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统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统部编版)

资源简介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
八年级下册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至今)
主题线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一、中国现代史整体脉络与规律总结
1.中国现代史知识整合
中国现代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中国现代史规律总结
(1)模块速记:
1)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两大转变: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
②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3)四大制度:①社会主义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一国两制”
4)四个时期:①过渡时期;②探索时期;③“文化大革命”时期;④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阶段特征:
1)政治上: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3年)→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底)→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徘徊时期(1976~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至今)。
3)对外关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单元知识整合、核心考点与重难点
主题线索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条主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政权巩固。
一次会议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两大任务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四大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核心考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核心考点2、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经过: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
3.意义:
(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核心考点3、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
2.经过: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
2.《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而不是宪法的作用。
3.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
4.西藏和平解放只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还不能称为祖国完全统一。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时期。从社会性质来说,此时我国仍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6.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但是由于当时香港、澳门还没有回归祖国,台湾也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祖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
1.开国大典上为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
“28 响”指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28年的艰苦奋斗;“54 门”礼炮,代表我国当时的 54个民族(或五四运动)。
2.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旧时代结束的标志;同时,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成为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
(2)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中国人民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时也使主权独立的中国,开始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3.用历史事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联系。
(2)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明朝时,设立乌思藏都指挥使司,监督西藏地方行政事务。
(4)清朝时,确立了西藏地区首领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正式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监督活佛转世。
(5)民国时,英国殖民者企图分裂西藏,以失败告终。
(6)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7)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
第2课抗美援朝
核心考点4、抗美援朝
1.时间:1950 年10月至1953年7月。
2.背景:
①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经过: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战斗英雄
①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②战斗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6.胜利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取得胜利的战争。
2.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既支援了邻国,抗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又保卫了伟大祖国的安全,是一场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3.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主要指中国人民志愿军体现了高度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以及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支援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巩固有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土地改革的开展都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的敌视与对抗。
1.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②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
④中朝军民的团结作战。
2.为什么说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我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内战爆发后不久,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就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2)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打到鸭绿江边,我国必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加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我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3)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为保家卫国而参与的战争,与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同时进行,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3课土地改革
核心考点5、土地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西藏的土地改革:1959年,西藏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到六十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1.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改变,不过是由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才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等同于封建制度,它仅仅是封建制度的内容之一。封建制度由多项制度组成。如政治上有封建帝制,这在辛亥革命时已被推翻;经济上有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该制度也基本被摧毁。
2.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新解放区进行的,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3.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调整。但是土地所有制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仍然是私有制。
1.新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1)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制度严重阻碍
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之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
地少地状态。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使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
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进程
(1)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 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封建主义统治被推翻。
(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宣传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3)经济上: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4.建国初三大运动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大运动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所进行的三个大规模政治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抗美援朝使我国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来搞建设;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镇压反革命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残余势力,都起到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的作用。
主题线索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条线索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一个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的召开。
四大成就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弹一星
三大失误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四大模范人物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核心考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从1953年至 1957年。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成就: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二条铁路: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三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四家工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5.作用(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核心考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文献: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领导机构: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实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但“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并没有实现工业化,中国依然是农业国家。
4.1949—1956年是过渡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其革命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5.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根本原因)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条件有哪些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土地改革的完成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1)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2)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孤立、威胁和包围,需要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力量。
(3)受到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4)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
3.比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项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有关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 1949年9月 1954年9月
地位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全国人大会议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
比较项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行使国家立法权等,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 成立于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成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第5课三大改造
核心考点3、三大改造
(一)农业与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1.农业生产合作化
①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②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
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 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结果:到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3.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而不是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与三大改造(1953—1956年)二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都是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只不过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一五”计划更多地是经济建设上的规划。
3.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由农民土地私有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或者集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土地改革后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第二次调整。
4.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它把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国家实行赎买政策,按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际上是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5.三大改造的意义与存在问题
三大改造
意义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③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问题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启示 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②必须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1.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阶级关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①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已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处在被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②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基本结束。
③通过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级阶段。
所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
3.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几次变化?土地制度的性质各是什么?
答:第一次:在战国时期,由于分封制,统治者确立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
第二次: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后,废除了封建了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制也是一种私有制。
第三次:当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把原来的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此时的土地制度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原因与作用。
(1)原因:①民族资本家历史上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②资本家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2)作用:①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使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②这一政策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找到了一条和平过渡的道路。
5.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的变化?
