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1 .战略性矿产资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经济意义:对 的发展有重要作用。(2)资源供应:战略性矿产资源数量 ,开发与利用 ,有供应 的风险。(3)国家安全: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复杂的 ,关系国家安全。2 .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1)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特点①总体上,世界石油资源分布 ,主要集中分布在 东半球和北半球。②大储量区主要集中在 和 50 。N~70 。N 两个纬度带内。③ 的探明储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集中分布在 沿岸到土耳其的东南部,具有 大、分布连片、易 、油质好等特征。(2)中国石油资源分布特点具有地区差异,主要集中分布在 、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等八大含油气盆地。3 .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上游产业:石油勘探与生产陆地石油资源即将进入 期,未来的石油开采主要在 上进行。(2)中游产业:石油贸易与运输世界石油跨国运输中,超过五分之三的石油通过 运输。(3)下游产业:石油提炼与销售世 界 石 油 生 产 区 域 主 要 集 中 在 、 俄 罗 斯 等 地 区 ; 消 费 国 主 要 集 中在 、 、日本、印度和德国等地区。4 .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1)石油是最重要的 ,占世界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一。(2)石油是重要的 原料。(3)石油运输的 和管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4)石油价格经常波动,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具有重要影响。5 .石油资源与中国国家安全(1)问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 国,石油对外 高。(2)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因素:① 石油价格和 的波动直接影响我国石油供应。② 通道是否通畅也会影响我国的石油安全。(3)战略石油储备意义:对保障国家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应对 石油供应冲击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保障石油的不断供给,平抑国内石油价格异常波动。(4)保障石油安全的措施:①充分发挥 、 两种油气资源和两个市场的积极作用。②进一步开展油气 。③大力推进 措施,积极开发 ,促进煤炭等传统能源的 利用。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B .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C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D .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2 .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近年来,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受能源禀赋,技术、核事故等特殊事件的影响,能源结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近年来,日本化石能源份额逆向增加,煤炭份额也因此出现回升,而近年来我国的能源自给率快速下降, 煤炭在化石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下降明显。下图示意 2018 年全球及主要国家或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完成下面小题。3 .与欧盟相比,造成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份额高的原因是美国( )A .化石能源丰富 B .能源开发技术先进C .能源消费量大 D .可再生能源较短缺4 .近年来日本煤炭消费份额回升的原因是( )A .石油进口量下降 B .煤炭开采量上升C .核能份额下降 D .能源消费总量上升5 .若我国煤炭在化石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快速下降,其影响是( )A .新能源开发受阻 B .弃风弃光率上升C .能源安全度下降 D .水资源短缺加剧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 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中缅天然气管道以缅甸 皎漂市为起点,从中国云南省瑞丽市入境,途经昆明市至广西贵港市,干线全长 1726.8km,是国内空间跨度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下图示意中缅天然气管道线路。完成下面小题。6 .中缅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主要来自( )A .南亚地区 B .北欧地区 C .中东地区 D .东非地区7 .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 .增加能源进口渠道,降低国际能源市场价格 B .降低海上运输风险,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C .完善能源运输工程,增加沿线地区能源消费D .减少国内能源开采,延长国内能源开采时间2021 年 9 月以来, 我国出现大规模的“限电潮 ”。图 1 为“我国近几年 1-8 月发(用) 电量及增速统计图 ”(部分数据未呈现),图 2 为“2021 年 1-8 月我国发电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据图推测,近几年 1-8 月,我国( )A .用电量呈波动上升 B .2020 年发电量最少C .电力供需矛盾加剧 D .能源结构不断改善9 .2021 年“ 限电潮”形成的根源是( )A .进入秋冬季节,水电核电减少 B .煤炭供应不足,价格大幅上涨C .产业转型升级,用电需求增加 D .主动限量,阶段性减少碳排放10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发电企业合适的应对策略是( )A .全面叫停火电,做好清洁能源“加法” B .利用火电的稳定性,参与深度调峰C .发挥煤炭优势,做好传统能源“加法” D .协调推进电力消费,提高电力价格截至 2020 年年底,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和装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核电正成为核能高质量发展的 领跑者, 核能事业正迎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黄金期”。如图示意世界各国在建核电机组净装机容量与台数情况(统计截至 2020 年年底)。完成下面小题。11 .中国、韩国、印度多将核电站布局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A .临近消费市场 B .减少运输费用 C .气候条件优越12 .中国核电发展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是( )A .原料价格下降 B .安全隐患消除 C .常规能源短缺13 .相比太阳能、风能,核能布局灵活性较大,主要是因为核能()D .地形平坦开阔D .核电技术先进)A .发电量大,原料分布广泛C .清洁再生,原料分布广泛B .发电量大,原料运输量小D .清洁再生,原料运输量小下图为“2010-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平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2010-2020 年我国( )①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②石油供应充足③石油产量平稳增长④石油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15 .