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二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学案 (无答案)-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一、二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学案 (无答案)-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课题: 专题一、二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
课时:2课时 课型: 二轮复习
一、宏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为线索,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大单元大概念思维导图
二、必修一必备10个知识点(衔接必修三第一课)
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中国梦的本质及青年的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
10、在新时代成就的意义:
三 专题突破与时政预测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金题重做)1、(2023·浙江6月高考,1)《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见( )
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 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江苏高考真题,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2023·山东高考真题,20)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10分)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潮流、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对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启示我们应( )
①坚定自己的路,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远眺前行的路,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③回看走过的路,科学分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比较别人的路,立足他国发展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亲力亲为抓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部署推动了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法宝,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材料主要说明
A.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 D.上层建筑的变化会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
3.电视剧《人世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塑造出众多劳动者、建设者、改革者、创业者等人物群像,从他们充满悲欢离合的跌宕人生中展现了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其中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与复杂,堪称一部“平民史诗”。从茅盾文学奖小说到爆款大剧,《人世间》无疑成为文学改编影视的成功案例。材料表明( )
A.现实主义题材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向 B.传播手段创新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C.不同文化形态融合接轨是该剧成功的关键 D.以大历史观唱响主旋律能激发观众情感共鸣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中国人民和人类命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坚持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是把握历史主动、顺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大势的明智抉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间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中国故事,书写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中国故事。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金题重做)(2023·北京高考真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保持战略定力”“新的战略机遇”“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正是战略上的前瞻性思考,使我国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能应对自如。
我国的一系列重要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   我国发展的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 ◆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以材料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为例,综合运用所学,分析上述战略性有利条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迈上新台阶,涵盖多个行业,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更好地造福人民,“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下列表述符合题意的是( )
①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②有利于确立实体经济重要支柱地位,抓牢发展经济的着力点
③有利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战略措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④促进投资发展,有利于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1月,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见证着(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提高,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③党和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成就
④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转折的历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大国际合作倡议,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共建“一带一路”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繁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