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1. 《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魏王和( )A 纪昌 B 更赢 C 后羿2. 《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走的两座大山分别是太行山和( )A 王屋山 B 巫山 C 泰山3. 《上行下效》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 )A 晋国 B 齐国 C 楚国4. 《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 )A 甘蝇 B 后羿 C 飞卫5. 《熟能生巧》中的老汉是( )A 射箭的 B卖油的 C 打猎的6. 《黔驴技穷》的故事发生在( )A 贵州 B 姑苏 C 扬州7.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 )A 公明仪 B 孙叔敖 C 宋元君8. 《买椟还珠》的“椟”是( )A 珍珠 B 箱子 C 盒子9. 《郑人乘凉》的郑人在( )底下乘凉A 孤树 B 屋檐 C 帐篷10.《南辕北辙》那个人不在意方向搞错的原因,不包括以下( )A 马好、路费多 B时间多 C驾车人的本领高11.《塞翁失马》告诉我们( )。A东西丢了很可惜B虽然丢失了东西,但不一定是坏事C东西丢了要及时寻找12.《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 )A猴子 B狐狸 C 蛇13.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季子投师 B 刻舟求剑 C 滥竽充数14.“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为虎作伥 B 亡羊补牢 C 狐假虎威15.《扁鹊治病》中,扁鹊是( )。A是一个医生 B 医好了齐桓公的病 C是个邀功请赏之人二、填空题。1.《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位 。2.“唱的歌曲越是高雅,能够和他一起唱的人越少。”这句话出自寓言故事《 》。3.《杯弓蛇影》中,酒杯里的蛇实际是 。4.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5.鹬蚌相争的结果是 得到了好处。6.《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 ”。7.《得意忘形》中,最后农夫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一看,那只 倒在一只麋上死了。8.《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 ,不相信 。9.《铁杵磨成针》故事中的大诗人是 。10.“此地无银三百两”下一句是 。三、连线题。请将下面的寓言故事和寓意连一连。螳螂捕蝉 老老实实做人,心里就踏实指鹿为马 想要常胜不败就需要真正的实力故伎重演 坏人当道,就没有是非可言做贼心虚 说话荒唐,违背常理,完全不切实际痴人说梦 贪图眼前利益,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四、阅读题。自相矛盾楚人①有鬻②盾与矛者,誉③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④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⑤,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⑦能应⑧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①楚人:楚国人。 ②鬻(yù):卖。③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④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⑤:锋利。 ⑥以:用。 ⑦弗:不。 ⑧应:回答。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誉之曰”中“誉”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B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好坏都有,毁誉.参半。C 我由于违犯纪律而损害了班级的荣誉.,心里感到非常惭愧。2. “楚人”夸赞自己的“盾”是:(用原文回答)3. “楚人”夸赞自己的“矛”是:(用原文回答)4.“众皆笑之”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BAACB AACA BACCA二、厨师 曲高和寡 弓的影子 东施 老渔翁 黄雀在后 老虎 脚的尺码 自己的脚 李白 隔壁王二不曾偷三、略四、1.B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3.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4.鬻盾与矛者对于别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提问无言以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