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我能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送大拇哥”活动,学会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欣赏自己,能认识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长处。 2. 通过反思、交流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探索“不行”背后的原因,并且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树立信心,努力拼搏。2.引导学生明白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努力是由“我不行”转变为“我能行”的重要方法。教学难点: 1.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并不断努力进步。 2.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付出持久的努力,由“我不行”转变为“我能行”。教学过程一、我有“大拇哥” 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大拇哥”,我们一起去见见它吧! 2.游戏:玩“我说你猜”的游戏。 (1)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看着“照片”,说出“照片”中同学的优点和长处,不要说出他/她的名字。 (2)请一名学生上台,教师给这名学生一张“照片”(其实是面镜子),请学生看着“照片”(镜子)中的人,不报名字,只说他/她的优点和长处。 (3)请其他学生猜一猜,这名学生说的是哪个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并说出理由。 (4)亮出镜子,揭晓答案:其实台上的同学说的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3.活动:学着刚才玩游戏同学的样子,说说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给自己送上“大拇哥”。你还可以给自己的“大拇哥’取个名字哦。 4.你给自己的“大拇哥”取什么名字 你认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哪些 预设 1:我的朗读很好,每次语文课上读课文,老师总是请我读给大家听。我给自己的“大拇哥”取名“小小朗读者”。 预设2:我的抽屉整理得很整齐,我给自己的“大拇哥”取名“整理小能手”。 5.小结:真好!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和“大拇哥”交上朋友,经常把它竖起来,告诉自己“我能行”。(板书:我能行) 二、 送上“大拇哥” 1.引入: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同学个个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接下来,请同学们给同伴的“大拇哥”也取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如“跳绳小王子”“阅读小达人”等),并把它送给同伴。在送之前先说一说。 2.出示任务单。 3.举行送“大拇哥”活动。(配乐) 4.提问:你送给同伴的“大拇哥”叫什么名字 你送给了谁 为什么送给他呢 预设 1:我的“大拇哥”叫“魔方小达人”,我送给了琦琦,他是我们班玩魔方最厉害的,每次都得第一名。 预设 2:我的“大拇哥”叫“绿化小卫士”,我送给了乐乐和青青,她们每天都照顾我们班里的小植物。 5.老师送大拇哥:大家真是太棒了,老师们也忍不住要把大拇哥送给你们呢!一起来看看陪伴了大家两年的老师们会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视频) 6.小结: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每个小朋友学都有优点和长处,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我们大家都有行的地方,让我们带着这种开心对自己说“我能行”!(课件: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三、挑战“大拇哥” 1.想想他们哪里还不行 (1)引入:小朋友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勇敢面对的事情。以下这些小朋友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出示教材第51页的插图。 ① 提问:选择一幅图,请你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行。 预设1:我选择第一幅图,图中的小朋友不敢在联欢会上表演,可能是太紧张了吧,其实多上台表演几次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预设2:我选择的是右上角的这幅图,图中的小朋友回答问题非常小声,他可能是害怕自己说错,担心别人嘲笑他,所以声音很轻。 预设3:我想说一说第三幅图片,图中的小朋友不会踢毽子,觉得自己学不会,可能是没有掌握方法,可以先去看看别人是怎么踢的。 ② 小结:看来很多“不行”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有的是担心别的小朋友嘲笑他,有的是不愿主动尝试,也有的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想想我哪里还不行 (1)引入:小朋友们,我们刚才找到了别人“不行”背后的原因,我们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 请选择一个现在你最想改变的“不行”,把它画下来。 (2)交流:小朋友们,你们画了自己哪些方面的“不行”呢 找到“不行”的原因了吗 预设 1:我画了一个扎辫子的小姑娘。我还不会自己扎头发,每天都是妈妈给我梳头,我想学会自己梳头。 预设 2:我画的是一根跳绳。我跳绳还不行,一分钟只能跳90多个,我想跳得更快一些。 (3)小结:小朋友们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行,老师也要把大拇指送给你们,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只要付出努力,每个人的不行都能得到改变,我们要相信自己。(点击课件: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 四、争取“大拇哥” 1.总结提升: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发现了自己和他人的优点、长处,还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找到了原因。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找找好的方法,努力把自己的不行变成行,争取和更多的“大拇哥”交上朋友。 2.课后延伸: (1)阅读绘本故事《大脚丫跳芭蕾》。 (2)课后请继续寻找自己“不行”的方面,并找找其中的原因,想一想变“行”小妙招。 板书设计: 我能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