图中数据说明,在未来十年里,我国应( )①加强国内石油开采②提高石油利用效率③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④鼓励合成纤维的出口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16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下列关于石油与煤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煤炭资源数量不足以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B .我国煤炭和石油分布“西多东少”C .我国煤炭和石油的运输距离长,会带来相应风险D .煤炭污染严重而石油属于清洁能源据统计, 2022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炼油总产能达到 9.2 亿吨/年,原油进口 5.08 亿吨,对外依存度达 71.2%。下图为 2020~2050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将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 )A .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同 B .煤和石油的消费总量减少C .能源消费结构以光伏发电为主 D .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于均衡化18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发展速度快,石油需求量增大 B .炼油技术先进,原油利用率高C .炼油企业增多,生产规模扩大 D .国内原油产量上升,进口减少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是指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虚拟电 厂平台可直接调度分散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城市“冬、夏季风电与光伏发电量日变化预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的曲线②代表( )A .夏季日风电 B .冬季日风电 C .夏季日光伏 D .冬季日光伏20 .下列地点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参与虚拟电厂调度响应合理的是( )A .地铁适当调低空调的温度 B .汽车充电站提高其充电功率C .机械厂开足马力全力运行 D .企业储能设备放电返充电网2.2 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1 .战略性矿产资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经济意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2)资源供应:战略性矿产资源数量少,开发与利用难度大,有供应中断的风险。(3)国家安全: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复杂的国际市场,关系国家安全。2 .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1)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特点①总体上,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分布在 东半球和北半球。②大储量区主要集中在 20 。N~40 。N 和 50 。N~70 。N 两个纬度带内。③ 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集中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到土耳其的东南部,具有储量大、分布连片、易开采、油质好等特征。(2)中国石油资源分布特点具有地区差异,主要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 东海大陆架等八大含油气盆地。3 .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上游产业:石油勘探与生产陆地石油资源即将进入衰退期,未来的石油开采主要在海洋上进行。(2)中游产业:石油贸易与运输世界石油跨国运输中,超过五分之三的石油通过水路运输。(3)下游产业:石油提炼与销售世界石油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俄罗斯等地区;消费国主要集中在 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德国等地区。4 .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1)石油是最重要的燃料,占世界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一。(2)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3)石油运输的通道和管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4)石油价格经常波动,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具有重要影响。5 .石油资源与中国国家安全(1)问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2)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因素:① 中东地区石油价格和供应量的波动直接影响我国石油供应。②海上运输通道是否通畅也会影响我国的石油安全。(3)战略石油储备意义: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保障石油的不断供给,平抑国内石油价格异常波动。(4)保障石油安全的措施:①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种油气资源和两个市场的积极作用。②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③大力推进节能措施,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煤炭等传统能源的 清洁化利用。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B .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C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D .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2 .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答案】1.C 2.A【解析】1.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差异大,故A选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格局为北多南少,故B选项正确;山西省全省40%左右的土地下有煤炭分布,故C选项错误;由图可知。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故D选项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2 .甲地区是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①正确;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正确;延长产业链,增加产 品附加值,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③正确;煤炭运输量大,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而公路 运量小、适宜短距离运输, ④错误。②②③组合正确,故选 A。