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 概述(一) 课件(共34张PPT)- 高一《药剂学》同步教学(华中科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 概述(一) 课件(共34张PPT)- 高一《药剂学》同步教学(华中科大版)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无菌制剂概述(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注射剂的概念、分类及常用附加剂;
(2)熟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能力目标
能进行注射剂的处方分析。
3.思政-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4.重点
注射剂常用附加剂
5.难点
等渗调节剂的计算
RESEARCH BACKGROUNDS
灭菌制剂、无菌制剂概念
灭菌与无菌制剂:主要指直接注入人体内或直接接触创伤面、黏膜等的一类制剂。
灭菌制剂: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制剂中所有活的微生物的一类制剂。
无菌制剂:指在无菌环境中采用无菌操作法或无菌技术制备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一类药物制剂。
RESEARCH BACKGROUNDS
灭菌制剂、无菌制剂的质量要求
项目 要求
无菌 不应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无热原 重要质量指标,特别是供静脉及脊椎用的注射剂
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 应符合药典规定
安全性 注射剂必须对机体无毒性、无刺激性,确保安全
稳定性 注射剂大多是水溶液,要求具有必要的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在储存期内安全有效
pH值 应于血液或组织液的pH相等或相近
渗透压 对用量大、供静脉注射的注射剂其渗透压要求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略偏高
降压物质 应符合规定
RESEARCH BACKGROUNDS
灭菌制剂、无菌制剂的分类
1 按生产工艺分类
最终灭菌产品
非最终灭菌产品
RESEARCH BACKGROUNDS
灭菌制剂、无菌制剂的分类
眼用制剂
注射剂
植入型制剂
创面用制剂
手术用制剂
2 按给药方式、给药部位、临床应用特点分类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的概念
注射剂(injection)
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RESEARCH BACKGROUNDS
无菌制剂的分类
溶液型 对于易溶于水(或油)而且在水(或油)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则制成溶液型注射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混悬型 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内注射。
乳状液型 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剂,例如胶丁钙注射液和静脉营养脂肪乳注射剂等。
(1)注射液
RESEARCH BACKGROUNDS
无菌制剂的分类
(2) 注射用无菌粉末
是指采用无菌操作法或冻干技术制成的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块状制剂,制剂需用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使其混悬而应用。例如,遇水不稳定的药物青霉素, -糜蛋白酶等的粉针剂。
(3) 注射用浓溶液
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后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如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等。
注射用无菌粉末
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1.皮内注射
部位:前臂,表皮与真皮之间
剂量:<0.2ml
用途:皮试、诊断
2.皮下注射
部位:上臂外侧,真皮与肌肉
之间的松软组织
剂量:1~2ml
注:溶剂为水;吸收速度慢于肌注
案例
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大生物系三个单位联合组成一个协作组,以王应睐为首,由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苍、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诚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
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
1965年9月17日,协作组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经过严格鉴定,这种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在结构、生物活性、理化性质、结晶形状上都与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进了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王应睐因此被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团队协作、勇于创新 严谨的科学态度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3.肌内注射
部位:臀肌、上臂三角肌
剂量:1~5ml
4.静脉注射
部位:静脉内
滴注:几百上千毫升 推注:几十毫升
注:溶剂为水;混悬型注射剂不得用于静脉注射
5.脊椎腔注射
部位:椎管内
剂量:不得超过10ml
RESEARCH BACKGROUNDS
无菌制剂的特点
(1)剂量准确,作用迅速
(2)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注射是有效的给药途径
(3)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某些药物由于不易被胃肠道吸收,或具有刺激性,或易被消化液破坏,不宜口服,可制成注射剂
(4)发挥全身或局部定位作用,如牙科、麻醉科用的局麻药等
不如口服给药安全;注射给药不方便,且注射时会产生疼痛感;制备过程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等。
优 点
缺 点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应符合灭菌制剂、无菌制剂的质量要求。
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清;
混悬型注射液微粒应控制在15 m以下,含15~20 m(间有个别20~50 m )者,不应超过10%;
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用于椎管注射,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径应在1 m以下,不得有大于5 m的乳。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典型制剂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用溶剂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无热原水,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常用的有芝麻油、大豆油、 茶油等
①注射用水
②注射用油
③其他溶剂
水溶性非水溶剂
油溶性非水溶剂
乙醇、丙三醇、1,2-丙二醇
苯甲酸苄酯、二甲基乙酰胺等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提高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
苯甲酸钠 + 咖啡因 → 苯甲酸钠咖啡因
1.助溶剂
助溶剂
溶解度0.02g/ml
溶解度0.83g/ml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提高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
2.增溶剂
维生素K1注射液用吐温-80增溶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3.助悬剂
助悬剂: 浓度(%)
明胶 2
甲基纤维素 0.05~0.74
果胶 0.2
混悬型
有助悬剂
药物沉降慢
无助悬剂
药物沉降快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4.乳化剂
乳化剂: 浓度(%)
聚山梨酯20 0.01
聚山梨酯-80 0.04~4.0
卵磷脂 0.5~2.3
pluronic F-68 0.21
乳状液型
乳化剂
稳定乳
另一种液体
(水相)
一种液体
(油相)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5.抗氧剂
抗氧剂: 浓度(%)
亚硫酸钠(偏碱性溶液) 0.1~0.2
亚硫酸氢钠(偏酸性溶液) 0.1~0.2
焦亚硫酸钠(偏酸性溶液) 0.1~0.2
哎呀,你为什么没有氧化?
