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寓言二则一、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并带着理解读好人物对话。(重点)3.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难点)二、拓展资源丛书:《黔驴技穷》《囫囵吞枣》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精读引领课 看图写话课 3课时四、教学过程同学们,故事伴着我们长大,下周,我们班将要举行“故事分享会”,请你选取最受启发的故事,分享自己的看法,评选“最佳评论员”。第1课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站“寓言故事,我来谈”,读一读第一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谈一谈懂得的道理。活动一:看图猜成语,借助课题识字,了解寓言的特点。1.出示成语故事的插图,学生猜成语。对牛弹琴 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这几个故事都是与成语有关的寓言故事。它们简短有趣,而且含有深刻的道理。2.出示课题《寓言二则》。(1)寓言能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理解“则”的意思,随文识记“寓、则”。说一说这篇课文包含哪两篇寓言。(2)出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重点读好“揠”。(3)随文识记“亡、牢”。活动二:读好人物对话,比较句子的不同,感知寓意。1.读《亡羊补牢》,感知寓言内容。(1)读故事,想一想:故事中都有谁?(2)根据故事第1~3自然段,说一说: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2.根据课文情境,读好人物对话。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1)随文识记生字“圈、钻、叼、坊”。“圈”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uàn”,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圈、坊”;通过做动作识记“钻、叼”。(2)分角色读好对话,抓住提示语“劝”,读出街坊对养羊人的关心和养羊人的无所谓、不在乎。(3)阅读第4、5自然段,思考: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做法。出示两个句子,比较不同。读一读加上加点词“赶紧”后有什么变化。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加上“赶紧”一词,体现了事情的重要和紧迫,如果不赶快堵上那个窟窿,羊还会被叼走。随文识记“悔、此”,可通过组词识记。3.概括寓意,谈谈看法。(1)读了这个故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2)说说与“亡羊补牢”意思相近的成语。——知错就改、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悬崖勒马等。(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三:拓展阅读《黔驴技穷》,感知寓意,联系生活谈看法。1.自读故事《黔驴技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对照学习单读一读。(1)在文中找出表示“黔驴技穷”意思的语句。(2)从文中标出写老虎心情变化的语句。3.理解寓意。(1)说说寓意。——比喻生活中某些人虽喜欢耍些伎俩,但是他的本事和技能非常有限。(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3)说说与“黔驴技穷”意思相近的成语。江郎才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等。活动四: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1.认真观察生字,进行归类。亡 牢 丢 告 钻 劝思考:上面这些字是什么结构?——独体字:亡——上下结构:牢、丢、告——左右结构:钻、劝2.观察“亡、钻、劝”三个字,看看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写美观。(1)书写要点。——亡:一点一横分别起笔在竖中线和横中线上,竖折起笔在竖中线的左边,折段不宜过长。钻:金字旁第5笔是竖提。右半部分“占”的第1笔竖略长,横笔较短。劝:注意左右两部分的穿插。左半部分“又”的第2笔变成长点。(2)教师范写。(3)学生先在书上描红,然后练写。(4)师生评价。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 ☆ ☆ ☆3.观察“牢、丢、告”三个字,看看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写美观。(1)书写要点。——牢:上下两部分要写紧凑。“牛”的竖起笔在竖中线。丢:第1笔短撇,“去”的第1横稍短,第2横稍长,撇折要注意起笔的位置,注意勿把竖和撇折连成一笔写。告:牛字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不要向下出头。长横写在横中线上。(2)教师范写。(3)学生先在书上描红,然后练写。(4)师生评价。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 ☆ ☆ ☆教师小结:读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养羊人不听劝告,遇到问题不立即想办法,才丢失了羊。相信你今后遇到事情一定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犯类似的错误。【板书设计】第2课时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分享会”系列活动第一站“寓言故事,我来谈”,读一读第二个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说一说你怎样看待种田人的做法。活动一:看图猜成语,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1.出示《守株待兔》《坐井观天》《刻舟求剑》三幅图片,看图猜成语。这些成语和“亡羊补牢”“囫囵吞枣”一样,背后都有一个简短而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2.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意思。