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故吾人欲由地方自治以图文明进步,实业发达,非大修道路不为功。
——《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
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重要意义。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第75页)
75页学习聚焦: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技术的发展,
把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西方
汽车工业
▲福特T型汽车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材料1:作为亨利·福特“制造大众能买得起的汽车”的产物,福特T型车在走进无数美国家庭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美国道路系统和城乡建设,乃至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也从此成为“车轮上的国度”。
——《福特T型车:改变一个国家》
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初售价850美元,随着设计和技术的技术,最终降到260美元。第一年产量超过1万辆,到1927年停产共售出1500多万辆。
T型汽车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6页)
西方
道路建设
历史纵横(76页)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1929-1932年,德国为解决科隆至波恩间的交通堵塞问题,修建了一条连接两城、专供机动车行驶的新型公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全程没有交叉路口和红绿灯。当时的科隆市长阿登纳认为:“未来的道路就是这个样子的。”现在德国的第555号高速公路就是在这条路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通行之初的科隆—波恩高速公路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探究1
哪些因素推动了
高速公路的诞生?
①出于战争需要:
如转运军队、物资等;
②社会经济的进步;
③汽车工业的发展。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6页)
西方
高速铁路
▲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速铁路
时速200km/h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乘坐新干线
  “快!很快!就像是有人在后面催着跑一样。”他摸了摸座椅,接着说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速度,我们很需要跑起来。”
——邓小平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5页)
中国
汽车工业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一五计划成果的典型代表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6页)
中国
道路建设
▲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新中国建立前,由于战争的破坏,公路总里程不足13万千米,新中国建立后,公路建设逐渐现代化。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6页)
中国
道路建设
▲1988-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
  到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6.91万公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
思考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千米。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徐丽等《缓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
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
特点
①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③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④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⑤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
意义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6页)
中国
高速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
2008年,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材料1:到2019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9万千米,铁路建设当中中国最突出的成绩是高铁建设,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3.5万千米,占全球高铁网的七成。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
——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6页)
中国
高速铁路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汽 车 世界 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车
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公 路 世界 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在德国;
②二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
中国 ①1988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
②201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铁 路 世界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中国 ①中国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②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③2020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76页思考点:
20世纪陆上交通有什么新特点?
①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②追求高速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大趋势;
③由一国发明到各国迅速普及,发达国家一度居于领先地位;
④科学化、环保化、智能化、人性化;
⑤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二)海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7页)
西方
海上交通
▲航海雷达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作用:
航行避让
船舶定位
狭水道引航
材料2:2012年4月3D版《泰坦尼克号》全球上映,这部电影以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为背景。事故发生后因为运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无线电报技术呼救,有600多人获得外界的救助。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二)海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7页)
西方
海上交通
▲英法海底隧道示意图
▲世界上最大的游轮“海上奇观”号
16层,可搭乘包括船组成员在内的9000多人
船舶制造:
大型化
专业化
高速化
自动化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
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连接英国与欧洲大陆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二)海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第77页)
中国
海上交通
▲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
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
1982年,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航空的发展:
(第78页)
西方
航空发展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的
“飞行者1号”升空,
飞机时代开始
1914年
美国开通从
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
世界上第一条
空中航线
1919年
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1919年8月25日,乔治·霍尔特·托马斯创建的飞机运输和旅游公司首次开辟定期国际航班,该航线是伦敦─巴黎。
20C上半期
飞机的材质和
技术进步,
提升了速度、
载量和航距
20C70s
宽体客机成为
空中运输的主流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航空的发展:
中国
航空发展
材料3: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
——《墨子·鲁问》
公输盘又称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呼为鲁班,姓公输名盘,春秋末年鲁国的巧匠。
▲1970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纪念我国明朝“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
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
▲1919年8月福州马尾船政局制造出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并试飞成功
▲1910年冯如准备试飞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航空的发展:
中国
航空发展
材料4: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航空的发展:
(第78页)
中国
航空发展
材料5:1950年3月27日,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同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股本定额为4200万卢布,中苏双方各占50%,经营期限为10年。公司从即日起开辟北京—赤塔、北京—伊尔库茨克、北京—阿拉木图等三条国际航线,新中国民航国际航线就此开通。
——“中国民航局”官网
(第78页)
  中国民航自成立以来,领导体制经过六次变动:一九四九年民航局成立时,建制属中央军委,行动上由空军司令部指挥,业务上归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领导;一九五二年四月,建制改属空军,各项工作均由空军领导;一九五四年十一月,改为国务院直属局,由空军和国务院第六办公室分工领导;一九五八年二月,改为交通部部属局,由空军和交通部分工领导;一九六二年四月,又改为国务院直属局,由空军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分工领导;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成为空军的组成部分,各项制度按军队的执行;一九八○年三月,再次改为国务院直属局,由国务院直接领导。
——王乃天主编《当代中国的民航事业》
 中国的民航领导体制在1980年前有何特点?为什么?
学思之窗(第78页)
①1949-1979年间,民航领导体制变动频繁,总体上是一个军队领导为主、政企合一、半军事化的行业,实行军事供给制。
原因:
计划经济、航空资源紧张
②1980年,民航实现“军转民和企业化”的变动。
原因:
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北京大兴机场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航空的发展:
(第78页)
中国
航空发展
1951年,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仅仅不到2.4万人。
到了2019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已经达到6.6亿人次。
思考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①经济上: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之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②政治上:国家的独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保障);
     党和政府政策对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大力支持。
③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原 因
 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一)交通的进步促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
(第78-79页)
 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第79页)
▲英国公共马车
▲1906年天津第一条环城有轨电车开通运营
▲城市公共汽车
 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二)城市公共交通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加便捷:
(第79页)
史料阅读(第79页)
  20世纪20年代,人们这样概括交通的影响:
  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吴蔼宸《华北国际五大问题》
历史纵横(79页)
中国第一条地铁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上海、沈阳修建地铁。北京地铁于1965年7月开工建设,1969年10月一期工程完工,全长23.6千米,设有17座车站。这是中国第一条地铁。
1.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
2.城市区的人口与资源,沿着交通路线的轴线向四周辐射扩展,从而形成了分工明显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教育区和休闲区等。
 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三)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79页)
史料阅读(第79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汉口公共汽车运营
调度时刻表
——根据《武汉市志·
城市建设·公用事业》
       编制
①工作时间制度的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的分离,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集中乘坐公共交通。
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三)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79页)
▲旅游观光车
②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
 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四)负面影响:
①交通事故频发;
②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加重
③进一步引发能源危机。
本课小结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交通运输新变化
社会生活新面貌
陆海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航空运输的出现和发展
缩短人流、物流的时间
改变城市内的功能分区
大众旅游新潮流的出现
影响个人的生活及观念
快捷联系
城市发展
行业兴起
利弊共存
课堂
练习
   1.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于1908年推
 出第一辆农民也买得起的平民汽车,由此可见(  )
A.机器生产助长奢侈风气    B.乡村日益喧嚣拥挤
C.工业革命改变交通方式    D.工厂制度开始确立
D
2.“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却不相信这种结论,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莱特兄弟成功主要得益于(  )
A.世界市场的扩大      B.现代物理学的革命
C.交通技术的革新      D.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D
课堂
练习
3.自行车是作为交通工具引进中国的,1947年在上海举行了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自行车表演赛。最近几年相继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多次场地赛、山地赛,给我国的自行车运动带来了长足发展。这说明了(  )
A.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    B.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
C.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D.交通现代化改变了社会
C
课堂
练习
4.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极大地冲击了封建等级关系  B.改变了落后的经济制度
C.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