近年来,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受能源禀赋,技术、核事故等特殊事件的影响,能源结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近年来,日本化石能源份额逆向增加,煤炭份额也因此出现回升,而近年来 我国的能源自给率快速下降, 煤炭在化石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下降明显。下图示意 2018 年全球及主要国家或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完成下面小题。3 .与欧盟相比,造成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份额高的原因是美国( )A .化石能源丰富 B .能源开发技术先进C .能源消费量大 D .可再生能源较短缺4 .近年来日本煤炭消费份额回升的原因是( )A .石油进口量下降 B .煤炭开采量上升C .核能份额下降 D .能源消费总量上升5 .若我国煤炭在化石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快速下降,其影响是( )A .新能源开发受阻 B .弃风弃光率上升C .能源安全度下降 D .水资源短缺加剧(【答案】3.A 4.C5.C【解析】3.美国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丰富,美国自页岩油(气) 革命后, 成为石油输出国之一,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油气份额也继续增加,A对;与欧盟相比,美国同属发达地区,能源开发技术、能源消费量情况类似,BC错;美国国土辽阔,可再生能源丰富,D错。故选A。)(4.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能源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核能份额大幅下降,而化石能源份额逆向增加,煤炭份额也因此出现回升,A错,C对;日本常规能源短缺,获取的手段一般是进口而非开采,B错;世界能源消费都趋向低碳清洁环保的大背景下,能源消费总量上升不是引发煤炭结构上升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C。5.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最高,但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煤炭在化石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快速下降将导致能源自给率进一步下降,进而影响到能源安全,应快速发展新能源以填补煤炭的空缺,C对,A错;弃风弃光率会下降,B错,煤炭比重下降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D错。故选C。)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 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中缅天然气管道以缅甸 皎漂市为起点,从中国云南省瑞丽市入境,途经昆明市至广西贵港市,干线全长 1726.8km,是国内空间跨度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下图示意中缅天然气管道线路。完成下面小题。6 .中缅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主要来自( )A .南亚地区 B .北欧地区 C .中东地区 D .东非地区7 .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 .增加能源进口渠道,降低国际能源市场价格 B .降低海上运输风险,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C .完善能源运输工程,增加沿线地区能源消费D .减少国内能源开采,延长国内能源开采时间(【答案】6.C 7.B【解析】6.中东地区天然气丰富,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后,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天然气可以不经过马六甲海峡, 将船舶运输的天然气在缅甸胶漂港卸载后,通过管道输送至我国境内,C正确。南亚地区天然气较缺乏,A错误。北欧地区、东非地区不是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地,BD错误。故选C。7.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可增加我国能源运输渠道,但不能降低国际能源市场价格,A错;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开通使我国能源进口的运输渠道多元化,可降低对马六甲海峡海上通道的依赖,更有利于保障国内能)(源的供应安全,B正确;增加沿线地区能源消费不属于我国能源安全范畴,C错;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应加大国内能源的勘探和开采,避免过度依赖进口,D错。故选B。)2021 年 9 月以来, 我国出现大规模的“限电潮 ”。图 1 为“我国近几年 1-8 月发(用) 电量及增速统计图 ”(部分数据未呈现),图 2 为“2021 年 1-8 月我国发电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据图推测,近几年 1-8 月,我国( )A .用电量呈波动上升 B .2020 年发电量最少C .电力供需矛盾加剧 D .能源结构不断改善9 .2021 年“ 限电潮”形成的根源是( )A .进入秋冬季节,水电核电减少 B .煤炭供应不足,价格大幅上涨C .产业转型升级,用电需求增加 D .主动限量,阶段性减少碳排放10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发电企业合适的应对策略是( )A .全面叫停火电,做好清洁能源“加法” B .利用火电的稳定性,参与深度调峰C .发挥煤炭优势,做好传统能源“加法” D .协调推进电力消费,提高电力价格(【答案】8.C 9.B 10.B【解析】8.据图推测,近几年1-8月,我国用电总量增速大于0,且2021年的用电量比2016年大,说明我国用电量在不断增加,A错误;图中2020年发电量增速大于0.说明发电量依然在增加,因此不是最少,B错误;我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不断增加,导致供需矛盾逐渐增加,C正确;由图2可知,我国的发电依然是以火电为主,占比高达72%,且无往年数据对比,无法判断能源结构是否不断改善,D错误。故选C。)(9.“限电潮”主要是由于电力供需矛盾凸出,图2显示我国发电主要是以火电为主,水电、核电占比较小,秋冬季节水电发电减少,核电发电不一定减少,且我国以火电为主,A错误;火电主要以燃煤为主,煤炭供应减少,火力发电量减少,导致“限电潮”的出现,B正确;产业转型升级,将导致产业的技术革新,用电量可能减少,C错误;“限电潮”是调控限电,不是企业主动限量,不是限电的根源,D错误。故选B。10.我国目前主要靠火力发电,不可能全面叫停火电,A错误;为减少碳排放,可以在稳定住火电,保障用电的情况下,再适度的调节峰值,减少电的使用量,B正确;)截至 2020 年年底,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和装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核电正成为核能高质量发展的 领跑者, 核能事业正迎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黄金期”。如图示意世界各国在建核电机组净装机容量与台数情况(统计截至 2020 年年底)。完成下面小题。11 .中国、韩国、印度多将核电站布局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 )A .临近消费市场 B .减少运输费用 C .气候条件优越 D .地形平坦开阔12 .中国核电发展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是( )A .原料价格下降 B .安全隐患消除 C .常规能源短缺 D .核电技术先进13 .相比太阳能、风能,核能布局灵活性较大,主要是因为核能( )A .发电量大,原料分布广泛 B .发电量大,原料运输量小C .清洁再生,原料分布广泛 D .清洁再生,原料运输量小(【答案】11.A 12.D13.B【解析】11.核电站的布局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临近消费市场,故A正确;核能能量大,原料运输需求量小,核电站的布局在沿海地区,不是为了减少运输费用,故B错误;核电站的布局在沿海地区,与气候条件无关,故C错误;核电站的布局在沿海地区,与地形无关,故D错误。