三次巨变 标志 概况
第一次 鸦片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我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三次 三大改造完成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核心考点4、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1956年。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①时间:1958 年。
②内容: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③影响: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调整国民经济:
①措施: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②作用: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核心考点5、“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时间:1966—1976 年.。
3.动乱:
①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②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4.抗争: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5.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时间 1971年9月13日
地点 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
经过 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标志 九一三事件
6.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核心考点6、建设成就
1.成就
工业方面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交通方面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科技成就 1967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 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其他方面 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模范人物:
先进人物 简介
王进喜 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提前开钻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被誉为“铁人”,其艰苦创业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雷锋 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甘当革命的螺丝钉,他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公殉职后,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邓稼先 1958年,开始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后领导设计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
焦裕禄 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贫穷的面貌。身患癌症,但仍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3.意义: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经济领域探索中的失误;”文化大革命“属于政治领域探索中的严重挫折。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
名称 时间 意义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大改造 1953—1956年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农业生产合作社与人民公社的区别: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重大失误。
4.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主要表现在工业方面,其目的是提前实现共产主义,赶超英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在农村实行集体生产和分配。两者都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5.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6.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
①王进喜被誉为“铁人”,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被称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②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代表人物;
③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和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1.中共八大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训
(1)原因:①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②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足。③经济建设急于求成。④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
(2)教训: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②要立足本国国情制定相关发展政策。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重视民主法制建设等。⑤提高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控能力。
2.探索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③启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党的历史上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
①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被迫长征,直到遵义会议才得以纠正;
②“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纠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4.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曲折过程的认识: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国情,实事求是。
(2)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主题线索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条主线 中国人民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一个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两个百年目标 建党100年、建国100年
两大途径 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大理论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大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核心考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时间:1978 年12月.
3.内容: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核心考点2、拨乱反正
1.背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内容:“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 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两个凡是”方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错误的表现。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3.遵义会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1.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最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中国现代史的四个阶段
(1)1949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一直持续到1956年底;
(2)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1956—1966年是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3)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4)1978年以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考点3、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农村 改革) 时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过程 a.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b.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农村乡镇 企业迅速 发展 表现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意义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始 1984年10月开始
措施 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意义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核心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的建 立与完善 提出 深化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意义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农户使用,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并非实行土地私有制。
2.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改革所有制结构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不改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3.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其后是城市。
4.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5.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进行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1950—1952年)、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其中根本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其他三项政策作用不一样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
6.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1992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目标、前提、实质?
①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目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④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为何首先从农村开始?
①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
②地位:农业为本,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③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3.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同时也说明了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制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政策,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心环节?影响?
(1)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影响: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第9课对外开放
核心考点5、对外开放
深圳 经济 特区 的发 展和 对外 开放 过 程 建立 (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2)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快速发展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⑤“窗口”。
扩大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5)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6)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加入 世贸 组织 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时间 ⑥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意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格局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1.经济特区的“特”指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八上指政治上的特殊制度。
2.注意区分“最早开始”:改革开放——最早开始于农村;农村改革——最早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对外开放——最早开始于设立4个经济特区。
3.近代的开埠通商是丧权辱国的被动“开放”,如今的对外开放是独立自主的主动开放。
4.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不是深圳,而是1988年建立特区的海南岛;2018年海南全岛被划为自贸区。
5.我国对外开放的形成怎样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2.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地位。
①经济特区的设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建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城市开放的高潮,进而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大跨越。
③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考点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初步提出 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基本形成 1987年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充实发展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指导地 位的确 立 (1) 1992年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地位)。 (2) 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确立会议 2002年十六大: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内容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义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 写入党章 2007年十七大: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确立会议 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国主 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确立会议 2017年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意义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率先领导开创的。
核心考点7、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2022 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琸厉奋发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2.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中国共产党的两条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形成了中国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两条正确道路)
形成时期 主要内容 确立为指导思想
毛泽东 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 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 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共同点 (1)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2)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3)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2.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20世纪以来中国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①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③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核心考点8、中国梦宏伟蓝图
提出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发展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含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宏伟蓝图 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奋斗目标 “两个一百年”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核心考点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含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形成过程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核心考点10.五大发展理念
(1)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核心考点1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国家和人民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4)影响: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核心考点12.开启新征程
1.开启新征程
(1)背景: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1)召开时间: 2021 年11月。
(2)内容
①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②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认识:
1.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个人层面来看,人民最希望获得健康、幸福和良好的家庭生活条件。
3.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4.中国梦取得了哪些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初步成就:
①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面对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作出科学调整:
①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
②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③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中国十八大以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①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意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1.如何理解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作为大国经济体,随着国力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我国遇到了新矛盾和新问题。例如,创新能力、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创新);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发展缓慢(协调);空气、水、土壤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绿色);对外贸易过程中仍存在与国际规则、市场经济原则不符的制度梗阻(开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均等化程度不高,社会管理和矛盾协调能力不足(共享)等。
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总布局: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③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主题线索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个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大成就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缓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核心考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依据: 1949 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实行情况:194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6)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以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核心考点2.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经济: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文化: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4)政策与措施: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体脱贫。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不是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3.少数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
不同点:前者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而建立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是为了解决统一问题而设立的,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5.我国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6.我国民族自治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
7.促进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原因?
