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课程标准】通过辽夏金元族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核心素养】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3、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时期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突出元代国家统一,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情怀。【学习目标】1、了解辽、西夏的建立,认识辽、西夏民族政权的发展及贡献2、概述金的兴起及扩张,认识其政治、经济发展的贡献3、概述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认识元朝的制度建设和民族融合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重点难点】1、重点: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以及它们与宋的关系;2、难点:多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知识体系】一、辽与西夏1.辽与辽宋对峙(1)辽的建立兴起 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建国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创制 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四时捺钵制度。(2)辽宋对峙: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2.西夏建立与对外关系(1)西夏建立①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②建国:1038 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 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③制度: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2)对外关系: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岁赐”。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但保持着事实上的独立。二、金朝入主中原1.起源: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 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2.建国:1114 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 3.金与辽宋关系:1125 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4.迁都:1153 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5.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并实行猛安谋克制。6.由盛转衰:12 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统治进入鼎盛时期。世宗死后,金朝统治逐渐衰落。【归纳总结】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一)统一时期1、建立政权: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2、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3、完成统一:1279年完成统一(二)元朝的制度建设1、中央:宰相机构是中书省2、地方:行省制度与边疆管理(1)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称腹里)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2)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3)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4)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加强对西域的管辖【知识归纳】行省制度的意义:①权力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权力大而不专,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促进了边疆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3、驿站制度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三)元朝的民族关系1、蒙古族和回族形成(1)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2)中亚、西亚的大批穆斯林随着蒙古的征服移居中国,在伊斯兰教整合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时称回回人,成为回族的前身。2、四等人制为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元朝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汉人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评价:造成民族隔阂,激化民族矛盾。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因素(四)元朝灭亡1、原因: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严重,引发农民起义。2、概况:1368年,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以及回回以外的色目人,逐渐与汉族相融合。【深化拓展】一、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1、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对少数民族用兵失败,对辽、西夏、金以输纳“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3、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西夏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4、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与辽、西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民族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5、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中原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二、猛安谋克制1、概念: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凡女真民户,每300户编为一谋克(意为百、百夫长,为氏族单位),10谋克编为一猛安(意为千、千夫长,是部落单位)。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2、性质: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3、影响:减少财政支出,保证较强战斗力,加强女真族封建化进程,促进社会进步。三、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 秦 汉初 东汉 隋唐 唐末 宋 元高层政区 州 道/藩镇 路 行省中层政区 郡 郡/国 郡 州 州 府/州/军/监 路/府/州基层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注:①元朝的省下有路、州(府)、县,路归省管。府和州有的归路管,有的归省管,还有的州归府管。县有的归路管,有的归府管,有的归州管。②明清地方区划名称有所变动,但基本承袭元代。四、辽夏金元时期各政权概况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与宋关系(重大事件)辽(契丹) 契丹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 战:澶州之战和议:澶渊之盟北宋 汉 960年 赵匡胤 东京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 战和议:宋夏和议金 女真 1115年 阿骨打 会宁(上京)燕京(中都) 战:灭北宋南宋抗金和议:宋金和议南宋 汉 1127年 赵构 临安元 蒙古 1271年 忽必烈 大都 战:灭南宋统一全国【课堂小结】行中书省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