故选A。12.我国常规能源短缺,推动核电的发展,但不是核电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核电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核电技术,所以中国核电发展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是核电技术,D正确C错误。没有信息表明核原料价格下降,A错误。核电的安全隐患不可能消除,B错误。故选D。13.核能发电量大,原料运输量小,布局灵活性较大,B正确;太阳能、风能发电量大,原料分布广泛,A错误;核能不可再生,C、D错误。故选B。)下图为“2010-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平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2010-2020 年我国( )①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②石油供应充足③石油产量平稳增长④石油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15 .图中数据说明,在未来十年里,我国应( )①加强国内石油开采②提高石油利用效率③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④鼓励合成纤维的出口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16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下列关于石油与煤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煤炭资源数量不足以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B .我国煤炭和石油分布“西多东少”C .我国煤炭和石油的运输距离长,会带来相应风险D .煤炭污染严重而石油属于清洁能源(【答案】14.B 15.D 16.C【解析】14.表中数据表明,2010—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但产量几乎没有增加,说明我国石油石油供应不充足,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②③错误,④正确。石油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能源需求量高速增长,说明经济高速发展,①正确,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且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但产量几乎没有增加,由于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所以石油开采应当适度开发, 提高资源利用率,①错误,②正确。同时可从国外进口石油以满足国内需要,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③正确。合成纤维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和能源,不能鼓励发展,④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我国的煤炭资源数量充足,在数量上可以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A错误;我国煤炭分布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但石油资源东部和东北地区也比较丰富,B错误;我国煤炭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且与市场需求地点并不完全一致,使得运输距离长,会带来相应风险,C正确;煤炭和石油的使用都会带来一定的污染,D错误。故选C。)据统计, 2022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炼油总产能达到 9.2 亿吨/年,原油进口 5.08 亿吨,对外依存度达 71.2%。下图为 2020~2050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将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 )A .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同 B .煤和石油的消费总量减少C .能源消费结构以光伏发电为主 D .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于均衡化18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发展速度快,石油需求量增大 B .炼油技术先进,原油利用率高C .炼油企业增多,生产规模扩大 D .国内原油产量上升,进口减少(【答案】17.B 18.A【解析】17.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比较低,A错误。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总量上升,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减少,B正确。由图可知, 我国2050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光伏发电占比并不是最大的,C错误。205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风电,最小的是核电,占比差距较大,并不均衡,D错误。故选B。18.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规模大,第二产业占比较大,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且目前我国的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较低,不能满足能源需求,故石油产业发展迅速,炼油量较大,A正确。获得同样数量的成品油,炼油技术越先进,对原油的需求量越小,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炼油技术并无优势,B错误。炼油企业多,生产规模大,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均为经济发展导致石油需求量大的结果,C错误。进口的石油主要以原油为主,原油由国内生产还是进口,对炼油量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A。)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是指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虚拟电 厂平台可直接调度分散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城市“冬、夏季风电与光伏发电量日变化预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的曲线②代表( )A .夏季日风电 B .冬季日风电 C .夏季日光伏 D .冬季日光伏20 .下列地点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参与虚拟电厂调度响应合理的是( )A .地铁适当调低空调的温度 B .汽车充电站提高其充电功率C .机械厂开足马力全力运行 D .企业储能设备放电返充电网(【答案】19.C20.D【解析】19.读图可知②④白天功率大,夜间停止发电,符合光伏发电的昼夜变化的特征,①③昼夜均能够发电风力发电特征,A、B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比冬季太阳高度角更大、昼长更长,②的发电功率大于④,且发电时间较长,判读为夏季,C正确,D错误。故选C。20.根据材料可知,地铁适当调低空调的温度、机械厂开足马力全力运行不涉及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A、C错误;汽车充电站提高其充电功率可能使用电高峰电力缺口增大,B错误;企业储能设备放电返充电网属于电能调度,且一定程度补充了高峰期的用电缺口,D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2.2 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