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和历史传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香港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④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2.党和政府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①政治: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经济:采取优惠政策,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加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文化: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④综合措施: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代表性的成就——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核心考点3、 “一国两制”的构想
1.历史依据: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根本原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3.方针政策
(1)“一国两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核心考点4.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的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2003年,逐步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待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有治到兴的新阶段。
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港澳大湾区建设。
1.香港澳门问题有什么区别?港澳问题是主权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家内政问题;港澳回归前后,社会性质和生活方式都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化是主权归属。
2.香港、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但“一国两制”最初并非是针对香
港、澳门问题,而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3.注意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特别行政区,它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的行政区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只是在经济活动中给予优惠政策。
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不是完全独立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区别:社会制度不同。香港、澳门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而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制度上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
5.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不要误以为仅仅是由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
6.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启示?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发展才是硬道理。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1841年初,英国军队武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1860年10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1898年,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又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攫取了新界的“租借权”,租期为99年,并入英国的香港直辖殖民地。
2.为什么港澳能回归?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全国人民的支持;
④香港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⑤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历史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核心考点5.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 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95年1月 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两岸关系的变化
走向缓和 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打破隔绝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达成共识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不断发展 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日益密切的交往
(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3)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1.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区别:香港、澳门问题是主权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国家内政问题。
2.“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最先把“一国两制”的构想付诸实践的是香港回归。
3.“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条件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对台政策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
统一、一国两制”。
4.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点: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分别属于中英、中葡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
1.两岸统一的因素:
①有利因素:A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完成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C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D“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E《反分裂国家法》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F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不利因素:A“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B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对两岸统一的认识
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任何国家不得干涉;
②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挠;
③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分裂祖国活动注定要失败;
④我们要坚定信念,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努力。
3.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基本方针。
(4)港澳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经验。
(5)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4.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两次回归
①第一次分离: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②第一次回归: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省,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③第二次分离:1895年日本通过中日《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④第二次回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⑤第三次分离: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蒋介石逃往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至今。
主题线索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两个领域 国防、外交。
两大会议 万隆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三大军事力量 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
六大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第15课钢铁长城
核心考点1、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建设:
①新中国建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
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2.海军建设:
①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3.空军建设:
①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300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
③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核心考点2、导弹部队
①组建: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②任务:a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b核反击;c常规导弹精确打击。
③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④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核心考点3、新时代强军之路
1.2014年福建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军队改革:
①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3.影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1949年4月23日,建国前夕,中国人民海军成立;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华东军区海军。1949年11月11日,建国后,中国人民空军成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技强军战略确立。科技强军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人民军队诞生于南昌起义;其中,人民海军、人民空军诞生于1949年;战略导弹部队诞生于1966年的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4.洋务运动期间创建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四支海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
东海、南海、北海三大舰队。
1.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①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②国防建设要以经济发展为后盾,经济发展促进国防发展;
③反过来,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自然要靠国防来创造和平环境。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同时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战略导弹部队发展和壮大的作用
①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发展和壮大,是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它不仅显示了我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尖端科学技术,同时也标志着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它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我国人民的斗志,振奋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3.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纵观海军的发展史,旧中国基本上是有海无防。尽管洋务派建立过近代海军,但腐朽的封建王朝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对外奉行妥协政策,海军不具备保卫祖国海疆的能力。而新中国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自行研制新型武器装备的能力大大加强,从而使中国海军的国防能力大为提高。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核心考点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②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5)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核心考点5、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不是1954年,是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来的。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2.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是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不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并且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方针,是外交指导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方略,是处理具体关系的基本原则。两者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之一。
1.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新中国的建立取得了民族独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国际原因: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促使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外交顺应了时代潮流,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③决策者的作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会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实力政策”是一个勇敢挑战。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倡导,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3.如何认识万隆会议上亚非各国的“同”与“异" 万隆会议铸就的万隆精神是什么
“同”:历史遭遇相同一曾经受到殖民主义的压迫;历史任务相同一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万隆精神:亚非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增强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核心考点6、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3)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4)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核心考点7、中美、中日建交
(1)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2)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3)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4)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6)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核心考点8、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
(2)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3)中国还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欧首脑会议、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等,加强国际合作。
(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6)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7)截止2020年,中国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1.1971年,新中国是“重返”联合国,而不是重新“加入”联合国;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和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重大胜利,而不是中美关系改善的结果,更不是美国把中国“送进”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的创始会员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的中美建交。
3.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论坛性质的区域组织,所达成的共识也不具有执行力和约束力。
1.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中美关系从对抗到正常化使我们认识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长期对抗的国家,可以求同存异,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美建交,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
长期阻碍中美关系改善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2.我国为什么要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意义?
原因: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等等。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从此以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题线索6: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个方针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大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飞天之旅、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
五位人物 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莫言。
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
核心考点1、 “两弹一星”
1.两弹一星:两弹: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2.成就: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③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1970年,我国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成功原因:“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4.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核心考点2、载人航天工程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核心考点3、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
1)概况: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意义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2.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
2)、意义: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核心考点4.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
(1)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成果: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如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
2.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
②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这里的“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和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均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而不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3.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4.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4)实施“863”计划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的纷纷回国。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促进了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
(5)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新中国政府为什么要作出研制原子弹的决定?
(1)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不断对中国施以核威胁和核讹诈,包括威胁用原子弹攻击中国境内和朝鲜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给新生的共和国带来了严重威胁和压力。
(2)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争取战略主动,中国政府作出了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1)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2)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3)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增强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4.科学技术发展有何作用?我们今后还要如何做?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防,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应该长期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鼓励创新,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核心考点5、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 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