因为我用了抗氧剂!
5.抗氧剂-金属螯合剂
EDTA-2Na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5.抗氧剂-惰性气体
惰性气体
N2
CO2
排除
注射剂附加剂
6.抑菌剂
抑菌剂: 浓度(%)
苯酚 0.5~1.0
甲酚 0.25~0.3
三氯叔丁醇 0.25~0.5
无抑菌剂
有抑菌剂
微生物
用于多剂量注射剂或灭菌效果不可靠的注射液。一次用量超过5ml的注射液应特别慎加。静脉输液与脑池内、硬膜外、椎管内用的注射液不得添加抑菌剂。除另有规定外 ,一次注射量超过15ml的注射液也不得添加抑菌剂。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7.pH调节剂
pH调节剂或缓冲剂:
盐酸
氢氧化钠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碳酸氢钠,碳酸钠
注射剂的pH范围:4.0-9.0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8.局部止痛剂
局部止痛剂 浓度(%)
盐酸普鲁卡因 1
苯甲醇 1.0~2.0
三氯叔丁醇 0.3~0.5
鲁卡因
既可以作抑菌剂又可以作局部止痛剂
RESEARCH BACKGROUNDS
注射剂附加剂
9.渗透压调节剂
等渗调节剂: 浓度(%)
氯化钠 0.9
葡萄糖 5
注射剂的等渗与等张调节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
等张溶液:渗透压与RBC膜张力相等
渗透压调节方法:冰点降低数据法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RESEARCH BACKGROUNDS
渗透压的调节
一般,血浆冰点降低值为-0.52℃
冰点为-0.52℃的溶液,即与血浆等渗
(1)冰点降低数据法
0.52= a + W × b
100ml溶液中药物使溶液凝固点下降的度数
配制100ml等渗溶液需加入的等渗调节剂的用量
1%(g/ml)等渗调节剂使溶液凝固点下降的度数
W=
0.52-a
b
RESEARCH BACKGROUNDS
渗透压的调节
配制1000ml 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需加多少克氯化钠可成为等渗溶液
解:冰点降低数据法     
100ml该溶液需氯化钠量
X=(0.52 -a)/b =(0.52 -0.12×2)/0.58 =0.48g
故配制1000ml该溶液需加氯化钠4.8g。
例题
RESEARCH BACKGROUNDS
渗透压的调节
30
冰点降低值有加和性
当低渗调为等渗时:
0.52℃=药1冰点降低值(℃/(g/100ml))×药1浓度(g/100ml)+药2冰点降低值(℃/(g/100ml))×药2浓度(g/100ml)+调节剂冰点降低值(℃/(g/100ml))×调节剂浓度(g/100ml)
RESEARCH BACKGROUNDS
渗透压的调节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氯化钠等渗当量:能与1g药物呈现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一般用E表示
式中
X:配成V ml等渗溶液需加入的氯化钠克数
E: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
W:药物的克数
RESEARCH BACKGROUNDS
渗透压的调节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32
配制2%盐酸麻黄碱溶液1000ml,欲使其等渗,需加入多少克氯化钠或无水葡萄糖?
解:查表可知:1g盐酸麻黄碱的氯化钠等渗当量是 0.28;
1000ml中需加入的氯化钠的量为
X=0.009×1000-0.28×2%×1000
=3.4g
1000ml上述溶液中需要氯化钠0.34克
RESEARCH BACKGROUNDS
渗透压的调节
33
同理:1克葡萄糖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
0.28×2+0.18Y=0.009×1000
Y=18.9克
1000ml上述溶液中需加入无水葡萄糖18.9克。
RESEARCH BACKGROUNDS
渗透压的调节
34
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
等渗:从物理化学角度强调π 值相等
等张:从生物学角度强调血细胞是否破裂
一般做法:先调等渗,后验证等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