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滴眼剂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滴眼剂的概念、分类及常用附加剂;(2)熟悉滴眼剂的质量要求。2.能力目标能进行滴眼剂的处方分析。3.思政-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4.重点滴眼剂常用附加剂5.难点滴眼剂的处方分析一、概述(一)眼用液体制剂的概念眼用液体制剂:是指供洗眼、滴眼或眼内注射用以治疗或诊断眼部疾病的液体制剂。(二)眼用液体制剂的分类洗眼剂滴眼剂眼内注射溶液一、概述1.滴眼剂概念: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滴入眼内的无菌液体制剂,可分为水性或油性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也可将药物以粉末、颗粒、块状或片状形成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澄明溶液或混悬液。通常以水为溶剂,极少用油。作用:消炎杀菌、散瞳、缩瞳、降低眼压、治疗白内障、诊断以及局部麻醉等。一、概述系指由药物制成的无菌澄明水溶液,供冲洗眼部异物或分泌液、中和外来化学物质的眼用液体制剂。2.洗眼剂3.眼内注射溶液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无菌澄明溶液,供眼周围组织(包括球结膜下、筋膜下及球后)或眼内注射(包括前房注射、前房冲洗、玻璃体内注射、玻璃体内灌注等)的无菌眼用液体制剂。药物溶液滴入结膜囊内后主要经过角膜和非角膜(结膜和虹膜)两条途径吸收。用于眼部的药物,多数情况下以局部作用为主。滴眼的方式给药难以到达眼后部的作用靶点时,常采用玻璃体内注射等方式。二、滴眼剂中药物的吸收1.眼部药物吸收途径二、滴眼剂中药物的吸收04药液的刺激性05眼部容量小,药物剂量损失大06药液滞留时间短2. 药物眼部吸收的特点01给药简单经济,吸收快02避免肝首过效应03适用于蛋白多肽类药物优点缺点二、滴眼剂中药物的吸收01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流失02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03滴眼剂的刺激性04滴眼剂的粘度05滴眼剂的表面张力3. 药物眼部吸收的影响因素三、眼用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1. 滴眼剂中可加入调节渗透压、pH、黏度及增加药物溶解度和制剂稳定性的辅料,并可加适宜浓度的抑菌剂和抗氧剂。所用辅料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局部刺激。2. 除另有规定外,滴眼剂应与泪液等渗,并进行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混悬型滴眼剂的沉降物不应沉降或聚集,经振摇应易再分散,并检查沉降体积比。3. 洗眼剂属用量较大的眼用制剂,应基本与泪液等渗并具相近pH。多剂量的洗眼剂一般应加适当的抑菌剂,并在使用期间均能发挥抑菌作用。4. 眼内注射溶液及供手术、伤口、角膜穿通伤的滴眼剂、洗眼剂不应加抑菌剂、抗氧剂或不适当的缓冲剂,且应包装于无菌容器内供一次性使用。5. 除另有规定外,滴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10ml;洗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200ml。包装容器应不易破裂,并清洗干净及灭菌,其透明度应不影响可见异物检查。6. 眼用制剂应遮光密封储存,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RESEARCH BACKGROUNDS四、滴眼剂的附加剂01pH值调节剂02等渗调节剂03抑菌剂04黏度调节剂05稳定剂、增溶剂与助溶剂RESEARCH BACKGROUNDS四、滴眼剂的附加剂01pH值调节剂滴眼剂pH值不当可引起刺激,流泪,甚至损伤角膜。正常眼可耐受pH范围在5.0~9.0之间,pH6~8无不适感,pH<5.0或>11.4有明显不适感觉。碱性更易损伤角膜。滴眼剂的最佳pH,应是刺激性最小、药物溶解度最大和制剂稳定性最强。可选用适当的缓冲液作眼用溶剂,可使滴眼剂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对眼无刺激。常用的pH缓冲液有:1. 磷酸盐缓冲液:pH5.9~8.0,pH6.8最常用。2. 硼酸盐缓冲液:pH6.7~9.1。硼酸溶液:pH5。注:因pH调节剂本身也产生一定的渗透压,因此在此基础上补加氯化钠至等渗即可作为滴眼剂的溶剂使用。