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2课时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2课时 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章 演化的自然
第4节 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基础过关全练
1.【教材变式·P20内容改编】【新独家原创】研究生物进化时,生物化石是最直接的证据。下面有关动物化石的形成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动物尸体上的肌肉开始腐烂,露出骨骼
②水带来了泥土和沙子,掩埋了这些骨骼
③动物死后落入水底
④水渗透进骨中,将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形成了化石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2.【新独家原创】人类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了解生物演化的过程。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不断地进行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缓慢演变
B.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可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C.比较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可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被认同的假说一定是正确的
能力提升全练
3.(2022湖南娄底中考,28,★☆☆)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支持,下列有关证据及推测合理的是 (  )
A.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是化石
B.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
C.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种类少,结构简单
D.马的前肢和鹰的翅膀虽有差别,但骨骼排列相似,二者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4.(2022辽宁铁岭中考,20,★☆☆)化石成为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主要原因是 (  )
A.化石是保存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B.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素养探究全练
5.【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河北景县期末)下面是李萍萍同学整理的两则资料,请根据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生命起源化学演化过程的示意图:
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资料二:科学家在地层内挖掘到的化石统计表:
地层 甲 乙 丙
形成化石 的生物 恐龙、 始祖鸟、龟 马、象、 犀牛 三叶虫、 乌贼、珊瑚虫
(1)美国学者   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根据该学者的实验,资料一中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的场所①是指    。
(2)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3)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需要证据和科学的方法。资料二提示我们,   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4)分析资料二表格可知,地质年代最远的地层是  (选填“甲”“乙”或“丙”),因为该地层中形成化石的动物都比较   (选填“低等”或“高等”)。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动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大致为:动物死后落入水底;动物尸体上的肌肉开始腐烂,露出骨骼;水带来了泥土和沙子,掩埋了这些骨骼;接着,水渗透进骨中,将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就形成了化石。故选C。
2.D 新的证据不断地被发现,而原先被认同的各种假说也在不断地被修正和完善,D选项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全练
3.D 化石是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B错误;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种类多,结构复杂,C错误;马的前肢和鹰的翅膀虽有差别,但骨骼排列相似,二者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D正确。
4.B 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主要是因为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素养探究全练
5.(1)米勒 原始大气 (2)原始海洋 (3)化石 (4)丙 低等
解析 (1)美国学者米勒在实验室内,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通过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场所是原始大气。(2)化学进化论认为,大气中的有机小分子随雨水落入当时热汤似的原始海洋内,在原始海洋内逐渐形成原始生命。(3)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4)分析资料二表格可知,始祖鸟属于古代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型生物,动物较高等,因此甲地层地质年代较近;乙地层中的马、象、犀牛属于哺乳动物,动物最高等,因此乙地层地质年代最近;珊瑚虫是腔肠动物,乌贼是软体动物,动物都很低等,因此丙地层地质年代最远。第1章 演化的自然
第4节 生物的进化
第2课时 进化论的演变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基础过关全练
1.【学科素养·生命观念】对于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争论,科学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下面有关进化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进化论是一种建立在大量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B.进化论是一种通过科学实验得到了验证的理论
C.进化论适用于动物,但不适用于人类
D.我们不能相信进化论,是因为我们看不到生物的进化过程
2.(2023浙江温州期末改编)达尔文在北大西洋东部的马德拉群岛上发现550种昆虫,其中有200种昆虫的翅已退化,不会飞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昆虫的食物中缺乏翅生长所需的物质
C.群岛的环境导致昆虫产生定向变异
D.翅不经常使用导致退化
3.(2022浙江上虞一模)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的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是 (  )
A.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B.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C.鸟类和被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4.【教材变式·P29内容改编】【新独家原创】有关人类的进化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进化历程为南方古猿、直立人和智人
B.北京猿人和马坝人属于直立人
C.山顶洞人属于智人
D.现代人属于智人
能力提升全练
