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1 《基层群众政治制度》导学案【学习目标】必备知识: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明确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的性质、职能、产生、管理方法及意义。关键能力:能够结合实际阐述人民群众通过基层群众自治使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深刻领会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觉依法参与。自主预习(本节课主要问题)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2、我国基层民主的特点3、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4、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课上任务环节一:明确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党支部三者的性质及关系,自主探究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及基层民主的特点过去的龙潭村,河里都是水花生,河两岸也是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龙潭村村委会积极解决村庄问题,以村民自治为抓手,对村组河道进行网格化管理,推动北横套综合整治、村组河道“两违三乱”清理、清洁家河等重点工作顺利开展。为民惠民的温度宜人,经济发展的速度喜人。在龙潭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大新镇镇政府的指导下,龙潭村村委会积极拓展村级“朋友圈”,探索“村村抱团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位于龙潭村的双新工业园投资建设,让龙潭村的底子更厚实了,今年预计村级可用财力将达到1000万元。议学任务一:请同学们结合视频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龙潭村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与“谁”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环节二: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播放视频《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议学任务二:通过学习强国科普视频结合课本66页内容思考:村委会的职能有哪些?2、村委会成员是如何产生的?为了激发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动力,龙潭村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出台《龙潭村文明办丧奖励办法》《龙潭村文明积分管理考核办法》;持续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龙潭感恩人物等系列身边典型寻访及评选表彰活动,树立示范标杆;深化文明积分运用,进一步鼓励村民传承龙潭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感恩文化,激励村民践行文明小事,并引导村民参与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参政议事等活动,村民生活幸福感,满足感得到极大提升。议学任务三:阅读结合材料和教材66页内容,分析龙潭村是如何进行治理实践的?这样的农村基层治理实践有怎样的作用?环节三: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播放视频《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议学任务四:根据视频资料及课本66、67页内容探究下列问题:居委会性质是什么?居委会的职能有哪些?居委会成员是如何产生的?居委会是如何管理的?居委会的意义是什么?环节四:易错易混辨析村委会是党的基层组织。参与居委会工作就是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基层群众自治实行共同管理、共同教育、共同服务、共同监督。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党员选举产生,向村党支部负责并报告工作。环节五:知识点整理回顾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 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 、自我服务、 、 自我监督的 和治理模式。我国基层民主的特点: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_________、民主参与的________、管理活动的_________等特点。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性质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________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城市________。主要职能 办理本村的________和________,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维护_______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产生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________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________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管理 制定________或________,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难题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________定,日常事务________管。意义 这大大调动了广大________参与本村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_____参与_______的素质和能力。 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三、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村民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②村委会是我国最基层政权机关③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④村规民约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③ ④2、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人人参与。2022年3月,某社区将积分制管理向居民延伸,居民参与志愿服务能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此举有助于( )①调动居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积极性②丰富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③增强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④扩大居民的政治权利优化社区治理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在广东某村“两委”鼓励下,某村成立客家细妹志愿者服务队,其中近八成队员是中共党员。在党员骨干带领下,服务队发动各村留守妇女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协助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解决困难群众需求,撑起乡村治理“半边天”。该服务队的成立与运行( )①生动体现了基层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创新的有益尝试③为调解民间纠纷、维护文明乡风提供了制度保证④有利于发挥女性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她”力量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四、课后作业1.针对村级权力运行监督难、监督手段有限等问题,L 县纪委、监委探索搭建“小微权力”智能化监督平台,群众通过手机扫码,可直观了解小微权力具体内容,发现问题一键举报,实现了村级小微权力“一村一码”“码上监督”。“码上监督”( )①倒逼农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②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③拓宽了村民民主监督的渠道④精简了服务群众的办事程序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某社区构建保障社区治理的“一社三会”(居民代表议事会、社区专家参事会、党员群众共享会)治理机制,收集居民需求,服务好居民,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这一新机制( )①发挥基层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完善社区治理体制③坚持党群同频共振发展,扩大群众政治权利④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治理效能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某村大力推行乡村治理“院落自治”新模式,激活最基层管理“神经末梢”,让村民变主角,形成了“人人有为、全村提升”的乡村治理浓厚氛围。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个人自愿”的原则,推选有能力、有责任心、服务意识强的村民担任“院落长”。有事召开“院落会议”,大家坐在一起议一议,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一种日常习惯。利用茶余饭后、乘凉闲暇,研究处理院落范围内的相关事项,引导村民们就环境卫生、森林防火、移风易俗等工作进行自我管理、互相监督、互帮互助。近年来,“院落自治”已在该地区遍地开花。所在镇42个村推选产生了575名“院落长”,召开院落会议100多场,大事小事交给群众讨论,让村民走上“决策席”,许多难办的事儿变得容易办了,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乡村治、天下安。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院落自治中村民如何唱“主角”。乡村治、天下安。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院落自治中村民如何唱“主角”。实践性作业:走访身边的群众,了解他们当前所遇到的生活困难,并调查村(居)委会的工作情况给群众的印象。写一封信给村(居)委会,向他们反映群众的困难,并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