且引发该病的痢疾杆菌的变异菌型较多,各菌型之间差异较大,故患过痢疾的人,以后还会再患痢疾,A错误;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一生都不会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且麻疹患者体内终生具有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的能力,故B、C错误,D正确。
4.B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等日常生活接触以及蚊虫叮咬一般不会感染艾滋病。可见,B符合题意。
5.(1)抗原 (2)做对照 是否注射脱毒病菌 (3)特异性 (4)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 (1)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等。从免疫的角度考虑,甲组绵羊注射的脱毒病毒属于抗原。(2)该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病菌,其中乙组的作用是做对照。(3)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题表实验中出现的免疫只对炭疽杆菌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和家畜,每个国家都会对进口物品进行安全检疫,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能力提升全练
6.D 接种的水痘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7.C 被毒蛇咬伤后,可以用抗蛇毒血清治疗,因为血清里含有清除蛇毒的专门抗体,但不属于预防接种,故A不符合题意;疫苗一般是灭活病毒,相当于抗原而不是抗体,注射抗蛇毒血清就是注射抗体,故B、D不符合题意;题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C符合题意。
8.A 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获得的免疫只针对特定病原体(新冠病毒)有免疫功能,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9.(1)变异 (2)抗原 淋巴 (3)一
解析 (1)新冠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变种,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2)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所以疫苗相当于抗原。(3)刚接种完新冠疫苗的人,回家后注射部位要保持清洁,24小时内不能洗澡。这是因为注射的针孔部位的皮肤有损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遭到了破坏,不保持清洁容易造成感染。
素养探究全练
10.(1)分裂 (2)病原体 保护易感人群
(3)抗原 抗体
解析 (1)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2)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的病原体。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定期为婴儿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百白破”三联疫苗相当于抗原,给婴儿注射该三联疫苗,可刺激其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有效预防“百白破”。
11.(1)A、D (2)抗原 抗体 吞噬 (3)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 产生的抗体多且存在时间长 (4)ABD (5)该同学已经注射过疫苗或曾经患过甲肝,体内有抗体(或没有共用餐具,防护措施好等,合理即可)
解析 (1)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图一中A表示体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图B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图C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D表示体液中的溶菌酶能溶解病菌。其中表示第二道防线的是图一中的A和D。(2)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进入人体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抵抗病原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根据图二分析接种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相当于抗原,图二中甲、乙依次表示的细胞类型为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该免疫类型的特点是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图二中甲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产生了一种能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在乙吞噬细胞的作用下,将抗原清除,或使该抗原失去致病性。(3)结合图三分析,人在疫苗接种初期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仍然可能患上新冠肺炎,原因是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图三显示机体第2次接受疫苗刺激后产生抗体的特点是产生的抗体多且存在时间长。(4)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最好“药物”,适当调节自身状态才能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御病毒。坚持体育锻炼、合理膳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等均有助于提高自身抵抗力,而熬夜玩游戏,会降低抵抗力。(5)某同学和甲肝患者生活在一起,可他并没有感染甲肝,其原因是该同学已经注射过疫苗或曾经患过甲肝,体内有抗体(或没有共用餐具、防护措施好等,合理即可)。第3章 人的健康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1课时 对微生物的抵抗
基础过关全练
1.(2023广东江城期末)狗在受伤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  )
A.消化酶  B.抗体  C.溶菌酶  D.激素
2.(2022广东中考)健康的皮肤能抵御环境中多种病原体的侵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皮肤防御不针对特定病原体
B.皮肤受损后容易造成感染
C.皮肤防御功能是后天形成的
D.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3.(2023上海宝山期末)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  )
A.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B.为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婴幼儿注射百白破疫苗
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4.(2022黑龙江宝清期中)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   建立起   免疫 (  )
A.第一道防线 特异性
B.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
C.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
D.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
5.(2022浙江温州乐清知临中学全能考)截至2021年4月2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两亿剂次,且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1)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产生抗体,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     。
(2)对健康人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一措施属于                              。
(3)小明接种了乙肝疫苗后,认为自己不需要再接种新冠疫苗,请判断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6.(2021浙江台州中考)世界各地陆续发现新的新冠病毒毒株,给疫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新的新冠病毒毒株的出现是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新老毒株间的这种性状差异现象属于   (选填“变异”或“遗传”)。
