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其中精读课文有《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略读课文《清贫》。古诗《从军行》《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抒发爱国情怀的名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军神》主要讲述了年轻时代的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受伤后,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不使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痛苦接受了72刀的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尊称为“军神”的故事。《清贫》这篇文章是方志敏烈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狱中写的,篇幅不长,语言精炼,生动。文章主要写了方志敏被捕时,敌人搜遍了他的全身,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到,只搜到了一只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歌颂了方志敏一心为革命,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整个单元既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又不单调。虽然年代不同,但是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要素在人教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课文中的梯度体现如下: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四上 第六单元 学习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四下 第七单元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五上 第六单元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五下 第四单元 通过课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六下 第四单元 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纵观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各阶段的阅读训练要素,从文本中可以捕捉的信息,总共有三类:①体会人物心情/内心。②感受/体会人物品质。③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四年级时,学生已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更进一步,不但要体会人物的感情,还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更多元化。《青山处处埋忠骨》要求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军神》要求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和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清贫》要求体会方志敏的品质,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从例句出发,在体会人物内心后选择情景仿写,习作话题要求写一件事,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有了对阅读训练要素的细致分析,理清了要素中包含的方法、路径和学习要抵达的程度,就可以尝试将方向性的、笼统的“要素”,细化为可操作、可表现、可评价的具体单元阅读学习目标。本单元阅读学习目标可细化如下:1.阅读饱含家国情怀的文章,在文本中体会民族领袖或爱国文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国家荣誉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2.能用边阅读边批注的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关键语句。3.通过反复朗读、前后对比、角色自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这些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4.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变化中提取出人物心理变化的链条,感受人物的心情变化。【识字写字训练要素】会认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写作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它和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相关联的。三篇现代文在写法上,都是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这次习作也提出“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统编版教材中,与本单元在纵向上有直接关联的表达训练要素梳理如下:册序 单元 表达要素训练 题目二下 第二单元 能根据提示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 写一写一个好朋友三上 第一单元 体会习作的乐趣,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激发习作兴趣。 猜猜他是谁三下 第六单元 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四上 第二单元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小小“动物园”四下 第七单元 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我的“自画像”五上 第二单元 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漫画”老师五下 第四单元 尝试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他____了五下 第五单元 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六上 第八单元 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你,真好从中可以看出来,在四年级时,对于学生的表达要求只是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即可,不指定必须是哪几种;但是在五年级下册时却明确要求运用动作、语言、神态这三种描写,并且表现的乃是人物的“内心”。首先,这是对本单元语文阅读要素的回应,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同时,相比四年级的习作,本次习作表达中的难度显然有了梯度的提升,学生对于动作、语言、神态三种描写都必须掌握,并且这些描写都服务于表现人物“内心”。结合本单元教材中的“习作”和“词句段运用”中的提示,可以将本次习作的具体学习目标细化如下:1.从人物特定情境中的面部表情、不同寻常的举动、语言、语气、神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等角度描写出人物特定情境中的内心。2.与同学交流,互相欣赏习作,把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样子写具体,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将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教学重难点】内容 教学要点古诗三首 1.会认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4.抓住对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抓住对国方兵士和方志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习作 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当时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语文园地 1.系统性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4.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