RESEARCH BACKGROUNDS四、滴眼剂的附加剂02等渗调节剂03抑菌剂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浓度为0.6%~1.5%的氯化钠溶液,超过耐受范围就有明显的不适,但不如对pH值敏感。低渗溶液应加调节剂调成等渗,常用的等渗调节剂有氯化钠、葡萄糖、硼酸、硼砂等。调整方法与血浆一样。一般滴眼剂是多剂量制剂,使用过程中无法始终保持无菌,因此需要加入适当抑菌剂。要求:应抑菌作用迅速,抑菌效果可靠(1小时内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杀死),有合适的pH,对眼睛无刺激,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和附加剂发生配伍禁忌。常用的抑菌剂有: 1. 有机汞类:硝酸苯汞;2. 季铵盐类:苯扎氯铵、苯扎溴铵、消毒净等;3. 醇类:三氯叔丁醇、苯氧乙醇、苯乙醇;4. 酯类:尼泊金类,包括甲酯、乙酯与丙酯;5. 酸类:山梨酸。采用复合抑菌剂可发挥协同作用。RESEARCH BACKGROUNDS四、滴眼剂的附加剂04黏度调节剂05稳定剂、增溶剂与助溶剂又称增稠剂、延效剂。作用:适当增加滴眼剂的黏度,可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也可使刺激性减弱。常用:MC、PVA、PVP等。对于不稳定药物,需加抗氧剂和金属螯合剂;溶解度小的药物需加增溶剂或助溶剂;大分子药物吸收不佳时可加吸收促进剂。RESEARCH BACKGROUNDS五、滴眼剂的制备01容器及附件的处理02配液03无菌灌装04质量检查05印字包装洗涤配液质量检查滴眼瓶、帽塞过滤无菌灌装成品主药和附加剂灭菌封口印字包装灭菌RESEARCH BACKGROUNDS五、滴眼剂的制备用于手术、伤口、角膜穿通伤的滴眼剂及眼用注射溶液按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分装于单剂量容器中密封或熔封,最后灭菌,不加抑菌剂,一次用后弃去,保证无污染。洗眼剂用输液瓶包装,其清洁方法按输液包装容器处理。主药不稳定者,全部以严格的无菌生产工艺操作制备。若药物稳定,可在分装前大瓶装后灭菌,然后再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分装。五、滴眼剂的制备灭菌岗位工作人员应按照生产工艺严格灭菌,严控灭菌温度与时间,确保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严格控制灭菌温度与时间RESEARCH BACKGROUNDS五、滴眼剂的制备(一)滴眼剂容器的处理滴眼剂的容器有玻璃瓶和塑料瓶两种。中性玻璃对药液的影响小,配有滴管并封以铝盖的小瓶,可使滴眼剂保存较长时间,故对氧敏感药物多用玻璃瓶。遇光不稳定药物可选棕色瓶。玻璃滴瓶用前须洗刷干净,装于耐酸尼龙丝网袋内,浸泡于重铬酸钾浓硫酸清洁液中4~8小时后取出,先用常水冲洗除尽清洁液,再用滤过澄明的纯化水冲洗。经干热灭菌或热压灭菌备用。橡胶帽、塞的洗涤方法与输液瓶的橡胶塞处理方法相同,但由于无隔离膜,应注意吸附药物问题。RESEARCH BACKGROUNDS五、滴眼剂的制备(一)滴眼剂容器的处理塑料滴眼瓶由聚烯吹塑制成,当时封口,不易污染且价廉、质轻、不易破碎,较常用。缺点:塑料中的增塑剂或其他成分会溶入药液中,使药液不纯;塑料瓶也会吸附某些药物,使含量降低影响药效;塑料瓶有一定的透气性,不适宜盛装对氧敏感的药物溶液。塑料滴眼瓶的清洗处理:切开封口,应用真空灌装器将滤过注射用水灌入滴眼瓶中,然后用甩水机将瓶中水甩干,如此反复三次,最后在密闭容器内用环氧乙烷灭菌后备用。RESEARCH BACKGROUNDS五、滴眼剂的制备(二)药液的配滤滴眼剂所用器具于洗净后干热灭菌,或用杀菌剂浸泡灭菌,用前再用纯化水及新鲜注射用水洗净。药物、附加剂用适量溶剂溶解,必要时加活性炭(0.05%~0.3%)处理,经滤棒、垂熔玻璃滤球和微孔滤膜滤至澄明,加溶剂至全量,灭菌后半成品检查。眼用混悬剂配制,可将药物微粉化后灭菌;另取表面活性剂、助悬剂加适量注射用水配成黏稠液,再与药物用乳匀机搅匀,添加注射用水至足量。RESEARCH BACKGROUNDS五、滴眼剂的制备(三)灌装大多采用减压灌装。滴眼剂灌装机RESEARCH BACKGROUNDS六、滴眼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可见异物粒度沉降体积比 不低于0.90无菌其他RESEARCH BACKGROUNDS磺胺醋酰钠滴眼液处方:磺胺醋酰钠(主药) 300 g硫代硫酸钠(抗氧剂) 1 g羟苯乙酯 (抑菌剂) 0.25 g注射用水加至 1000 ml七、典型处方分析制法:将羟苯乙酯溶于适量煮沸的注射用水中,另取硫代硫酸钠及磺胺醋酰钠溶于适量煮沸放冷的注射用水中,将二液合并,加水至全量,滤过、分装,于,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即得。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