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校教科版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校教科版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科学知识
(30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偶然性。( )
2. 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 )
3. 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 )
4. 青蛙、狗熊都会冬眠。( )
5. 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 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 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B. 吃与被吃的关系 C. 相互竞争的关系
7. 一种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 )地区。
A. 冰川 B. 沙漠 C. 热带雨林
8. 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下列哪种动物适合生活在北极寒冷的环境中?( )
A. 大象 B. 老虎 C. 北极熊
9.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下列做法中,会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
A. 乱砍滥伐 B. 植树造林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10. 为了保护濒危动物,最好办法是( )。
A 把它们放到动物园里,精心喂养
B.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不遭受破坏
C. 把它们都迁移到环境优美的地方
11. 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关系是( )。
A.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B. 吃与被吃 C. 相互竞争
12. 下列选项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草原上所有的草 C. 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 )。
A. 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B. 冬天向南迁徙 C. 换羽毛的颜色
14. “双飞燕子几时回”,反映的是动物的一种________行为。
A 冬眠 B. 换毛 C. 迁徙
15. 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
A. 小鱼数量减少 B. 小虾数量下降 C. 水草数量增多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科学知识
(30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 )
【答案】√
【解析】
【详解】种子发芽受到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影响,所以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至少放3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防止有损坏的不能发芽的种子,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2. 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当环境改变时,动物的行为也一定会发生改变。自然界中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象。是指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会被淘汰。所以环境改变,动物的行为会发生改变。
3. 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比如蛇、青蛙等是冬眠过冬的。蚂蚁、松鼠、野兔是备粮过冬的。燕子、杜鹃、黄鹂、大雁是南飞过冬的。老虎、猫、狐狸等是换毛方式过冬的。
4. 青蛙、狗熊都会冬眠。(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行为方式有进行迁徙、冬眠、换毛等。狗熊、青蛙、蛇等动物到了冬天会冬眠。
5. 在田间绿豆苗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绿豆苗周围的小动物们可能有蚜虫、蝗虫、七星瓢虫、小鸟、田鼠等,以绿豆苗为食的动物与绿豆苗是捕食关系,其它小动物之间也存在食物关系,例如绿豆苗被蚜虫吃、蚜虫被青蛙和瓢虫吃、瓢虫被鸟吃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 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 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B. 吃与被吃的关系 C. 相互竞争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合作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所以,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7. 一种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 )地区。
A. 冰川 B. 沙漠 C. 热带雨林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这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一种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最有可能生活在冰川寒冷地带。因为白色毛发是一种对极地环境的适应,它结合了伪装、保持体温和减少热量流失等多重功能,同时全身覆盖厚毛,也能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8. 不同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下列哪种动物适合生活在北极寒冷的环境中?( )
A 大象 B. 老虎 C. 北极熊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北极熊喜欢的生活环境是寒冷的北极,其厚厚的毛皮和脂肪都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北极寒冷的环境。大象和老虎的身体特征不适合在北极寒冷的环境中生存。
9.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下列做法中,会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
A. 乱砍滥伐 B. 植树造林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都有利于生态平衡;乱砍滥伐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10. 为了保护濒危动物,最好办法是( )。
A. 把它们放到动物园里,精心喂养
B.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不遭受破坏
C. 把它们都迁移到环境优美的地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一种措施。把它们放到动物园里,精心喂养,虽然能保护濒危动物,但是会让影响生态平衡;动物都有适合自己的环境,把它们都迁移到环境优美的地方,这个不可取。
11. 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B. 吃与被吃 C. 相互竞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12. 下列选项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草原上所有的草 C. 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答案】A
【解析】
【详解】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一片森林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 )。
A. 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B. 冬天向南迁徙 C. 换羽毛的颜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行为方式有进行迁徙、冬眠、换毛等。丹顶鹤适应冬天寒冷环境的行为方式是向南迁徙。
14. “双飞燕子几时回”,反映的是动物的一种________行为。
A. 冬眠 B. 换毛 C. 迁徙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双飞燕子几时回”,意思是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迁徙行为。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迁徙,春天,他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他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15. 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
A. 小鱼数量减少 B. 小虾数量下降 C. 水草数量增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水草。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食物链变为”水草→小虾→小鱼→大鱼”,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小鱼数量减少,小虾数量增多,水草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