活动二:读好人物心情的变化,比较句子的不同,感知寓意。1.自由读故事。在文中找出说明“揠苗助长”的句子,理解“揠”的意思。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心情变化。(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体会他着急的心情。随机识字“焦”字,出示字理图,上边的字形是小鸟,下边的字形是火的演变,就像小鸟在火上烤,这是多么令人着急的事。(2)出示句子,读一读,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他在田边转来转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3)出示句子,指名读,体会人物急切的心情。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4)借助图片中种田人劳累的样子理解“筋疲力尽”。(5)读第3、4自然段,找出事情的结果。随文识记“喘、截”。3.结合实际,体会寓意。(1)谈一谈这则寓言带来的启示,说一说生活中类似的事情。(2)说几个与“揠苗助长”意思相近的成语。——欲速不达、急功近利、负薪救火、弄巧成拙等。活动三:拓展阅读《囫囵吞枣》,感知寓意,联系生活谈看法。1.通读文章。(1)自由朗读,读准“囫、囵、澄、核、嚷、嚼”6个易读错的字。(2)读给同学听,读通句子。2.读好人物对话。(1)找到对话中的提示语,学习抓住提示语读好人物对话。老人:语重心长地劝道、疑惑。年轻人:赞道、高兴地嚷道、得意地说。(2)分角色练习读人物对话。3.感悟寓意。(1)体会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年轻人虽然能够听别人的劝说,但是却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这就是囫囵吞枣的意思。(2)说说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成语。——不求甚解、生搬硬套、一知半解、生吞活剥等。(3)通过学习《囫囵吞枣》这个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四: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1.认真观察生字,进行归类。筋 疲思考: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筋——半包围结构:疲2.观察“筋、疲”两个字,看看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写美观。(1)书写要点。——筋:竹字头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分的“月、力”是要互相靠拢。疲:“皮”要写在病字旁里面。“皮”的第1笔是横钩,第2笔是撇,第3笔是竖,第4笔是横撇,最后一笔捺要舒展。(2)教师范写。(3)学生先在书上描红,然后练写。(4)师生评价。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 ☆ ☆ ☆教师小结:读了《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种田人遇到问题太着急想办法,结果事与愿违。相信你今后做事一定会考虑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急于求成。【板书设计】第3课时同学们,小小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分享会”系列活动,学习运用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来写一写着急时的样子,把故事写得更生动。活动一:回顾课文,学一学写着急时样子的方法。1.阅读课文《寓言二则》,画出描写人物着急时的句子,圈出描写人物着急时的样子的词语,想象一下人物当时的动作与神态。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2.在这些句子中,有许多描写人物当时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大家一起交流,并积累下来。——赶紧 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巴望 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焦急 焦急地转来转去——急忙 急忙跑到田里——立刻 立刻跑到河边小结:运用描写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就能把人物着急时的样子写得更生动。活动二:观察图片,说一说小动物着急时的样子。1.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图中的小猴子遇到了什么事?小动物们着急时是什么样子?——小猴子扛着一袋米,米袋破了洞。——小兔子跳到小猴子身边,着急地提醒小猴子。——小鸟急忙飞到小猴子身边,焦急地提醒它。2.发挥想象,想一想小兔子、小鸟看到米袋在漏米,它们的神态和动作是怎样的?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小兔子急忙跳到小猴子身边,叫住了小猴子,着急地说:“小猴子,你的米袋破了,赶紧把洞补上吧!”——小鸟急得团团转,它立刻飞到小猴子身边,大声喊住小猴子,焦急地说:“等等,小猴子,再不把洞补上,你的米会漏光的!”小结:发挥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再用上积累的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小兔子、小鸟和小猴子着急时的样子写得更加具体。活动三:妙笔生花,写一写小动物着急时的样子。1.请再次观察图片,根据提示,运用学到的方法把小猴子扛米的过程写下来。小猴子背的米袋破了个洞,米撒了一路。小兔子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完之后对照评价标准自己评一评,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3.班级展示,互评互改,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听从别人的劝告。教师小结:读故事,不仅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还让我们学会了运用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写着急时的样子。课余时间请大家继续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一写我们高兴时的样子。