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跟课文学会改写微课五》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跟课文学会改写微课五》

资源简介

《跟课文学会改写微课五》
一、教学目标
用“改文体、改语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改写。
二、导入语
大家好!欢迎来到跟课文学作文微课堂。我是今天的主讲老师邓勤,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九年级上册第16讲 (微课1:学习改写之改文体、改语体)。同学们,当我们阅读课文时,相信大家都有一种拿起笔来,自己创作的欲望,那我们从何下笔呢?学习写作可以从学习改写开始。那什么是改写呢?
知识链接: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进行的“再创作”。那么,怎么改写呢?
三、改写有法,学习技法
技法一:改文体,诗歌改散文
教师导入:首先我们回顾在课文中接触过的一位唐代著名诗人,这位诗人是谁呢?他就是杜甫,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PPT展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节选) 杜甫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教师解说:
PPT展示: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然忍心当面做“贼”,抢我这老人家的东西。他们一边做着鬼脸一边向我走来:“你这个老头,我们要的就是你的茅草。”他们一人抱起一捆茅草,嬉笑着跑进竹林,不理睬我的呼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消失在竹林中。我喊到自己唇焦口干也无济于事,只能拄着拐杖回到家中。我知道,再怎么喊也是无力的了,望着露天的房顶,止不住的叹息。
教师小结:通过细化描写来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感觉,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破旧草屋就在眼前。写到这,文章其实已经改变了文体,从诗歌变成了散文,我们手中的笔,再次丰富了经典人物的形象。改写文体有方法,妙笔生花,诗歌变散文。当然,改写文体还有别的小妙招,小说改戏剧。
技法二:改文体,小说改戏剧
教师导入:改写不是固守原文字字落实,我们要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对原文进行合理拓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想学过的《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片段。
PPT展示:《智取生辰纲》 (节选)
教师解说:
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时间应该是夏日,地点在黄泥冈,人物有杨志、众军汉、两个虞侯、老都管,情节是军汉们难忍酷热,不愿意继续前行,杨志挥舞藤条催促众人继续走。我们要围绕这些细节去设置舞台说明。
剧本的核心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比如杨志在挥动藤条时,他是怎样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动作,会说什么,而军汉、虞侯以及都管这些人物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让笔下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自然,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段对白集中体现的是杨志与军汉、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就称为高潮,这里的剧情最吸引人,我们在写的时候也最要下功夫,一起来看改写的片段吧。
PPT展示:《智取生辰纲》 (节选课本剧 《押运》
教师小结:精心揣摩课文,巧设舞台说明,细化台词对白,添加戏剧语言,理清矛盾冲突,推进剧情发展。这样我们的小说也就改写成剧本了。改写文体有技巧,匠心独具,小说改戏剧。屏幕前的你是不是跃跃欲试了呢!
技法三:改语体,文言文改白话文
教师导入:除了改写文体,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写语体创作。技法三:改语体,文言文改白话文。文言文语句跳跃性较大,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上受的限制较大。白话文就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请看课文。
PPT展示: 《狼》蒲松龄 (节选)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教师解说:改写时,我们在文章的开端增加环境描写的句子,营造故事发生的紧张氛围。
PPT展示:故事开端增补环境描写:
皓月当空,月光寂寞,无力地撒在屠户身上。天上的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看着他,似乎在提醒他,夜色暗了,时刻要小心。
教师提问:那屠户看见狼后,非常害怕,他会想到些什么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中间部分适当添加心理描写。
PPT展示:中间部分增加心理描写。
怎么办!屠夫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会有两只狼?天啊!这可怎么办?屠夫又转念一想,不对,它们应该是冲着我担子里猪骨头上的血腥味来的吧,我把担子里的骨头全扔给他们不就完事了。
教师小结:用现代汉语来改写文言文,不是信马由缰,另起炉灶,我们要认真丰富文章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愈发生动,让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我们也可以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但语言表达一定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
教师导入:同学们,以上是我们今天学习改写之改文体、改语体的方法,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PPT展示:
技法一:改文体,诗歌改散文
技法二:改文体,小说改戏剧
技法三:改语体,文言文改白话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