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 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 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 学习任务单
第一课时
任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明确单元目标
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②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任务二:自主学习,探究阅读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三个片段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分别选自哪本小说?作者是谁?
2.说一说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对《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儒林外史》,及其作者的了解。
4.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摔跤 手疾眼快 欺负 脚腕子 挺脱 肢体 格局 威严 侄子 喉咙
5.同桌合作记忆本课生字。
任务三:细读感悟,体会特点
1.默读课文《摔跤》,思考: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文中描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性格特点的句子,圈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
2.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分享。
任务四:观看视频,推荐阅读
1.观看电视剧中他们摔跤的视频,再次感受他们摔跤的激烈场景。
2.第二次摔跤中,小嘎子靠咬人这一不光彩的动作取得了胜利,这也正表现了他的争强好胜、淘气顽皮。他们还进行了第三次摔跤比赛呢,结果如何?请同学们阅读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也可收看影视剧《小兵张嘎》,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上这本书,喜欢上这个人物。
作业设计
请你写一个比赛或游戏的片段,如:拔河、扳手腕、打篮球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
任务一:认识人物,了解作品
1.观察插图,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祥子的了解。
2.交流作者作品相关信息。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等。
(2)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上。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3.了解语言特点。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
(1)认读词语。
身量 出号的大脚 鸡肠子带儿 一边儿 挺脱 硬棒 杀进他的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任务二:再读课文,学习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祥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祥子外貌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特点的,在旁边做好批注。
3.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后,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分享。
任务三:总结方法,拓展练笔
1.总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这篇文章一共有两个自然段,都是对祥子进行外貌描写。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这篇课文,比较一下这两段在外貌描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3.小练笔:仔细观察身边的某一个熟悉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加上自己的感受,从体格、装束、容貌······写一写他(她)的外貌。
作业设计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身材高大、身体健壮、充满活力的祥子形象,这是刚刚进城拉车时的祥子,但是后来祥子变了,变成了“城市垃圾”,祥子为什么变了?想知道真相,就要去读一读《骆驼祥子》原著。
第三课时
任务一:导入新课,初识人物
1.阅读资料,了解名著信息。
《儒林外史》中作家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这部小说是中国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登峰之作。作者吴敬梓,创作这部书花了近二十年时间。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勾勒,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刻画更是“千古绝唱”。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主要作品:《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等。
2.阅读资料,了解主人公。
严监生,原名严大育,字致和
【监生】指明清两代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或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也可以通过捐纳的办法去的这种称号。
这严致和是个监生,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节选《儒林外史》
任务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拗口的地方多读几遍。借助注释、知识积累或联系上下文疏通词句的意思。
1.字词学习。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严监生 诸亲六眷 郎中 哥子 侄子 一声不倒一声 喉咙 痰
的溜圆 挑掉一茎 揩揩眼泪 登时
文中称男孩子为( ) 称中医为( )
成所谓的亲戚为( ) 文中来回地跑叫( )
“更加”还可以说成( ) 莫非,难道是叫( )
因此,所以叫( ) 牵挂,惦记叫( )
插嘴叫( ) 立刻,马上叫( )
已后( ) 那里( )
2.严监生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又是怎样写他的这个特点的?
任务三:精读课文,领悟写法
1.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然后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交流。
2.默读课文,把诸亲六眷的猜测画上“_____”,再把严监生的反应画上“﹏﹏ ”。边画边想,严监生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在旁边做批注。
3.这一家人里,只有赵氏最懂严监生的心思。请你联系上下文,找出严监生前后动作的不同,从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对比着写?
4.自由朗读全文,在朗读中抓住对严监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严监生当时的心理。
任务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小练笔:自己尝试用一个片段写出某个人物的鲜明特点。
作业设计
1.完成分层作业。
2.感兴趣的同学课下阅读《儒林外史》。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