相信有了丰富的积累,你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写话小明星”。【板书设计】(共75张PPT)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精读引领课12 寓言二则课时建议:3课时同学们,故事伴着我们长大,下周,我们班将要举行“故事分享会”,请你选取最受启发的故事,分享自己的看法,评选“最佳评论员”。亡第1课时亡羊补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站“寓言故事,我来谈”,读一读第一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谈一谈懂得的道理。活动一:看图猜成语,借助课题识字,了解寓言的特点。看图猜成语对牛弹琴看图猜成语刻舟求剑看图猜成语自相矛盾看图猜成语狐假虎威看图猜成语画蛇添足看图猜成语掩耳盗铃读一读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yà活动二:读好人物对话,比较句子的不同,感知寓意。亡羊补牢1.故事中都有谁?2.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亡羊补牢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juàn圈亡羊补牢juàn圈羊圈quān圆圈亡羊补牢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很后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街坊劝亡羊补牢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分角色读对话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阅读4、5自然段: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样做的?加上“赶紧”一词,体现了事情的重要和紧迫,如果不赶快堵上那个窟窿,羊还会被叼走。谈谈看法1.读了这个故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谈谈看法1.读了这个故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亡羊补牢》这篇寓言通过讲两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态度转变告诉我们事情做错了要及时改正,错误还能弥补,就不算晚。谈谈看法2.说说与“亡羊补牢”意思相近的成语。知错就改、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悬崖勒马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三:拓展阅读《黔驴技穷》,感知寓意,联系生活谈看法。拓展阅读1. 自读故事《黔驴技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对照学习单读一读。《黔驴技穷》学习单:(1)在文中找出表示“黔驴技穷”意思的语句。(2)从文中标出写老虎心情变化的语句拓展阅读3.感悟寓意。比喻生活中某些人虽喜欢耍些伎俩,但是他的本事和技能非常有限。拓展阅读说说与“黔驴技穷”意思相近的成语。江郎才尽 束手无策 无计可施活动四: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亡1.认真观察生字,进行归类。亡牢丢告钻劝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独体字:亡牢 丢 告钻 劝学写生字亡2.观察“亡、钻、劝”三个字,看看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写美观。亡钻劝亡:一点一横分别起笔在竖中线和横中线上,竖折起笔在竖中线的左边,折段不宜过长。钻:金字旁第五笔是竖提。右半部分“占”的第一笔竖略长,横笔较短。劝:注意左右两部分的穿插。左半部分“又”的第二笔变成长点。学写生字亡写完后与同桌借助评价表互相评价,写得不好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个。姿势正确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学写生字亡3.观察“牢、丢、告”三个字,看看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写美观。牢丢告牢:第一笔点,“牛”的竖,起笔在竖中线。上下两部分要写紧凑。丢:第一笔短撇,“去”的第一横稍短,第二横稍长,撇折要注意起笔的位置,注意勿把竖和撇连成一笔写。告:牛字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不要向下出头。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学写生字亡写完后与同桌借助评价表互相评价,写得不好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个。学写生字姿势正确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亡读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养羊人不听劝告,遇到问题不着急想办法,才丢失了羊。相信你今后遇到事情一定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犯类似的错误。课堂小结亡第2课时揠苗助长亡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分享会”系列活动第一站“寓言故事,我来谈”,读一读第二个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说一说你怎样看待种田人的做法。活动一:看图猜成语,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看图猜成语守株待兔看图猜成语坐井观天看图猜成语刻舟求剑活动二:读好人物心情的变化,比较句子的不同,感知寓意。