(2)我国目前陆续开展了新冠疫苗的接种。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从传染病预防角度分析,该措施主要是为了                           。
能力提升全练
7.(2022河北石家庄中考,16,★☆☆)大面积烧伤病人极易因为发生感染而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
A.患者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受到破坏
B.患者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受到破坏
C.患者免疫的第三道防线受到破坏
D.患者免疫的三道防线均受到破坏
8.(2022陕西延安期末,19,★★☆)如图是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呼吸道清扫病毒属于第一道防线
C.第二道防线是指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D.乙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9.(2022陕西宝塔期末,24,★★☆)下列叙述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
A.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
B.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大
C.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
D.给肺结核患者注射抗生素
10.(2021浙江衢州中考,30,★☆☆)截至2021年6月,我国已在接种的新冠疫苗有三种,其中灭活疫苗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疫苗,由已杀灭的新冠病毒制成。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报告接种已超6亿剂次。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人体通过注射灭活疫苗获得免疫的方法属于     免疫。
(2)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过程中,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八个一”的行为要求,下列行为要求与预防传染病有关的是      。
A.车让人  
B.行作揖礼
C.不随地吐痰  
D.使用公勺公筷
素养探究全练
11.【学科素养·探究实践】【跨学科·数学】(2021浙江舟山中考)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动物实验】
(1)实验方案(如图1):
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     。
图1
(2)实验结果:仅在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其余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                   。
【临床试验】疫苗X的生产上市还需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如图2)。
图2
(4)结果分析:Ⅲ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 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    。
注: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
分组 志愿者 患病数
疫苗组 10 000人 8人
安慰剂组 10 000人 160人
【社会参与】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接种疫苗的人达到一定比例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蔓延,因此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健康。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尽快打疫苗。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狗的唾液中含有一种杀菌物质——溶菌酶,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2.C 皮肤防御功能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能起作用,C错误。
3.A 为了预防某种传染病而进行的疫苗的接种,就叫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给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属于治疗,不属于预防接种,A符合题意。
4.C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有众多的淋巴细胞,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利用这些淋巴细胞建立起免疫;注射疫苗而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C。
5.(1)抗原 (2)保护易感人群 (3)不正确,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能抵抗乙肝病毒,对新冠病毒没有作用
解析 (1)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所以新冠疫苗属于抗原。(2)对健康人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抗体具有专一性,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相应抗体,只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新冠病毒不起作用。
6.(1)变异 (2)特异性 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1)新的新冠病毒毒株的出现是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新老毒株间的这种性状差异现象属于变异。(2)我国目前陆续开展了新冠疫苗的注射接种。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从传染病预防角度分析,该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能力提升全练
7.A 皮肤和黏膜等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皮肤严重损伤,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受到破坏。
8.C 甲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呼吸道清扫病毒属于第一道防线,B正确;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C错误;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D正确。
9.A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属于计划免疫,A正确;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大,是给人体补充含碘的无机盐,属于营养补充,B错误;被狗咬后打狂犬疫苗,是受伤后的应急处理,不是计划免疫,C错误;给肺结核患者注射抗生素,属于治疗方法,不是计划免疫,D错误。
10.(1)特异性(或人工) (2)BCD
解析 (1)通过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的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2)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车让人与预防传染病无关,行作揖礼可避免接触传播,不随地吐痰、使用公勺公筷的目的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素养探究全练
11.(1)等量的生理盐水 (2)无明显差异
(3)灵长类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 (4)95%
解析 (1)实验目的是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做对照实验,A组注射的是疫苗X,为了形成对照,B组要注射的是等量的生理盐水。(2)仅在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其余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3)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灵长类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4)安慰剂组患病率=×100%=1.6%;疫苗组患病率=×100%=0.08%;疫苗保护率=×100=9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