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 课件(共46张PPT)《药剂学基础》同步教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 课件(共46张PPT)《药剂学基础》同步教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表面活性剂
2
(一)表面活性剂概述
表面现象
表面自由能
表面张力
3
定义:能显著降低界面(表面)张力的物质
结构特点:两亲性
4
作用:增溶、乳化、润湿、去污、杀菌、消泡、起泡
5
(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
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山梨坦
聚山梨酯
其他
6
1、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结构:季铵盐型
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杀菌作用,但对人体有害
7
2、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肥皂类
高级脂肪酸的盐 (RCOO-)nMn+
碱金属皂
碱土金属皂
有机胺皂
乳化能力易被酸破坏
一般外用
俗名 通用名
硬脂酸 十八烷酸
油酸 十八烯酸
月桂酸 十二烷酸
8
常见的烷基简称:
十二烷基(月桂基)
十四烷基(肉豆蔻基)
十六烷基(棕榈基、鲸蜡基)
十八烷基(硬脂基)
9
2、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硫酸化物
分子通式R·O·SO3- M+
硫酸化油
常用的有硫酸化蓖麻油,又称土耳其红油,黄色或橘黄色。
无刺激性的去污剂和润湿剂
10
俗名 通用名
硬脂醇硫酸钠 十八烷基硫酸钠
鲸蜡醇硫酸钠 十六烷基硫酸钠
月桂醇硫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
(2)硫酸化物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多用于外用乳膏剂
11
12
2、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磺酸化物
分子通式R·SO3- M+
在酸中最稳定
常用的有脂肪族磺酸化物(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阿洛索-OT),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作洗涤剂。
3、两性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1)天然来源
卵磷脂和豆磷脂
阴离子部分:磷酸酯
阳离子部分:季铵盐
用于注射用乳剂、脂质体
14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合成制备
阴离子都是羧酸盐。阳离子分两种
弱碱型:氨基酸型[CH3(CH2)nNH2CH2CH2COO]
强碱型:甜菜碱型[CH3(CH2)nN(CH3)2CH2COO]
15
氨基酸型:受pH值影响,等电点时亲水性减弱
甜菜碱型:不受pH值影响,等电点时无沉淀
16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碱性水溶液中呈阴离子性质,起泡性良好、去污力亦强;
酸性水溶液中呈阳离子性质,杀菌力很强,毒性小。
17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结构特征
亲水基: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等多元醇
亲油基:长链脂肪醇、长链脂肪酸、烷基或芳基
结合:酯键或者醚键
18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特点:
不解离,不受pH和电解质的影响
毒性小、溶血性小
19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
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英文名Spans。
HLB值1.8~8.6,多为W/O型乳剂的乳化剂。
20
脂肪酸山梨坦20 月桂酸山梨坦 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司盘20 Spans20
脂肪酸山梨坦40 棕榈酸山梨坦 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 司盘40 Spans40
脂肪酸山梨坦60 硬脂酸山梨坦 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 司盘60
Spans60
21
脂肪酸山梨坦80 油酸山梨坦 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司盘80 Spans80
脂肪酸山梨坦85 三油酸山梨坦 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 司盘85 Spans85
22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聚山梨酯类(吐温类)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英文名Tweens。
HLB值较大,亲水性大大增强
作用:O/W型乳剂的乳化剂;
润湿剂;
助分散剂。
23
聚山梨酯20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吐温20 Tweens20
聚山梨酯40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 吐温40 Tweens40
聚山梨酯60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 吐温60
Tweens60
24
聚山梨酯80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吐温80 Tweens80
聚山梨酯85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 吐温85 Tweens85
25
26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其他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系聚乙二醇与长链脂肪酸缩合而成的酯,卖泽(Myrjj)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系聚乙二醇与脂肪醇缩合而成的醚,苄泽(Brjj)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亲水、亲油)
泊洛沙姆,普流罗尼克,静脉注射用
27
(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
1、胶团的形成
(1)临界胶团浓度
胶团:当溶液内表面活性剂分子数目不断增加时,其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亲水部分向着水,几十个或更多分子缔合在一起形成缔合的粒子,称为胶团。
临界胶团浓度(CMC):表面活性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CMC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组成有关。
28
29
(2)胶团的结构
30
2、亲水亲油平衡值
用HLB表示,其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反之亲油性越强。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0~20之间。
31
HLB值 用途
3~8 W/O型乳化剂
8~16 O/W型乳化剂
7~9 润湿剂
15~18 增溶剂
32
混合溶剂的HLB值的计算
HLBA×WA+HLBB×WB
HLBAB=————————————
WA+WB
要求会计算(非离子型的)
33
例如:45%司盘60(HLB=4.7)和55%吐温60(HLB=14.9)组成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多少?
4.7×0.45+14.9×0.55
HLBAB= ————————
0.45+0.55
混合后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例 HLB值的计算:
用司盘80(HLB值4.3)和聚山梨酯20(HLB值16.7)制备HLB值为9.5的混合乳化剂100g,问两者应各用多少克?该混合物可作何用?
应使用司盘80 58.1克,聚山梨酯20 41.9克。
该混合物可作油/水型乳化剂、润湿剂等使用。
35
3、增溶作用
(1)胶团增溶
增溶剂、增溶质、最大增溶浓度(MAC)
CMC越小,胶团越多,MAC越大
36
37
(2)温度对增溶作用的影响
昙点,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到达某一温度时,溶解度突然下降,溶液变浑浊或分层,冷却后又恢复澄明,成为起昙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温度叫昙点(浊点)。
38
昙点的原因
原因:氢键缔合被破坏
例外:泊洛沙姆188无此现象
注意:加热灭菌温度
39
4、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
溶血作用: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山梨酯类
溶血作用: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
40
(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的应用
1、增溶作用
(1)解离药物:
往往不被增溶或反而降低
与相反电荷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多种可能
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H影响
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两性离子
41
(2)多组分增溶质的增溶:
提高(体积增大)或者降低(争夺)
(3)抑菌剂的增溶
常因增溶而活性降低,需加大用量
2、乳化作用
HLB值在3~8可用作W/O型乳化剂
HLB值在8~16可用作O/W型乳化剂
3、润湿作用
HLB值在7~9
4、起泡作用与消泡作用
高HLB值起泡剂,低HLB值(1~3)消泡剂
5、去污作用
去污剂
HLB值为13~16
润湿、增溶、乳化、分散、起泡等
6、消毒作用和杀菌作用
苯扎溴铵、甲酚磺酸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