亡揠苗助长自由读故事,在文中找出说明“揠苗助长”的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亡揠苗助长揠:拔亡揠苗助长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焦亡揠苗助长他在田边转来转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亡揠苗助长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亡揠苗助长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亡揠苗助长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亡揠苗助长(1)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有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吗?我们要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亡揠苗助长(2)说几个与“揠苗助长”意思相近的成语。欲速不达、急功近利、负薪救火、弄巧成拙活动三:拓展阅读《囫囵吞枣》,感知寓意,联系生活谈看法。亡拓展阅读1. 通读课文。(1)自由朗读,读准“囫、囵、澄、核、嚷、嚼”6 个易读错的字。(2)读给同学听,读通句子。亡拓展阅读2.读好人物对话。(1)找到对话中的提示语,学习抓住提示语读好人物对话。老医生:语重心长地劝道、疑惑年轻人:赞道、高兴地嚷道、得意地说(2)分角色练习读人物对话。亡拓展阅读3.感悟寓意。(1)你觉得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2)说说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成语。(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亡拓展阅读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成语:不求甚解、生搬硬套、一知半解、生吞活剥活动四: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亡1.认真观察生字,进行归类。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筋疲筋疲学写生字亡2.观察“筋、疲”两个字,看看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写美观。筋疲筋:竹字头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分的“月、力”是要互相靠拢。疲:“皮”要写在病字旁里面。“皮”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是撇,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横撇,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学写生字亡读了《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种田人遇到问题太着急想办法,结果事与愿违。相信你今后做事一定会考虑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急于求成。课堂小结亡写完后与同桌借助评价表互相评价,写得不好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个。学写生字姿势正确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亡第3课时 看图写话课写写着急时的样子亡同学们,小小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分享会”系列活动,学习运用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来写一写着急时的样子,把故事写得更生动。活动一:回顾课文,学一学写着急时样子的方法。亡阅读课文《寓言二则》,画出描写人物着急时的句子,圈出描写人物着急时的样子的词语,想象一下人物当时的动作与神态。亡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在这些句子中,有许多描写人物当时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大家一起交流,并积累下来。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读一读亡在这些句子中,有许多描写人物当时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大家一起交流,并积累下来。赶紧 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巴望 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焦急 焦急地转来转去急忙 急忙跑到田里立刻 立刻跑到河边活动二:观察图片,说一说小动物着急时的样子活动二:观察图片,说一说小动物着急时的样子。观察图片亡1.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图中的小猴子遇到了什么事?小动物们着急时是什么样子?小猴子扛着一袋米,米袋破了洞,小兔子跳到小猴子身边,着急地提醒小猴子。小鸟急忙飞到小猴子身边,焦急的提醒它。观察图片亡2.发挥想象,想一想小兔子、小鸟看到米袋在漏米,它们的神态和动作是怎样的?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小兔子急忙跳到小猴子身边,叫住了小猴子,着急地说:“小猴子,你的米袋破了,赶紧把洞补上吧!小鸟急的团团转,它立刻飞到小猴子身边,大声喊住小猴子,焦急地说:“等等,小猴子,再不把洞补上,你的米会漏光的!”观察图片活动三:妙笔生花,写一写小动物着急时的样子。1.请再次观察图片,根据提示,运用学到的方法把小猴子扛米的过程写下来。2.写完之后对照评价标准自己评一评,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评价内容 我的成绩(涂一涂)我能看懂图意,想象小动物们着急时的样子。我能把小动物们着急时的样子写下来。我一共得了( )颗星,我会继续努力的! 亡读故事,不仅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还让我们学会了运用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写着急时的样子,课余时间请大家继续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一写我们高兴时的样子,相信有了丰富的积累,你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写话小明星”。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寓言两则教案.docx 寓言两则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