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九年级3月模拟(一)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10.下列化学事实对应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理科综合试题选项化学事实化学原理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注意事项:C,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同一杯糖水的浓度处处相同溶液具有均一性1.本试卷共12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B小苏打能消除发酵面团中的酸味小苏打能与酸反应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位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种A.钠原子:B:甲烷分子:CH,C电解水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类不变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率项”的C.硝酸根离子:NO号D.两个氯原子:He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气体的溶解度随湿度升规定答题。5.“俟氏制碱法为的原理可表示为:X+NaCI+NaHCO一NH,ClD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喷出高而降低+Na: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A,Na,CO,中钠元萦的质量分数最大1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B.NH,Cl中氮、氢元紫质量比为1:4A。碳酸钙和淀勋都属于有机物B.氢气和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5Na一23C.该化学反应前后,共有四种物质属于盐C.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D.冰和于冰都属于氧化物Cl-35.5K-39Mn-55.Fe-56D.物质Xh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的四个选项12.对图4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6.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人10g、30g、30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一22小题的四个选g固体M,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2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花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0煤剂1.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一篇为“指动绿A.M的溶解度:乙>甲C图2水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该目标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的是C.甲、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①A.捕集、利用和封存CO,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甲、丙烧杯中一定都为不饱和溶液C.深埋处理废旧电池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7.将KClO3和MnO:混合物ag放人试管中加人制余体质量B撩点管2。图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热,加热过程中利余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何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时,KC1O,开始发生反应B.N点时,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加热时问4能和的田C.P-→Q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TA.取固体粉末B.滴加液体D.KClO,和MnO:混合物中MnO,的质量为(a一b)g8.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了A,农:服装面料中的涤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围4B。食:碘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可预防贫血A,甲,红磷少量,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没有影响C.住:洗涤剂能洗去管具上的油污,其原理是乳化B.乙:①②实验对比,可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D.行:航空煤油是飞机专用燃料,凤于可再生鹤源C.丙:平衡的天平一段时间后指针偏右,说明烧减有商蚀性C.倾倒液体D.阿药品气味9.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是D.丁,饱和KNO,溶液中析出品体,说明KNOs溶解性与温度1A.火箭发射B.风力发电C.干冰制冷,D.海水晒盐有关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12页)理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12页)理科综合试题第3页(共12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那在用的扫描APP2024年九年级3月模拟(一)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 (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5 CACBC 6-10 CBCAD 11-15 DDCDA 16-19 ACAC 20.BD 21.BCD 22.BC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23.(1)静止;(2)小;高24.反射;省力;小;如图25.(1)可再生;化学 (2)120;0.8426.势;重力势;变小27.(1)A; (2)0.3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3分)32.(1)N (2)当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3)没有控制电流一定33.(1)1 (2)1:2 (3)浸没深度 (4)0.8×103【拓展】①4; ②B34.(1)电压(2)左(3)A;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如图(5)拆下5Ω电阻时没有断开开关(6)12.5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6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9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7.解:(1)一块玻璃的重力:G=mg=90 kg×10 N/kg=900 N则吊装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W=Gh=900 N×2 m=1800 J ……………………………2分(2)G盘=m盘g=40 kg×10 N/kg=400 N因为不计抽气管和绳重,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得G动=200 Nm=G/g=200 N/10 N/kg=20 kg …………………………………………………………………2分(3)玻璃受到的重力与内外气体向上的压力差相等 F= ps 所以 p= F/s=900 N/150 cm2=60000 Pa ……………………………………2分38.解:(1)12 V ……………………………2分(2)V2为电源电压,V1接在R1或R2两端当滑片P在某位置时R总=U/I=12 V/0.2A=60 Ω若V1接在R2两端,则 R2=U2/I1=4 V/0.2A=20 ΩR1=U1/I1=(12 V-4V)/0.2A=40 Ω ……………………………1分又因为当滑片滑至M点时R总'==U/I'=12 V/0.5A=24 Ω因此V1不可能接在R2两端 ……………………………1分若V1接在R1两端则R1=U1/I1=4 V/0.2A=20 Ω符合题意故V1接在R1两端。 ……………………………1分(3)滑片P从M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滑片在M点时电路电流最小,功率最小P=I2R1=(0.5A)2×20 Ω=5 W ……………………………1分滑片至左端时电流为I1R1=U/R2=12 V/20 Ω=0.6 A 电流表满偏且小于1 A,功率最大P=I2R1=(0.6A)2×20 Ω=7.2 W故R1消耗的电功率变化量的最大值 P=7.2 W-5 W=2.2W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月模拟理科综合答案.docx 九年级理综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