5.(2022河南中考,18,★☆☆)研究表明,螽斯(一种昆虫)能接收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降低被蝙蝠捕食的风险。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蝙蝠捕食使螽斯祖先中出现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
B.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对螽斯而言是有利变异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
D.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容易被淘汰
6.(2021浙江温州中考,21,★★☆)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既可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以获得生物进化的证据。科学家在一个岛上发现了多具某种动物的化石,并通过研究化石发现这一动物具有脊柱、眼、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等特征。从而推测出该种动物的外形以及生活环境(如图)。这一发现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1)根据该化石动物的特征,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其证据是                        
                              。
(2)下列关于过渡类型生物的观点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可多选)。
A.过渡类型生物是不会发生变异的
B.爬行类和鸟类之间也存在过渡类型生物
C.不同过渡类型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D.过渡类型生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E.过渡类型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性状
素养探究全练
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河南宝丰期中)分析以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蜂兰花具有特化的花结构及令人惊奇的传粉机制。它能释放一种特殊的气味吸引雄蜂前来,而其花形有利于雄蜂停留时将花粉粘在身上。杜鹃产卵于多种鸟的巢中,靠宿主鸟为其孵卵和育雏。有些宿主鸟能辨认出杜鹃下的蛋,并将其推出巢外或者弃巢。经过漫长进化,杜鹃能产下与这些宿主鸟很相似的蛋(拟态蛋),使宿主鸟难以辨认。
资料二: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等泵入一个密闭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1969年陨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陨石(来自外星球或空间)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资料三:1987年,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提出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他们比较了147名不同族裔妇女的线粒体DNA分子,根据其差异程度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进化树有一个共同祖先,由此推测所有现代人的线粒体DNA都来源于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
(1)资料一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有(填编号):    。
①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 ③无脊椎动物
④脊椎动物
(2)蜂兰花具有独特的花形和传粉机制,杜鹃能产下拟态蛋,这些特征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    的结果。蜂兰花与杜鹃的生殖方式都是    ,上述特征使得它们在繁殖后代上更有优势。
(3)由资料二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的化学演变而来的,也可能来自    。
(4)根据资料三,人的线粒体DNA携带遗传信息。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线粒体DNA的    构建进化树,基于此证据提出了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地区的一位女性,有共同的祖先,该假说如果有事实证据的支持,则更有说服力。
(5)达尔文发现大多数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很多的后代,称之为    。这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在过度繁殖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类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为其确定了进化方向。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A 进化论是一种建立在大量证据上的科学理论,生物进化论的证据包括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故选A。
2.A 在经常刮大风的马德拉群岛上,一些有翅能飞但翅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因翅退化不会飞翔的昆虫,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从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因翅退化而不会飞翔的昆虫就多,故选A。
3.A 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故选A。
4.B 生活在距今20万~5万年前的人类是早期智人,如我国广东的马坝人;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5万年前直到现在,如北京的山顶洞人,故选B。
能力提升全练
5.A 螽斯祖先中出现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不是蝙蝠的捕食造成的,A解释不正确。
6.(1)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 (2)BCD
解析 (1)由题干资料可知,该化石动物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由此可知它是一种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2)达尔文认为生物都存在变异,故A错误;是先有不同的变异,之后通过环境的选择,适应环境的过渡类型生物的性状被保留下来,而非个体主动改变性状,E错误。
素养探究全练
7.(1)②③④ (2)自然选择 有性生殖
(3)其他星球(外星球或空间) (4)差异程度
(5)过度繁殖
解析 (1)蜂兰花属于被子植物;雄蜂是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杜鹃是鸟类,属于脊椎动物。所以,题述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有:②被子植物、③无脊椎动物、④脊椎动物。(2)蜂兰花具有独特的花形和传粉机制,杜鹃能产下拟态蛋,这些特征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蜂兰花与杜鹃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更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得它们在繁殖后代上更有优势。(3)根据陨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和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外星球或空间)。(4)由题干资料可知,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线粒体DNA的差异程度构建进化树,基于此证据提出了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地区的一个妇女。(5)达尔文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